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构建研究:逻辑架构与实践形态*

2021-05-28张吉先夏现伟饶冠俊胡智标张少龙

远程教育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育人教育学生

张吉先 夏现伟 饶冠俊 胡智标 张少龙

(浙江开放大学,浙江杭州310012)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创新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涌现。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逐渐成熟,在线教育在全球兴起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态。2012年,以Coursera、Udacity 和edX 等三大平台为代表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以其大规模在线开放的课程形态而备受瞩目,对传统的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培养模式和学习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在应对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过程中,大规模在线教育的优势得到充分地展现,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成为疫情期间保证在线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的“新常态”。由此,大规模在线教育也由此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线教育源于远程教育,在我国教育部出台的一些文件中,也将现代远程教育称为网络教育。国内学者吕森林等人将“在线教育”定义为:“一种运用网络、多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1]。但就在线教育的规模而言,美国在线学习质量保证机构Quality Matters(QM)和Edu Ventures Research 在其联合发布的《美国在线教育发展全景报告》(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Online Education,简称CHLOE)中,以在线学习学生数量为标准,将各类高等院校分为大规模(Enterprise)院校、旗舰(Flagship)院校、区域公立大学(Regional Public)、小规模(Low Enrollment)院校,其中完全或部分在线学习学生数超过7500 人的院校,被称为大规模院校[2]。按照这一界定标准,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开放大学系统的远程开放教育以及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即属于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范畴。基于此,本文所述大规模在线教育特指开放大学系统与网络教育试点高校;文中基于网络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则包括了完全的在线教育、混合在线教育活动等。

由于在线学习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时间、空间和社会文化心理上处于准分离状态,其教育效果和质量控制等面临着诸多制约,并且由于部分网络教育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也使得在线教育质量备受质疑。但随着国家“双一流”和“双万计划”的持续向前推进,“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亟待解决的根本命题,育人能力与成效成为衡量办学质量的核心标准,推动立德树人成为大规模在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换言之,在线教育不仅要从知识层面为学生提供优异的学习体验,更要从价值层面为学生提供网络空间引领力。为此,我们需要以育人为导向,充分运用新一代智能技术,基于移动化、数据化、生活化、个性化的实践形态,构建在线学习环境下的育人场景,有效破解在线教育师生分离、学员在岗在职、“三观”基本形成等因素给思政工作带来的挑战与困难,不断创新新时代在线教育育人模式。

二、构建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的现实诉求

基于教育部对“三全育人”的表述及实践探索,育人核心内涵是指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教育等[3],而育人实践则一般通过各种思政教育等载体来实现。鉴于大规模在线教育主要依托于互联网开展教学,普通高校传统的思政载体和育人手段很难发挥作用。为此,迫切需要创新网络育人载体,构建网络育人场景,从而有效破解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育人难题。

(一)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缺失,育人活动缺乏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5G、虚拟现实(VR)、扩展现实(XR)、全息、人工智能(AI)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尤其在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变革,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是,学生的学习形式、学习手段、学习习惯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一对多”的思政工作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为此,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思政工作,建立场景式、具身化的网络育人新范式,已经迫在眉睫。在这种趋势下,当前,一些高校也在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网络思政教育新模式,但大多局限于利用微博、微信等公共媒介或开发新的APP 平台,将过去线下的思政内容搬到线上,并且技术与内容的融合相对松散,只是在形式上实现了育人工作的信息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场景化育人要求,还有着很大差距。况且,普通高校学生与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学生存在较大差别,在育人场景构建、育人方式等方面,难以直接加以借鉴。此外,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学生以线上学习为主,常用的线下育人场景很难发挥作用,不仅线下育人活动缺乏,而且由于受思政工作队伍理论认知、技术运用能力以及经费保障不足等限制,使得基于网络的育人构想也常常难以落地或者取得实效。为此,基于在线学习场景,本研究针对开放大学成人学生的特征、认知发展等特点,亟待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育人目标深度融合、育人场景高度沉浸化的育人模式,以有效破解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育人难题。

(二)大规模在线教育学生“三观”已基本形成,育人难度增加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M.Granovetter)从互动时间、情感强度、亲密程度以及互惠行动四个维度,将弱连接与强连接进行区分[4]。从互动机率看,普通高校师生见面频率高、教育教学互动多,师生关系倾向于由上至下、施与受的关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而在大规模在线教育中,教学以线上为主,师生、生生见面与互动的机率少,师生之间更强调建立平等合作、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师生无论从互动的时间、情感强度、亲密程度等任何方面而言,都处于弱连接状态,这与普通高校师生关系的强连接显著不同,这导致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学生对学校、教师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增加了育人的难度。

