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市场瞭望:蓝筹归来

2021-05-30王飞刘增禄何艳齐永超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龙头估值消费

王飞 刘增禄 何艳 齐永超

编者按

风格轮动的2021年即将交棒。

这一年,我国疫情防控逐步走进了精准防控、“动态清零”的新阶段;这一年,我国经济复苏势头不断巩固,资本市场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在这种背景下,市场资金包括外资积极寻找交易机会,虽然指数不涨不跌,但个股行情却风生水起。

这一年来,新能源产业链始终是市场的明星,其龙头从千亿级迈进万亿级阵营。而消费、医药等传统蓝筹龙头则被市场冷落,估值水平向历史中枢附近靠拢。

放眼明年,多位投资人表示,外资会加速流入A股,而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赛道龙头将成为行情主力。其中,新能源有望走出跨年行情,消费龙头特别是白酒龙头的投资确定性很高,互联网龙头、医药龙头均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由此来看,蓝筹正在归来,传统蓝筹与新蓝筹龙头共舞的格局值得期待。

“迎新年”,预计外资将“加码”A 股市场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赛道酝酿新机会

受益国内经济复苏的强劲,以及疫情防控的科学化,明年的市场预期乐观,外资流入趋势依旧不改,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赛道担纲行情主力的趋势不变。

尽管今年以来变异新冠病毒不断出现,但在国内完备的疫情防控措施之下,疫情因素未对我国经济形成重大影响,复苏趋势良好。据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显示,预计2021年全年GDP增速在8.1% 左右,两年平均增长5.2%左右(“正常增长”偏上),预计2022年全年GDP增长5%左右。

外资流入A股的规模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据《红周刊》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至11月30日收盘,外资通过陆股通合计净买入A 股3431.77亿元,已超去年全年的2089.32亿元。目前,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15455.86亿元,持股市值26324.62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93%。

而当前的整体经济表现和外资流入趋势,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2022 年GDP 增速相比今年将表现为“回落”的状态,外资将继续流入A 股。“因为目前A 股在全球具备估值优势,并且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仍在。”

据《红周刊》记者测算,若北上资金明年净流入规模仅达到今年前11 个月的水平,即3431.77 亿元,其占A 股流通市值的比例将提升至3.31%,接近今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占比(6.41%)的一半。

从北上资金的风格而言,今年以来,其调仓非常活跃。目前,北上资金持股市值最高的分别是传统消费蓝筹的代表贵州茅台和科技“新蓝筹”宁德时代,持仓市值分别为170.05亿元和132.64亿元。此外,在北上资金持股市值前十的榜单中,隆基股份和美的集团等新老蓝筹同时上榜(见附表)。

附表今年以来北上资金持股市值前十的公司

數据来源:Wind

北上资金这种对“新老蓝筹”的“均衡”加仓做法,会否延续到新的一年?

对此,有机构人士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新的一年,A股市场将延续今年的风格,就是围绕着低碳经济这条主线展开,如政策鼓励的新能源、被‘卡脖子的半导体、节能环保等。所以,‘新蓝筹的公司仍会有较好的发展。”

同样,消费、医药等赛道也预计会受到同等“重视”。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消费行业可能迎来景气的均值回归。国内疫情动态清零的情况意味着,除直接受益的众所周知的消费龙头外,“过去两年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可选消费品领域包括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存在个股的阿尔法机会,猪周期相关农业股也有望见底回升。”

华商医药消费精选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何奇峰也有相似观点。他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医药产业和消费产业是两个大且长的赛道,因为医药和消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人们对优质消费和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是持续的、长期的。因此,这两个赛道里面蕴藏了非常多的投资的机会。“今年以来,消费和医药行业都有一定的调整,站在当前时点,估值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我们对于这两个行业未来的投资机会还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华宝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则坦言,“我们会在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大的方向去寻找机会,并结合估值和景气度趋势来选择性价比更优的板块和个股。”

“新蓝筹”演绎跨年行情局部“震荡”将不可避免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情预计会出现跨年行情,但重要的行情支撑“涨价”因素,可能正在发生逆转,这将令新能源行情出现局部震荡的情况。

作为今年市场最景气、明年预计会继续表现的科创“风口”之一,新能源产业链实际上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据《红周刊》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板块内有84.31% 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车个股收涨,其中,双环传动、小康股份和南网能源等21只个股涨幅居前,涨幅均超100%。此外,宁德时代也有93.76%的涨幅。

