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互联网驱动下的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理论体系

2021-05-29舒辉胡毅

中国流通经济 2021年4期

舒辉 胡毅

摘要:为响应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号召,解决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水平低下、产业联动性差、运营模式落后等问题,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基于产业生态圈理论、协同学理论及农业物流一般内涵,采用案例研究法剖析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理论体系,构建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的一般框架。遵循由具体到一般的研究逻辑,以江西淘鑫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例,对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发现,从构成主体看,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内部主体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销售者、农产品消费者以及无形连接各主体的物流服务提供者;外部主体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提供商、金融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技术服务提供商、政府以及学校等组织和企业。从协同框架看,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包括农业子系统(农产品上行圈层)、物流子系统(农产品下行圈层)、环境支撑系统(外部圈层)三个层次,三大圈层紧密联系,互利共生。从协同阶段看,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可分为萌芽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以及再发展或衰退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生态圈网络破裂的风险。从协同内容看,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包括以价值链优势为出发点的协同、以利益追求为出发点的协同、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的协同、以政策为导向的协同。

关键词:农业物流生态圈;产业互联网;协同框架;协同阶段;协同内容

中图分类号:F2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21)04-0026-12

项目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促进江西省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发展策略研究”(JD20027);江西省2019年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产业互联网驱动下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研究”(YC2019-B067)

一、引言

农业物流是农业生产、供应、销售的主要载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迅速崛起,农业物流服务供应商作为连接线上销售者与线下消费者的唯一桥梁,在农业运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业产业增加值同比上年增长3.1%。从纵向看,我国农业稳步增长,从横向看,我国农业GDP与二三产业相比占比较低,2020年农业GDP占比仅为8.5%。我国农业发展看似繁荣的背后,其实隐藏着生产效率低下、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农业产业运营模式亟待完善。在互联网背景下,以物流服务为抓手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具备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

首先,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物流服务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并逐渐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3.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25%。[ 1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每年的“双十一”购物节,交易额不断创出新高,如2020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达到4 982亿元,比2019年的2 684亿元增长85.6%。①物流是连接产品与消费者的桥梁,电子商务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物流服务。

其次,在产业互联网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现实选择。伴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产业结构的柔软化和经济体系的可塑化特征显现[ 2 ],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并衍生出新的业态,也可称为产业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在我国企业实践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企业多样化需求的满足,为在竞争中谋求长期竞争优势,企业开始在竞争中进行合作,通过不同的合作模式来实现不同程度的融合。随着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露,而产业融合是企业寻求持续竞争优势和追求范围经济的强大动力。比如,在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资源约束、劳动力成本增加、大而不强等问题逐渐显露,而“互联网+”正是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推动信息技术产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要途径[ 3 ]。

最后,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的“三农”问题依然严峻。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又一新的动力,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9年我国农产品销售总额达到1.8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7.7个百分点[ 4 ],但与金融、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产业相比,农业发展速度仍然比较缓慢,差距进一步拉大,且以“三农”问题为首的农村和农民问题日益突出。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应围绕特色农业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集群。[ 5 ]国家已经认识到农业产业模式改革的紧迫性,并指出了产业融合的大方向,但对于农业如何与二三产业融合,尚无明确答案。根据产业生态圈理论以及农业物流的一般含义,本文提出农业物流生态圈这一构念,[ 6 ]为农业物流模式创新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然而,目前对农业物流生态圈尚无明确定义,基于此,本研究将从农业物流生态圈构念的提出以及生态圈的构成、协同阶段、协同目标等层面着手,探索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发展的一般框架,为农业物流产业融合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文獻综述

从实践方面看,农业物流生态圈这一构念的提出得益于国家有关农业产业融合政策的启示,从理论上讲,其源自产业生态圈理论以及农业物流相关研究。本研究主要从产业生态圈理论基础、农业物流运营模式、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三个层面入手,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

(一)产业生态圈理论基础

生态圈(Ecosphere or Biosphere)的概念源于生物学,又称生物圈,是地表有机体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各系统或要素之间尽管存在竞争,但也有合作,它们通过沟通或物质交换来达到演进或双赢的目的[ 7 ]。产业生态圈以生物圈为隐喻,指在某一产业领域或地区,以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导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产业网络体系,是一种新的产业布局形式或发展模式[ 8 ]。其理论基础有三:一是产业生态学理论,倡导高效率、可持续的社会生产,是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层递消耗以及多样性等理论的融合[ 9 ];二是产业集聚理论,一个空间内产业数量越多,其资金、能源、信息、运输及其他专业化资源就越多,企业就越容易获得相关资源,从而以最低的成本获得可持续竞争力;[10]三是产业共生理论,强调分工合作组织间的共赢与持续竞争力的提高,所涵盖的互利共生理念与产业生态圈的资源依赖性如出一辙[ 11 ]。

