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效果
2021-05-28王珊丹
王珊丹
吉林省人民医院综合手术部,吉林长春 130021
手术室所涉猎情况都相对复杂,科室内部患者大都具有危急、症状较重等特点,若护理不当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因此,提高实习生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传统带教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对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周洁[1]的研究发现,小组教学模式针对手术室护生开展带教工作,可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以及实操技能掌握程度,提高带教工作效率。该文通过对该院2019年6月—2020年4月前来手术室实习学生160名在进行手术室护理带教中,采取评价小组合作模式的运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手术室实习学生160名,系统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80名,参照组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1.87±0.13)岁,文化程度:本科30名、大专35名、中专15名;实验组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1.58±1.42)岁;文化程度:本科29名、大专36名、中专15名。以上实习学生均参加该次实验研究,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采用常规带教模式:①对实习学生详细介绍手术科室规章制度。②带领其熟悉手术室格局分布,使其能够快速融入手术室环境[2]。③带教教师细心耐心地向学生讲解手术室具体护理操作流程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④带教教师在进行护理技能操作时,学生从旁观察。
1.2.2 实验组 采用评价小组合作带教模式:①在实习学生进入手术室实习前,为了缓解实习学生,因对手术内部环境陌生而产生的恐慌、紧张等不良情绪,科室护士长应对其进行手术室相关制度规范详细讲解介绍,并带领了解学生对从清洁区入无菌区具体行走路线。此外,还应让学生明确实习期间自身所应完成的任务,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具体工作内容有初步了解,使其能快速进入状态[3]。②将全部实习学生按一定数量分为多个小组,通过小组之间一对一、护士与学生相互评价、医护理人员及患者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合作模式,开展专业技能训练,让其对自我和对他人进行专业技能操作流程进行评价,查缺补漏,更加深入了解自身实际情况,有助于及时纠正自身不足之处[4]。③为了使学生明确自身所承担责任,带教教师应依据所要教授相关理论知识的大纲,进行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虚拟情境教学,指导学生在所建立虚拟的场景中进行操作各项护理技能。学生应各自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实际技能操作演练[5],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记忆所学的手术室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对手术室内各个岗位都有一定了解,提高学生综合护理操作能力水平,有助于快速上岗。同时模拟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相关问题,预先想出解决方案,减少操作失误发生概率的同时,促使护理工作顺利开展。④为加强学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带教教师应对教学相关的无菌操作、穿脱无菌手套、手术衣、无菌台的布置以及导尿插管术流程进行演示及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反复训练,提高学生技能操作熟练程度[6]。此外,为了使学生对于手术室常用的电刀以及显微镜等各项精密仪器设施能够熟练应用,带教教师应对其各项使用及用途进行说明,加深学生对仪器设施的了解。⑤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带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个别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通过结合自身所学以及理解,进行及时总结、思考并发表相关见解,以此来提高学生发散式思维、学习积极性[7]。与此同时,带教教师还应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指导。⑥为了使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理解更加直观,带教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将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操作流程展示给学生,在丰富教学内容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更加方便。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两组学生进行出科考试,主要是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理论成绩2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成绩越好。观察两组学生护理能力(无菌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理论成绩)的得分情况,满分为100分,分数在85分以下属于不合格,分数在85分以上为合格,合格率越高,说明越好。为调查带教教师教学效果,制定相关问题表格,让学生进行评分,具体从人际沟通、带教能力、业务能力、教学行为、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数在0~10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对于带教教师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比
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得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比[(±s),分]
?
2.2 两组学生护理能力对比
实验组学生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护理能力对比[n(%)]
表3 两组学生对于带教教师工作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学生对于带教教师工作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
2.3 两组学生对于带教教师工作满意度评分对比
实验组学生对于带教教师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手术室工作性质不同于其他科室,因是医院内部中进行疾病抢救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要求工作环境以及设施都需完全达到标准的同时,对于手术室内部实施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以及同医生协作配合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8]。护理带教是实习学生在校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转变为专业护理人员的关键[9]。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升,传统带教模式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存在弊端日益凸显,不能满足手术室对实际人才的需求。
传统护理带教模式主要有教师单方面知识输出,学生被动接受,对于实践技能操作也是以旁观察为主,致使学生动手操作机会较少,在操作时局限于模仿教师的方式进行操作,在临床上实际应用性较低[10-12]。因此,为提高实习学生护理操作能力水平,带教模式的转变成为必然趋势。
评价小组合作模式通过建立较为形象生动的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各种临床角色的扮演,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对于护理操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及解决[13]。此外,还将实习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组间互相讨论并评价,有助于学生能对自身实际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查缺补漏,发现自身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利于学生提高自身护理专业技能水平[14-15]。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小组学习模式,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能力,促进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指导学生进行不断反复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还能促进学生应变突发事件时临危不乱的能力。
该文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实验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95.33±3.97)分、理论成绩(96.28±3.5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际操作能力(80.36±3.61)分、理论成绩(80.66±2.84)分(P<0.05);实验组学生在无菌操作能力合格80名、占总合格率100.00%,术中操作能力合格77名、占总合格率96.20%,突发事件处理能力75名、占总合格率93.75%,明显优于参照组无菌操作能力合格70名、占总合格率87.50%、术中操作能力合格68名、占总合格率85.00%,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合格65名、占总合格率81.25%(P<0.05);实验组学生对于带教教师在人际沟通、带教能力、业务能力、教学行为、人文关怀等方面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以得出,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实施评价小组合作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技术操作能力水平,加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使学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程度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评价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使学生临床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得以提高,提升带教教师工作效率,可有效培养出素质较高、专业技能较强的护理专业人才,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