除了积累巨大涨幅外,外资在新能源个股中的持仓也很集中。除宁德时代、隆基股份等龙头获得外资积极加仓外,双环传动也是外资“团宠股”。据深交所官网显示,双环传动的外资持股数额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达26.50%。

据悉,双环传动是市场上少数能稳定量产4 级精度齿轮的企业,这刚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市场爆发的需求。在业绩方面,双环传动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39%。

像双环传动这样业绩和估值双升的“赛道”股有很多,但许多百倍估值的新能源股还能在新的一年有更好的估值抬升吗?

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国泰君安电新行业分析师石岩肯定地指出,新能源汽车会出现跨年行情。首先,一季度是电池、材料等产品销售的淡季,但今年以来这些产品和材料等供应紧缺,2022 年一季度可能会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其次,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实现了从政策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市场渗透率的水平在加速提升。

深圳同威投资董事长李驰向记者表示,“我们觉得它们的‘高市盈率不高。因为新能源产业链中公司产能是不断扩张的,产能在4 年之内翻10 倍以上的不计其数,甚至都有翻20倍的。而在国家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战略背景下,这些产业链上市公司持续的产能扩张是非常有保证的。那么,如果一个公司可以连续每年100%的增长,十年股价就可以翻1024倍,因为市盈率是与增长的斜率高度相关的。”

李驰补充道,“当然,现在确实有一定的泡沫,但泡沫程度不算很高。现在宁德时代已经1.5万亿了,市场普遍预期能达到2 万亿,如果市场疯狂一点,也不排除会达到3万亿。而且据我个人判断,2024年可能是泡沫最大的时候,也就是出现大的顶点的时候,2022年是一个高点,2023年会有一定回调。所以,现在还有两三年的黄金时期。”

不过,新能源材料涨价潮正在退去。如多次产品涨价的光伏龙头隆基股份,于11月30日披露主营产品单晶硅的最新价格,其中单晶硅片P型M10 165μm厚度(182/247mm)、单晶硅片P 型M6 165μm 厚度(166/223mm)和单晶硅片P 型158.75/223mm 165μm 厚度价格分别下降了0.67元/片、0.41元/片和0.41元/片,降幅分别为9.75%、7.16%和7.41%。

对此,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近期公开表示,若不是垄断的产品,只要是制造出来的产品都摆脱不掉过剩的永恒定律。短缺的情况一定是阶段性的,过剩才是常态化的,而隆基股份一直是在打造过剩状态下的竞争力。

有业内人士向《红周刊》记者指出,“隆基股份产品的降价释放了一个信号,就是一种产品不可能总是一路涨价的,这是供求法则决定的。另外,如果从供需自由市场角度来看,一旦形成暴利的行业之后,就会有不计其数的后来者进入。比如养猪,去年的猪肉价格涨疯了,连地产等行业的龙头公司也开始跨界养猪,现在猪肉的价格就变成了‘白菜价。”

传统蓝筹估值优势显现白酒提价公司性价比高

传统蓝筹中的消费龙头有三大影响因素值得注意,分别是景气度提升、盈利增速改善和估值处于低位。其中,白酒被认为确定性较高的板块,尤其是提价能力强的公司值得布局。

与新能源产业链行情相对的是,今年以消费股、银行、地产和家电等为代表的“老蓝筹”投资体验极差。尤其是消费板块,比如食品饮料行业的117 只个股,有77 家收跌。其中,天味食品、顺鑫农业和中炬高新均几乎腰斩。

对此,有投資人表示,从景气度、盈利和估值三个角度来看,消费股可能正在酝酿新的机遇。首先,在景气度方面。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官方磊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经济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市场风格有望出现切换,尤其是年末及跨年是酝酿风格切换的关键时点。而在经济预期继续向好的背景下,消费类资产景气度可能出现反转,有望走出新行情。而且从更长的维度来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一方面,消费占GDP 比重将越来越重。2015~2020 年消费对GDP 增速的贡献率平均值达到55%。另一方面,在共同富裕框架下,居民消费长期驱动增强。目前国内收入结构呈现“金字塔型”,后续有望向“橄榄型”转化,收入差距缩小将改善整体消费倾向。同时,降低民生刚需成本相关政策释放了居民更广泛消费领域里的消费能力,也有助于增强中产阶级的消费信心。

