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变迁

2021-05-29丁利娟

科教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开放教育人工智能教学模式

丁利娟

摘 要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正在各个领域引发深刻变革,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正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人工智能时代,开放大学会计专业的教学正面临着来自人工智能发展和实务界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利用人工智能的强大优势,采用因材施教、智慧课堂、自适应教学等教学模式,既能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又能满足人工智能环境下实务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开放教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3.022

Changes of Accounting Teaching Mode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DING Lijuan

(Pinghu College, Zhejiang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Pinghu, Zhejiang 3142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causing profound changes in various fields, and the teaching mode of open education is also undergoing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teaching of accounting major in Open University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impact and challeng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ractice. By using the strong advantag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dopting the teaching modes of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intelligent classroom and adaptive teaching, we can not only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adult learners, but also meet the needs of accounting talents in the practical field under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vironment, so as to truly realize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nd "educate according to needs".

Keywords airificial intelligence; open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2018年4月,教育部公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计划》从国家层面宣布正式开启智能时代的新征程。2019年5月,习总书记给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高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促进教育教学变革创新。作为较早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开放教育,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是它的显著特性。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不断融合,人工智能将对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等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促进其变革。

人工智能的智能化属性决定了其必将取代一些重复性、标准化、规律性的传统岗位,如传统会计岗位的确认、记账、报告、监督。作为开放大学传统老牌专业的会计专业的教学正面临着来自人工智能发展和实务界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开放教育学习者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需求以及会计实务工作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了。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需彻底改变现有灌输性、统一性的特点,既要满足成人学习者多元性、适应性、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又要满足人工智能环境下实务工作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1 人工智能在开放教育领域应用的技术特征

人工智能在开放教育应用中的技术支撑表现为五个典型的方面:智能化、多元化、立体化、自动化和个性化。

1.1资源推送智能化

智能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人工智能最大的特征。人工智能时代,海量的教学资源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化信息,实时或定时,智能且高效地推送给需要的学习者。推送的智能化能够实现学习资源和学习需求的精准结合,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的高度配合。同时,在人工智能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支持教和学的智能工具,智能教学将给学习者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智能推送的教与学的环境将和生活、工作场景无缝对接,教学将更加便捷智能。

1.2信息采集多元化

采集不同情境下的数据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保障。情境的采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把传统的学习、观察、实践等过程变为全程动态化的监控,通过自动采集和存储学习者的数据,使教学活动被全程记录并形成个性化的档案,便于公正、客观的量化学习者的成绩,也能更为精准的分析学习者的个性需求,更好的实现智能化的资源推送。

1.3交流互动立体化

人工智能时代,开放教育的交流互动包括提问、评论、跟帖等多种形式,从时间上跨越了课前、课中、课后多个环节,交流的对象涵盖了师生、生生、人机等多个维度,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交流互动体系。课前预习,学习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发起提问,教师可以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互动;课中,学习者可实时通过手机端提出问题,并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交流;课后的针对性指导、作业的评价反馈等都可通过智能交互系统私信给学习者。当然,在这个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依托人工智能教学平台,除与教师交流互动外,还可邀请生生互动、与人工智能设备互动等,逐步实现线上、线下、课前、课后、师生、生生、人机、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时无缝互动交流。

1.4学习指导个性化

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学习情境采集的多元化,学习者个人信息、位置信息、认知基础、学习习惯、兴趣倾向等个性化差异都被精准获取,人工智能程序可依据这些信息构建起学习者模型,并可从不断扩大更新的数据中实时调整模型的参数。基于这个模型,可以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智能的配置个性化的资源,实现学习路径、学习指导、学习服务的个性化,促进教师与人工智能教学设备的协同运作,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1.5测评反馈自动化