(二)农业物流运营模式

农业物流各项活动是围绕农产品销售展开的,因此有关农业物流模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农业销售物流层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整理发现,我国农业销售物流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农业企业主导的农业物流、农产品批发市场主导的农业物流、超市主导的农业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3PL)主导的农业物流[ 12 ]。在农业企业主导的农业物流模式中,企业进行分销商和供应商的选择,并制定合理的作业计划。与传统的合作社相比,农业企业在资金运作、农业技术开发等方面具有优越性,且容易形成规模化优势,从而降低内部交易以及生产加工等成本[ 13 ]。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主导的农业物流中,批发市场将农户、生产加工企业、零售商及消费者整合起来,从而促进各主体信息共享,提高区域农产品交易能力,推动农产品供应体系集约化等[ 14 ]。超市主导的农业物流依托较强的渠道和资金优势,直接与农产品生产者或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不仅能降低农产品供应的中间成本,为农业物流各主体争取更多利润,而且能提高农产品的新鲜度和流通效率[ 15 ]。3PL主导的农业物流指农产品供应商通过契约的签订,将农业生产的配送活动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使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其他主体可集中精力发展自身核心业务,并节省物流基础设施设备投资[ 16 ]。

(三)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

协同(Synergy)的概念最早由物理学家哈肯(Haken H)于1971年提出。哈肯等[ 17 ]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万事万物普遍以无序和有序两种状态存在,无序即混沌非利好状态,有序即协同利好状态,二者可以互相转化。目前有关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的研究凤毛麟角,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供应链协同。对农业供应链而言,尽管其囊括农业生产、供应以及销售的全过程,但与农业企业收益相关性最强的是农产品销售环节,因此农产品销售环节是学者关注的焦点。[ 18 ]在农产品销售环节,如何将高质量的农产品准时送到消费者手中,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与供应链各主体息息相关,学者和管理者应考虑如何提高各主体沟通协同效率,以最大化农业物流供应链收益。[ 19 ]由于农产品本身具有季节性、易腐烂等特征,其协同会受到季节更替、沟通机制、信息渠道、自然灾害、仓储条件等复杂因素影响,如何优化农产品仓储条件、降低农产品供应链成本、提高农产品配送效率是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亟待解决的问题[ 20 ]。农业供应链涉及农产品生产、供应、销售链条上的诸多主体,而农业物流生态圈还融合了金融、互联网、政府、高校等诸多外部主体,能对单一的供应链模式进行纵深拓展,构造完善的农业全产业链。

综上,在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农业物流服务效率在农业产业运营过程中的作用愈加显著,而农业供应链由单一的网链结构转化为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圈层结构,对农业突破现有发展瓶颈、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而将产业生态圈理论与农业物流结合起来的研究并不多见。其主要原因,一是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尚不发达的阶段,由于传统农业对物流水平的提高一直不太重視,其运营发展与当时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并不突出;二是尽管农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于其他产业(如房地产、金融、科技等),农业经济附加值较低,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相对较小,难以引起广泛关注。不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逐步融合,出现了众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农业作为传统产业之一,与其他产业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此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关键作用。

三、农业物流生态圈构念解析

(一)核心概念界定

农业物流生态圈(Agricultural Logistics Eco sphere)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农业物流生态圈作为一个新的构念,目前还没有完整定义。那么,农业物流生态圈是为农业发展还是为物流发展服务的呢?为此,非常有必要对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基本性质进行界定。农业物流生态圈是一个复合概念,包括农业物流与生态圈双重概念。对于农业物流的概念,已经有较为清晰的界定,指为确保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将运输、存储、加工、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物流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21 ]。农业物流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农业发展服务,可分为农业生产物流、农业供应物流、农业销售物流三大类,与农村物流及农产品物流相比,农业物流的范围最大,是农业运营的前端生产、中段供应及末端销售之间无形的桥梁。物流服务作为农产品生产、供应、销售的主要载体,其相关功能的有机结合对农业发展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网络经济的发展愈加凸显了物流服务的重要作用,电子商务是以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商业模式,而物流则是连接农产品线上销售与线下消费者的重要一环。在内涵上,电子商务不仅要包括购物的主要内容,而且要体现物流的核心要义。因此,只要谈到电子商务,一定离不开物流,物流服务对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综上,农业物流生态圈是农业发展的崭新模式,其核心在于农业,其物流功能的完善意在为农业发展服务。

