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业联动布局与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2021-05-29董千里

中国流通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业链高质量

摘要: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通过两业联动引导产业转型升级、集成创新,是一个产业联动布局赋能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微观网链,中观和宏观链网的交通基础设施、监管设施设备、载运工具和服务能力的结构层次及运行水平。案例研究等方法验证,物流业服务质量与高质量能力是不能够孤立发展的,必须依托所服务产业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集成优化系统,其中,两业联动是物流业高级化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产业联动的典型形式。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于所服务的产业,社会经济活动才能体现所需要的物流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在满足两业联动布局的物流集成体系中,物流业基础设施设备、信息平台系统等,都需要与所服务产业及能力匹配并优化,这种转型升级依托产业联动及政策作用。以两业联动为代表的产业联动有利于物流业升级、匹配和在联动中再集成优化,使高质量发展从国际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到西部中小城市都得以落实。物流链与制造供应链的精准对接、适应、共享和融合发展,有利于物流集群、产业集群,以两业联动引导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布局,目的清晰、内容准确、措施具体,是达到预期要求的基础。

关键词:两业联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布局;集成场

中图分类号:F25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21)04-0003-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集成场理论的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20AJY015)

一、引言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政策势能引导的一个重要趋势,涉及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和宏观区域乃至国际物流活动诸多范围,工业、农业、社会生产与消费等诸多领域,区域“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实现[ 1 ]也涉及这一问题。物流业的服务业性质说明物流业不可能孤立地高质量发展,基于两业联动布局是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和典型形式,也是产业联动布局的代表形式,搞清楚两业联动布局机理有利于明晰产业联动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相互促进作用。物流业服务质量不仅涉及交通、物流企业战略,而且涉及以产业联动的基础设施、载运工具、业务流程、监控手段和信息平台等所形成的网链[ 2 ],为了方便探讨,在不产生歧义的情况下也可简称链网。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物流业在多个领域高级化发展的绩效与经验[ 3 ],往往与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等政策引导有一定联系。无论是从最初的九部委、单位还是后来的十余个部门及单位集中研讨,都在影响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践。为了避免区域物流业发展规划空泛、导向难以落实的现象,就需要深刻认知物流业与其所服务的产业对象等的关系要点。因此,如何利用两业联动模式机理引导区域产业布局、利用产业联动布局发展区域经济,以发挥物流业在其中的联动引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產业布局同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有密切关系,其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进行。目前,两业联动集成体对产业联动资产所有、收益和经营权关系、运行机制认识不深入;在物流与制造基核的微观网链布局不够科学合理、业务不够流畅[ 4 ];在通道、枢纽和宏观链网的构建上,资产、技术、功能协作与优化不够平顺,业务链网运行系统不够稳定;联接键所支撑的信息平台集成创新与新技术发展不匹配,供产销用物流服务衔接面不够广、服务不够深入等问题,都影响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多条链网形成的物流枢纽集群对区域经济、产业链联动发展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存量较少,如何通过产业联动吸引新的增量、关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产业联动提供的集成创新机制,都成为政府规划政策势能需要解决的范围,同样影响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及其应用。在应对国际经济竞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推动复工复产期间,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反映出弹性不足、产业链协同性不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运行的稳定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不仅影响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而且影响区域经济和产业运行的平稳性以及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以两业联动布局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与机制形成,在编制和落实“十四五”规划过程中值得认真研究探讨。[ 5 ]

当前,不推动两业联动将“无物可流”已成为共识,但如何利用两业联动机理进行产业布局,以物流业高质量支撑并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还很肤浅。从物流集成、两业联动、产业联动到“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两业联动是物流集成运作的基础形式,是产业联动发展的典型形式,而基于两业联动布局的产业集群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有基础性影响。[ 6 ]准确地把握两业联动发展模式及其运作机理、内容结构和发展机制,从集成场视角考察两业联动,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完善产业联动机制;有利于培育地方产业链成长为国家产业链,走向“一带一路”产能合作。[ 7 ]

