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PICC置管护理认知及教学对策分析
2021-05-28徐文娟葛圆韩叶芬
徐文娟,葛圆,韩叶芬
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2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上肢的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1]。现在,PICC技术在我国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研究B超引导入路提高了PICC插入的平均成功率,特别是对肘部浅静脉状况差的患者[2]。然而根据护理方式、置管位置不同,PICC置管会并发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血栓形成、导管破损等并发症[3]。因此加强护士对PICC的管道护理的认识以增加患者置管安全性尤为重要。为了解该院护生对PICC置管护理知识的认知及教学现状情况,正确评价学生及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在2019年3—6月对不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0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南宁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区人民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民族医院)100名实习结束的护生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本科四年级学生;②经过10个月临床实习;③实习单位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④本科在校阶段经过同样的;⑤自愿参加该研究,能正确理解问题。排除标准:①专科护理学生;②临床实习时间不足10个月;③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匿名形式。问卷在咨询相关专家基础上进行设计,进行了小样本预实验后反复修订。问卷设置为单选题、多选题,由三部分组成:①基本信息,包括年级、年龄、性别、学历、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医院类别、在校学习课程等;②有关PICC置管护理知识的知晓情况,包括参与护理、管道护理、健康教育、适应证、禁忌证等10个条目护理内容。③影响实习护生学习与实践PICC置管护理内容的相关因素,包括在校教学与实习带教的重视程度、在校理论学习阶段课程涉及的内容、医院培训、个人因素等。
1.2.2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或者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由研究者统一发放问卷。回收问卷时统一检查,有漏写或者不规范当场还给调查对象,重新修改。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
1.3 观察指标
评价PICC管道护理内容认知情况。管道护理内容共计10题,每题计1分,答题正确计1分。8~10分为基本知晓,3~7分为部分知晓,2分以下为完全不知晓。评价影响知晓率的相关因素用百分比(%)表示。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进行描述。等级资料非正态性分布采用秩和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100名实习护生中,男生11名,女生89名,年龄22~23岁。均为在临床实习了10个月,包括内科9周、外科8周、妇产科4周、儿科4周以及其他科室15周。
2.2 实习护生对PICC管道护理知识认知
参与管道护理的比例为68名(68.0%),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PICC置管的适应证64名(64.0%),知晓率最低的是PICC置管封管方法35名(35.0%),见表1。
表1 实习护生对PICC管道护理知识知晓情况[n(%)]
2.3 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护生PICC管道护理知识的知晓情况
教学附属医院与非教学类附属医院护生PICC管道护理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类别医院实习护生PICC管道护理知识的知晓情况
2.4 影响实习护生学习与实践PICC置管护理内容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实习护生学习与实践PICC置管护理内容的相关因素中,其影响因素排在首位的是学校因素(57.4%),其次是临床带教因素(30.0%),见表3。
3 讨论
3.1 实习护生对PICC管道护理的认知现状
PICC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且给很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护理人员认知情况不佳。相关文献[4]对309名医护人员进行PICC认知态度现状调查,医护人员总体认知有待提高,需加强培训。现在我们从实习护生护理人员最初的阶段调查,提供一个更好的维度来提高护理人员对PICC的认知。调查中认知率最高的是PICC的是适应证为64名(64.0%),知晓率最低的是PICC置管封管方法35名(35.0%)。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虽然实习护生对PICC有一定的了解,但得分率普遍偏低,大多正确率不超过50.0%。分析其原因,在校有关PICC的知识涉及不深,护生没有扎实的基础。其次,由于PICC技术的操作特殊性,实习护生大多没有实践的机会,本身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对PICC尤其是技术操作方面认知率不高。
表3 影响实习护生学习与实践PICC置管护理内容的相关因素(n=100)
3.2 影响护生PICC管道护理的因素分析
