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2021-05-30王红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

王红英

摘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以及国家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基本完成,校园网正在成为集教研、教学、管理、交流于一体的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智慧校园”正是在此基础上,从教研、教学、决策、管理及交流等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建立辐射区域的、全面的、数字化的虚拟校园,降低了学校校园网建设的准入门槛,实现了区域范围内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孤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S1-0035-03

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

智慧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环境、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目标,都在这场冲击中发生着变革。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智慧校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学校占领信息制高点的一个有力的举措,也为各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条件。智慧校园建设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研究型基础性工程,特别是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实现了学校教育跨越地域和时空,为实现大联合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智慧校园工程又是建设开放性一流学校的标志性工程,是学校改革与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智慧校园建设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异常深刻变革。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电子教务管理、电子校务管理、科研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达到信息化增值服务的目的,是信息经济条件下学校发展的大势所趋。[1]

智慧校园的建设原则

尽管智慧校园为师生提供的服务是多种多样的——当然每所学校的智慧校园所侧重的方向也有所不同,但在建设智慧校园时必须遵守智慧校园的建设原则。在这里,我们将智慧校园的建设原则归纳为四点。

1.物联网的应用

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物联网的应用,通过对校园各个部门的感知以获得学校的资源以及各种信息,并且能够及时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存储以便以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及应用。例如,智慧校园中的一个应用就是校园一卡通,学生可以通过刷卡来实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因此,加强对物联网的应用及时获取校园信息是更好地抚慰师生的基础,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根本原则。

2.网络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的应用虽然对校园内的信息进行了有效获取,但还需要一种媒介对这些信息进行共享。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物联网所获取的信息、资源等通过互联网进行共享,实现了网上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视频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学习。当然,学生对自己没有学明白的知识点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或者通过网络来向教师提问或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

3.丰富的数据模式

在建设智慧校园时,还应该考虑数据的模式。智慧校园不仅要能够存储大量的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校园信息等,还要考虑这些信息数据的模式,包括文本、视频、音频、图像及其他的地理信息等。将这些不同模式的数据有机地集合起来,综合展示校园的全部信息将给用户带来虚拟现实的感觉,可以增强使用者的交互感和真实感,以便使用者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4.开放式的环境

现代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强调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思想。因此,在建设智慧校园时一定要考虑到现代的教育思想,要为师生提供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只有在相互交流切磋中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样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教科书式的学习,还可以走出课堂,到更为广阔的“宇宙”中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1.构建平台

为了建成一个完整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智能化校园系统的,集传输、交换路由、计算、存储、备份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运行平台,网络系统必须满足性能指标的设计要求。为保证各项应用可用、安全,应该选用成熟的技术和平台,要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等各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建设适度冗余、可靠备份及安全保护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整个智能化校园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2.创建教学新模式

校园以教学为本,利用智能化校园基础设施,基于综合运行平台,构建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在线教育系统(E-Learning),为校园提供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突破了物理區域的限制,扩展了新的“教学空间”,同时实现校园对教学的集中管理、监控和评估,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提供了手段。

3.完善校园服务

通过建设校园一卡通服务系统、信息公告及触摸屏查询系统、会议系统,全面完善校园的服务功能、后勤功能和辅助功能。[2]

4.逐步推进应用管理和应用集成

应用系统建设从全局出发,高度统一规划,避免因部门各自为政出现信息孤岛;建立好应用平台基础,有利于提高应用系统建设水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减少因技术更迭出现的浪费,从系统整体角度规划,达到应用系统、系统平台和底层网络之间的无逢联接,从而提高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应用系统等各层面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5.数据集中

实现领导决策数字化,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有效信息,再将有效的信息以合适的方式呈现在领导面前,使决策的完成基于真实可靠的信息。

智慧校园实施带来的变革

1.学校业务流程将得到有效规范

通常学校每个部门的业务流程都不尽相同,这些业务流程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学校智慧校园的实施应用,则可以无形中规范学校的各项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以往一些工作因手工操作所带来的随机性大、流程不易规范化的缺点。

2.轻松解决学校信息化孤岛问题

智慧校园的实施应用使学校内部相对独立分散的网络系统,得到统一整合,消除了学校“信息化孤岛”问题,有效地实现数据共享,消除对数据的重复管理及数据不同步的问题,使学校各个部门分别管理自己业务的相关信息,数据采集点唯一,所有的数据信息都可实现共享,当某个部门需要用到其他部门信息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得,这样就避免了多部门的重复劳动,节约了人力成本,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例如,学校教务处需要人事处的人员统计信息,就可登陆智慧校园系统直接从人事处调用数据,教务处管理人员无需对数据再次进行逐一录入,这样不但保证了信息的同步,而且也不会发生诸如人员统计数据已经变动,而其他部门很长时间还无法得知的混乱情况。

3.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人员脑力价值

学校建设实施智慧校园,可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简单重复的数据输入、传送、管理、检索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尤其是智慧校园系统提供的信息检索及统计报表的生成功能,把以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的信息查询、统计、计算工作,交给系统来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人员的脑力价值得到提升,改善了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4.使信息处理具有实时、权威的特点

学校智慧校园的实施应用可使用户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学校的信息。此外,由于信息的录入与发布都是由学校各个部门来完成的,数据采集点唯一,这就保证了信息采集的唯一性及权威性。

5.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

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一项工程,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活动中,提高教、学、管的质量和效率,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完成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现的目标。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

6.创建虚拟学校空间,实现跨地域管理

智慧校园建设以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内容,实现数字化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创建虚拟大学空间,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虚拟大学空间可为学校的跨地域业务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如系统通过提供分校区各业务部门的统计图表,就可帮助学校领导进行业务优化,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在当前教育行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建设水平不仅体现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而且反映了学校决策者对现代教育发展趨势高瞻远瞩的水平,它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智慧校园的实施、应用,还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到学校的情况,有助于孕育学校的发展机遇,拓展新的市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好的生源和优秀的科研、教学人才。因而以最快的速度建设实施智慧校园,已成为学校信息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郑周.基于云的校园网数据中心构建[J].科技视界,2014(10).

[2]陆璟.大数据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3(09).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研究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