二、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

物流业是服务业,其高质量发展需要微观经济动能和实体发展动力,利用物流基核硬件与软件技术实现物流服务高质量要求,能够得到相关基础设施等社会环境的支持。

(一)联动模式深化应用

两业联动是指物流业与制造业分别在组织化基础上进行精准对接、协同适应、共享绩效和融合发展的过程。为相互适应进行集成创新,是产业联动过程相互适应的产业升级过程,也是两业乃至产业联动的必要前提。两业联动是产业联动的代表机制,重点解决在产业联动中联动实体、硬件和软件的配合问题,以解决物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质量、效率、成本等问题。以集成场合成场元表达的两业联动发展模式(参见图1),体现了两业联动(产业联动)的集成体、基核和联接键的基本内容结构和机制,体现了物流业与制造业等不同类型的核心企业作为集成体主导物流链与制造供应链[ 4 ],以组织起来的物流链与供应链再集成,即供应链集成为两者之间奠基的是基核,协同发展的是联接键衔接。多条供应链集成可以形成效率更高的产业链。例如,电子商务的成功,就是电子交易技术与物流过程精准对接、协同运作、共享绩效的成果。事实上,集成体、基核、联接键形成了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基本的、稳定的网链关系,不仅是持续发展的组织机制,而且是市场竞争的基石。两业联动发展对两业互动适应、升级和融合机理进行概括,反映了两业联动简要的产业链要素发展关系,即集成体、基核与联接键相互间从微观网链到宏观链网结构关系,[ 6 ]从中体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从两业联动发展模式的结构可以看到,两业集成体可以选择四种典型的联动关系,即市场选择、合作伙伴、战略联盟和紧密融合,物流与制造集成体之间的关系逐级紧密,其中,在集成体间紧密融合是通过股权或产权建立联系,是最稳定的关系,与自营物流不同,它是各自在专业化自主经营基础上的再集成优化;物流与制造基核间至少有融合型、连接型和公共型三类典型联动关系进行基础设施、设备配合,作为业务协同运作、技术创新、联动网络的载体,两业基核之间运营可构成同址运营、近址运营等基核关系,联动业务流程可在统一标准、制度下统一耦合;联接键在所形成的集成体、基核之间可以有六种(概括为三类,即资源类、功能类和综合类)联接键关系来构建相应的链网,从而使集成体、基核和联接键形成一个完整的竞合体系,具有稳定、抗压和进取能力。基核、联接键是微观链网承载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的重要载体,新兴信息技术如英特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 8-10 ]都要通过基核与联接键发挥链网作用,都是通过联接键集成创新体现的供应地、生产地、市场地、消费地之间的联系。而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专用物流基核网络以外,公共型基核网络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关注的重点对象,既是发展存量产业经济的资源,也是吸引新兴产业的资源,这就是从网链上升至链网作用地位的必要性,在更大范围实现集聚吸引、辐射延伸的产业链,链网集成优化范围升级的必要条件是物流业所支持的产业联动所需要的转型升级机制。

(二)政府规划政策势能

各级政府规划所体现的宏观政策势能,影响着产业特别是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和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宏观政策势能重点解决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和物流产业政策,形成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环境,使其构成包括前两项内容的一个大系统。宏观政策势能能否通过规划、政策制定得以确立并推动实施,在西部许多城市已经展开探索。例如,甘肃省嘉峪关市研讨如何依托既有产业以两业联动、产业联动方式实现陆空物流与产业布局。更为紧密的物流与制造集成体之间协同形成的物流链与供应链两链对接,通过集成体、基核和联接键之间的关系构建物流链与供应链、供应链集成到产业链联动机制,并通过场线体现两链耦合运作绩效,体现产业价值链。按照两业联动发展模式,可以在构建供应链集成和产业链的过程中形成两业联动的集成体主导两链耦合机制,在两业联动集成创新中引导的两链耦合过程中形成精准对接、协同运作和共享绩效要求,在两业联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对接、适应、共享和融合作用机制。政府政策势能赋能两业联动主要体现在:第一,支持物流业与两业联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核、联接键构成的网链,从微观网链到区域物流业交通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以及装卸设备、载运工具、信息平台等构成的链网;第二,物流业所服务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区域物流业对产业规模需求、耦合要求、协同运作对链网构建的要求;第三,物流业与关联产业联动的高质量发展形成物流集群、产业集群,通过两业联动实现物流业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支撑。

