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共情能力现状及思考

2021-05-28王凯乐张灵

科教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学生现状

王凯乐 张灵

摘 要 共情能力是重要的社交能力之一,对于步入中学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共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共情对中学生产生的作用以及中学生共情能力现状展开论述,最后进一步提出提高中学生共情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共情能力 中学生 现状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1.079

Abstract Empath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ocial abilities. For the teenagers entering the middle school stage, the cultivation of empathy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topic.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empathy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pathy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mpathy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 empathy ability; middle school student; present situation

共情(empathy)亦称移情,其前身为“Einfiihlung”由德国哲学家Robert Visher 提出,到了1909年Titchener以empathy替代了德语Einfiihlung。Titchener把它定义为:“一个把客体人性化的过程,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别的东西内部的过程”。[1]

1 共情能力对中学生的作用

1.1 促进中学生的人际交往

卡耐基曾指出成功源自15%的才能+85%的人脉关系,这说明人际交往很重要。对于中学生而言亦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中学生有效学习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中学生生理上的变化带来的“成人感”,渴望独立,出现叛逆期等诸多原因,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产生种种矛盾。而大量实验表明共情能有效改善这一境况。Miller在研究青少年共情与反社会行为时明确指出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是呈正相关的。[2]中学生共情能力具有人際关系协调作用。共情对于中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共情能够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了解其真实想法,进而产生共鸣。与父母共情,意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父母无私的爱,才能更好地沟通,逐渐减少隔阂磨平代沟;与老师共情,体悟老师的心血,懂得理解关心老师,认真参与课堂积极氛围,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与同学共情,共同体验喜怒哀乐,心与心的交流让他人感到舒适,产生倾诉欲望,搭建友谊的桥梁。共情促进中学生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因共情更加稳固。

1.2 中学生亲社会行为概率提升

共情是亲社会行为的直接动机源和促动剂。[3]中学生的共情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敏锐觉察到他人的困境和情绪,开始设身处地思考。思他人所思,感他人所感将自身代入共情对象,进而激发利他动机产生亲社会行为。培养亲社会行为倾向对中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共情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也尤为显著。疫情在短短几个月就席卷全球,面对突发性的社会灾难,中学生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甚至想要孤立排斥疫情重灾区同学。但是在相关正面新闻的报道、宣传片、口号的调动下,使得部分中学生产生了强烈共情,思想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开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自己的情绪进行适当调节。共情使得他们更聚焦于对逆行者的敬佩、对患者的担忧,渴望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生活中类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和不可抗力事件不胜枚举,共情对于这些事件产生的客观存在无法避免的消极因素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发生的概论,从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了社会和谐。

2 中学生共情现状

当下部分中学生仍存在共情能力低的问题,最明显的例子即校园暴力。有学者指出,共情能力的缺乏直接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校园暴力多集中于中学阶段,多数学生对校园暴力一词认识不准确,认为殴打才算是真正的校园暴力,但实际上言语辱骂、取外号等都属于校园暴力。这些行为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学生共情能力的缺失。而深究施暴行为背后的原因,往往与学校、家庭、社会密不可分。首先是家庭不和睦尤其是家暴,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孩子缺乏关怀与沟通,极易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偏执、暴力的种子;其次在教育依然注重分数的大背景下,部分教师以分数定好坏,给后进生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师生之间互不理解、关系紧张,常常产生矛盾和冲突;加之青少年属于心理动荡期,缺乏对客观事物正确、独立的判断,易受社会影响走向极端,特别是网络时代,暴力游戏、影视的增多,大量不良信息的存在,淡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引发反社会行为。以上种种又验证了中学生与父母缺乏共情、师生之间缺乏共情、社会对中学生共情的引导不足。

3 对中学生共情能力提高的思考

3.1 教学改革

首先是教育理念,新课改下,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单纯“灌输式”的传授者。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他们内心真实想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不轻易批判、否定他们。在倾听的基础上,做到及时回应,适时表达对他们的关心、理解和爱护。由此拉近师生距离,构建和谐关系,创造适宜的共情氛围,畅通共情渠道。师生之间相互信任,课内外互动频繁,逐渐在交流中实现共情,培养了学生共情意识。

其次是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教师应尽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不同教学形式,来提高中学生共情能力。(1)角色扮演法。学生不再以旁观者的角度,而是扮演不同角色,尝试以角色角度来感知人物处境、内心世界,识别人物情绪,并能及时从角色中脱离。(2)讨论法。小组合作形式展开,组员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启发。在讨论过程中发展友谊,促进共情的发生。(3)演示法。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视频,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带给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和感受,更易与之产生共鸣,触发共情。

3.2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能快速提高中学生共情能力。在面对面的社会活动中,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社会上不同群体,不同角色,比课堂上的角色扮演更加直接真实效果更为突出。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极易感知弱势群体的处境,与被服务者产生共情。如在养老院帮助失独老人,中学生会感同身受,體悟他们的孤独与悲痛;在火车站帮助不识字的外地务工人员购买返程票,可以感受到他们回乡的焦急与迫切。还有研学活动,参加研学是一个展现自我、锻炼交往能力的好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找到更多志趣相投的伙伴,互相沟通,这极大促进共情能力的提高。如在绍兴秋瑾故居红色研学的旅途中,为完成相关研学任务,同学之间必须团结协作,在合作中既有个人能力的体现,也少不了团队间的交流与沟通,随着研学的推进不断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除此之外,红色研学还能引领中学生与历史人物共情,在了解了秋瑾的英雄事迹联系当时的国家背景,切身感受秋瑾的大义凛然、忧国忧民,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爱国情怀。

3.3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延伸。中学生共情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家庭的影响。首先,家长的言行举止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共情能力,若父母共情能力强,时常表现出亲社会行为,那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将共情内化为自己的思考行为模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起榜样作用,为孩子共情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其次,中学生处于叛逆期,有独特个性,渴望独立与尊重。家长要给予孩子一定空间,注重理解和沟通,不要一味的说教和制约。试着做倾听者,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让他们感受到尊重、理解和接纳,开始敞开心扉。在心与心的交流下,互相宽慰互相体谅,共情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最后,注重家校联合。要做到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一致与连贯,家长应充分利用社交软件、家长会等与教师实现多元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动态。在家校共同联合下,促进中学生共情能力的提升。

*通讯作者:张灵

参考文献

[1] 郑日昌,李占宏.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04):277-279.

[2] Miller.PA.&NL.Eisenberg.Therelationempathy to aggressive and externalizing /antisocial behavior[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8,103(3):324-344.

[3] 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1):113-116.

猜你喜欢

中学生现状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