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运城市农村支付 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情况

2021-05-28郭希敏郭雪妍

金卡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易地服务

郭希敏 郭雪妍

易地扶贫搬迁是将生活在生存条件艰难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的做法,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是国家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山西省运城辖区13个县(市)区有10个县都有易地搬迁项目,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各金融机构以完善搬迁区金融基础设施,优化搬迁安置区支付服务环境为抓手,促进搬迁区群众增收致富,取得了积极成效。

全辖易地扶贫搬迁区

支付服务基本情况

运城辖区共有扶贫搬迁安置区101个,共计搬迁贫困人口28278人,涉及自然村391个(表1)。搬迁安置区居民虽受教育程度不同,但普遍偏低,除婴幼儿和正受学校教育的孩子,中青年人多为小学、初中文化,老人大多未曾受过教育。安置区居民以前多是在家务农,搬迁后年轻人多外出打工,还有部分人在政府扶持的产业园区务工。主要收入来源一是外出务工,二是周边产业园区务工劳务收入,三是政府补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0元左右。主要支出项目为子女教育和购买农资支出等,人均持卡数量为3张,支付方式多为现金支付,服务渠道多为商业银行柜台、助农取款服务点、农村金融服务站和手机银行办理,部分客户因资金周转及生产需要有使用信用卡的需求。

运城市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相关部门统筹兼顾,多措并举,保障搬迁区的贫困户就业有收入,生活有保障。如有的安置区为搬迁群众打造出“搬得出、留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新型社区“闲田社区”。“闲田社区”周边建立有电子企业,集镇有恒温果库、果品销售企业,可吸纳400-500个劳动人口,保证了安置区的劳动人口能顾家、有事做、有活干、有钱赚。

根据各安置区当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组织涉农金融机构为安置区农户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目前,设置在城郊、中心乡镇等地区的安置区可借助城区、乡镇内银行网点或ATM、POS机等银行卡受理终端机具办理结算服务,满足日常大额取现、跨行转账、理财、信贷咨询等金融服务需求;设置在行政村内的安置区在助农取款服务点办理业务,101个安置区内共建有助农取款服务点537个,其中与扶贫产业融合的特色农村金融服务站24个,农村支付支持电商应用圈80个,为搬迁安置区内的农户提供取款、转账、消费、账户查询等金融服务,同时拓展了签约手机银行、代缴水电费、代缴社保费等便民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安置区居民的吃穿住等基本生产生活保障,在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搬迁安置区

支付结算服务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安置区选址综合考虑了搬迁人口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配套开发了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安置区内支付服务配套设施能够提供基础性的支付结算服务,但却存在支付服务发展水平不高、功能单一等问题。

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较薄弱。农村金融环境差,容易给违法犯罪分子造成可趁之机。安置区内居民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大多为小学、初中水平,年龄在46到55岁,其在机具操作、假币、残币识别方面有一定不足,金融知识了解不多,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较薄弱,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上当受骗。

专业化银行网點较少。在安置区内专业化的银行网点较少,其中大部分安置区依附于城市或乡镇而建,距离最近银行网点较远,对于搬迁人口来说,前往专门化的银行机构办理业务仍然不方便。从安置区周边银行网点类型来看,主要以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商行为主,这些网点主要以基础性结算业务为主,专业化支付结算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安置区搬迁农民、个体经营户、涉农中小企业多样化结算服务需求。

银行卡受理环境有待完善。被调查的21个安置区内,受限于缺乏专业化银行设施、功能单一等问题,银行卡使用率整体不高。设置在城郊、中心乡镇等地区的安置区可借助城区、乡镇内的ATM、POS机等银行卡受理终端机具的结算服务,满足居民日常大额取现、跨行转账、理财等金融服务,设置在行政村内的安置区大多没有专业化的银行卡受理机具,银行卡受理环境亟待改进。

