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未来力量中的“个”
2021-05-30肖尧
肖尧
成为新手妈妈后,我学习了几项技能,其中一项,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尤其最近,着力培养孩子的“统计”能力。具体做法是:将各种水果混到一起,让孩子进行简单分类,指出苹果、香蕉、桃子……的数量。
孩子乐此不疲,我却渐渐感觉乏味。某一日,孩子像发现新大陆般,面露大大的笑意:“妈妈,你看这两只苹果有何不同?”
能有什么不同,都是千篇一律的苹果。我暗自想着。孩子见我兴致寥寥,将苹果拿到我面前:“看,这只苹果上有一个月亮(月牙状);这只就什么也没有,但你看是不是特别特别红?”
看着孩子清澈的眼睛,我心里一动,突然想起了王开岭的那篇文章——《打捞悲剧中的“个”》。我多像文章中的记者的反应——或许像我这样的人不少呢,对很多事情,只是在进行“悠闲的算术”,以此来终结对事物的记忆——好的、坏的,或不好不坏的。比如电影,刚刚过去的五一档,只是粗略看看票房榜,便算对几部电影有了基本了解。
警惕“统计”,打捞“个”例。我默默地告诫自己。
就像公交车上,听一个中年妇女电话里委屈的倾诉;就像走在公园,听到身后两个小老太太交流养生心得;就像看中学生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改编的、想象的文字……不再“统计”中年人的“亚历山大”,老年人期盼长寿的心理,年轻人的青春宣言,而是关注每一个“个”。对个体而言,这些琐碎、日常的“语言”,无比重要,它们不能被抽象化,也无法被无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2021年的夏天,“放胆”20岁了。20——又一个统计学上的数字。但于我而言,因为关注组成“20”背后的每一个“个”,关注这些“个”的生活、策问、孝行,以及创意,让“20”这个抽象的数字变得鲜活、具体,并且拥有蓬勃朝气。
我看见,无数个“个”,踏进同一条名为“时代”的河流,他们要一起,凝聚力量,奔赴未来。所谓文字,不过是他们对未来社会、生活、命运,以及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思考结晶。确切地说,每一个“個”,都在提供一种方法论或实践观,为着更好的未来。
以“生活”为证。那一个“个”,不再总结所谓“生活”的概念,而是走好当下每一步,珍惜现在每一刻的行动,对着“生活”翩然起舞,多酷的态度!
以“孝”为例。你看,从儒家和《二十四孝》中走出,面对个体发展与照顾双亲的矛盾,那个“个”提供的是新时代的孝道观:无须日日侍奉在侧,成就自我事业也是一种孝行。
……
“最真实的生命单位”,发散各不相同的思想光芒,给予本届“放胆”——不,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放胆”以个性,以憧憬,以奔涌向前的无尽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