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短视频网络传播特征辨析

2021-05-30章期豪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短视频红色文化

摘要:2021年,以红色文化为题材的短视频纷纷在网络平台播出,受到网络用户的广泛欢迎。研究此类短视频,对在网络空间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些作品简明扼要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奋斗历程,集中概括和传播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理想与信念。文章认为,红色文化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方向,承载着红色文化的短视频具有非常高的传播价值和教育价值,要增强其影响力与感召力,除了注重题材的思想性外,还要做到拍摄制作的艺术性和呈现形态的多样性。

关键词:红色文化;短视频;网络渠道;传播现象;特征辨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4-0119-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注重对红色资源的利用、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对红色基因的传承。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壮大过程中淬炼而成的意识形态,具有非常高的传播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许多红色文化题材的短视频通过移动互联网渠道和多个平台传播后,被大量智能手机用户特别是年轻人刷屏,这是由于红色文化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辉历史。笔者认为,各级各类新型主流媒体和部分自媒体利用短视频,积极传播中华大地上曾经发生过的红色故事,把革命前辈的精神遗产当成后人继续奋进的现实动力的现象,具有三方面的特征,值得分析和思考。

一、题材选择中具有明显的思想性

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中国革命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既有革命、建设时期的内容,也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红色文化通过网络传播,即可以借助微信、微博和客户端,也可以利用当前最受欢迎的短视频。短视频在传播红色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方面虽然有着间断性等不足之处,但它的到达率很高,能够成为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的最优选项。红色文化短视频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方面。除了大量历史题材作品外,还有许多现实题材作品。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5月上线的《总有一些后浪,奔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以几个来自不同岗位的年轻人作为报道拍摄对象,讴歌了他们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保家卫国等领域的先进事迹,这就是现实题材的红色文化短视频作品。这些作品所反映的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内在核心,并在持续发展过程中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元素和价值引领趋向。

红色文化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思想性和现实性都非常强。虽然短视频的类型十分丰富,并且用户收看时以体验快乐和快感为主,但红色文化题材短视频只要在呈现形態上讲究多样性,满足人们的心理期待和需求,照样能够吸引大量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关注。在加快短视频平台建设的同时,利用智能技术和算法推荐手法,对用户进行红色文化短视频的精准推送,实际传播效果会更好。

与相对枯燥的文字作品相比,短视频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与电视媒体的长视频相比,既短小精悍又流量巨大、用户众多,而且寓教于乐的特征更明显,非常适合移动端用户关注。尤其是相对比较低的生产门槛和生产成本,使人人都可以通过拍摄短视频成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参与者。因此,各个新媒体平台要充分利用短视频宣传、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让年轻人感受红色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利用短视频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凸显其思想价值,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和崇高信仰。

同样作为视听新媒体产品,短视频与微纪录片的边界目前还比较模糊,但是两者具有明显的共性,许多微纪录片实际上也就是短视频。在2021年6月3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开幕式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指出,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上线两个月后播放量就超过20亿次[1],这说明以红色文化为题材的短视频,确实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铸就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这些文化既体现了党的宗旨,又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建党百年是个宏大主题,如何用一个时间不长的作品来凸显思想性,是短视频创作的难点。然而,纵观许多红色文化题材的短视频,由于从一个侧面或一个时间节点入手讲述红色故事,都起到了吸引人、教育人的效果。如中央级媒体制作的系列短视频作品,基本上都取得了10万+的传播效果。

用短视频传播红色文化具有五个方面的价值:一是政治价值,即能够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实现话语转向;二是社会价值,即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三是传播价值,即唤起人们的回忆,得到人的回应,抵达人的心灵深处;四是文化价值,即通过传承历史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五是经济价值,即通过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新传播平台的盈利模式[2]。短视频用户主要是年轻人,利用短视频向他们灌输红色文化,更容易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二、拍摄制作中体现较强的艺术性