金融机构发展动力不足。作为经济发展薄弱、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的区域,当地金融机构的金融收益较低,其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安置区,从而导致专业化银行网点建设不足,设备设施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进而影响当地支付服务长期稳定发展。

加强和完善安置区

支付结算服务的对策建议

易地搬迁扶贫工作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对于金融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和阻碍,有关各方要加强协作,进一步提升支付结算服务水平。

一是完善安置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全面梳理金融服务空白安置点名单,精准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增设终端机具,畅通结算渠道。可引入电子支付、移动支付业务、丰富民生类服务项目,实现所有安置区支付基础设施全覆盖,为安置点办理补贴领取、保费缴纳、水电费代缴等小额支付业务提供方便,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贫困户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优质的金融服务。各级政府应在税收优惠、财政补助等政策上对金融机构机具下乡、乡下特约商户实行奖励和专项补贴,提高各类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安置区支付结算服务体系的多元化。

二是助力安置区移动支付新工具与扶贫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安置区选址综合考虑了搬迁人口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不少安置区配套开发了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从辖内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来看,10个县(市)安置区产业各异,与当地特色产业密切相关,主要涉及苹果、石榴、冬枣、花椒种植产业、畜禽类养殖产业、中医药生产和焦化、商贸等73个扶贫产业。经调查,多个安置区设有“扶贫车间”,均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小微企业,主要从事收购批发业和加工业。可以选取这些行业试行“对公移动支付”,将单位结算卡绑定“云闪付”解决对公移动支付难题,通过“云闪付”完善购销产业链,并依据“云闪付”的交易流水、推广情况作为提供授信、利率优惠等金融服务的参考因素,促进“云闪付”等移动支付新工具与扶贫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三是在安置区采取多种模式大力推广移动支付新工具。其一,针对安置区外出务工人员多的特性,可采取“服务农民工”模式。可以探索运用“云闪付”代发工资、手机号码转账等功能,解决农民工工资实时收付、随工地变迁多行办卡等问题。其二,针对运城是农业大区的特点,可采取“季节性农产品收购”模式。运城辖区的安置区大多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突出,可指导涉农金融机构在各类农产品成熟集中上市销售期间,采取建设农产品收购移动支付交易服务站、收单机构上门服务、开辟农特产品网销渠道等多种方式,引导安置区农户和收购商使用“云闪付”等移动支付工具,破解季节性农产品购销非现金结算难题。其三,针对安置区有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的特点,采用“农旅结合”模式。可选取万荣农民丰收节主会场、解州关帝庙、永济神谭大峡谷民俗一条街、袁家村民俗一条街等一些网红人气景点设立移动支付体验区。试点“云闪付”宣传、展示、体验、培训、应用基地建设模式,全方位打造商圈、公交、医院、酒店、无感停车、农贸市场、生活缴费、乡村旅游等支付场景,探索“云闪付”综合应用模式,展示“云闪付”基础功能,体验“云闪付”具体运用,宣传移动支付相关知识,提供支付结算、投资理财等培训。

四是加大金融知识宣传,确保安置区支付业务安全。针对安置区内人员构成复杂、社区治理措施尚待完善,农村留守群体容易成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侵害对象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可以牵头组织各涉农金融机构,做好安置区内各类金融机具、服务站点的安全管理,加大巡查和回访频率,强化系统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同时要创新宣传手段,加大电信诈骗识别方法、防骗手段等支付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安置区内弱势群体自我识别、预防能力。同时探索宣传长效机制建设,在安置区通过当地广播、有线电视、广告牌、宣传车等媒介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用卡知识、安全防范和信用意识,积极引导群众树立风险意识,切实防范欺诈、套现、窃取信息等不法行为发生。

郭希敏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运城市中心支行

郭雪妍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闻喜县支行

责任编辑:葛辛晶

猜你喜欢

易地服务
铜鼓县:以“四真”提“四感” 高质量推动易地搬迁后扶工作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集成创新发挥优势 自主研发服务造纸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