根据该调查结果,影响护生PICC管道护理学校因素高达57.4%。护生普遍认为学校对PICC管道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较少涉及PICC置管护理内容。在护生实习前也未进行相关内容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教学课程与临床应用上存在脱节现象。30%的护生认为影响PICC置管技术的因素与医院有关,认为科室对PICC置管技术的培训太少。护理技术的熟练掌握主要靠反复的实践练习,实习期间医院是实践的主要场所,临床护理实践是培养实习护生适应护士角色的重要过程,对护生的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5-6]。根据收集的资料中实习护生的反映:教学类附属医院对PICC置管技术的完全不知晓率为13.1%(8/61),而非教学附属类医院的完全不知晓率为23.07%(9/29)。所以无论是教学医院还是非教学医院都因该制定规范统一实训标准和目标,提高医院对PICC的教学。该研究中,67名实习护生对于PICC置管技术学习的热情主动性不够。护生个人因素也占一定比例,如个人学习主动性不够。作为一个本科毕业护士,应该对包含PICC置管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有接受和学习能力。善于思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有学习的积极性,这应该是每个护生应该具备的认知,才能适应临床的发展不被淘汰。
3.3 提高护生PICC管道护理知识认知与护理能力的应对策略
3.3.1 学校应加强护生规范化教育,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7]指出:护理事业发展要以需求为导向。在PICC技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学校应积极响应“通科知识培养+专科知识辅修”的人才培养特色方案,“三位一体”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8]对实习护生来说,PICC专科知识的缺乏很大程度来源于学校教育的缺失。因此,加强护生的规范化教育至关重要。在本科教育期间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教育加强护生对PICC技术的认知,可将PICC技术设立为独立的专科课程行PICC管道护理的模拟实验将PICC管道护理为护生们要掌握的一项护理操作。对于缩短护生在校与临床的差距的问题上,一方面,临床见习应紧跟授课内容,使护生有更全面的认识,清楚地了解到临床最新技术的发展,提高护生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本科导师制在医学院校的实施也取得较大的进展。导师制”更加注重住培学员能力培养,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达到培养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9]发挥导师的引导能力,激发护生的思考能力,带领护生不仅进入PICC置管技术的专科领域,还更深入地了解临床其他方面的应用,以便提高护生的临床适应力和认知能力。因此,学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紧跟改革的步伐,在授课培养人才的方法上进行创新,积极改革课程方案,减少学校与临床脱节现象的发生,为护生的发展创造提供平台。
3.3.2 医院规范培训小组,多渠道,多层面加强PICC的认知①提高护生在临床上PICC的认识率。目前,美国通过认证的形式对PICC专科护士进行审核,已形成了成熟的认证体系,而我国缺少统一的PICC专科护士的认证和再认证制度[10]而导致护士继续学习和知识更新的动力降低,对PICC的认知缺乏。并且该次调查中30%的护生并未见过PICC患者。这两方面的原因影响了实习护生对PICC的认识。5年时间,斯坦福医院已有了专业化的PICC护理团队[9]。我国专业化的PICC护理团队也在发展中。以专业化的PICC护理团队来对实习护生的培训、讲解,有利于实现导管维护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并保证了每一位护生都有机会接受PICC相关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护生们对PICC的认知率。
②增加PICC管道护理的实践机会。由于PICC的特殊性,护生们对PICC管道的维护机会并不多,从表1中可以看出,护生们对PICC尤其是技术操作方面认知率不高。对于实习护生来说,除理论的培训外,还应增加实践机会,鼓励老师对实习护生进行放手不放眼的带教,给予PICC管道护理的操作的机会,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对PICC的认识。
3.3.3 改变自身态度,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护生对PICC的认知度不高,护生自身也有原因。在调查的护生中,一半以上都是被调剂到护理专业,对护理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据研究[11]表明实习护生寻求真知的诚实度和客观性不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较严重,但作为即将进入医院的新生力量,应该具有评判性思维投身于护理事业,积极的接受学习新事物,以自身的成就来获得满足感、职业认同感。护生可从多方面如相关医学公众号、微博、书刊文献等方面了解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医学的发展是飞快的,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争取在这领域有立足之地。
综上所述,随着PICC临床应用的逐渐普及,应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加强护生们PICC规范化培训。学校与临床形成连续性教育培训,从而提高护生们对PICC的认知,使护生们能有效率、有自信适应临床发展,而对于实习护生而言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锻炼自己的评判性思维,提高主动学习能力,才能在临床上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