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切的人”与“为了人的一切”
2021-05-29张炜陈菁
张炜 陈菁
摘 要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通过发轫于苏南地域的“新教育实验”,并以“书香校园”建设为抓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阅读观”,传递了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与“为了人的一切”的新人文理念。论文通过回望朱永新的读书求学经历、“新教育实验”的实施过程、推进全民阅读的不懈努力及对未来教育生态的展望,解析了其教育及阅读观的形成过程和丰富人文内涵,认为这种努力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创新的知行合一精神,为助推“书香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和别树一帜的贡献。
关键词 全民阅读推广 新阅读行动 新教育实验 文化自信
分类号 G252.1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4.004
“For All People” and “For All of the People”: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Educator Zhu Yongxins Views on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Reading
Zhang Wei, Chen Jing
Abstract Zhu Yongxin, a contemporary educator, has formed a unique “new reading concept” through his “new education experiment”, which originated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and star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larly Campus”. He has passed on the new idea that education is “for all people” and “for all of the people”. By looking back on Zhu Yongxins study experienc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new education experiment,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reading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future education ec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rich humanistic connotation of Zhu Yongxins view on education and reading, and holds that the spirit of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which pursu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constantly innovates, contribut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larly China” and “learning society”.
Keywords Universal reading promotion. New reading action. New education experimen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0 引言
2020年5月,我國当代知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及“新阅读研究所”发起人朱永新先生被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颁予“IRead爱阅人物奖”。其颁奖词写道:“他致力于从多个方面推动儿童阅读,从儿童到家长再到教师、从乡村到城市再到国家政策,每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一直是本国儿童阅读的推动者。”[1]2002年,他倡导并主持的“新教育实验”在苏南起航。次年3月,他在全国“两会”上首次提案,建议将每年的9月28日孔夫子诞辰日设立为“国家阅读节”,此提案引起了社会积极反响和媒体广泛关注。此后,他通过全国政协不断向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谏言,设立“9·28国家阅读日(节)”,建立“国家阅读基金”,成立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尤其是小、中学及社区图书馆建设,大力扶植实体书店,做好优秀中外书籍的出版及推介工作等等。其“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热诚和执著,令人肃然起敬。
回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朱先生是从江苏大丰县的乡村接受了小、中学基础教育,又在八十年代完成了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政教系的本科学业,然后一步一步地成长为教育家,最终成为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他曾在《教育,我的最爱》一文中表示:“我这一生是为教育而来的。”随着“新教育实验”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学校师生不断增加,他终于发现,“新教育实验”的核心是要把阅读真正抓住,让教师和学生通过参与“新教育实验”而终身热爱阅读,为此他下定决心,“要全力以赴推动阅读。”[2]由此可见,其“新教育实验”思想及“新教育阅读观”的基本思路是倡导以中外名著经典阅读为文化、科学素养核心的“新教育”,以此改变当前以“应试”为导向的基础教育状态,进而推动全民阅读的社会进程。
1 “我这一生是为教育而来的”
朱永新先生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早年的读书求知经历是分不开的。1958年8月,他出生于江苏省大丰县一个乡村教师之家。在他求知若渴的童年,遭遇了“书荒”岁月,因此,他与当年许多同龄孩子一样,基本上无课外书可读。但在镇上招待所工作的母亲,却给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杂览机会:那时的人出差,常常会随身带上一两本书看看。这种向住宿旅客借读一两天“大人书”的阅读经历,养成了他一目十行的速读能力[3]。
1978年,朱永新考入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政教系求学。他自言,真正的阅读是从读大学以后才开始的。他在《我为什么喜欢儿童文学》一文中回顾说:“进入大学以后,我之所以能够通过不断阅读而有所提高,不仅是因为受到当时‘老三届的优秀同学们的刺激,也是因为自己通过童年的阅读有了阅读的‘童子功。”在课余时间,他是校图书馆的常客,中外教育理论名著、名人传记等经典书籍,都是他如饥似渴的读物。曾经有馆员对其读书效率和效果有所疑惑,他因此拿出厚厚的读书笔记,足可证明他读书之量多面广,而且认真[4]。
当朱永新读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的话后,他的内心深处被深深打动了,这成为他后来坚定倡导的“新教育实验”的理念信条[5]。1982年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在后来担任教务处处长时,大力推动建立了“苏州大学本科生必读书制度”。他还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苏州大学文科教授,尝试性地编选了一套中、小学生和教师阅读书目,在江苏教育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等陆续出版了《新世纪教育文库》。他在该文库总序言中说:“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觉得,应当为学生提供和书本拥抱、与大师对话的机会,从而点燃他们创造才华的火花。我们编纂《新世纪教育文库》,期待着它能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和新的增长点”“我们力求精选精编,使《文库》达到一流水准,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名著经典和文化精品,为大、中、小学生和教师营造精神家园,使《文库》成为学校图书馆的必备书,成为有志使孩子成才的家庭的小型图书馆。”
