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OLO分类理论促进化学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2021-05-28刘永乐

考试周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SOLO分类理论提升策略高中化学

刘永乐

摘 要:当前中国的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改革,教育的改革让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在目前教学模式中,高中化学的教学依旧以学生掌握知识为主,忽略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无法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教育的本质无法展示出来。因此,教师要结合SOLO分类理论进行教学,以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学,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开展。

关键词:SOLO分类理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随着教育的改革,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各大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要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一词成为当前教学中的重要教育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教学贯彻在整个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时,还要学会合理运用知识,促进思维发展、逻辑能力发展,更好地开展化学教学。结合SOLO分类理论进行更好的教学,要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 SOLO分类理论的概念

SOLO分类理论的全称是“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它的意思是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结构。SOLO分类理论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创造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学习结果和教学质量都是根据学生来决定的,在SOLO分类理论中它对学生进行分类,第一个层次指的是前结构,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水平较差,无法理解问题,学生的逻辑混乱,无法给出正确答案;第二个层次指的是单点结构,学生能够根据简单的线索和问题进行联系,在一个线索上直接跳到答案;第三个层次指的是多点结构,学生能够掌握多个线索知识,但是无法有效结合起来;第四个层次是关联结构,学生有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而且能够结合起来学习;第五个层次是抽象拓展结构,学生能够从更高水平上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总结,更加精准地分析问题,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深化了解问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地使用SOLO分类理论能够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惯有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于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有效,让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根据化学的五大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结合SOLO分类理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五大部分组成。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指的是能够通过观察、辨析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变化,简单掌握物质变化的分类以及用符号表示出物质的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指要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任何物质的变化都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能够从内、外进行全面的分析,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要能够用对立统一、联合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进行学习;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指学生能够根据证据去进行分析推理,验证证据的真假。而且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关系,构建解决问题的思维体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就是要学生能够提出具有价值意义的化学问题,结合探究目的进行设计实验,在实验完成后进行交流探究。要让学生尊重化学事实,具有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指具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要让学生对真理善于追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发展的观念。

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掌握终身发展以及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落实中国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会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在化学实验中不断地提升自我,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

三、 SOLO分类理论促进化学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SOLO分类理论下,化学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使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让传统教学模式得到改善,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式的学习状态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让学生积极面对化学教学,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在SOLO分类理论的应用下,各种层次的学生都会对化学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学中,要让学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多样化,让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素养得到提升。可以创设一个简单情境开展教学,在图书馆中那么多书,为什么就能准确迅速地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本书呢?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引入接下来的学习。由生活实际入手进行对图书的分析,进而掌握分类方法,理解物质分类的意义。要让学生的思维快速转动和发散,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开展。借助SOLO分类理论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分类,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就像对于一些前结构的学生来说,就先让学生去了解所学习的化学物质;对于一些多点学生的结构,教师可以让学生集合化学物质的分类去掌握其中的规律。在教学中要结合SOLO分类理论开展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现有的阶段中得到提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利用SOLO分析教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開展化学教学前,教师要深度钻研教材,结合SOLO分类理论对教材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开展更好的教学。在高中化学课本中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的定义、化学计算式、化学实验以及各种反应规律等一些内容都需要学生去学习掌握,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分层后,再结合SOLO分类理论对课本知识进行分层,能够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学习和应用。而且这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教学的开展,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化学的整本教材来说,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定义、单位以及化学要素这些属于单点结构,学生掌握一个线索就可以。化学物质性质、化学性质这些都是多点结构,需要掌握多个线索。而化学反应的规律以及各种化学实验以及化学实例等这些都属于关联结构,需要多个线索互相联系。教师在化学课本进行分类后,就能更加爱轻松地开展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让学生的学习观念、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SOLO分类理论下,高中化学教学能够让学生的综合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让烦琐的化学知识构成完成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让学生更容易理清化学知识,构建知识的连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SOLO分类理论提升策略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问题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OLO分类理论探讨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与教学衔接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SOLO视角下学生“物质的量”学习的思维发展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