人工智能更擅长于规则判断、知识记忆、逻辑运算等程序化的工作。一些工科的作业,评价标准客观且量化的,人工智能的测评系统可以自动进行评分。近些年来,一些短文类主观题的自动化测评技术也不断成熟,并逐渐被应用,教师可以从繁重的评价活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同时,对于测评过程中和日常学习行为追踪过程中发现的学习问题、薄弱点,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归纳,并以一定的方式反馈给学习者和教师。教师可以根据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习者根据反馈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2 人工智能将促进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变迁

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和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提供越来越快速、便捷的技术支撑,使得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可以进行适应性、个性化的学习,这势必要求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变迁。

当人工智能设备进入课堂,学习者可以与智能机器等人工智能设备共同协商解决问题,机器人也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找到答案。因此,在人工智能设备的帮助下,学习者能够超越预期学习目标,并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对学习者给予很大帮助,特别是对于工学矛盾突出的远程教育学习者,他们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时间有限,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发挥其輔助教学的作用。当前,很多智能设备已经在人们的日常出行、日常生活、娱乐等方面展示出极大的智能性和便利性。如果开放教育教学中使用设计精良的机器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机器人进行合理设计和管理,从而在教学中发挥促进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协作学习,把不同年级、不同地方的学习者联系在一起并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协商解决问题,不需要要求学习者参加面授辅导,大大解决了学习者的学习与工作、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正改变和重塑着会计岗位的工作结构,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正逐步向管理会计演变。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会计人才应该能够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结合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战略,运用系统科学的财务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准确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及时做出准确的预警和决策,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基于此,势必要求除了教学内容外,我们的课程教学模式也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变化,即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变化也亟待新的教学模式。

3 人工智能背景下,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将推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创新融合,实现跨学科、跨领域、跨媒体的“跨界融合”,它与教学内容、传播路径以及教学媒体的多角度、多层次融合,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实现跨时空、跨地域、跨学科的教育服务。

3.1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个远古而又经久不衰的话题,虽然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但因其符合教育规律而一直被人们所推崇。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因材施教将被赋予更深的内涵和更大的发展前景。

在智能时代,培养多样化、重管理的创新人才是新时代赋予会计人才教育的使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是其必由之路。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放教育,是面向每个学习者的需要,应关注每个学习者的成长。因此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强大优势,推进原来统一性、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个性化、多样化的智能化教育转变,促进“因材施教”的落实,促进个性化教学。

“因材施教”是针对学习者不同的心理、生理、社会差异、知识基础、个体需求等,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促进学习者全面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它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涵:首先,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心理、生理和个体差异等,特别是要把握和专业教学活动实施相关的学习者的会计专业认知基础、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其次,教师要结合会计实务界、社会需求以及开放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针对学习者的个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供适宜的教学。再者,是要实现学习者的全面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开放教育的学习者都能在原有认知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学有所长,得到全面发展,以培养能够胜任企业管理需要的专业会计人才。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运用,为教学活动过程的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手段,基于强大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准确的决策,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课前,人工智能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的学情采集和分析诊断。通过深度挖掘和采集多元化的学习者数据,全面分析开放教育会计专业学习者的学情,并生成精准、可操作性的分析报告,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了解学习者对于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工作岗位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需求方向、课堂内外学习的参与程度、学习状态等,为教师备课提供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持。教学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的感知设备实时记录学习者线上、线下的学习行为,如自我检测的正确率、知识点的掌握率等,精确掌握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的策略,并动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实现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教学。最后,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对学习者的专业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对未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基于学习者的日常学习数据、学习成绩、学科兴趣、并结合目前的工作情况多维度的分析学习者的学科潜能,为会计专业学习者分辨专业优势提供参考依据,实现会计专业知识因材施教的助推。

3.2 智慧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学的课堂,无论是会计模拟远程实验平台的运用,还是微课、慕课等的远程课程的推送等,都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但是信息技術的介入并没有改变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与智能化的融合,智慧课堂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作为教学模式创新主战场的课堂,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可以将优质教育资源和智能化有机结合,打破成人教育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壁垒。各种在线教学平台融合传统课堂教学,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强大优势,有针对性地打造线下实体课堂教学和线上虚拟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的智慧课堂教学环境,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变化。