虽然有着深厚的阅读功底,也已经开始意识到阅读在教育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但在2002年“新教育实验”起航以前,朱永新先生的研究主要还是立足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对于纯阅读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6]。基于多年在工作中积累的考察与实践经验,他逐步意识到基础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1999年,他读到《管理大师德鲁克》一书中熊彼特对自己学生说的话:到了这样一个年龄,我知道仅仅凭自己的著作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我能够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这句话对朱永新先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引导他决定为了中国教育的改革付出实际的行动。
2 “我这一生,是为‘新教育准备的”
大学期间的充实阅读为朱永新先生带来精神上的充盈收获,但他仍然为错失了宝贵的童年阅读时光而感到遗憾。这种遗憾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开启自己儿时阅读生涯的书籍都是那些“大人书”,并非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二是当自己终于有机会能够大量接触到儿童文学作品时,却也已成年。由此,他逐渐意识到儿童阅读在人一生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他特别重视“未成年人阅读”,小、中学基础教育时段的“课外阅读”,以及学校图书馆(室)建设等种种情结[7]。在一篇题为《读书改变人生》的文章中,朱先生痛心疾首于“应试教育”造成的在校小、中学生无暇读书,阅读视野狭窄,甚至发生厌学不想读书的可悲情形,為此他提出“改变,从阅读开始”,呼吁要让“读书改变人生”[8],从而开启了“新教育实验”的探索之路。
“新教育”的人文理念最初源自于19世纪占据西方主导地位的欧洲“新教育思想”和19世纪末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以及20世纪初以陶行知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新教育”改革运动,其共性是: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提倡科学、民主,注重学习的生活化和社会化。朱先生“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这一新教育理念的形成,显然受到上述教育粹论的启迪,但还结合了他与“新教育实验”的共读共写体验,是其勤读、善思、力行,且勇于探索、创新、总结的个人品质的结合。
“新教育实验”的思想萌芽,大概可以追溯到朱先生写作《中华教育思想研究——从远古到1990中国教育科学的成就与贡献》(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这本书的积累与写作,使他对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有了总括性的了解,从而为之后的“新教育实验”探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002年10月,随着苏州昆山玉峰实验学校作为第一所“新教育实验”的基地校,“新教育实验”就此扬帆起航。
最初,“新教育实验”以苏南地区部分小、中学为基地,开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理论的实践与推广研究”。该课题采取自愿参加与行政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以中小学师生和地方教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为主的“新教育共同体”。他们共同关注学生的生命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性改变了应试教育刻板枯燥的教育生活,促进了师生共读、共写、共同进步。在“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9] 这一新教育理念中,“为了一切的人”,表达的是“全民教育”的理念,“为了人的一切”表达的是“全人教育”的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是“新教育”的根本。2018年,朱永新在“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人文教育的当下与未来》的主题演讲[10],介绍了其所引领的“新教育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以民主、科学思想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教育特征,阐述了“新教育实验”的人文关怀,在于为受教育者个体谋幸福、为社会群体求和谐、为国家发展谋富强、为人类进步求福祉。朱永新的“新教育观”是一个处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学说,其价值指向,包括人文精神(Humanism)教育、人文学科(Humanities)教育和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三方面。
目前,“新教育实验”有关基础教育的教育改革模式已经为中国内地约五六千所学校所接受,有效改变了许多乡村学校落后的教育生态,提升了参与实验学校师生的人文素养[11]。据研究显示,“新教育实验”的实施学校,无论是在阅读兴趣还是在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三大项目的阅读测试中,取得的成绩都显著好于普通学校,甚至超过了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12]。
3 “我这一生,要全力以赴推动阅读”
“阅读是学习的基石,是教育的根。”[13]“真正的教育应该从阅读开始,这才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找到中国素质教育突破口的一个重要选择。”[14]在“新教育实验”积累和发展的过程中,朱永新先生深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不断意识到阅读在教育中实际占据的核心地位。他在《我的阅读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中这样总结自己的阅读观:“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共读共写共生活。这五句话,构成了我的阅读观。”[14]因此,“新教育实验”一开始,就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为“五大行动”之首。一个书声琅琅、书香阵阵的校园,是“新教育实验”顺利开展的基础;只有阅读,才能促进“个体生命和共同体生命的良好状态”,从而使师生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如此,朱永新先生更是将阅读的重要性及关怀推向全社会,从连续不断地倡导设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到包括《读书与教师成长》 《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改变,从阅读开始》 《新教育实验与阅读推广》《阅读的力量》《阅读为什么很重要》等在内的诸多讲演[6];从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阅读,到关注教师、父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的阅读,并根据不同的年龄、身份推出基础阅读书目,再更进一步,着手推出学科书目,以配合网络时代,乃至未来社会的终身学习。
