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版教材新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2021-05-30王静利谢涛

学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新课堂高中语文

王静利 谢涛

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要求课堂教学予以呼应。教师要重视教材变化、转变教学思维,关注课堂教学、以活动为中心,立足品德和审美、注重实践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新课堂;文本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关注“个人与社会”“人生成长与民族未来”等关系,而有着更高的立意和更广阔的视野。它不仅在选文编排上更强调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建构,也在学习活动中更凸显了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一线教师要能敏锐地察觉到变化,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紧跟这些变化,以文本为载体,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有效安排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让学生真正获得全面发展。

一、重视教材变化,转变教学思维

很多教师发现,在新教材中依然保留了一定量的旧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内容。于是就会有教师按照原来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新教材的教学,而不去关注新教材在安排设计上的特点和变化,也没有发现新教材更加强调的单元化教学的整体性,更加凸显对学生情感道德的培养。例如新教材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跟旧教材一样,选取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所不同的是旧教材的安排仅在这个单元让学生去学着感受和鉴赏现代诗歌,对于每一首诗歌的情感内蕴的解读也都是孤立的,缺少更广阔的视野。而在新教材中,它作为“青春激扬”人文主题单元中的一课,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在传情达意上的手法技巧外,更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词作的积极豪迈以及青春热血,进而了解到作为青年的毛泽东对当时旧社会的思考和改造天下的壮志雄心,从而激励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学生也要胸怀天下,激扬青春,坚定自己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奉献社会的决心。因为有了这样的单元任务的“高处”要求,就要求我们对于文本的教学也要有一个广阔的视野才行。在具体的教学中,文本教学要像一块跳板一样要让学生能站上去还能再往高处跳一跳,够到更多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文本为载体”了。

转变教学思维,需要教师真正明白,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只不过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像阅读材料一样的范文,不能将其作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全部内容,而只能是将其作为我们开展教学的工具和途径。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文本的教学始终是为已设定好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作为参照的文本就慢慢被隐去,而学生也开始学着自己独立成行以及在此基础上探究更广阔的天地。比如在必修上册的第三单元有“学写文学短评”的目标,而实际上这个单元所选的例文都是古典诗歌,而没有文学短评。这就需要老师在让学生感受并理解了这个单元的诗词内容之后,给学生一些古人和今人对这些诗词的鉴赏和评价的范文,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什么是“文学短评”,进而结合这个单元的诗词文本,去尝试写作,在不断写作修改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文学短评的写作特点和技巧,进而对所学诗词有更深的思考。所以,语文课不能只是在学课文,而是要真正将其转到“学了知识,习得了技能,学会了运用”上来。

二、关注课堂教学,以活动为中心

将高中语文教学落到实处,就必须抓住语文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以往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材的限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可能只不过是一句空话。如今推行新课改,又有了与之配合的新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就有了方向和“抓手”。因为新教材在体系设计上不仅有人文主题作为组合单元和选择内容的重要依据,还把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学习任务群作为另一条线索,具体落实语文工具性的要求。

例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为了落实人文主题,引导学生感悟青春情怀,理解青春价值,既设置了让同学就“青春的价值”话题讨论的“说”的活动,也设计了让学生结合本单元诗作或者是能够引发思考的其他作品,自由发挥想象,写一首有关青春岁月的诗,然后全班汇总,合作编辑出一本诗集以作为青春纪念的“写”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实际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既有效果也有意义。我们老师只需要真正做到以文本为载体,关注课堂,抓住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将过去的“单边教学”“传授教学”“控制教学”能真正的转变为“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能以活动为中心,设计并开展好活动,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能力,逐渐全面发展,就能让这些在对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成为可能。

三、立足品德和审美,注重实践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以文本为载体,关注新课堂,转变教学模式,以活动为中心的根本还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所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老师始终立足品德和审美,把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能感受到健康高尚的品德力量和可以愉悦身心的审美情操,同时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而新教材在教学文本设置上都给了教师很好的着力点。例如安排了《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两部经典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在对《乡土中国》的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梳理探究乡土社会的特征,比照当下的社会生活,形成一定的理性思考,对于社会生活能形成自己的整体上的认知和感受,增强底蕴,拓展视野;而在阅读《红楼梦》时,让学生在社会生活的众多繁杂的人事中,去感受每个鲜活的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以及去探究其艺术性的价值,帮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的同时,更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提升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又如在必修上册中所设置的《家乡文化生活》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的两个单元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去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魅力,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热爱自己的家乡,坚定日后为自己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决心;让学生在了解词汇特点的基础上掌握辨析词义方法,在主动梳理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在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祖国語言文字独特的美,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进而提高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用好新教材的这个“着力点”,立足品德和审美,注重实践运用,以期能够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经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在实际运用中,让我们更易立于课堂,创新教学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学生出发,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变成具体可操作的过程。相信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只要我们沿着新教材所指明的正确方向推进教学,不断探索和实践,就一定能够切实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霞:《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与对策》,《赤子》2015年第12期。

[2]刘玉林:《试析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与对策》,《语数外学习》2014年第11期。

(作者:王静利,安徽省太和中学教师;谢涛,安徽省太和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芮瑞]

猜你喜欢

部编版教材新课堂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趣”教“乐”学
部编版教材到底该怎么教?
论写作教学的不断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渗透教学
浅析中学体育新课堂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