农业物流生态圈是产业生态圈与农业物流结合的崭新尝试,但以此为主题的研究凤毛麟角。比较明确的是,农业物流生态圈包括农业物流和产业生态圈的基本内涵。以此为突破口,本研究试图从产业生态圈相关研究着手,通过归纳—演绎的方式剖析产业生态圈一般特征,结合农业物流对农业物流生态圈进行定义。目前,产业生态圈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旅游产业生态圈、物流产业生态圈、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圈、文化产业生态圈及特色产业(如茶、煤炭、特色小镇)生态圈等。马永强等[ 22 ]以特色茶产业为研究对象,认为共生理念是产业生态圈的核心要义,产业生态圈是两种及以上的个体基于各自需要,在一定共生环境下按照某种模式建立的联系。因此,一个产业生态圈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包括生态圈成员(共生单元)、能够孵化生态圈的共生环境以及相应的共生模式。任皓等[ 23 ]认为,旅游产业生态圈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人文等要素融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产业生态圈的重要支撑,可促进生态圈各主体要素及其与发展环境的融合。产业生态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技术创新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24 ]。科塔达(Cortada J W)[ 25 ]基于对信息产业生态圈框架的分析指出,产业生态圈不仅包括企业或组织等特定参与主体,而且涵盖与之相关的产业系统。

结合产业生态圈具体内涵及农业物流基本概念,本研究可从两个层面对农业物流生态圈进行定义:一是从广义来看,农业物流生态圈就是共生理论指导下农业物流产业融合新的发展模式;二是从狭义来看,农业物流生态圈指基于农业物流功能(运输、加工、存储、信息处理等)的有机结合,核心业务主导者与政府、金融服务商、互联网技术服务商、高校等相关产业或组织协同合作,以促进农业发展为核心,各主体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生的产业共生生态网络。农业物流生态圈概念的提出聚焦我国农业发展实践,指明了农业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为后续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框架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二)农业物流生态圈的一般特征

为更加清晰地理解农业物流生态圈,有必要对其一般特征进行解析。综合不同研究对具体产业生态圈的解析以及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内涵,笔者认为,农业物流生态圈的一般特征如下:

1.鲜明的地域性

在产业生态圈相关研究中,以旅游产业生态圈为主题的文献最多(2002—2020年共86篇)②。其原因在于,旅游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形成产业网络。而农业物流生态圈的构建也应当是区域性的,并非所有地区都拥有特色化的农业资源,如土地、水源、气候、文化、历史等。鉴于此,本研究的调研对象、研究数据均选自江西省。这是因为,江西省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农业发展所需的丰富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使农业物流生态圈的构建成为可能;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在中东部地区一直处于下游,亟须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这是农业物流生态圈构建的必要前提。此外,农业物流生态圈作为农业物流运营的崭新尝试,若一开始便着眼于多个区域乃至全国,很容易因资源断流而导致生态圈网络破裂。而以区域特色资源为依托打造生态圈,生态圈的主导者在资金、管理、运营等层面都更容易操作,因此农业物流生态圈的构建应采取自下而上、由小见大、从区域到整体的拓展模式。

2.鲜明的时代性

农业物流生态圈的提出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是当今时代经济与社会蓬勃发展的产物。一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下,传统的粗放式农业发展方式与之格格不入,需要构建一种效率更高的运作模式与之匹配,夯实国民经济基础;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包装、成分、品种、服务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这必然涉及农业运营的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不仅需要提升农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需要提升与之配套的物流服务的质量;三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不同领域、不同企业间的沟通融合,而农业物流技术设备的改良对农产品生产、保鲜、配送等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可见,农业物流生态圈是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的产物,既是对农业运营本身的完善和提升,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3.核心产业与子产业群并存

产业生态圈的中心就是其核心产业,即产业生态圈是围绕核心产业建立的。比如,电商物流产业生态圈的核心就是以运输、存储、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為主的物流活动[ 26 ]。与传统物流服务不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物流服务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服务对象不仅包括线下消费者,而且包括线上电商企业,这对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部服务联盟(如政府、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科技服务机构)的支持是拓展核心产业的基础[ 27 ],可使物流产业得以拓展,如以金融机构为支撑的物流金融、以科技企业为支撑的智慧物流、以教育服务为支撑的物流学校等。对农业物流生态圈而言,其核心产业自然是农业生产物流、农业供应物流、农业销售物流,进而在服务机构支撑下,围绕核心业务衍生出农业物流的拓展业务,如农产品餐饮业、乡村服务站、培训学校等。因此,产业生态圈的构建不仅是原有产业的深度升级,而且是产业的纵深拓展。

4.可持续发展性

产业生态圈可持续发展性的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从产业本身看,发展前景良好,与产业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大方向保持一致。农业物流生态圈构建的出发点是助推农产品下行,协助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而这与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农业政策的内涵无疑具有内在一致性。二是从产业生态圈的运行模式看,生态圈内的各主体资源应当是共享和互利共生的。对农业物流生态圈而言,其根本目标是推动区域农业转型升级,但并非普通意义上与相关企业或组织的集聚,而是要形成以外部主体助力农业物流升级、以农业物流升级反哺外部主体的良性循环生态圈网络,推动生态圈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框架构建:基于江西淘鑫