上述方面及相应的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其构成基本范畴的合成场元都是集成体、基核和联接键,其中,支持基核、联接键的新兴信息技术已经出现东部信息技术企业向西部地区持续拓展的现象,这是构成产业联动链网的必要内容。

(三)联动链网结构布局

两业联动发展模式是产业联动的简要代表,其链网结构都包括微观经济动能、中观产业运行和宏观政策势能及其影响作用。

首先,微观经济动能是两业联动的市场动力来源,也是产业联动的代表,其所涉及的运行机制对产业联动也有借鉴和引导作用。例如,极兔物流与拼多多的合作就是在很短时间迅速发展起来的物流电商联动机制,很显然,产业联动机制使得两业联动发展更为迅速和普及,成为产业联动优化升级的典型代表。微观经济动能重点解决两业联动发展战略目标与动力机制问题。微观经济动能体现在企业实体战略、执行和利益上。物流业高質量发展需要面对三个主要问题:其一是微观经济动能;其二是产业运行优化;其三是政府政策势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4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2 ](下称《实施方案》),从企业主体等5个关键环节,就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全方位融合提出明确要求,这5个关键环节都属于集成场链网结构的合成场元所包含的内容,即集成体(企业主体)、基核(设施设备和业务流程)、联接键(标准规范、信息资源),其目的是推动解决制约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主要障碍。物流链与供应链在形成供应链集成过程的微观经济动能方面,主要涉及企业间、基核间和联接键间几方面的影响机理关系[ 11 ]。从图2可见,在微观经济动能和宏观政策势能作用下,区域产业集群、经济所体现的是市场、政策两种赋能的综合效应,政府规划政策势能主要作用于市场、经营、标准、制度和产业园区,具体体现在微观链网与宏观政策及量、质融合的物流主通道、物流枢纽与全球网络的对接,支持全球价值链[ 12 ]。例如,陕西省的延安、榆林和安康等地,通过国际物流通道网络枢纽进行产业集聚与辐射,加盟中欧班列,货源基础正源于两业联动和国际中转港机制。[ 13-15 ]

其次,根据两业联动发展模式,物流集成体与制造集成体之间因企业及产品市场规模[ 8 ]有“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方式。“一对一”方式可以是集成体主导物流链提供集成物流服务,例如准时制(JIT)服务到生产线工位;“多对一”方式是多个物流集成体服务一个制造集成体,例如产品库到最终用户的功能型物流服务;“一对多”是物流集成商服务于多家制造企业[ 16 ]。更多的是通过物流外包使用第三方物流实现两业联动,使用公共型基础设施、设备完成物流链支持供应链、产业链业务,这正是从企业联动“网链”提炼成产业“链网”,从国内大循环走向国际大循环。

再次,根据两业联动发展模式,在基核业务流程、链网联接键技术创新、信息平台的支持下,以基核为载体形成链网集成创新为基础的集成物流服务过程[ 17 ],可依托国际物流主通道走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

最后,根据两业联动耦合关系延伸发展产业联动关系,要求物流业服务业性质与所服务的产业形成稳定、协同发展,可以用物流链导入供应链形成的供应链集成反映微观网链基本结构,即集成体、基核、联接键间的两业联动发展模式,还可拓展到分析中观乃至宏观国际产业联动链网结构。

三、产业联动引导产业布局及转型升级

产业的组织化有產业集聚、产业集群等形式,物流链[ 18 ]、供应链、供应链集成能够支持两业联动把握物流链与制造供应链的组织过程,而多条两链对接及其扩展可形成产业链,[ 16 ]链网的形成基于集成,如物流集成形成物流链,集成具有主动优化的内涵,进而使链网具有其核心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 19 ]。两业联动形成不同产业集成体主导的基核和联接键构成的链网进行对接,因而具有集成基础上的再集成,优化基础上的再优化,有利于形成集成体主导链网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一)链网结构布局性质