其次,在盈利方面。平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指出,今年三季报显示,部分消费板块经营情况有所好转,前三季度农林牧渔、社会服务、食品饮料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复合增速较上半年上升17%、16%和10%。

最后,在估值方面。上善若水资产董事长侯安扬指出,“当下食品饮料行业的估值已经跌到历史上很低的位置了,一般来说,当这种下跌消化了足够利空的时候,就很容易涨,即使是没有太多利好。所以,在食品饮料行业的投资上,我比较乐观。”(见附图)

附图近两年食品饮料指数(申万)估值一览

具体到消费细分领域,李慧勇表示,“白酒是具有确定增长的板块,我们继续看好。其他的疫情复苏受益的领域、涨价的领域、成本能够有效传导的消费品种包括调味料、啤酒、奶制品等,以及成本改善空间较大的家电和汽车零部件也不错。”

张忆东进一步表示,“可以期待一下白酒行业明年最先提价的公司,这将帮助公司克服消费税等不利因素影响。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近期市场调整的时候进行底部布局更具备性价比。”

相比白酒,榨菜、食用油、酱油等调味品龙头近期多有涨价动作,但市场响应似乎并不积极。以涪陵榨菜为例,公司11月14日晚间宣布将各品类价格上调幅度为3%-19%不等,股价在11月15日涨停,但之后便开始下跌。据统计,自11月16日至11月30日,涪陵榨菜累计收跌8.30%。分析来看,可能是这些企业仍有一定的经营压力,即涨价幅度未能覆盖成本上涨的幅度。而食用油龙头在今年三季报中指出,“虽然公司上调了部分产品的售价,但并未完全抵消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利润受到挤压。”

因此,在与“嘴”相关的消费龙头中,涨价并不一定会形成新增业绩,而行情的不同演绎是必然的。

在消费龙头以外的传统蓝筹中,如地产、银行、家电等龙头也有不同的机会等待挖掘。李慧勇表示,在地产政策边际有望缓解的背景下,地产及其产业链可能出现由于估值低而阶段性反弹的机会。

查理投资董事长李一丁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则认为,“相比地产,银行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估值低,一年赚10个点还是可以的。如巴菲特买Bank of America(美国银行),其实就是在做现金管理。”侯安扬也认为,明年经济总体来说应该会有一定程度的复苏,银行应该会好很多。

不过,李驰指出,“风格转换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至少是四五年甚至是六七年。比如现在最热门的公司之一比亚迪,如果在十几年前买了拿到两年前也挣不了多少钱,但加上最近两年,这就成了经典投资案例了,巴菲特拿了那么多年现在也赚了几十倍。所以,如果买了所谓的好公司,就需要忍受它长期不涨(的情况)。”

互联网、新消费龙头政策清晰化与估值触底

在平台企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方面,高层之前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的表述,释放出政策稳定的信号。同时,互联网龙头的估值已经走进底部区域。

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如受反垄断影响的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等平台公司今年以来均收获18.32%以上的跌幅。这种情形或许是一种“错杀”。

方磊就此表示,“从近期高层及监管机构‘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初见成效等表述来看,目前互联网监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长期来看,互联网行业是具备一定投资价值的。”

侯安扬则指出,按照正常的市场经济逻辑来看,这些互联网平台的估值已经极低了,出现了很好的机会。而让他保持观察的因素在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还在,再强的护城河也难挡这样的压力。如果要投资这些互联网平台,我建议,还是要判断一下政策下一阶段的做法。比如电子烟,原本这在全球都是一个消费很旺盛的板块,但在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中,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需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这意味着电子烟龙头RELX(悦刻)的商业模式被重塑了,之前搭建的整个销售渠道都成了无用功。”

因此,侯安扬更看好一些新型消费,“包括奶茶店、盲盒等年轻人喜欢的,即政策不会干预的领域。同时,它们又处于大家一起做‘蛋糕的阶段,竞争比较缓和。”

李一丁则表示,“在互联网布局上,我们基本上还是看好‘人无我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仅就操作来说,保银投资表示,“在目前还未看到监管信号完成的背景下,我们更多的是采取对冲策略。具体而言,就是相对做多政策压力小的,做空政策压力大的;做多仍有内生增长,核心地位巩固的,做空赛道放缓,竞争加剧的;做多估值相对合理的,做空估值明显过高的公司。在未来,我们倾向于寻找到能出海开拓第二增长曲线或者能有效提高企业端生产效率的相关公司。”