智慧课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融合学习分析技术,全面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轨迹,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格进行分析,为教师了解学情,建立专业授课方案提供依据,生成针对性强、个性化程度高的教学方案,帮助教师实现个性与共性的良性平衡,智能化的进行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推送和学习指导。其次,智慧课堂要与会计专业学科充分结合,具有专业特色。根据新时代会计专业的学科特点,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壁垒,有针对性地重构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的教学活动过程,建立立体化的交流互动,实现时时处处皆可学习。最后,根据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学活动,结合对会计人才的最新需求,建立多元化的反馈和评价机制,并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多元化的学习指导。

3.3 自适应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教育的传统就是教师在一个固定的场所、按照统一的教材给学习者传授固定的教学内容,学习者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照计划完成学习,参加统一的考核。开放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目前除了传统的导学面授课外,教学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推送、远程实验平台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逐步增多,但是仍然无法突破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时间期限、统一教材内容、统一学习资源、统一考核方式的教学模式。

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工学矛盾突出,无法按照课程的统一安排到校听课。同时,他们的基础水平不同,对于知识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报考同一个会计专业的学习者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而采用自适应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将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并且可以拥有相应的学习平台、学习环境、学习计划,在自适应学习中既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不断完善,不断自我优化。

基于大数据的强大优势,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态进行收集和分析,结合目前的工作情况,综合预测学习者未来的表现,智能化推荐最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对应的学习深度,更高效、显著地提升学习效果。在学习平台上,学习者可以和教师交流互动,也可以和其他的学习伙伴交流互动,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自己专业学习方面的问题,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最佳的学习效果。目前国际上的使用较多的Knewton、Smart Sparrow等,都是自适应性学习平台的代表。

对于开放教育会计专业的学习者而言,进入电大学习的初衷大都是通过学习来提升自我,满足自身工作的需求或是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打好基础。通过自适应学习模式,人工智能可以为其推荐最适合的学习内容,突破呆板的专业限制,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学习,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最大程度的达到学习的效果。

4 新的教学模式对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作为开放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师,要能准确了解和把握会计专业学习者的特点和个性需求。开放教育本身就重视学习的个性化,在人工智能时代这种个性化的需求会越来越突出。不仅仅是学习者对于会计专业知识学习的个性需求,更是对专业教师个性化教学服务的要求。因此,作为开放教育的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者,而更应该成为学习共同体的引领者、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服务者、学习数据的洞察者和学习结果的反馈者。

其次,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不断融合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具备人工智能素养和大数据素养,更需要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开放教育在教和学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资源。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以从简单的教学工作中得以解脱出来,转而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情境设计、情感交流互动等人类更擅长的工作中去。因此必须要求教师具有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这些数据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大数据素养。同时,人工智能时代,各种智能教学设备、反馈系统等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人工智能应用的能力,培养自身对信息辨别、分析、整合及信息再加工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信息的主导者。

最后,作为开放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人工智能时代,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在变化,作为专业教师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水平,了解最新的专业软件、知晓最新的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和风向,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和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5 结论

“人工智能+”时代,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优势进行“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的专业教学,更可以让开放教育会计专业的学习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选择适合自己需求和特征的学习方式,将有助于他们更好的解决家庭、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地进行专业学习,切实提升学习效果,满足经济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变化需求。

基金项目: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19 年度科学研究课题《 “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变迁 》(编号:XKT-19G50)

参考文献

[1] 张坤颖,张家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研究中的新区、 误区、盲区与禁区[J].远程教育杂志,2017,(05).

[2]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EB/OL].[2018-03-1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htm.2017,07-08.

[3]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 moe_1777/moe_1778/201907/t20190708_389416.html,2020-06-29.

[4] 戴永辉,徐波,陈海建.人工智能对混合式教学的促进及生态链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2).

[5] 刘邦奇.智能技术支持的“因材施教” 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以智慧课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0,(9).

猜你喜欢

开放教育人工智能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下一幕,人工智能!
“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