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报道策略分析

2021-05-30李雨泽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

摘要:危机分为自然灾害、人为危机、在自然灾害基础上的人为危机。在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事件的报道不再限制于传统媒体,而是呈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报道的趋势,即使是同一时间,各类媒体报道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多元声音融合汇聚。文章以7·20河南特大暴雨灾害为例,通过对主流媒体的报道策略和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厘清危机事件的报道思路,为今后主流媒体遇到危机事件应如何报道和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危机事件;主流媒体;报道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4-0104-03

危机分为自然灾害、人为危机、在自然灾害基础上的人为危机。在公共关系中,危机传播被认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指企业、组织或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所采取的旨在降低损坏程度的沟通信息、树立形象的公关策略。

政府、公众和媒体是危机传播的三个主要维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各类新媒体的涌现对传统媒体已经构成严重威胁。文章以7·20河南特大暴雨灾害为例,将媒体作为切入点,选取主流媒体的不同报道进行分析,总结主流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方向和策略。

一、河南暴雨事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分析

荷兰莱顿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教授罗森塔尔在《应对危机:管理灾难、暴乱与恐怖主义》一书中将危机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2021年7月20日至21日,河南省中北部出现大暴雨,鄭州、新乡、开封等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7月20日,针对河南省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次日3时,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Ⅱ级提升为Ⅰ级。截至8月2日12时,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已致302人遇难,50人失踪。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天气,河南多个地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人民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7月20日,除河南当地媒体外,最早赶赴现场的是新京报的媒体记者,并在当天12时首先开启“直击郑州暴雨”的直播。随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各大主流媒体迅速跟进报道,中央媒体、本地媒体和异地媒体在本次报道中呈现出不同的传播形态[1]。

(一)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媒体在河南暴雨事件中的报道分析

人民日报拥有主流受众,掌握主流信息,形成主流品牌,具有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除了发布权威报道,还牢牢把握社会舆论动向。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人民日报打造立体全媒矩阵,拓宽传播渠道,在此次暴雨事件的报道中,人民日报利用全媒矩阵,继续发挥中央媒体作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从报道形式看,人民网在7月20日20时09分和20时43分,分别开启了“直击郑州暴雨”“直击河南防汛现场”两场直播。后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开通了“河南暴雨紧急救助通道”,受灾群众可以通过填写H5表单紧急求助,深刻展现了媒体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此外,还发布《一张图告诉你河南暴雨有多大》,通过动图直观描述了河南暴雨的威力。

从报道内容看,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7月20日当天汇总了河南省各地区的救援电话,并将其置顶,方便广大网友转发扩散给需要帮助的人。7月21日凌晨,首发“郑州市区12人因灾死亡”的官方数据,后持续发布“暴雨中心转移”“专家解读河南暴雨”等权威解析以及科普急救知识“暴雨逃生指南”。人民日报评论在7月21日、22日分别发布《同心齐力、风雨共担》《暴雨之下消费灾难,有些企业长点心吧!》《暴雨中的科技力量有多硬核》,从不同角度点评汛情下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除了在汛情之初发布《七省驰援河南》《新乡告急,救援“航母”来了!》等报道,在9月17日、10月13日、11月16日等后续时段还进行了相关报道,内容包括暴雨期间为群众免费提供食宿的酒店收到160多面锦旗,河南支援山西等。人民日报作为中央媒体,报道重点放在灾情进展、救援情况、正能量新闻、科普、辟谣、灾后重建等主流价值观的表达,发出了权威声音,起到了安定民心、动员社会的作用。

(二)以大象新闻为代表的本地媒体在河南暴雨事件中的报道分析

大象新闻是河南广电的官方APP,作为本地媒体处于报道的前线位置,对当地的交通、民情等有着深入的了解,所以本地媒体在灾难报道中最重要的就是发挥灾难预警和及时直播现场的功能。大象新闻在各个平台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报道:在官方微博持续发布“河南暴雨互助”话题的博文,在bilibi发起“河南暴雨”话题、制作H5页面,而最具本地媒体特色的是在大象新闻客户端采取不间断连夜直播的方式聚焦现场,以便大家更快速、更细致地了解到现场的真实情况。在最开始的时候,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选用的视频素材就来自大象新闻。

