APP下载

融媒体生态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理研究

2021-05-30李建东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融媒体生态。文章立足融媒体生态,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新特征,认为有必要对高校网络舆情管控的传统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进而有针对性地从转变治理理念、培养专业队伍、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和处理的策略,以期为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提供实践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生态;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处理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4-0073-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重庆三峡学院2019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9djszyb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而媒体技术的发展,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速融合的内生动力,通过人力、内容、宣传等全方位的整合,以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为核心理念的融媒体应运而生[1]。融媒体不仅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还将单一媒体的竞争力融合成多元媒体的竞争合力,彻底改变了网络舆论格局和受众信息接收方式,“人人参与、时时发声、处处发声”的融媒体生态悄然形成。

在融媒体生态下,高校学生喜新猎奇、追求自由、崇尚自我的心理需求更容易被满足。他们通过多种媒介平台迅速、便捷地获取校内外各类资讯,关注身边和社会的各种热点,任何一个网络谣言、负面新闻都有可能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导火索”,这不仅为高校网络舆情管控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也为高校学生的身心成长带来极大隐患。因此,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的研判,对高校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势在必行。

一、融媒体生态下高校网络舆情的新特征

高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融媒体生态下高校网络舆情具有新特征。

(一)传播主体的特殊性

融媒体平台的及时性、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由、喜欢表达、体验新奇、乐于参与的心理需求,吸引和促使他们成为网络舆论的主要参与者。然而,大学生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网络上真伪难辨、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以及别有用心者的有意诱导,极易导致大学生对社会、对自我等产生片面甚至错误的认知,并在自我情绪支配下发表不当言论,这些不当言论在融媒体传播合力的推动下,彻底打破了高校传统的传播话语体系,成为高校网络舆情失控的根源[1]。

(二)传播介质的多样性

融媒体生态下,舆情的内容更加多元,传播的介质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媒介。高校大学生普遍掌握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知识,更是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等新兴应用软件的主要用户群体。通过这些媒介平台,大学生可以及时将身边发生的焦点事件、热点新闻分享到网络平台,也可以将网络平台上与大学生群体密切相关的文字、视频、图片等分享给身边更多的同学,进而迅速形成一个网络舆论中心,引发螺旋效应,导致舆情发生[2]。

(三)传播内容的聚焦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通常是大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事件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关注的一些焦点得不到有效回应、受到的一些侵害得不到及时补偿所致。因此,其传播内容更多聚焦于校园内部,也是高校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主要涉及日常学习、权益保障、后勤服务以及教师的学术诚信、师德师风等内容,这些内容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如果引导或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网络舆情发生。

(四)传播方式的隐蔽性

匿名性是网络平台的显著特征,尽管微博、微信、QQ等常用社交平台在用户注册时需进行实名认证,但大学生们在这些平台上往往对外呈现的是由各类昵称、符号等构成的网名,相互之间无法辨识对方的真实身份。在这种匿名、宽松、自由的语境中,他们可以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发泄个人的情绪和观点,甚至传播一些不实信息、负面新闻和网络谣言,这些负面新闻和信息传播到一定程度后,就成为左右网络话语、诱发网络舆情的主要声音,如果不通过技术手段核查后台、认证信息,就无法对“首发”信息进行溯源和处理。

(五)传播影响的广泛性

大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较低水平,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当校园舆情,尤其是与大学生群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舆情发生时,大学生在尚未了解全面情况、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极易凭主观判断、受主观情绪支配在多种媒介平台上发声,引发群体“共鸣”,继而在更大范围引导社会舆论,使舆情传播获得更大效能,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和热议,不仅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管控工作的难度,还会对高校的社会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二、融媒体生态下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

网络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信息和宣传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尤其是融媒体生态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促互融,可以多层次、多渠道满足受众对信息获取的多元需求,有效提升了受众的直观体验和感受,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高校在信息和宣传工作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但与此同时,融媒体的开放、多元、无序状态以及高校网絡舆情呈现出的新特征,都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管控带来极大挑战,有必要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处理。

(一)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抵制不良思潮渗透的必然选择

高校肩负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是对师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领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多元思潮频繁交锋的舆论场。在融媒体生态下,某些披着“学术外衣”,借机传播西方普世价值的别有用心之人,借助敏感事件、热点问题进行“议程设置”和话语传播,散布迷惑信息,煽动高校师生情绪,进而引发不良思潮。这时,政治敏锐性和辨识力不强的师生很容易掉入“陷阱”,进而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3]。

(二)是强化网络舆情管控、储备专业人才的必然选择

融媒体生态下,高校师生人人都是信息源、传播源。网络主体的不可控性呈现得更加明显,虚拟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清朗网络环境创建和维护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这不仅是对高校网络舆情综合治理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对高校培养和储备网络舆情工作专业人才的提醒和警示。在融媒体生态下,高校必须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传播习惯等进行变革和创新,并通过人防、技防等多种形式提升网络舆情综合治理能力,打造专业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避免在网络舆情爆发时陷入失语的尴尬局面[4]。