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理论体系的构建主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谁与谁协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物流生态圈的一般框架;二是因何协同,回答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的具体内容;三是协同过程是怎样的,阐述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的发展阶段。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理论体系的提出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源自实践。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遵循由具体到一般的研究逻辑,通过具体企业实践剖析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理论体系。本研究之所以选择江西淘鑫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江西淘鑫”)作为研究对象,其原因有二:一是案例的典型性。江西淘鑫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农业物流电商运营服务平台,是集电子商务、农产品上行、体验式消费、金融服务、创业孵化、人才培养等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型企业,涉及主体多样,具有形成产业生态圈的可能性。二是案例的可行性。本研究团队在政府牵头下多次对江西淘鑫进行调研,形成了以江西淘鑫为主导的关于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 28 ],将为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一般框架的提出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

江西淘鑫成立于2013年,以推动江西省农产品上行为宗旨,以服务网商、造福百姓、创造美好生活为愿景,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契机,助力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互联网+农产品电商生态圈。然而,随着江西淘鑫战略部署的不断推进,仅为销售农产品而进行的销售难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农产品标准化、品牌打造、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运营,直接与农业生产相衔接。目前,江西淘鑫以人才培训、创业孵化、消费式体验、平台打造、乡村服务等为核心业务,对外进行线下展销、会议交流、校企合作等,与企业或组织开展合作,以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技术支持、政策引导、会展贸易等资源或服务为依托,初步形成了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农业物流生态圈。江西淘鑫农业物流生态圈具体框架由农产品上行圈层、农产品下行圈层、外部圈层组成,具体参见图1。

在该框架中,农产品上行圈层是农业物流生态圈的核心圈层,其主要职能是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区域农产品上行;农产品下行圈层主要由物流服务商构成,其主要职能是完善物流运输、存储、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保障农产品下行顺利进行;外部圈层由政府、金融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高校等组织构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产业或组织间界限模糊,产业竞争不再局限于个体间竞争,而是转变为产业集群间的竞合[ 29 ],以期通过跨产业融合来获取利益或者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一般框架

(一)农业物流生态圈构成主体

在對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框架进行剖析之前,必须了解农业物流生态圈的构成主体。通过对各类生态圈的组成要素进行梳理发现,与供应链的平面化结构相比,生态圈的开放式圈层结构更加复杂,不仅包括核心企业或业务、相关企业或组织,而且涉及一系列支撑要素。比如,对于金融生态圈,支付业务是其核心业务,理财、证券、保险等业务是其衍生业务,相关的互联网服务、智能技术服务、资金、政策等是其支撑要素[ 30 ];对于商业生态圈,同样包含核心业务,客户、供应商、市场中介等外部主体以及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资金流等支撑要素[ 31 ]。对农业物流生态圈而言,其核心活动是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等活动,这些活动主要由农产品生产者、物流企业、农产品企业、分销商等相互配合完成。与农业物流活动相关的主体包括农资服务商、互联网服务商、金融机构、政府等,他们为农产品物流活动提供农业生产资料、技术、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支撑。对自然界的生态圈而言,其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包括生物、大气系统、水资源、岩石等。农业物流生态圈涉及主体众多且比较复杂,为更加清晰地对农业物流生态圈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本研究把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活动的主体称为内部主体,把为农业物流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主体称为外部主体,从内部主体、外部主体两个方面对农业物流生态圈的一般构成做具体分析。

1.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内部主体

农业物流生态圈涉及农业生产、供应、销售的全过程,与农业物流生态圈三大核心活动直接相关的主体一般可分为四类,即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销售者、农产品消费者以及无形连接各主体的物流服务提供者[ 32 ]。

(1)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生产是农业物流的基础和根源,没有农产品生产者,农业物流就无从谈起。农产品生产者主要是农民,他们投入农产品生产资料,用这些生产资料进行耕种和培育,从而获得农产品产出。

(2)农产品销售者。农产品销售者可分为直接销售者和分销商,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农民。有些农民会直接把农产品卖给中间商,或者拉到集贸市场售卖。由于自身产量不大,加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拓宽了销售渠道,农民自己销售农产品非常便捷。二是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负责搜集信息,打开销售渠道,统一销售各家各户的农产品。三是农产品企业。农产品企业与农户或农业合作社签订合同,收购他们的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和包装后再拿到市场上售卖。四是超市。一般来讲,超市属于分销商,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其产品一般来自农产品企业。