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视听新媒体产品,既沿袭了传统影像产品的艺术特征,又具有独有的叙事艺术手段。短视频创作主体多元化、艺术权力下移与其他精英文化有着明显区别,这也代表着后现代美学在视频媒介领域的新应用。在创作过程中,短视频拍摄者致力于探索新艺术形式,纷纷以戏仿、拼贴或游戏等姿态,突破了各类艺术创作形态之间的界限,反映出在审美趋向方面独一无二的特质。这主要体现在影像语言的传承与嬗变、长镜头少和蒙太奇多、区别于宏大叙事的小景别运用、交叉式的影像元素构成等方面。并且还在后期制作时广泛运用特技、动画和调色等手段[3],像许多红色文化题材短视频,其色彩基调就大多是红色的。

根据传播学规律,内容越精短,传播速度越快,传播范围越广,人们越容易接受。红色文化短视频用精简的画面、精准的解说、精细的情节、精妙的音乐等独有的艺术手法,在传播过程中真正起到了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的效果。以红色文化为题材的短视频,用沉浸式和场景化的手段把许多非常严肃的资料画面与枯燥的数据有机结合了起来,通过讲述振奋人心的红色故事和再现鲜活生动的红色人物,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影响力与感染力。

短视频以独有的美学表征解构了固有的视听叙事框架,尤其是其场景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审美观,对公众整体美学素养的提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传播红色文化的短视频,既有思想性和知识性,还具有艺术性。如在央视抖音账号“央视国家记忆”播出的一条红色短视频,既用资料镜头再现了抗日小英雄“小兵张嘎”的原型,还配上红色经典歌谣,从而塑造了立体的历史人物形象,提升了用户的关注度和有关话题的热度。这些短视频虽然篇幅不长,但拍摄制作精细,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特别是用红色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突出了红色文化短视频在听觉传播方面的艺术性。这些红色文化短视频由于富有创意,呈现形态生动,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视听体验,因此阅读量大、阅读面广。

短视频在文化观念和艺术表征方面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消遣美学,在传播过程中能让用户产生出一种消费精神文化的快感。这种消遣美学在新媒体的视角下,是一种用户漫射性的对于精神愉悦与放松的追求[5]。短视频在内容生产方面具有很强的镜像化特征,一是在题材选择上能够紧紧围绕时代主题、大众生活和流行文化;二是打破了以前大众传播垄断式的刻板机制,在表达上更加突出个性化与自由化。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短视频由于能起到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效果,因此成了传播正能量的最佳载体,且艺术创新的空间非常大。当前,要积极挖掘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选择一批迎合年轻人审美趋向的红色文化题材拍摄制作成短视频,以年轻人喜爱的艺术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和立体化的传播,让红色文化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使其不断延伸和完善,就必须紧跟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发展的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手段。当前,要积极开发适合传播红色文化的载体、平台和渠道,如针对当前短视频情景剧非常受欢迎的现状,可以把红色文化植入其中。还有,在处理好版权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一些红色文化题材电影、电视剧中的片段进行截取后再加工,以有效激发人们观看完整版的好奇心,发挥好完整版作品导视的实际作用。

三、呈现形态中讲究灵活的多样性

传承和传播红色文化,各个时代的呈现方式是有差异的,这与不同时代的媒介技术、传播载体、接收方式、信息消费习惯等有很大的关系。许多红色文化题材短视频充分利用现代大数据,通过对各种象征性符号系统的排列与组合,在各个传播平台逐渐构筑起了独特的价值秩序和文化体系[6]。用短视频传播红色文化,既是对红色文化内容的创新,也是对红色文化传承形式的创新。现在,各个平台上的短视频作品刷新都非常快,红色文化题材的短视频要快速吸引用户的眼球,就必须讲究拍摄制作的多样性。

