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材背景下的新课堂“新”在哪里

2021-05-30代保明

学语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训练方式新课堂

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使用已近五年。新教材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有新特色,即新的教材处理方式,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新的训练方式。努力实践新教材的“新”,语文教学才能走出“少慢差费”的窘境。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新课堂;教材处理;教学方式;训练方式

2016年9月部编版语文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迄今已五年了。新教材必须有与之适应的新课堂。要落实新课标理念,要让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变成师生的课堂行动,要改变“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现状,一定要努力探索与新教材相适应的课堂行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展示新教材的科学性。

新教材背景下的新课堂至少有三个“新”,需要语文老师引起重视。

第一,新的教材处理方式。

部编版教材在编写体例上与以前不同,在单元结构、阅读课型、活动课型、写作等方面都有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调整?学生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学习?这些都涉及到对教材的处理方式。

“教读课”就是“讲读课”吗?教读课,按照温儒敏教授的说法,就是教师教示范、做榜样的课,亦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技能以及思维的课,学生能举一反三的课。也就是叶圣陶老师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课。因此,教读课一定不是讲读课,它是教师教学生怎样读书的课,实际上是方法、技能、思维课。那么,这样的课肯定需要教师的“讲”,只不过不是满堂灌式的讲内容、讲知识,而是讲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是教学生自己去读书、去获取、去归纳总结方法、技能和思维。这样的教读课和讲读课的最大不同是,教师处理教材的方式走得更远。不仅是把教材变成自己所理解的知识,而且还需要把怎样获取知识的内容备出来,把同类文本的阅读方法、阅读技能、理解思路总结出来,用精要好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便于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中灵活运用。概而言之,教读课的最终目的是为后面的自读课做好准备,让学生有技能、有方法、有思维地去自读课文。很明显,这样的教读课对文本的处理与以前的教材不一样。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备教读的这一课,而且还要备这个单元的自读课及课外阅读,要找到本单元课文之间的联系,不仅是主题上的联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单元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要把分布在本单元的众多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在备课时才能瞻前顾后,才能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充分的铺垫。比如,九上四单元有三篇小说,《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从主题看,三篇小说都有“故乡”在其中,“我”的故乡,于勒的故乡,杜小康的故乡,它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三篇小说在写作手法上有异同;从语言的角度看,仅从标点这个角度去分析,就会有“……”“——”“!”等用法的系列训练。经历了这样的备课,才敢上教读课,才能明白教读课到底应该做些什么,课堂教学才有实效。当然,在处理教读课时立足一个单元,仅是教材处理的一个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处理教材的视角多种多样,核心素养视角,写作视角,课外阅读视角,语言活动视角,等等。关键是教师必须有新的教材处理方式,一定不要用老眼光来审视新教材。

“自读课”就完全是学生自己读吗?按照教材编者的说法,自读课是让学生自己阅读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五花八门,有的处理成教读课,因为部编版教材的课文大幅减少,有的是课时;有的处理成随读课,老师不备课,学生随意读;有的处理成迁移课,在进行教读课的同时,有意识地提及自读篇目,仅此而已。这些教材处理方式均不恰当。既然自读课是课型,教师就必须要备课和上课,只是备课和上课的方式不同而已。这样的课型确实是以学生的自读为主,但学生的自读必须要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要得到阅读方法、技能、思维等的训练,绝不是学生自由随意的读。自读课的备课,主要有以下内容:学习目标,结合本单元体系,确定切合学生语文基础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学习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适合的方法,为学生自己读懂文本搭好脚手架,当然,这样的方法仅供学生选择,毕竟每位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方法和习惯;学习路径,自读一篇课文,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的路径效果好一些,教师可作些提醒和建议;学习评价,学生自读的效果评价,可以是交流会,可以是小作业,可以是辩论会,效果评价环节一般在10分钟左右,每组选派代表参加。自读课,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有教师的教学安排说明和方法指导,有学生的聚精会神的阅读,有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有教师的课堂总结。总之,自读课一定不是放任自流的课。