(3)农产品消费者。农业物流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把农产品输送到消费者手中。尽管消费者不受农业物流生态圈内部规则约束,但可以通过购买农产品直接参与农业销售物流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不仅可以在线下购买,也可以在线上购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更加个性化,不仅关注农产品质量,而且对物流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满意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决定企业效益的关键因素[ 33 ],如何从农产品质量、生态圈形象、产业链拓展等层面提升生态圈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是农业物流生态圈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4)物流服务提供者。物流服务是农业物流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物流服务提供者除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外,还可能包括农民、农业合作社、农产品企业等。长期以来,受小农经济影响,高效率的农业技术设备并未普及,在有些地区,农户各自负责各自的农业生产,农产品从田间到仓库再到中间商或消费者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由农民(农产品生产者)自己完成。有些乡镇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农产品从收割到销售的物流服务由合作社自发组织完成[ 34 ]。有些农产品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直接到农户家里或者田间去收购农产品,物流服务由农产品企业承担。不过,无论农业物流服务提供者是谁,物流服务都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农业物流生态圈中,物流服务更是成为生态圈运营者与消费者联系的重要桥梁。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农业物流生态圈内部主体框架,具体参见图2。

2.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外部主体

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外部主体指为农业物流活动提供服务的主体。参考产业生态圈相关研究[ 35 ]对服务提供商的分析,结合农业物流特有属性,笔者认为,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外部主体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提供商、金融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政府、学校等组织和企业,且随着农业物流生态圈产业网络的拓展,相关外部主体类型会不断增多,本研究仅列举其中的一部分。

(1)农业生产资料提供商。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农作物种子、肥料、日常生产工具以及一些中大型农业设备等。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生产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为构建农业物流生态圈,必须与农业生产资料提供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2)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农产品经由一系列活动到达消费者的过程中,会涉及转账、取现等业务,甚至在农业物流运行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还会涉及贷款业务,而要进行这些业务,就必须与金融服务提供商(如银行)打交道。此外,农业物流内部资金充足时,还可能进行理财、投资等业务,以进一步扩大农业物流生态圈业务范围与竞争力。这就需要农业物流生态圈内部主体与金融服务提供商保持沟通,掌握投资动态。

(3)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农业和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产品销售信息获取、农产品线上销售、农产品运输信息追踪、农产品仓储状态管理等活动与互联网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跟上时代步伐,农业和物流企业必须重视智能设备的采购和互联网平台的构建,而这就需要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不断沟通,获取安装、售后等服务,确保智能设备和互联网平台的顺利使用。

(4)政府。在农业物流生态圈外部主体中,政府作为非营利组织是比较特别的,可为产业或组织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一直比较好,政府在农业物流生态圈外部主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與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还比较低,且农业与物流两大主体服务相结合的企业不多,农业物流生态圈的构建尚处于萌芽期,更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大力支持和引导,毕竟农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是关系农民收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国计民生发展的大事。

(5)学校。农业和物流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整体不高,然而在这个知识创新的时代,农业物流要实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农业物流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这些高素质人才大部分来自学校培育的农业、物流业及互联网相关专业的学生。与传统农业物流相比,农业物流现代化建设需要在管理理念、运营模式、技术设备等方面寻求质的转变,而这些转变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撑,人才是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保障。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农业物流生态圈外部主体框架,具体参见图3。

(二)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一般框架

根据各主体与农业物流活动的相关程度,可初步了解农业物流生态圈的一般构成,却无法明确各主体在生态圈的位置和关系。根据协同理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看似各不相同且毫无关联,而实际上并非孤立存在,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非混乱无序,而是有序的[ 36-37 ]。根据江西淘鑫主导下的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具体框架,按照由具体到一般的逻辑,提出农业物流生态圈一般框架,具体参见图4。

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的一般框架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农业子系统(农产品上行圈层)、物流子系统(农产品下行圈层)、环境支撑子系统(外部圈层),三大圈层紧密联系,互利共生。其中,物流子系统作为中间圈层存在,通过完善农业物流运输、装卸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实现农产品产供销等环节的高效衔接,推动区域农产品顺利下行,因此,物流子系统是农业子系统的重要载体;环境支撑子系统尽管作为外部圈层存在,但其提供的金融服务、政策扶持、技术服务、专业人才等要素是拓宽农业产业网络的重要支撑;在物流子系统和环境支撑子系统为区域农产品下行提供服务的同时,农业子系统规模的发展又为物流子系统和环境支撑子系统各主体的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农业物流生态圈三大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合作、互利共生的关系,这也印证了产业生态圈理论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

(三)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发展阶段

通过构念解析及协同框架剖析,初步回答农业物流生态圈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大多数产业生态圈相关研究都能完成的工作。更进一步,笔者试图通过对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机理的分析,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探索农业物流生态圈不同阶段协同发展的特点,回答如何协同发展的问题。著名管理学家格雷内尔(Greiner)认为,组织的成长和发展存在生命周期,根据各阶段不同特征,组织发展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创业、聚合、规范化、成熟、再发展或衰退阶段[ 38 ]。农业物流生态圈作为新经济背景下农业发展模式的崭新尝试,其协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也存在生命周期。类比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江西淘鑫农业物流生态圈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存在四大阶段,分别是萌芽、发展、稳定、再发展或衰退阶段,具体参见图5。农业物流生态圈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对历经长时间发展的农业旧模式的替代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此外,农业物流生态圈涵盖代表不同利益的群体,对复杂主体进行协调的难度远远大于组织内部管理的难度,这意味着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不太稳定,协同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生态圈网络破裂的风险。