在网上热播的红色文化短视频,基本以红色故事、红色影像和背景为素材,通过改编、挪用、模仿、混剪等手段解构文本原有的意义,再将其加工成为草根文化、大众话语和社交媒介特征明显的新型文本,从而激励众多短视频平台用户从文化消费者逐渐朝生产者角色转化,形成了红色文化短视频的多元化创作主体。创作主体的多元化,使此类短视频的呈现形态也更加生动[7]。利用短视频传播红色文化还要注重在地化,挖掘各个地方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修复红色记忆彰显现实意义。

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手段的大众化,既促进了信息呈现和传播形态的变革,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思维模式。短视频作为一种全新的视听传播载体,已成为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接收各类信息的最佳选项。红色文化题材短视频要在用户心中引发共鸣,除了突出思想性和艺术性外,呈现形态也要争取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这就存在一个如何创新表达手法的问题。短视频作为微传播产品,要契合移动互联网语境下手机阅读的习惯,在重大节日和重要庆祝活动时及时推送红色文化故事,打造能够引发网民关注的热点,主导网络舆论走向。

主流媒体在网络“去中心化”的大背景下要积极实行信息中心和舆论中心再造,不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8]。现在的短视频传播平台比较多,除了专门的视频网站外,微信、微博、论坛、客户端都支持短视频的上传。随着短视频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级主流媒体纷纷入驻短视频平台,增强了主旋律题材短视频的权威性。当下,红色文化短视频的拍摄主体除了主流媒体以外,还有大量的自媒体人积极参与,因此不但内容丰富,还形式多样。有的红色文化短视频在拍摄时使用滤色片、制作时追求特效,有的把不同年代的歌曲当作背景音乐,从而使作品的代入感和体验性更强。

在许多红色文化题材的短视频中,传播主体的叙事手段和用户的沉浸体验及交流互动特征也十分明显,场景、过程和感知得到了有机融合。短视频在传播红色文化时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呈现出了明显的双向互动形态。人们在阅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短视频后,还可以进行即时的交流互动。如在一些视频网站,用户既是受者也是传者,他们不但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所关注的内容,实行评论、点赞,还可以通过转发与他人分享。

红色文化通过短视频这个载体在网络社群中的广泛传播,说明无论平台如何变化与拓展,主旋律题材的传播都要积极利用新技术,尝试新业态,提供新样式。同时还应该把长视频生产的固有优势与短视频生产的现实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由只注重鸿篇巨制的内容生产模式,朝着小而美、轻量化的方向转型,通过“高光点”的有效植入和简要精悍的叙事,争取让用户在碎片化和快节奏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沉浸式体验,把主流价值理念的灌输和舆论引导的着力点延伸到新媒体领域。

四、结语

傳承与传播红色文化是新时代坚持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和必要的现实举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大步迈进。积极弘扬红色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契合度和到达率最高的视听新媒体产品,创新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突破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时空局限,发挥了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红色文化短视频热播的现象,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参考文献:

[1] 聂辰席.牢记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 推动网络视听奋进新征程 实现新跨越[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 aboutus/2021-06/04/content_77548140.htm,2021-06-04.

[2] 荆立群,薛耀文.融媒体视阈下红色文化的传播[J].新闻传播,2021(16):104-105.

[3] 李韶华.后现代视阈下短视频的艺术性研究[J].今传媒,2021(8):115-118.

[4] 李思雨.移动短视频“一条”的美学审视[D].湘潭:湘潭大学,2019.

[5] 郜晨皓.基于后现代视域的新媒体短视频特征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1(17):7-9,21.

[6] 周子渊.感官延伸与再现真实:智能时代红色基因传播的场景建构[J].中国编辑,2021(5):28-33.

[7] 李磊,王冰.红色文化短视频传播的机遇与隐忧[J].青年记者,2020(32):23-24.

[8] 陈颉,孙愈中.传播强大效果的理论溯源与现实影响分析[J].新闻论坛,2021(5):70-72.

作者简介 章期豪,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网络媒体。

猜你喜欢

短视频红色文化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