两业联动或产业联动所形成的物流链、供应链、供应链集成布局所体现的主要性质有布局的主动性、产业的集成性、运行的稳定性和优化的系统性。

1.布局的主动性。适应两业联动新的实体链网关系,需要建立集成体主动优化的性质,能够承担联动责任、主导升级发展方向、确保两业联动一体化场线绩效。

2.产业的集成性。两业联动均是两个以上链网要素、功能的整合,产业集群使具有不同功能、性质的链网彼此耦合,以充分适应产业集成创新过程。

3.运行的稳定性。两业联动的精准对接、协同运作达到优化目的,需要构建一个相互适应、相对稳定的链网关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两业联动场线绩效,保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4.优化的系统性。体现为两业联动链网实体组织内外资源的集成优化作用形成一个整体,满足链网结构系统,是可以分为若干层次的集成系统整体。

近年来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出现由龙头企业主导的物流链、供应链等网链结构,现在有地方政府关注两业联动在区域的集聚、集群,网链再通过两业联动组织物流链升级成为链网,推动区域产业链提升为国家产业链,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需要注意的是,网链、链网的集成体都是企业性质,政府规划、制定政策仍只具有势能作用,起推波助澜作用。产业链具有区域性、跨界性和跨国性,了解产业链特征有利于网链到链网的转变,打造我国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我国对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把控力。

(二)两业联动链网升级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是物流链通过合成场元集成优化机制,有利于所联动产业实现工艺升级、功能升级、产品升级乃至链网升级,[ 20 ]促进产业链升级高质量发展。

1.两业联动要形成两链彼此适应的发展机制。物流链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参与产业链过程是保障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基础。

2.两业联动要形成两链耦合的资源配套链网体系。物流基核与生产基核形成配套网络以及物流通道、载运工具、运输方式、物流服务等是支撑物流链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3.两业联动通过两链资源发展链网升级机制。在两业联动中形成并完善物流业升级机制,以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的物流功能、物流平台支撑产业链产品升级、链网升级。

(三)产业联动优化布局

两业联动不仅在流水型生产的汽车制造、家电制造等产业中十分流行,在西部区域煤炭、水泥等大宗产品及其大宗商品物流应用中都有联动机理应用于产业布局,往往可支撑起区域产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但是认识其两业联动、两链耦合特性,充分发挥产业链集成作用,还需理论结合实际的努力提炼,以起到指导作用。如某省国资委管辖的煤化集团,用运销集团作为集成体,构建煤炭电子销售平台,实现40多家煤矿产品统一销售物流系统,形成了煤炭采掘业与煤炭物流业两业联动体系,分别将煤炭采掘和煤炭物流都做到最优;用物资集团作为集成体,对60余家企业采购供应进行运作,形成了采购供应物流与生产制造两业联动,形成沿海与内陆物流一体化运作。[ 21 ]这样煤炭销售物流链网涉及区域物流乃至国际物流、公路运输乃至公铁水联运物流系统构建;采供物流网络涉及更广范围的最优运作。显然,只有深度进行两业联动、产业联动,才能带动其区域产业链,类似浩吉铁路等基础设施、物流网络、产业布局等才能形成一个完整且相对稳定的大物流、大通道、大网络体系[ 21 ]。

利用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实践提炼的理论,高质量发展需要保持链网进一步主动优化的机能。[ 6 ]产业联动成为区域产业链网布局的重要机理,产业空间布局微观反映了集成体主导产业链循环的空间范围,中观支撑了产业高级化发展,宏观上有利于“双循环”资源、产品优化布局、高质量发展决策。产业联动对发挥当地产业资源优势,形成物流通道、枢纽、网络,成为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依据,进一步发挥物流业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提升物流业务效率、绩效。制造供应链属制造业,物流业属服务业,两业联动的空间分布决定了产业联动的国内国际循环空间。