“课外阅读课”就是学生想读就读吗?部编版教材之所以大量缩减课文篇目,是想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课外阅读,真正落实课标所言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样的教材设计理念高瞻远瞩,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办法。但目前对“课外阅读”的处理问题更多,不少教师的做法是听之任之。教材中所编入的课外阅读文本基本都是名著,每册两本必读书,还有若干推荐读的书目。以初中三年为例,必读的名著有12部,推荐读的书目在30本以上。就这12部必读书来看,该怎样处理呢?如果是学生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那与以前的教材有什么区别呢?假如教师直接放弃“课外阅讀课”,只精心处理那20多篇课文,只对那20多篇课文大讲特讲,精讲细讲,学生的语文素养会高起来吗?要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必须要增大学生的阅读量,要千方百计鼓励学生多读书,吸取思想、文化、科技、语言等营养。教师必须有课程开发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就名著阅读开发属于自己的课程,围绕阅读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案,绘就三年12部名著的阅读作战图。这样,课外阅读课就不再盲目随意。教师还要有课堂意识。尽管名著阅读属于课外阅读,但还是应该让名著阅读走进课堂,留给一定课时教学名著阅读。名著阅读课可以是导读课,师生共同为名著阅读导航、导趣、导法;可以是汇报课,由每位学生、每个组汇报读书心得;可以是研究课,研究名著中的“难解之谜”,假设观点,找出证据;可以是答辩课,在提前布置读写任务的条件下,参与阅读任务的答辩。名著阅读课是助力学生阅读名著的,能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不可或缺。对名著阅读的处理方式,更考验语文教师的课标意识和课程意识。

“活动探究课”是什么课?活动探究课是部编版教材新出现的课型,往往以一个单元为单位,以任务完成为驱动力,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形成。因此,活动探究课不是以阅读为目的,阅读仅是为运用作准备,为活动作好知识铺垫。活动探究课不应以教师的教为主,而应该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在教材所提供的任务情境中,为完成规定任务自己去参与活动,在真实的活动场境中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化为能力,把语文学活学透。活动探究课要把学生的活动放在首位。这样的活动不是虚拟的,而是真实的,是学生必须亲自参与的。在多个任务的驱动下,去体验,去访问,去制作,去表演,去劳作,去写作,最终拿出真实有用的结果。活动是课堂的外形,是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脚,探究是课堂的内在,是通过活动去生成知识、形成能力,去探究活动所内蕴的语文素养,让语文知识在活动中变得有血有肉,有情有味,得出语文知识运用的规律。真实的场境、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任务、真实的参与,是活动探究课最显著的特点。教师在处理这样的教材文本时,必须要彻底摒弃传统的语文课型,必须要把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任务化,让学生在真实地参与中历练语文能力。

另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写作”两种课的改变也较大。但这两种课型,老师见得多,有更多的处理办法,此不赘述。

第二,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少教多学。“教學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辅导、督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1]所谓少教多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留更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叶圣陶曾讲,“上课时应取讨论方式,就学生预习所得而讨论之。”“在学生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报告是报告各自预习的成绩,讨论是彼此讨论预习的成绩,指导是指导预习的方法,提示预习的目的,订正是订正或补充预习的成绩。”[2]少教,不是不讲,而是有针对性地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不讲;讲了学生还是不懂,不讲;容易混淆的,讲明;容易搞错的,讲清;容易忽略的,讲透。讲,更多的是点拨,是引路,是排险,是激励;讲,更多的是为了不讲,是讲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讲,更多的是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多学,主要是指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疑问,然后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开阔视野,换醒大脑中沉睡的知识,让阅读融会贯通;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感悟体验,习得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等语文核心素养。多学,是对以前满堂灌课堂的矫正,是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在语文学习中摸爬滚打,去生成知识、形成能力并得到情感熏陶。部编版教材所编排的教读课、自读课、活动探究课、综合性学习等,都是在体现这样的教学思想和方式。但目前,这样的课堂凤毛麟角。