1.萌芽阶段

在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的萌芽阶段,各主体因政府组织或偶然合作等因素而聚集,协同意愿并不强烈,各主体没有长期合作,缺乏信任,破裂的风险较高。江西淘鑫主导下的农业物流生态圈的萌芽,一方面是因为其抓住了产业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农业物流发展模式转变的契机;另一方面是因为其运营理念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内在一致性,政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为保持生态圈萌芽阶段运营的稳定性,除需要生态圈主导者有足够的能力来协调各方利益外,政府的扶持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发展阶段

经过萌芽阶段,农业物流生态圈已初具雏形,各主体通过相互合作获得期望的收益,将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江西淘鑫主导的农业物流生态圈扩大农业物流产业网络,陆续开展赶街服务站、校企合作、展会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完善综合性农特产品电商平台并扩大外部主体,助推区域农特产品上行。因此,在生态圈萌芽阶段,主导者应趁热打铁,在巩固核心圈层的基础上,与各大服务商开展合作交流,完善外部圈层构建,形成稳定的生态圈服务支撑体系。

3.稳定阶段

农业物流生态圈各主体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沟通合作,足以表明农业物流生态圈这一运营模式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此时内外部主体协同合作意愿较强,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进入稳定期。在这一阶段,生态圈主导者所应考虑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农业物流全产业链的打造。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区域之内,而应放眼全国乃至海外,依托区域特色农产品资源,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品牌,助推区域农业物流产业升级。二是服务提供商专业水平的提高。在这一阶段,农业物流生态圈不再需要主动寻求外部服务提供商的合作,而是外部服务提供商会提出加盟意愿。服务提供商一定程度的竞争显得尤为必要,在优胜劣汰规则下,外部服务提供商会通过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来提升竞争优势,而服务提供商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核心圈层全产业链升级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4.再发展或衰退阶段

为适应新的经济、技术、政策环境,企业或组织需要进行变革。农业物流生态圈就是为解决互联网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农业发展问题而提出的。历经平稳阶段的农业物流生态圈在经营理念上已经相对成熟,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在农业物流领域应对竞争者以巩固主导地位。面对未来纷繁复杂的农业物流发展环境的动态变化,农业物流生态圈或者通过发展模式转型来寻求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再发展,或者因发展模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环境而被新的农业物流运营模式取代。

(四)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的内容

根据协同学理论,系统从混乱无序到有序的动态过程是有条件的。那么,对农业物流生态圈而言,内外部主体协同聚集的动机是什么,或者说农业物流生态圈内外部主体为何协同呢?笔者认为,农业物流生态圈内外部主体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根据古典管理理论对经济人的假设,对于各主体是否协同融合,其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管理者是以企业或组织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会考虑利润获取、技术创新、资源整合等。基于农业物流生态圈各主体特征,本研究将从以下层面来分析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的内容。

1.以价值链优势为出发点的协同

对单个企业或组织来说,要完全了解其产品和服务所涉及的所有活动是很难的,但为了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对自身核心业务进行了解,而且需要对整个产业价值链进行了解[ 39 ]。传统农业物流局限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而初级农产品本身所含的利润较低,仅仅着眼于农产品销售量的提高很难突破农业发展现有瓶颈。农业物流生态圈的主导者应基于对所在产业价值链全过程的分析,选择其中利润水平较高的关键环节(如农产品餐饮、电子商务、智慧农业、农业培训学校等)来完善农业物流产业网络,加大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投入,推动产业价值链增值。

2.以利益追求为出发点的协同

获取利益是产业组织协同的关键动机。利益驱动理论认为,利益主体会根据自身利益诉求表现出自发的行为倾向或趋势,这是人最基本的动力源泉[ 40 ]。农业物流生态圈由不同利益群体组成,他们也必然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对作为内部主体的农产品生产者、供应商和销售者而言,需要借助生态圈平台来提高农产品销量进而增加收入;对生态圈的主导者而言,需要通过构建农业物流生态圈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对政府而言,需要通过构建农业物流生态圈来打造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链,解决农业问题。因此,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各主体的利益追求,对任何一方利益的损害都可能导致生态圈网络破裂。

3.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的协同

资源(信息、技术、人才、设备等)共享整合是产业组织协同的重要支撑,其出发点在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最小化。江西淘鑫农业物流生态圈的资源根据来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其内部资源主要是江西省较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江西淘鑫正是依托这些资源才得以进行平台建设、人才培训、体验式购物等资源的开发的;其外部资源是一系列为内部资源运作服务的金融服务、政府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电商渠道资源等。江西省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客观存在的,而江西淘鑫能够对各类专业化资源和服务进行整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这正是江西淘鑫能够推动江西农产品上行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产业边界,使企业能够控制的有效资源进一步增多,使资源服务的范围变得更广。因此,江西淘鑫的资源协同主要是共享外部主体的金融、咨询、信息技术等专业化服务,依托互联网环境对外部的专业化资源进行共享。