(三)是打造和谐校园文化、维护高校社会声誉的必然选择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理应积极弘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主流校园文化,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引领广大师生向上向善、奋发进取。而融媒体生态中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三观不正的虚假信息以及与积极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的饭圈文化、亚文化、二次元文化、竞技文化等,对喜欢在网络世界“冲浪”的高校师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极易导致师生价值观混乱和引发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声誉。

三、融媒体生态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的问题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的引导处理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一)网络舆情的管理理念滞后

目前,高校应对校园网络舆情的通常做法是以“删”为要、以“堵”为主、以“罚”代教,这种传统的、滞后的、回避型的管理理念旨在控制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范围,认为只要把舆情控制在校园里,不扩散出去即可。但在融媒体生态下,多种网络媒体互融共生,信息传播的介质更加多元,这种传统的舆情管理理念已无法取得实质性成效,还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导致学生情绪失控,这要求高校及时更新观念,变管理为治理,变“删”“堵”“罚”为引导,不断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5]。

(二)网络舆情工作队伍素养不够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处理工作需要设立专门的工作队伍,需要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能够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和熟悉各类网络媒介的运行规律。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都是在网络舆情发生之后才临时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相关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应对网络舆情的经验不够丰富,应对能力和专业性也不足,仅试图以事后措施解决问题、化解风险,不仅无法化解舆情,还有可能导致次生舆情发生。

(三)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

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快速传播性、不可预见性等都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处理应急机制带来挑战。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是基于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辅导员、学生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传递模式,在舆情传递过程容易出现信息滞后[6]。而且,这种模式还可能导致管理主体不明确、职责交叉等问题,也缺乏从制度上引导、约束大学生网络言行的设计,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埋下隐患。此外,高校网络舆情的预警、研判、防范、反馈机制及新闻发言人制度也需要持续升级和不断优化。

四、融媒体生态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处理的新路径

融媒体生态下,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使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受到了影响,引发了社会公众对高校教育管理的过度关注和批判,因此有必要对网络舆情进行提前预警、精准研判和有效引导,尽可能规避网络舆情带来的社会舆论和公众信任危机。

(一)转变治理理念,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面对融媒体生态下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工作,高校应该主动探索和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规律,不断强化融媒体阵地建设,创建具有广泛吸引力和公信力的权威媒体平台,并使之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信息集散地”和“文化舆论场”。高校通过在权威媒体平台主动发声,不仅可以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向师生宣传主流价值,还可以在突发网络舆情时澄清事实、粉碎谣言、以正视听,引导师生走出舆论误区。高校要立足师生需求,秉持“內容为王”的原则,在融媒体平台打造融合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内容产品,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舆论引导的实效。此外,高校面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还应当与大学生群体以及社会公众真诚沟通,勇于承担责任,维护和树立高校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培养专业队伍,提高网络舆情应变力

目前,高校普遍都成立了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但是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网络舆情队伍的建设还需要持续发力。首先,要引进具有新闻学、传播学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增强防范网络舆情的意识,提高收集、整理、解读和研判网络信息的能力,重视“首发效应”“前10效应”,提升队伍的专业性[7];其次,要明确学生意见领袖,建立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增强对大学生群体动态的关注和了解,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培训,使学生敢于在网络舆情面前主动发声,引导网络舆情气候,形成主流意见;最后,要学用结合,积极支持网络舆情队伍参与企业、社会媒体的专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创新工作机制,优化舆情处理全链条

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是一种全过程、闭环式协同联队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首先,必须建立事前监测预警机制。高校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专业学科优势,搭建大数据信息化平台,购置“蜜度舆情通”等软件,对校内或校周边区域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研判,分析网络舆情趋势和提供预警决策,精准预测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做好风险预警。其次,必须建立事中危机处理机制。高校要建立网络舆情应急指挥体系,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明确规范操作流程和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强大工作合力,妥善安全地处理网络舆情。最后,必须建立事后及时反馈机制。高校在妥善处理网络舆情后,还要及时对处理的过程、结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和评估,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同时要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通过新闻发言人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反馈,做好危机公关和正面宣传,减轻网络舆情对高校声誉的不良影响。

五、结语

高校网络舆情直接影响着高校在大学生群体和社会公众心中的公信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高校在培养网络舆情专业工作队伍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网络舆情引导处理的体制机制,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工作模式,从而更加稳妥地做好网络舆情应对,营造和谐稳定、向上向善的良好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颖.浅析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J].声屏世界,2020(7):113-115.

[2] 张明,李波.融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高教学刊,2020(29):141-142,146.

[3] 刘铁军.高校舆论引导工作难点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56):185-186.

[4] 李广辉.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微传播网络舆情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155-157.

[5] 倪泽莹. 5G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构建研究:基于“四全媒体”融合发展视角[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20):265.

[6] 詹志灵.融媒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2):27-31.

[7] 韩燕飞.融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9,36(4):88-91.

作者简介 李建东,硕士,党政办公室文秘科科长,研究方向:新媒体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高校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