集采推动医药“由仿入创”三大领域值得关注

集采令医药股杀估值,同时也推动了医药行业“由仿入创”的进程。因此,跟疫情相关的新冠特效药、疫苗以及CXO 医药外包行业等,均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与互联网龙头估值进入估值中枢附近的还有医药龙头,如恒瑞医药今年以来累计收跌45.86%,估值处于近十年估值中枢的下轨。

在恒瑞医药之前,其他医药龙头更是早早开启下跌模式。这种板块性的估值下行,与医药集采关系紧密,而且《红周刊》记者注意到,医药集采的范围仍在扩大。

据最新公开资料显示,11月26日,针对胰岛素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举行,拟中选结果中,甘李药业、联邦制药、通化东宝和海正药业分别有6个、6个、5个和1个产品中标。其中,甘李药业所有产品平均降幅为65.33%。虽然相对医疗器械等其他品类而言,胰岛素的降价幅度较低,并被市场解读为优于预期,公司股价也于11月26日大涨5.92%。但在11月29日至12月2日,甘李药业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达7.40%。

对此,保银投资表示,集采对于器械和药品行业甚至对于医疗服务行业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引发了投资者对医药行业的担忧。不过,从中国的医保支出水平来看,抛开疫情影响,中国目前医保支出水平仍然保持着每年10%左右的增长,在医保总盘子不断增长的前提下,部分产品的降价必然带来另外一批创新品种的加速增长,比如国家每年一次的创新药谈判,越来越多的创新药被纳入医保,创新药的市场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创新药和创新器械未来仍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由仿入创”是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带量采购加速了行业创新的步伐。

同时,在投资机会上,保银投资建议可以重点关注三个细分领域,一是创新药行业,因为创新药的政策目前比较明确,医保谈判的方式定价相较带量采购温和很多,同时中国的生物科技企业的研发成果正逐步兑现,如天境生物的CD47 抗体、信达&百济神州的PD-1单抗、诺诚建华BTK 抑制剂等。借鉴日本武田的发展经验来看,正是亮丙瑞林、兰索拉唑等一系列重磅药让其摆脱仿制药身份,从而成长为全球大药企的。中国仿制药企业转型相对较晚,目前来看,第一个重磅药企大概率会在这批生物科技公司中产生;二是创新生物药的上游,因为中国的生物药仍处在发展初期,用量快速增长,上游的需求则迅速增长。同时,国内上游企业在部分领域产品已经达到了进口的水平,且价格却是进口的一半,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比如国内一家做填料的公司,其目前产品性能已经和国外成熟公司相当,虽然在一些已经量产的品种上替代进口有一定难度,但在一些新立项的产品上份额已经能够做到跟国外企业五五开;三是CXO医药外包行业,因为CXO给药企提供研发和生产代工服务,随着药企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医药外包市场也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同时,中国的CXO企业目前具备了全球竞争力。以治疗新冠的药物COVID-19中和抗体为例,中国企业能够将药品研发时间从传统的12~18个月缩短至4.5个月,壓缩到之前28%的水平,它们凭借成本和效率的优势,率先实现了出海、完成了国际化。目前,很多公司海外的收入占比已经超过80%。

同样,李一丁表示,“我们重点投资技术领先对手5年的公司,如做CAR-T 药企。整体上我们聚焦两个方向,一是跟疫情相关的新冠特效药、综合抗体、疫苗等;二是处于技术前沿的技术,包括基因编辑等。其中,基因编辑现在全世界也就六七个公司在做,比如医美的基因编辑,它可以代替水光针,是一种全新的管线。相对而言,医美的平台公司投资价值就不会很高,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两年一些做医美打针的店越来越难赚钱了。另外,治疗艾滋或者乙肝的新药等也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因为它们都是全球best inclass(首创)的药。”

(本文所涉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卖推荐)

猜你喜欢

龙头估值消费
二月二,剃龙头
坚持科技引领 强化龙头带动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巧用估值法
龙头如意
南猪北移,龙头猪企如何再造神话?
新消费ABC
如何创业一年估值过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