4.政策导向的协同

政策导向指政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制定会向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企业倾斜,即进行政策扶持。农业物流生态圈构建的出发点就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并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国家也为之出台多项政策予以扶持。江西淘鑫主导下的农业物流生态圈就是在江西省政府的支持下创建的,有政府牵头,相关金融机构、信息技术企业、咨询公司等就愿意为其开绿灯。通过产业间的融合,不仅能够享受政策红利,而且能够以促进农业发展的名义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六、结束语

农业物流生态圈这一运行模式尽管尚未付诸实践,但产业融合的理念已为企业接受并展现雏形。本研究通过典型案例来展示农业物流生态圈各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试图通过企業实践来解释农业物流生态圈的核心要义以及各主体的内在关系,通过一般架构(谁与谁协同)、协同阶段(如何协同)、协同内容(因何协同)来清晰地展现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协同框架。简单归纳,本研究是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研究的初次尝试,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三:

第一,探索式地界定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构念。对产业生态圈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产业生态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多主体性、可持续发展性等三个层面的一般特征。从广义来看,农业物流生态圈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崭新模式;从狭义来看,农业物流生态圈是其组织内部多主体沟通合作、协同共生下的多维生态网络体系。

第二,从内外部主体角度考虑农业物流生态圈的一般构成。农业物流生态圈涉及主体众多,对其构成主体的思考是进行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框架分析的基础。本研究根据与农业物流生产、供应、销售三大主要活动的相关程度,从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角度对生态圈的复杂构成进行初步划分,有助于对农业物流生态圈各主体协同关系的进一步讨论。

第三,开发农业物流生态圈三维度协同框架。理论源于实践,以典型企业案例辅助分析,使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框架的构建更加客观。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框架的构建主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农业物流生态圈一般框架,探讨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二是协同发展阶段,初步探讨生态圈发展的生命周期;三是协同内容,回答生态圈各主体协同的动因。对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框架体系的初探,既是本研究的起点,也是农业物流生态圈研究纵深拓展的前提。

对农业物流生态圈构念、协同框架的探索既可为农业物流模式创新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启示,也可作为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注释:

①根据互联网资料整理而得。

②利用中国知网(CNKI)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整理而得。

参考文献:

[1]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8万亿[EB/OL].(2020-10-06)[2021-01-15].http://www.elike-shipping.com/en/index. php case=archive&act=show&aid=459.

[2]KIM N,LEE H,KIM W,et al.Dynamic patterns of industry convergence:evidence from a large amount of unstructured data[J].Research policy,2015,44(9):1 734-1 748.

[3]张伯旭,李辉.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基于“互联网+”创新的机制和路径[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38(2):87-96.

[4]2019年中国农产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7.7%[EB/OL].(2020-01-17)[2021-01-15].http://www.chinanews.com/cj/ 2020/01-17/9063105.shtml.

[5]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加强领导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落到实处[EB/OL].(2019-02-27)[2021-01-15].http:// www.farmer.com.cn/zt2019/1hao/.

[6]舒辉,胡毅.基于扎根理论的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1):30-41.

[7]VANDERBILT K,GAISER E.The international 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network:a platform for collaboration[J]. Ecosphere,2017,8(2):1-7.

[8]KORHONEN J.Four ecosystem principles for an industrial ecosystem[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1,9(3):253-259.

[9]FROSCH R A,GALLOPOULOS N E.Strategies for manufac turing[J].Scientific American,1989,261(4):601-602.

[10]DWIVEDI D N.Principles of economics[M].New Delhi:Vi kas Publishing House,2009:358-366.

[11]毛才盛,田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共生理论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7):7-12.

[12]杨璐璐.美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借鉴及政策建议[J].世界农业,2019(10):31-39.

[13]张延龙.信任困境、合作机制与“资产收益扶贫”产业组织发展——一个农业龙头企业垂直解体过程中的策略与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2019(10):81-97.

[14]樊立惠,王鹏飞.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时空演化与商品化效应[J].经济地理,2019,39(7):175-183.

[15]史保阳,史保莉.考虑努力水平与损耗的农超对接生鲜产品供应链协调[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9,24(5):43-48,55.

[16]黄灏然,吴南清,方凯.基于错误损失视角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4):123-128.

[17]HAKEN H,KNYAZEVA H.Arbitrariness in nature:syner getics and evolutionary laws of prohibition[J].Journal for general philosophy of science,2000,31(1):57-73.

[18]周礼南,周根贵,綦方中,等.考虑消費者有机产品偏好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均衡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9,39(2):360-371.