国际物流通道、网络的枢纽,成为区域产业利用通道网络的条件。基于这样的“通道、枢纽、网络”的枢纽产业集聚作用,体现物流业与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国内国际循环中进行优化抉择,进而使集聚、联动、绿色、共享机制影响区域产业布局、产业转移和产能合作优化范围。产业布局、区域发展正是依托国际物流通道网络的枢纽进行产业集聚,优化布局,而微观经济动能为产业链转型升级提升了生产性服务的条件,特别是在我国西部产业布局国际物流枢纽中起到重要的基核作用。

四、链网布局涉及“双循环”的高质量运行

两业联动形成的物流链、供应链集成,在产业链布局过程中涉及原料地、生产地和市场地。布局范围大小、渠道宽窄涉及原料、生产和商品仓储、市场等特征,直接影响“双循环”的范围。

(一)产业物流与“双循环”

当前疫情和国际经济环境对地方产业链成长为国家产业链走向“一带一路”有重要的影响,对国际物流、“双循环”等都有相应的影响。有的商品可长期储存,有的商品不可长期储存,这些特征就会影响到物流链、供应链和产业链分布范围,区域物流服务的主要范围除了微观网链到中观、宏观链网以外,还与区域产业链在区域经济系统运输枢纽、运输通道和配送网络的基本布局相关,在两业联动链网布局机理作用下,会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网络,相互促进并拓展产业链新发展格局形成,因此,需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

以陕西耀州水泥生产资源利用为例。耀州历史上就是水泥生产基地,现在可以构建起特种水泥供应链。依据陕西省水泥产业资源与市场分布,其物流需求特点是汽车作为载运工具,公路运输作为主要运输方式。水泥产品受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等方面制约,其受原料和产品运输量大、运费占售价比重高、产品保质期较短等因素的影响,在销售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地域限制。[ 22 ]水泥产业布局一般可靠近原料地形成水泥生产布局,耀州因具有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而成为水泥的主要生产基地。该地“十四五”规划在两条万吨水泥生产线基础上,重点利用既有公路运输能力形成两业联动机制,支持高端水泥产业链布局[ 23 ],形成以产业链引导区域物流业高质量布局的思路。[ 23-24 ]万吨水泥生产线形成的水泥产业链如图3所示。从集成场角度分析,水泥两业联动导致两链耦合发展,微观经济动能是两家水泥供应链龙头企业,各自作为竞合集成体主导链网建设,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产业规划政策制定的集成主体,起着宏观规划和提供政策势能的作用。

图3反映了水泥产品性质、质量等决定其系列产品使用空间和时间范围。两业联动中的物流链重点支持水泥产品链仓储、运输服务,支撑供应链功能升级、市场普及和链网升级;物流链依托的物流通道、物流基核、节点、载运工具、运输方式等构成的物流网络,上连原料地,下连消费地,重点支撑水泥产品链网升级、产业链升级。例如,能以最高效率支持水泥在生产日期30天以内使用,确保水泥黏结能力。作为特种水泥物流链服务,要求提供水泥储存时间、合理运输半径(平均运距)等基本要求。例如,普通水泥汽车运输的合理运输半径约为150~300公里,铁路运输的合理运输半径约为300~600公里,水路运输的合理运输半径在600~1 000公里以上,某些特种水泥由于生产技术难度较大,产品附加值及销售价格较高,其运输半径超过普通水泥。可见原料、生产、产品性质等物流指标基本决定了相应的载运工具、运输通道和配送网络。显然这是有企业、区域和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层次的。本案例说明,原料产地、产品销售的地域性直接形成了国内水泥行业区域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市场格局。在两业联动模式机理布局过程中是分阶段、分层次的,为了保障水泥产品运能存储池,还需要拓展汽车后市场,显然仅仅作为一个产业链发展过程给予支持往往业务量缺乏保障,需要物流集群、产业集群给予支持,这就是政府规划、政策势能的环境保障作用。