7月19日,暴雨发生前,河南日报等媒体就在社交媒体上提前预警,宣布河南开启了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7月20日特大暴雨当天,大象新闻和其他河南本地的相关媒体在气象局签发预警后相继发布暴雨与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大象新闻采用拍客投稿爆料的方式,拥有丰富的一手资料,在官方微博话题“暴雨中的河南力量”中通过短视频近乎实时报道各地区情况,包括巩义地区基层干部冒险转移人民群众、郑州航海路一行人被冲倒、郑州地铁十二号线施工现场塌方等详细情况。7月20日当晚,在客户端发布报道《暴雨中的河南力量!感谢你们的守护……》,致敬勇敢逆行、奔赴一线的交警、环卫、志愿者等;7月24日发布报道《@全省高考生,14所高校紧急在豫新增救灾专项计划93个》,第一时间将出台的帮扶政策告知考生;7月26日发布报道《阜外华中医院暴雨纪实》,展现了阜外华中医院抗洪抢险、转移病人的真实状态;8月11日发布报道《河南最强“帮忙团”来了!》,宣传“大象帮”……通过这些持续跟进的报道发现,本地媒体的报道大多聚焦现场实况,注重内容的细节和鲜活,发布报道的频率快,力争第一时间将受困情况转发扩散给更多用户,发动群众力量,解决当地人民的实际困难[2]。

(三)以潇湘晨报为代表的异地媒体在河南暴雨事件中的报道分析

潇湘晨报是湖南省的主流媒体之一,以潇湘晨报为代表分析异地媒体在此次事件中的报道。7月21日,潇湘晨报官方微博在大面积报道暴雨灾情的同时,关注到女性健康问题,为长时间泡在水里又处在月經期的女性提供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处理方法;7月22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报道《郑州一酒店暴雨中涨价,女子花2000元在停电房间拼客过夜,酒店致歉:免费开放客房》,通过当事人的介绍让读者关注灾情下部分商家哄抬物价的行为;7月23日,发布报道《一名95后记者眼中的郑州暴雨48小时:光亮起的地方,就能感受到希望》,以媒体工作者的视角讲述这场特大暴雨……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异地媒体不仅充分利用多渠道的传播模式,报道主题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不同的地方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拓宽了灾难报道的深度和广度。除了潇湘晨报,其他地方媒体的关注点也各不相同,南方周末发布现场特稿《“大水如潮涌来”,郑州五号线的生死三小时》,三联生活周刊发布解释性报道《郑州地铁5号线:为什么乘客被困两站之间?》,界面新闻关注金融经济,发布报道《河南暴雨将对通胀产生多大影响?》……总之,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媒体采取不同手段和形式,选用不同主题和方法进行报道,技术上主要有无人机航拍、视频直播、动画和数据可视化等,主题上集中于紧急救援、灾情解读、热点分析、灾后防疫等,形式多样、角度多变。

二、危机事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策略和建议

(一)把握传播规律,发挥独有优势

面对危机事件特别是特大自然灾害,主流媒体所拥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其他媒体无法相比的,所以主流媒体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报道观念,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主力作用,把握传播规律,牢记责任使命,传递信息、凝聚共识[3]。

1.力争第一时间传递信息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片面化特点暴露出来,而在灾难性事件中,公众的信息需求量激增,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凸显。主流媒体要抓住这一特点,尽可能争取第一时间和现场,掌握主动权。通过从权威部门和渠道获取的官方数据和信息,准确及时公开灾害和变化情况,及时报道气象、交通、卫生等民生信息,及时科普宣传预防、自救、互助等应急知识。

2.坚持真实性原则

危机事件发生初期,很多媒体为了抢占先机,争取“首发”,博得关注,使新闻真实性让位于新闻时效性。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坚持职业操守,保持信息公开透明,不为速度而放弃真实,杜绝假新闻和不实报道。在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中,扮演好“把关人”角色,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同时,遏制谣言传播。在河南暴雨事件中,7月21日,中央网信办联合辟谣平台对有关郑州暴雨的5条消息进行了辟谣,防止虚假信息再度传播[4]。