[19]舒辉,胡毅.基于复合系统耦合的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发展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35(12):62-71.

[20]丁秋雷,姜洋,王文娟,等.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干扰管理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37(9):2 320-2 330.

[21]丁俊发.农产品物流与冷链物流的价值取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0(1):26-28.

[22]马永强,谢静欣,梅冬,等.基于协同—共生视角的茶产业生态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EB/OL].(2020-06-14)[2021-01-15 ].http://www.aed.org.cn/nyzyyhjxb/ch/reader/ view_abstract.aspx file_no=202005150000007&flag=2.

[23]任皓,张梅.“互联网+”背景下西部旅游产业生态圈建设研究[J].生态经济,2017,33(6):110-114.

[24]GAWER A,CUSUMANO M A.Industry platforms and eco system innov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 ment,2014,31(3):417-433.

[25]CORTADA J W.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informa tion ecosystems in firms and industries[J].Information & culture,2016,51(2):133-163.

[26]汪传雷,朱绍平,陈娇,等.基于DICE模式的电子商务物流生态圈系统构建——以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2):135-141.

[27]WANG D,WAN K,YANG J.Measurement and evolution of eco-efficiency of coal industry ecosystem in Chin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09:803-818.

[28]舒辉,胡毅.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发展机制及路径——基于江西淘鑫的单案例分析[EB/OL].[2021-01-15]. https://nbr.nankai.edu.cn/ch/index.aspx.

[29]KONSTANTELOS I,MORENO R,STRBAC G.Coordina tion and uncertainty in strategic network investment:case on the North Seas Grid[J].Energy economics,2017,64:131-148.

[30]LI J,HU Y,DU M.XBRL in the Chinese financial ecosys tem[J].IT professional,2013,15(6):36-42.

[31]SCOTT S,HOFFMAN K,SEE K.Public facing government services a business ecosystem perspective[C]//2015 annual IEEE systems conference proceedings.IEEE,2015:798-801.

[32]PULAN P,TIMPANRO G.Ethics,sustainability and logis tics in agricultural and agri- food economics research[J]. Italian journal of agronomy,2012,7(3):237-246.

[33]ABROR A,PATRISIA D,ENGRIANI Y,et al.Service quality,religiosity,customer satisfaction,customer engage ment and Islamic Banks customer loyalty[J].Journal of Is lamic marketing,2019,11(6):1 691-1 705.

[34]唐润,李倩倩,彭洋洋.考虑质量损失的生鲜农产品双渠道市场出清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8,38(10):2 542-2 555.

[35]REN H,ZHANG M.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ern tourism industrial ecosphe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J].Ecological economy,2017(6):110-114.

[36]HEYMANN G,JO Y S,REICHARD K L,et al.Synergy of distinct dopamine projection populations in behavioral rein forcement[J].Neuron,2020,105(5):909-920.

[37]MEYER C T,WOOTEN D J,PAUDEL B B,et al.Quantify ing drug combination synergy along potency and efficacy axes[J].Cell systems,2019,8(2):97-108.

[38]WALSH J P,DEWAR R D.Formalization and the organiza tional life cycle[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87,24(3):215-231.

[39]WANG H W,WU M C.Business type,industry value chain,and R&D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high- tech firms in an emerging market[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2,79(2):326-340.

[40]BEAUMONT S.Beer takes seat at table as books,events drive interest in pairings with food[J].Nations restaurant news,2008,42(17):28.

責任编辑:陈诗静

Analysis on Cooperative Theory System of Agricultural Logistics Biosphere Driven by Industry Internet

SHU Hui and HU Y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luster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chang 330013,Jiangxi,China)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s first document on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w technology level,poor industrial linkage and backward operation mode in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ecosphere,the theory of synergy and the general connotation of agricultural logistics,the authors explore the cooperative theory system of agricultural logistics biosphere and put forward the general framework in constructing agricultural logistics ecosphere with the help of case study. Following the research logic of from general to specific,the authors take Jiangxi Taoxin Electronic Commerce Co.,Ltd. as the example and analyze the cooperative theory system of agricultural logistics biosphere,it is found that:in terms of the main players,the internal players include producers,sellers,consumers,and logistic provide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and the external players include providers of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government,schools,etc.;in terms of cooperation framework,the cooperation of agricultural logistics biosphere includes the agricultural subsystem (agricultural product uplink),logistics subsystem (agricultural product downlink),and environmental support subsystem (external circle),which are closely interconnected and symbiosis;in terms of cooperation stage,it can be divided as the stage of burgeoning,development,stability,and redevelopment,and there is the risk of network disruption in every stage;and in terms of cooperation content,it includes cooperation taking the advantages of value chain as the starting point,cooperation taking pursuing interests as the starting point,cooperation taking resources shar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and cooperation taking policies as the guidance.

Key words:agricultural logistics biosphere;industrial Internet;synergy framework;synergy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