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探究

2021-05-28卢雪琴

考试周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基本路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卢雪琴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是学生基本数理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基本路径

一、 引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问题主动的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在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知,增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观念素养、实践素养、创新素养以及情感素养等四个方面。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主要结合这四个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教学,这也会是新课改下对教师提出的教学改革的需求。

二、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数学观念素养

数学知识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后,能够在生活中以数学思维去分析和看待生活中的不同现象,主要包括:数感思维,能够敏锐地感知到生活中数字的具体含义,并且能够将数字与生活具体问题建立起联系。符号观念,清楚地知道不同的数学符号在数学中的应用,并且能够把符号灵活应用到数学计算中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推理。空间观念,数学学习中对物体的形状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够把生活中的实际物品与数学学习中的形状联系起来,理解实际物品形状使用的是不同形状的哪些性质。数学分析观念,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对数学分析方法的掌握,通过搜集资料,通过相关的数学逻辑分析等方式进行数学相关问题的思考。模型观念,在数学研究中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在分析模型中将问题简化并最终分析出结果。

(二)数学实践素养

数学实践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将知识真正应用起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数学计算能力,小学数学中包含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通过学习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的技巧和方法,并且能够真正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第二,推理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根据已经确定的数学事实,包含数学定义或者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从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归纳总结。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的传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实践素养的重要内容。

(三)数学创新素养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最重要的需求,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小学阶段的教学除了向学生传递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所学知识培養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创新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的全过程。在小学阶段,创新不仅仅是发明新事物,在数学学习中新的思路和想法都属于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在授课中经常会强调标准答案和标准的解题思路,这样的方式无疑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种扼杀。数学创新素养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标准答案,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多角度展开,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思路。

(四)数学情感素养

数学情感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对数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爱上学习数学。学生数学情感素养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在对数学相关问题的探讨中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热爱数学是数学情感素养培养的终极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感素养。

三、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措施

(一)深入挖掘课本内容,促进观念素养的提升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和前提。在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学生或获得相应的数学观念,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牢固的掌握了数学的基础知识,才可以真正实现用数学思维问题的目的。数学课本是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基础,是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最基本的资源。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中一定要对数学的可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要清楚课本中包含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深入挖掘课本中包含的对数学观念培养的部分,通过数学课本中的数感观念、符号观念、空间观念等内容的挖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观念素养。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模型“鸽巢问题”讲解时,就可以通过该模型培养学生通过一个模型解决一类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解中可以先进行问题导入:若干只鸽子需要飞入5个鸽巢中,每次只能飞回来一只,所有鸽子全部飞回来后总是有一个巢中至少有3只鸽子。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有多少只鸽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解题思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给学生以相应的引导:“题目中有一个巢中至少飞入了3只鸽子,这句话潜在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能就会回答:“表示其他4个巢中各飞入了两只鸽子。”教师在肯定这个答案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这个时候学生往往就很容易得到最终的正确答案11只鸽子。在对这个模型进行引导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在给学生出类似的问题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概念,通过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这才是学生真正通过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基本路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基于审计视角下推动国家完善审计治理路径分析
学校文化建构的基本路径与内在机理
马克思主义如何紧紧抓住意识形态话语权
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