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

2021-05-30侯凯文

健康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侯凯文

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给予参照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通过手术治疗,实验组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6%,32%、72%;在VAS评分和术后恢复情况上,实验组都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方式,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整体创伤小,可以在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膝关节镜辅助;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作为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解剖位置比较特殊,在骨折后,其关节面还会移位。因此,如果不对此类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就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情况的发生,影响他们的预后。一般情况下,在对此骨折进行治疗时,会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这种方式,但是此术法的整体作用效果并不理想[1]。然而,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在其中的有效应用,临床效果更加确切。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本院2017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参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24-56岁,平均年龄(40.85±2.33)岁。实验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在25~58岁之间,平均(42.71±2.05)岁。上述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给予此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在对手术的切口进行选择时,一般会选择前外侧入路以及内侧入路。在术中,将皮下组织和皮肤一起向上翻起,将其中的关节囊切开,主要是为了对半月板损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患者的半月板已出现了损伤,需要结合他们的损伤情况,决定其是否保留还是分离,然后将半月板冠状的韧带切开,在此基础上充分暴露胫骨平台关节面。

其次,要将已塌陷的关节面慢慢撬起,一定要保持胫骨踝骨块和塌陷的关节面处于一个平面上。在此手术中,要应用C型臂X线机,促进骨折端的复位,分析和观察其中的具体情况。如果患者是I型骨折,一般会应用松质骨螺钉,完成切开复位钢板的内固定,并且还进行植骨的有效治疗,从而保障整体治疗的有效性。

1.2.2 实验组:该组患者行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他们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在患侧的气囊上应用止血带,等到驱血后,还要加强对止血带压力的有效控制,需要让其维持在350mmHg左右。同时,需要科学选择关节镜,主要采用常规前内和前外侧入路等方式,进入膝关节腔中,按照具体的顺序,对关节腔中的各腔室进行全面镜检。骨折处理。要想保证骨折治疗和处理的有效性,在手术前,需要在镜下探查患者的胫骨平台劈裂和塌陷等情况,在纵向牵引肢体基础上,适当推挤膝关节,主要是为了矫正其中膝内和外翻畸形,促进其恢复正常,在关节间隙中更好地完成手法的复位工作。然而,使用前交叉韧带,对胫骨定位器械進行定位,加强对骨折塌陷处后复位的固定。其次,需要在克氏针的引导下,在胫骨平台外侧开窗,适当插入顶棒撬拔复位的骨折块,在镜下全面监视骨折的压缩情况。在手术结束后,要检查膝关节屈伸存不存异常,保证胫骨骨折复位固定的稳定性。最后,在推挤胫骨断端的时候,操作人员要进行手法复位,在镜下全面观察骨折复位后的具体情况,应用巾钳对其进行临时固定。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在镜下对骨折的平整程度以及其复位后的情况进行观察。术中处理。如果在手术中,发现了关节软骨出现损伤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简单修整,对基底的关节软骨损伤进行处理时,要按照具体的要求,对其边缘进行打磨和修整。在对合并和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结合白区部分切除修整等原则,保证半月板缝合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全切除处理的效果。术后处理。在手术结束后,要使用弹力绷带,对患膝和小腿进行加压包扎,将他们的患肢抬高,并且还要指导患者早期进行患肢踝关节的背伸等锻炼。在术后的第1天,要多鼓励患者们进行股四头肌锻炼。等到术后1周后,要使用石膏完成外固定。同时,需要在CPM辅助下,从小角度开始,慢慢增加患者的关节功能锻炼力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关节功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手术前后VAS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2.3 对比手术前后两组VAS评分

2.4 对比术后恢复情况

3讨论

目前,突发性高能量冲击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生,并且如果患者受到了剧烈冲击,还会使胫骨平台的内侧和外侧受力受到影响,改变股骨和膝关节中的力线。在骨折时,胫骨的平台面一般作为主要受力面,并且膝关节囊中的结构之间还会连接紧密,所以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一般还存在半月板损伤等情况。若他们得不到及时和有效治疗,就会导致膝关节出现畸形,发现功能障碍,影响他们的生存质量。然而,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重点,是要保证关节内固定的稳定性,保证关节面在复位以后,可以进行更加准确地对位。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缓解此类骨折患者的基本情况,但是在膝关节内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操作人员不能在此手术下获得良好的术野,一般需要进行反复复位,这会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代理非常大的影响。然而,在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不仅具有创伤小等特点,在手术中只存在较少的暴露组织,患者发生感染风险的概率比较低,并且借助关节镜,医生就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骨折的具体状况,在掌握患者半月板和韧带等损伤程度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精确处理和修复。再加上这种手术不需要切开关节囊,所以患者在术后的膝关节功能不仅可以得到有效恢复,还能够减少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影响。同时,关节镜在手术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放大手术的视野,不会损伤其他的正常组织,非常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在进行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掌握镜下的适应证,在手术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患者存在开放性损伤,或伴有神经损伤。

在膝关节镜辅助下进行手术,具有多种优点。首先关节镜可以清除关节中的血肿,更全面地清理关节中的游离碎骨块,减少术后出现关节腔感染等情况,对所产生的关节内游离体进行有效处理。关节镜技术在手术操作中,能够提供有关关节内复位的相关影像,帮助医学人员在直视下复位关节面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关节面复位不良等情况的发生。由于在此手术中,并不需要C臂,所以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概率,降低了漏诊风险。在对手术方式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慎重选用关节镜。在术前的要充分评估患者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实际程度,在了解其骨质量和缩部位计程度等内容上,为他们选择更加合适的手术方式,掌握复位的方法,保证内固定方案的科学性。最后,还要对伴随损伤进行全面处理,在处理骨折端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膝关节中韧带损伤的修复,保证关节的稳定性。由于胫骨平台性骨折,主要是因为高能量暴力所造成的,其骨折情況比较复杂,处理困难。然而,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在此骨折治疗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在缩短手术治疗时间的同时,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术后,出现小腿肿胀的概率小。因此,在具体的手术中,应用关节镜技术辅助平台骨折复位,能够达到在直视下解剖复位关节面的效果,并且这种方式还可以协助医学人员对膝关节内合并损伤进行有效处理,减少漏诊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这种治疗方式,还能够减少再次手术对患者所带来的痛苦,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手术结束后,需要进行半月板撕裂修复,或者是交叉韧带修复,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术后治疗效果,避免术后不稳定等因素对患者带来的影响,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此外,在膝关节镜下进行手术,能够在准确和全面监视患者关节复位情况的基础,彻底清理关节中的血肿,更好地处理膝关节中软骨和半月板的合并伤情况。在此操作中,避免了因为关节囊切开所导致的术后膝关节粘连情况,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患者通过术后的早期无痛功能锻炼等,可以更加快速地恢复膝关节功能,为他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实验组在进行完手术后,并不存在明显的后期创伤性关节炎等情况。由于此组患者没有进行切开复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骨膜之间的剥离,在此基础上保留了骨折块的血运,促进了患者在术后骨折愈合速度。同时,此治疗方式还可以预防骨不连出现,让骨折可以达到临床愈合,缩短愈合的时间,具有非恢复快、疗效可靠和对患者的影响小等多种特点,是当前治疗膝关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式之一。由此可见,加强对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愈合速度,还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强化他们的关节功能,保障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玲玲,黄月萍.关节镜微创内固定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5):128-131.

猜你喜欢

胫骨平台骨折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
四子散热熨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比较
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比观察
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以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后内侧倒L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后柱骨折中应用
普通支持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
关节镜下经皮与开放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