(三)网络育人理论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育人实践的指导性不强

从早期的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到远程开放教育、大规模在线教育,教育载体经历了从纸质、广播电视到互联网、云平台的升级,智能化程度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教育教学的质量却一直备受质疑。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在线教育“被迫”走向大规模实践,并为“停课不停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它给传统教与学带来的变革及其优势也被重新认识,并有成为教育教学主流之势。并且基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在线育人、在线思政也被提上了实践议程。疫情期间,国内高校也开展了一系列网上育人实践,改变了师生对于网络思政、网络育人的认识。可以说,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育人实践领先于理论研究,当然其育人实效还有待检验,育人实践的探索也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形成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检验与丰富。因此,在实践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强化理论对实践指导,提升育人实效,是当下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面临的又一项难题。

三、场景理论应用于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实践的基本逻辑

(一)场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所谓场景是指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总和[5],最早应用于描述音乐、舞台剧、电影等艺术形式,后来拓展至泛文化领域研究。直至21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社会学教授特里·克拉克(T.Clark)将这一概念引入城市社会学,并提出一套基本的学术研究范式[6-7],场景理论才得以形成。在西方学术界,该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约书亚·梅罗维茨(J.Meyrowitz)、罗伯特·斯考伯(R.Scobe)、欧文·戈夫曼(E.Goffman)与谢尔·伊斯雷尔(S.Israel)等人,在我国则以吴军、彭兰教授等为代表。诚然,场景理论形成与发展时间比较短,但其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社会学、教育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在场景理论视域下,场景是一种文化空间,它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1)特定的空间范围;(2)明显的实体;(3)特定的对象或人群;(4)特色的活动。这些特点蕴含了场景的功能以及所传递的价值与文化[8-9]。在信息化时代,场景不仅指现实的物理场景,还包括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场景。

随着5G、VR、XR、AI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流动与传播的模式随之迭代,虚拟场景的载体以及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影响着场景构成和运行,以及对象群体的互动模式、价值传递的效果等。可以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场景变革具有根本意义。比如,“场景传播的实质就是特定情境下的个性化传播和精准服务”[10],文化和价值通过场景来反映和形塑着人们的空间行为动机与现代生活秩序。换言之,我们可以通过场景的打造来实现价值观念的传播,形塑个体的价值认同。而价值塑造与价值认同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所以,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可以通过实体场景与虚拟场景的构建实现价值传播与塑造,这也是场景理论能够应用于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实践的理论基础。

(二)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基本逻辑

大规模在线教育是智能化发展的产物,它主要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建立虚拟教育与学习场景,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空间、提供适配的服务。迈入智能时代,5G、XR/VR、全息、AI、大数据等技术逐步应用于在线教育,推动着学校从统一的授课方式,转向针对不同学习的不同特点开展个性化教育。可以说,大数据、学习分析和自适应学习技术等的发展推动了个性化学习的逐步落地,人类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基于此,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UK)发布的《2019年创新教学报告》指出,场景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11]。与此同时,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的出现与应用,以超智能设备为载体的具身学习也将成为未来教与学的重要方式。这些均为育人方式变革、育人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场景化育人,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

为顺应时代变革,我国政府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对未来教育、未来学习的趋势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与学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5G、XR/VR、全息、AI、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智慧学习与体验中心,倡导场景化、体验式与沉浸式学习[12],我国场景式学习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同样,日本政府也提出了以实现世界领先的“超智能社会”为目标的Society 5.0,实现Society 5.0 的关键是AI 及其基础的数学、信息科学等相关研究的开发和教育[13]。在Society 5.0 时代,随着AI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普及,场景化学习也将成为常态。综上可知,场景学习、场景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主流趋势。我们认为,任何育人场景都由师生主体、育人空间、育人活动与载体资源这四个要素构成,并且四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嵌套关系[14]。随着新一代沉浸式技术的加持,虚拟场景在育人场景的比重上升,场景中的基本要素、基本问题与基本逻辑也随之发生变革,其相关要素详见表1。

表1 基本要素维度与内容

1.基本要素

一是师生主体。空间的变革影响着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模式的变迁。群体的互动从教育者向学习者单向“演讲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及以转变学生为育人活动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即“教师为中心”的育人模式,嬗变为“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二是育人空间。基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空间不再是单纯的线下实体空间,育人场景的边界也从实体边界延伸至网络,即基于互联网的线上育人空间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空间成为主流。