(二)怀有同理心,体现人文关怀

对于危机报道,主流媒体应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让受众关注真正的问题,帮助受灾群众走出困境,必须怀有同理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唤起受众共情,充分体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以及人性的温暖,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5]。

1.警惕“消费灾难”

有些媒体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采用煽情、夸张等报道方式,追求展示“英雄”“传奇”,过度表现灾难后人们悲伤和痛苦的情绪,弱化了事件本身的严肃性,还有些媒体使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受众,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这些都会降低媒体公信力。主流媒体要防止这类报道的出现,把握报道的尺度、分寸和底线。从各地救灾队伍的紧急救援到社会团体组织、公众人物自发组织捐款捐物,国内主流媒体报道展示出的民生百况并不是宣传作秀,也不是哗众取宠博同情,更不是“灾难美学”,而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人民的真实写照[6]。

2.避免“二次伤害”

有的媒体为了深度还原当时的场景,在采访具有新闻价值的当事人时,会让当事人极力回想灾难发生时的场景并再次讲述;有的媒体不注意保护受害人的隐私,引发负面舆论;还有的媒体在报道中有意无意使用了一些表述不当的词语,造成公众误解,这些行为都是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稍有不慎,就会对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7月19日,河南广播电视台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短视频,配文是“今天带你郑州看海”,戏谑的口吻不合时宜,引发了公众的不满。主流媒体要兼顾新闻价值与道德价值,从人文视角出发,从细微平常的事件入手,努力呈现高质量又接地气的报道[7]。

(三)合理利用新技术,融通各类新平台

1.寻求技术与人文的平衡

主流媒体应充分利用好新兴技术,使其在危机报道中产生积极的助力作用,发挥信息传递的最大价值。如在此次暴雨中,新华社、澎湃新闻等利用无人机对汛情现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拍摄,深入记者无法到达的地方,最大限度让受众直观感受到汛情的严重性。另外,新京报制作了四分钟动画,生动解析了郑州五号线为何会造成大量伤亡。再者是南方都市报发布的数据新闻,大量数字的使用通俗易懂,让受众更快意识到降雨量之大、受灾面积之广。

2.依托新媒体平台支持

追溯河南暴雨事件的媒体报道,主流媒体仍然主导议程设置,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是“放大器”,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积极实现媒体融合,打通传播渠道,凸显受众作用,主流媒体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将报道多途径、多形式展现出来,形成官方和民间的合力。

总之,主流媒体在危机事件尤其是灾难报道中要遵循以上几点,同时在危机发生的各个阶段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而言就是:在危机潜伏期,提前预警,守望社会;在危机突发和蔓延期,及时核实和发布信息,有效引导公众舆论;在危机解决期,进行反思和总结,做好灾后重建、灾难反思[8]。

三、结语

在这场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国内各级主流媒体快速跟进报道,对社会信息的传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面对此类危机事件我们需要依托媒体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路径,尽快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同时主流媒体要与自媒体、社交媒体相互配合,产生共振,打通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 杨松桦,冉峡.对自然灾害事件舆论引导策略的分析: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例[J].媒体融合新观察,2021(5):46-51.

[2] 腾讯媒体研究院.河南暴雨突发报道,媒体和互联网都做了什么?[EB/OL].腾讯网,https://new.qq.com/rain/a/20210724A0CPMO00,2021-07-22.

[3] 李永,李雁.重大突发事件中新型主流媒体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南水灾报道为例[J].传媒,2021(21):77-79.

[4] 蒋颖.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与治理策略[J].新闻界,2021(11):71-75.

[5] 刘瑞敏,罗洁芝,徐志武.新型主流媒体开展人文关怀报道的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8):15-17.

[6] 曾庆香,李嘉楹.对当前媒介批评的批评:以河南救灾报道的媒介批评为例[J].青年记者,2021(16):21-23.

[7] 张晓斐.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方式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9):175-176.

[8] 樊月,潘福达.新媒体在危机事件报道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与传播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9):60-61.

作者简介 李雨泽,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全媒体采编制作。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
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传播研究
浅析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
主流媒体回应网络谣言引导舆论策略思考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我国主流媒体品牌融合趋势和方向刍议
主流媒体网站内容建设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