2019年,在“深圳读书月”2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由海天出版社承办的“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丛书”(第二辑)首发式暨“主编对话沙龙”上,作为丛书主编之一的朱永新先生将阅读对人生的意义再次升华,认为“不读书,不是‘人”,因为不读书的人缺乏精神生活的内容,缺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可宝贵的人文精神”[15]。如何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共同情感、价值、理想和精神传承下去?朱先生在同年出版的《造就中国人:阅读与国民教育》(海天出版社2019年版)中,集中分享了其多年来的阅读感悟、阅读推广心得、“新阅读研究所”的书目成果外,多次强调了共读的重要性,认为共读是“是指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5]
“新閱读观”是朱永新关于“新教育实验”理论在阅读领域的具体实践,“新阅读观”把阅读文化的培育作为凝聚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国家的纽带,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恢复了生活的整体性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人”为中心,将个体的阅读深度与国民阅读共同体的文化高度联系起来,作为全民阅读价值系统的实现路径,来应对信息碎片化和利益多元化时代的阅读危机,从而不断地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
4 “推开这扇门,就是一个新的教育世界”
如果说大数据、物联网、5G网络的商用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捷,那么不妨回忆一下人们见证“阿尔法狗”(AlphaGo)战胜柯洁的唏嘘,也不妨再看看今日AI写作软件、AI语音回复系统、AI新闻播报员的发展与普及。恍惚间,人类似乎在欢愉之中一寸一寸丧失自己的领地。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网络大数据对人类职业空间的围堵和压缩,未来的出路似乎只有“创新”二字。可是,何以创新?在数据和信息每天都以惊人速度增长的今天,人类几千年来所遵循的教育模式是否还能有效应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作为阅读推广人,更作为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提出了新的想法:将现在的学校,逐步变成未来的“学习中心”。在《“十四五”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16]中,他提出要“夯实教育新基建”“改革课程结构”和“推进教育公平”,而这三条实际上都是对第一条“建设学习中心,架构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具体诠释。
在2019年出版的《未来学校》(中信出版社)一书中,他通过系统回答八个问题(分别是“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学习中心,谁来学?”“学习中心,谁来教?”“学习中心,学什么?”“学习中心,怎么学?”“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学习中心,父母应该做什么?”“学习中心,需要政府干什么?” )来阐述自己对未来教育模式的设想,期望呈现出一个全民参与、终身学习、有教无类、能者为师、个性设计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包容性极强的教育生态系统。而在的这个系统中,阅读依然作为核心要素存在,因为只要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不论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还是在未来那个创新才是唯一出路的世界,都能够不断通过阅读学习、升级,从而构建起守护自身的铜墙铁壁。
5 结语
一种创新性的教育,不仅要以本土文化为根基,更要着眼未来,把促进每一个人过上幸福完整的人生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既富有改革激情,又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素质的当代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认为,“在这样一个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如果我们及早推进顶层设计,进行宏观部署,中国就可以在整个世界的教育发展中弯道超车,成为最先进的教育现代化国家。”[17]二十余年来,朱先生领导的团队正是以执着推动“新教育实验”和“新阅读实践”的行动,努力践行着“为了一切的人”和“为了人的一切”这一新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新人文精神的师资力量,更让无数“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学生直接受益,从而为助推“书香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作出了别树一帜的贡献。
参考文献:
团结网.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获首届“IBBY-iRead爱阅人物奖”[EB/OL].(2020-05-06)[2021-02-17].http://www.tuanjiewang.cn/2020-05/06/content_8873747.htm
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74.
朱永新.书香,也醉人[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3:151-160.
尹艳秋.显展“本真”:印象中的朱永新//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23.
朱永新.造就中国人[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9:264-273
朱永新.中国教育建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31-540.
徐雁,蒋小峰.名著的阅读深度与国民素质的文化高度:兼论当代知名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阅读”理念[J].中国出版,2020(19):33-36.
曹正文.百位名家谈读书:《新民晚报·读书乐》1000
期精选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0-43.
朱永新.中国新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国网.朱永新:人文教育的当下与未来[EB/OL].(2018-11-19)[2021-02-17]http://edu.china.com.cn/2018-11/19/content_73696449.htm.
中华儿女报社.朱永新:新教育的知行合一[EB/OL].(2019-11-26)[2021-02-1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1209118281019661&wfr=spider&for=pc.
叶仁敏.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实验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47-249.
朱永新.梦想因阅读而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33.
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孙艳,张思瑶.阅读,如何照亮未来?以《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丛书》第一、二辑为中心[J].新世纪图书馆,2020(05):18-21,32.
朱永新.“十四五”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N].人民政协报,2020-10-28(010).
网易教育.为中国教育探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EB/OL].(2019-09-30)[2021-02-17].http://edu.163.com/special/jiaoyu70nian03/.
张 炜 亳州学院中文系教师。 安徽亳州,236800。
陈 菁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江苏南京,210046。
(收稿日期:2021-02-20编校:左静远,曹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