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灵动性的具体方式分析

2021-05-28王冠兰

考试周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小学语文

王冠兰

摘 要:文章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无法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以及教学课件灵活性不高等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意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手段;小学语文;硬件设施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进程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实施教学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一、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信息化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无法熟练操作和应用信息技术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当前绝大部分学校均已经引进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具备了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条件,而且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均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对信息化教学设施的应用上,也从初期的辅助教学,上升到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大部分的教师均具有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教师无法熟练操作信息化技术,即使是利用信息技术,也只是停留在模仿或者是展示的初期阶段,经常存在课程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例如,目前部分的教师对于一些技术性较强的软件仍然无法操作,制作的课件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信息化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经常会利用超链接,但是一旦教师对于自己链接的内容以及位置不了解,就会无法及时找到自己所需的材料,不仅影响降低了课堂的效率,同时也会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因此,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灵活应付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灵活性不高

由于信息技术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中,例如,教师经常使用的PPT,就可以通过超链接等形式对其进行升级改造,但是从目前教学情况上来看,大部分教学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当中,存在固化的问题、灵活性较差,在制作课件时,经常使用的是线性排列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提问也较为固定单一,但是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回答的答案可能与假设相差较远,教学课件的灵活性较差。除此之外,在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时,还存在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了计算机的操作中,忽略了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分析,从而错过了为学生解答疑惑的时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发散思维。

(三)无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近年来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存在的泛化的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哪一种题材的文章,均采用多媒体教学,甚至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朗读以及思考完全离不开幻灯片,已经出现了与书本脱离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部分教师的教学课件均是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的,部分教师可能会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其进行调整,但是存在部分教师由于时间不足,只能大致浏览一遍就开始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无法熟练操作课件的现象,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不是课件根据教师的讲解而翻页,而是教学需要根据课件的提示来讲解,导致多媒体课件成了提示教师的工具。

(四)教学资源以及素材的质量不高

以某小学为例,在对该小学的信息化教学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教师制作的课件内容十分全面丰富,但是经常存在为了完成课件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了多讲述一些课件的内容,不断地翻页,缺乏对学生思维以及情感的培养。由于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尤其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师生之间主要是通过多媒体展开交流,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除此之外,教师的课件基本上均是教材内容的翻版,虽然也补充了一些课外资料,但是信息量过大,没有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违背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本意。

二、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灵活性的具体方式分析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教学设计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授课计划,这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通常来说,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汇总,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根据三维目标确定好教学目标,而学习内容则应根据教材进行,例如,在小学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这一课文的学习中,该篇课文主要是以小虫子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作为小虫子的好处和坏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章中的生字,并对小虫子的生活习性具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先为学生播放一些常见的昆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开始进入新课学习环节。另外,在识字环节,为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其设计为一种闯关游戏,在PPT模式中就具有此种设计模板,教师只要设计好动画效果即可,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只要认识了一个生字,就可以进入下一关,最终到达最后一关,利用此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由于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將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熟练掌握多媒体的应用方式,才能将素材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在讲授小学二年级《葡萄沟》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或者是Flash软件,首先在课堂的识字环节,教师就可以先使用多媒体播放课件,令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整体感知,通过此种方式令学生感受到茂密、五光十色等词汇的含义,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上标出本节课的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并结合课文的内容,讲述对生字词的理解。另外,在本课文中,“葡”这一词的笔画较为容易出错,学生往往无法掌握其实际的笔画写法,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教师可以运用Flash软件将其具体的写法播放出来,令学生跟着演示进行书写,有助于加深印象。总之,信息技术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但是为了发挥其最大效能,教师不能仅仅是念PPT,学生在讲台下记笔记,而是要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小学语文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