贯穿水泥供应链的原料地、生产地、市场地及最终用户,原料、成品运输半径、载运工具、运输通道等决定了运输成本,所涉及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等不同的载运工具、运输通道和运输配送效率,决定了水泥产品的物流成本。基于两业联动机理布局的成品出厂价、运输成本在合理价位,否则产品到达客户的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一般就水泥而言,公路运输成本最高,铁路次之,水路或海运更低[ 26-27 ],例如我國沿海的水泥厂出口的水泥就运输到日本、中东地区甚至美国。根据国际水泥行业的发展规律,在区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布局过程中,从案例分析可知,普通水泥物流辐射半径主要是载货汽车合理的运输半径,而特种水泥市场需求范围更广、平均运输半径会更大,物流辐射半径也会更大,更容易在物流枢纽附近形成物流集群,生产基核附近形成产业集群,在区域物流业发展规划中物流与产业集群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占据重要角色。当龙头水泥企业在区域市场中的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时,就能起到稳定区域价格的作用。产业布局因为受市场半径限制,核心企业一般在区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基于形成“双循环”格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的主要经济动能。

(二)两业联动与竞争力

两业联动与提升链网竞争力的机理是,物流与制造业的专业化提升了效率、质量和能力,规模效益降低了成本,两业联动形成链网的对接,要求在更高水平上进行竞争与合作,即集成基础上的再集成所形成的链网竞争力更强。两业联动是产业间相互适应,形成物流链与供应链集成共赢机制,依托产业链布局规划,形成两业联动的物流链与供应链耦合,可以有效提升产业链、价值链,通过物流链与供应链耦合,提升重点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两业联动的竞争力是通过两链协同运作提升的。以水泥产业案例说明,物流链效率有利于提升水泥供应链价值,物流链网络有利于拓展水泥供应链市场,显然这是一个从供应链到产业链转型升级的互促双赢过程。

当前国际贸易竞争激烈、美国倾全国之力打压中国企业链网都说明,有效的供应链、产业链与产业布局结合在一起才具有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物流链、供应链、供应链集成乃至产业链都要靠集成体、基核和联接键形成的链网结构来抗击来自境外技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打压,因而要科学布局链网结构。依据产业链布局来规划物流业发展,是通过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确保重点产业链科学、安全、稳健的高质量发展过程。

(三)物流业布局高质量

物流业规划要全力确保物流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需要物流集群提高两业联动关联产业配套服务,形成集成服务发展能力,协同打造基于两业联动激励布局的物流链、供应链乃至产业链集成创新。

1.确保关键供应链、产业链基于基核布局的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着力构造两业联动两链耦合的产业风险抵抗力。产业链是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产业链是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

2.保障物流业支持产业发展基本规模、能力和增值服务特性。利用物流业服务性质所形成的物流链与水泥生产形成的供应链[ 7 ]进行对接,使得两业联动发展模式及机制得以很好利用。依据主导产业链进行两业联动组织,将物流业组织与水泥生产组织这两个不同的链条协同发展。

3.加强物流业运能的储水池建设,需要将载运工具、信息服务等汽车后市场服务结合起来布局。特别是汽车后市场组织及其物流链拓展,汽车服务业发展还很难满足企业、车主的需求,车辆维修保养等后市场服务环节往往存在一定困扰。基于两业联动机理,建立布局供应链、产业链安全有效维护机制,建立维护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的宏观管理机制、协调服务机制、信息畅通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维护产业链安全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维护产业链安全的国际合作机制。

(四)两业联动机理汇总

用集成场理论考察两业联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物流业也会获得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两业联动模式机理可汇总如下:

1.龙头企业作为两业联动的动力源。以企业专业化经营为基础的链网,是两业联动形成两链对接发展机理、专业化经营、联网之间形成协同发展、共享绩效机制。

2.两业联动基核布局层次逐渐延伸。以“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的企业联动基核往往是仓库(原料库、成品库等)、货场、物流中心等形式;多个链网集聚运作的联动基核往往是集装箱货运站、物流园区、产业园区等形式;形成产业集群、物流集群的往往是以海港、陆港和空港及其经济区等形式出现,有针对性地形成了不同层次覆盖的产业联动进而形成链网集成创新机理,以两业联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物流集群、产业集群是发展趋势。基于两业联动布局的物流集群、产业集群理论与经验,均已纳入政府规划、政策支持措施体系,通过提升链网竞争力的产业布局的两业联动机理,诸如两链组织创新、运行制度创新、承载技术创新和链网转型升级创新机理等,都在产业联动中发挥作用。