探究性学习。这是新课标提出的新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是学生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知识理解运用为目的而开展的带有研究性质的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是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生成为特征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当然,这样的探究并不是不需要语文教师,不是让语文教师靠边站。语文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依靠教师,只有教师才有全面把控教材的能力;探究内容的设计必须依靠教师,只有教师才能选择适合学生探究的内容;探究思路和途径的设计必须依靠教师,只有教师才能为学生设计循序渐进的探究思路和路径;探究结果的评价必须依靠教师,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对探究结果进行评判。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仍然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教读课,教师所预设的教学内容也可以转化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从而生成新的知识和能力;自读课,既然以学生自读为主,照样可以把应该教学的内容设计成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活动探究课,那就更不用说了,教材编者的设计就是这样的,学生必须通过探究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当下语文教学的问题,是教师习惯告知,习惯把学生讲懂,而总是不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解决问题,哪怕是“活动探究课”,也要上成“教读课”。新教材的探究思想很难变化为师生的行动。

项目化学习。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指通过项目设计,把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及要训练的能力、思维等用一个项目活动来融入、组合及建构,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任务中参与项目活动,在活动中运用知识去解决活动情境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真实问题的解决而形成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熏陶。叶圣陶曾说,“教育所以贵,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努力学习。所以国文教授也须为学童设备一种境遇,引起他们的需求。”[3]项目化学习有很强的综合性,在一定程度上比综合性学习范围还广,有时一个项目可横跨几个单元、几册书;项目化学习一定有真实的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它注重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项目活动完成后的结果;项目化学习更强调学生开放的思维,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更希望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中生成自己的独特认知。比如“新闻的阅读与写作”,这个项目至少涉及一个单元,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新闻知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这三个子项目是互相联系的,以最终的新闻写作为目的,学生必须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边学边用,学用结合。学习新闻知识,简讯、特写、通讯、评论等文体知识要深入学习,要弄清楚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学习新闻采访,要会写采访提纲,会与采访对象交流;学习新闻写作,要先确定新闻写作文体,再拟写新闻稿件。项目化学习对老师的要求比探究性学习难度更高,项目设计更考验教师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必须有设计这个项目的知识能力积淀,必须具有对此项目的宏观视野和微观解析能力。在目前的语文课堂,这样的项目化学习少见,但这一定是发展方向。

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一定是触及学生心灵的学习,是深入知识内核的学习,是体现学习本质的学习。”[4]深度学习是相对于过去的碎片化学习而言的,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单篇文本教学为主要样态,以教完一篇篇的文本为最终目的,对于这些文本内在有什么联系,特别是从语文的角度看有什么必然关联,少有关注。师生学完一个单元一本书,学生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印象是一地鸡毛。这样的碎片化教学方式,也许就是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而深度学习则是以建构语文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目的,以知识能力的理解运用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特征是重理解、重运用、重联系,是让学生更多地“见森林”,而不是天天只看见树木,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去建构语文文本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深度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更有价值意义。教学九上第四单元,在新教材背景下的深度学习,必须站在三篇小说的顶端看问题,研究教材编者为什么要选这三篇小说组成一个单元,探究这三篇小说的内在联系,最后生成小说阅读与写作的有关知识。从主题看,三篇小说有不同,也有相同,“离不开的故乡”是它们的同,“回不去的故乡”在同中有异。在小说写法上,《故乡》的对比、象征、点睛,《我的叔叔于勒》的对比、巧遇、单叙、断尾,《孤独之旅》的诗意、象征、拉升、隐喻。在小说的语言上,三篇小说的风格也不一样。这样的深度学习,可以立足于一篇文章,也可以立足于一个单元,还可以立足几个单元。学习的关键不在内容选择,而主要在于扎实落实深度学习的新要求、新路径、新目标。

第三,新的内容训练方式。

语文学习绕不过训练,学生要形成语文思维和能力,没有一定量的训练是很难办到的。钱梦龙说:“我坚持认为:灵活高效的语文教学,只能是灵活高效的语文训练的结果。”[5]训练不等于就是题海战术,重在训练策略和途径的选择。部编版教材在训练上有了更科学的安排。此处所言的训练既指课内的训练,又指课外的训练。分析部编版教材文本中的诸多训练题目后,至少以下三种训练方式要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立意于核心素养的训练。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是学生学习和训练的重要内容。围绕四个维度,教材在选择阅读文本、设计综合性学习、安排写作、选编名著导读、设计课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时有了较大的变化。仅从课后的“思考探究”“积累拓展”来看,训练的题量比以前少,死記硬背的知识性题目大幅减少,开放性答案的题目增多。寻找联系与规律的题目增多,许多的“积累”型题目都是一类知识的呈现与运用,让学生在训练中理解一类知识的内在联系,建构属于自己的语文知识及能力。向课外拓展的训练题目增多,这当然是为了努力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接轨,实现学生课外更广泛的阅读,实现语文学习生活化的愿望。这样的教材编写思想,要求教师在设计训练方式时,必须立足核心素养,必须要把核心素养的内涵融入在课内外的训练内容里,必须要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努力做到少练精练。

真实语境中的训练。此所谓真实语境,是指有生活基础的真实,并非一定是要现实存在的真实。真实语境中运用,是指语文教学的课内外训练不再是孤立地要求学生记背语文内容,而是训练的题目基本都有真实的语境,这个语境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需求有条件限制,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与灵活运用。这样的真实语境,是生活情境、场景的再现,是学生能感知、理解的生活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所养成的语文核心素养去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形成有使用价值、实际意义的新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样的真实语境一定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一定是要具体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一定是学生必须要理解和解决的语文问题。因而,这样的运用会是综合性的理解和运用,是对学生辨析、选择能力的训练,是要求学生精准掌握、融会贯通地高级训练。真实语境中运用,是新课标及新教材所强调的灵活学习、生活中学习理念的体现,是对过去死记硬背学习、片面追求知识掌握现象的矫正,是突出“用”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学习。但这样的有效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还不多。

以能力为核心的训练。学习语文,当然要掌握语文知识,只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养成较强的语文能力。但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要在运用知识的具体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再丰富的语文知识绝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变化为语文能力。把语文知识变成语文能力,需要科学的训练,而不是题海战术。过去的教材在训练的设计上过多地强调知识的掌握,大量死记硬背题目搞得学生晕头转向,而真正能训练学生能力的题目很少。有的语境题目,表面上看是训练的能力,而实际是训练死背。新教材在训练中作了纠偏,仅从文后的“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看,有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但更多地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的题目少有孤单的语文知识呈现,少有要求学生死背的内容,更多的训练题目是要求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课内阅读问题也好,课外拓展问题也罢,几乎都是突出语文能力这个中心,还有不少训练题目倾向于学生思维训练,特别是审辩性思维能力训练,有非常高的训练价值。

部编版材作为最新语文教材,编写者把课标变成了教材,变成了与其他版本教材有众多不同的新版教材。但这个新版教材到底“新”在哪里?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是否清楚?怎样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需要语文同仁们研究的问题还很多。

参考文献:

[1]洪镇涛:《让学生在学堂充分学习语言》,《语文教学通讯B》,2017年第5期,第8页。

[2]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六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3]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4]李松林,贺慧,张燕:《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学习》,《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10期。

[5]钱梦龙:《为“训练”正名》,《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0期,第10页。

(作者:代保明,重庆市涪陵第十四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芮瑞]

猜你喜欢

部编版教材训练方式新课堂
“趣”教“乐”学
部编版教材到底该怎么教?
论写作教学的不断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渗透教学
激发小学足球训练兴趣之我见
浅析中学体育新课堂教学
声乐小组课训练方式初探
排球运动的耗能特点及训练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