4.链网组织、运行制度创新机理。物流链集成体通过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提升供应链竞争能力,在两业联动的产业竞合过程中組织化、集成化可以在各自专业化、组织化基础上协同运作,需要建立两业联动的集成体主导两链协同运作统一制度,协同步伐,提升绩效。

5.承载技术创新、链网转型升级机理。两业联动的链网在基核、联接键等方面都需要大量承载集成创新来改变现状,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作用,使得不同性质链网相互传递,实现绩效共享。从物流链、供应链、供应链集成到产业链的延伸,将以物流集群的拓展体现在两业联动、产业联动发展过程中,政府规划的政策势能可引导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协同共进。

五、主要结论及启示

(一)主要结论

通过两业联动案例研究归纳形成的基于两业联动产业布局理论体系[ 6,8 ],结合上述案例研究讨论,可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应强化集成体主动的产业优化机理。不同产业实体间产业过程的自然轮动,不等于两业联动发展机制。两业联动发展模式具体体现在集成体主动优化链网结构,实现基核的协调配合性网络与产业布局的市场地、生产地、销售地和综合平台之间联接键的无缝衔接,系统体现着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

2.应强化链网基核竞合能力机理。不同产业实体间形成链网基核集成优化,体现集成体、基核和联接键的系统性。集成体优化的主动性、链网基核结构关系的稳定性、联接键的无缝衔接,是主导两业联动布局与集成创新的条件,应促进链网基核转型升级的具体作用机制形成。

3.应强化链网集成创新、转型升级能力。物流链与供应链集成的链网结构,体现着新的合成场元关系。这种新的合成场元间关系可导致新的场线产出绩效,说明多项两业联动过程会改变产业链的耦合性质,并与产业链运行效率密切相关,可构成提升产业价值链的一种前提。

4.应认识从网链构建到链网布局之间的阶段性升级趋势。这是两业联动、产业联动由企业拓展到区域和全球的过程,即从企业物流高质量到区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再到全球价值链。两业联动、产业联动已成为区域产业、区域经济发展高质量的组成部分。所不同的是,两业联动布局还涉及集成主体规划,集成主体是政府,重点承担规划和制定政策、保障和监督职能,构建、启动微观链网支撑保障体系。

(二)布局启示

关于两业联动布局机理对产业集群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讨结论,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启示。

1.基于新兴技术加强物流业的组织化发展。物流链、供应链等从网链到链网构成都必须由核心企业作为集成体主导完成。集成体是主导优化的决策者和物流链形成的组织者,当前作为两业联动的实施者,要积极通过新兴且成熟技术主导集成创新,优化两业联动过程,引导产业升级,这是政府政策势能关心的范围。

2.从产业链需求来追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要明晰产业链所需物流服务需求,否则物流业高质量缺乏具体动力。因此,进行物流业发展规划需要将其服务的产业对象搞清楚,实现两业联动、产业联动、集成创新、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也要融入产业链发展之中。

3.两业联动促进两链链接,通过两链相互适应促进高质量联动。从两业联动到两链融合的主动性、集成性、稳定性和系统性,可以支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在微观利益、长期战略中获益。

4.两业联动微观基核与产业联动通道、枢纽和网络进一步融合,是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战略措施,物流集群导致产业集群引导网链转化为链网,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支持,使得西部中小城市也可依托国际物流枢纽、陆路(陆海)通道和网络加入中欧班列等循环的行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J].上海建材,2020(6):1-12.

[2]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关于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经贸﹝2020﹞1315号)的通知[J].交通财会,2020(10):78-81.

[3]董千里.改革开放40年我国物流业高级化发展理论与实践[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8):3-14.

[4]董千里.集成场视角:两业联动集成创新机制及网链绿色延伸[J].中国流通经济,2018(1):27-37.

[5]周子勋.科学高质量谋篇布局“十四五”规划[N].中国经济时报,2020-08-11(1).

[6]董千里.集成场理论:两业联动发展模式及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6.

[7]董千里.集成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网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6.

[8]Jr C J L.2020 24th third party logistics study:the state of lo gistics outsouing:the state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R].Paris:Capgemini,2020.

[9]Jr C J L.2018 22th third party logistics study:the state of lo gistics outsouing[R].Paris:Capgemini,2018.

[10]Jr C J L.2019 23th third party logistics study:the state of logistics outsouing:the state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R].Par is:Capgemini,2019.

[11]董千里,闫柏睿.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集成场认识[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5):8-21.

[12]GEREFFI G.Global value chains in a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 world[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 my,2014,21(1):9-37.

[13]董千里,杨磊,常向华.基于国际中转枢纽港战略理论的中欧班列集成运作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22):230-236.

[14]董千里,董展.提升国际陆港物流集成力的战略思考[J].综合运输,2011(8):25-29.

[15]董千里.“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中转港战略优势、条件及实现途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2):46-54.

[16]董千里.基于集成场理论的制造业与物流业网链融合发展机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3(5):1-3.

[17]董千里.基于集成场的省域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水平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2):1-4.

[18]董千里,江志娟.物流链——产业联动研究的理论基石[J].物流技术,2015(3):8-11.

[19]董千里.基于“一带一路”跨境物流网络构建的产业联动发展——集成场理论的顶层设计思路[J].中国流通经济,2015(10):34-41.

[20]GEREFFI G,LEE J.Economic and social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industrial clusters:why governance matter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6,133(1):25-38.

[21]屈凌.构建现代化煤炭大物流体系——浩吉铁路开通助力陕煤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煤炭,2020,46(6):16-21.

[22]郭占山,徐功武,汪峰,等.利用物流一卡通优化水泥企业物流系统[J].新世紀水泥导报,2019,25(2):78-80.

[23]徐永模.水泥工业发展新常态与转型升级新思维[J].中国建材,2015(5):44-51.

[24]殷召飞.协同战略:“新常态”下中国水泥产业发展之路[J].安徽科技,2015(10):22-24.

[25]周鸿锦,冯帅.新常态下的水泥产业企业组织结构变化[N].中国建材报,2015-02-04(002).

[26]吕占斌.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关于水泥企业成长驱动力[J].散装水泥,2015(6):57-65.

[27]吕占斌.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关于当今水泥产业发展阶段的认识[J].散装水泥,2018(3):61-74.

责任编辑:林英泽

Layout of Two Industries Linkag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DONG Qian-li

(Chang an university,Xian 710064,Shaanxi,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upport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how to guid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integrated innovation through the linkage of two industries is an enabling problem of industrial linkage layout. This kind of problem relates to the structural level and operation level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supervisory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vehicles and service capacity of the micro chain network,medium and macro chain network. Case studies and other methods verify tha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service quality and high-quality capability cannot be developed in isolation,but must rely on the industry they serve to form an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system to promote each other,among which,the linkage of the two industries is the basic form of the adv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and is also a typical form of industrial linkag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depends on the industrie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it serves to reflect the require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bility of logistics services. In the logistics integrated system meeting the linkage layout of the two industries,th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information platform system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need to be matched and optimized with the capacity of the industries they serve. This kind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relies on industrial linkage and the role of policy. The industrial linkage represented by the linkage of the two industries is conducive to the upgrading,matching and re-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linkage,so that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can be implement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hub bearing cities 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the west. The precision docking,adaptation,sharing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 chain and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is advantageous to the logistics cluster and industry cluster;guid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through two industry linka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ear purpose,accurate content,and concrete measures;and it is the foundation for us to meet the desired requirements.

Key words:two industries linkage;industrial chain;high- quality;development layout;integration field

猜你喜欢

产业链高质量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农业产业链组织与规模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两场活动预热 凝聚区域高质量发展共识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