三是育人活动。活动形式、内容以及活动载体对价值传播有直接影响,活动设计考验着教育者的育人能力与智慧。因此,虚拟场景的育人活动,除了要适应智能化的媒介要求,更要重视技术与参与对象日常生活形态的融合。

四是载体资源。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无论是实体空间亦或是虚拟空间,明显的资源实体不可或缺。这里的明显的资源实体,主要包括育人资源、载体等,它与特定活动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不可割裂开来。为此,可以通过VR、XR 等资源以及相关软件载体,量化学生在育人活动中的表现,进一步生成学生数字成长画像,实现更为精准的价值传播。

2.基本问题

一是育人主体如何互动。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融合空间,师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载体以及互动形式都会发生变化。在新的空间中如何实现有效互动,以实现既定的价值传播目标,是本文探索的首要问题。

二是育人空间如何构建与拓展。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学习空间,已由普通教室与实验室“进化”为线下学习空间、线上学习空间及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三大类学习空间。尤其是线上空间以及融合空间的构建与拓展,是本文探索的第二个问题。

三是育人活动如何设计。大规模在线教育的主体以成年人为主,他们在岗、在职,处于师生分离的状态,决定了育人活动的特殊性。那么,育人活动的形态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则是本文探索的第三个问题。

四是实体载体如何开发。空间的改变必然带来载体的变化,育人场景所依托的载体从实体走向虚拟。新型载体的开发,是本文探索的第四个问题。

3.基本逻辑

基于上述相关理论及新技术发展,我们认为,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构建的基本逻辑,可以表述为:基于5G、XR/VR、全息、AI、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现新型育人载体与软件的开发,建立实体与虚拟相融合的育人空间,重塑育人场景中的学生、教师以及社会文化等主体的互动,设计适应的育人空间形态,探索主体互动模式的育人活动,为学生提供适配的育人服务,以实现既定的育人价值与文化传播目标(见图1)。

四、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的基本架构与构建原则

(一)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的基本架构

根据场景的界面形式,可以将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分为现实性场景、虚拟性场景、现实增强场景;根据场景的功能,又可以将其划分为实用性功能场景、社会性功能场景[15]。不管是何种维度下的场景,其最终目标都是提供精准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的最终目标是为学习者提供满足成长需求的育人服务和适切的育人环境,这不是建设单一场景可以达成的,更不是技术开发与更新可以促成的。它的实施与构建,需要互联网技术与线下真实场景进行融合与互动,以学习者为主体构建学习主体之间在不同时间、空间的有效连接,既要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线上育人场景,又要构建基于校园、企业、社区或者社会的真实育人场景,从而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实践、服务等育人活动。这就要求研究者与实践者,具备整体性与协同性治理的理念与思维,从全局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与规划。

如图2所示,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的构建,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考量与推进。(1)在微观层面,从参与对象来看,育人场景的构建需要兼顾教育者与学习者两大主体,尤其是学习者的需求与特点。从场景的类型看,育人场景包括线上虚拟场景和线下真实场景,二者并非相互排斥、互不影响,而是相互补充、互为优势的关系。具体来说,一方面,虚拟场景的构建需要以真实场景为参照,从而使虚拟场景更加贴近现实,更容易获得学习者的认同;另一方面,真实场景的构建也离不开互联网的应用,运用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手段将真实场景虚拟化,方可实现更广泛的传播与应用。(2)在中观层面,育人场景的构建需要发挥利益相关者的协同作用,充分运用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构建育人场景。(3)在宏观层面,育人场景的构建要符合社会制度、当地社会文化的要求与需求,在场景建设中融合地方特色文化与制度。

(二)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的构建原则

1.育人场景移动化

网络是大规模在线教育的主要教学与学习场景,这意味着育人场景也必须基于网络。5G 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为实现模拟现实育人场景提供了技术基础;与之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育人实践场所。即通过虚拟现实场景,让学习者通过在虚拟现实中的感官沉浸,触动思想灵魂深处,以提高育人实效。同时,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在线学习平台、小程序等快速增长,在线学习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掌上学习、交互学习、知识付费等学习方式与理念被广泛接受,学生和移动设备的无缝交互成为学习新常态。因此,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的构建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实现从“PC 端”向“移动端”进化,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融入对育人场景生活化改造,即将育人平台与学生生活相连接,在平台界面端口设计上实现生活化。

具体而言,界面端口既有硬件类型也有软件类型,从传统的电话、手机到APP 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智能设备、小程序,它们是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工作的物质载体与基础,通过这些载体能够有效触达各类应用场景,实现教师、学生、学校以及各级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连接。其主要功能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触达育人场景,把学生带入已开发的育人场景中,通过为学生提供在线服务,实现价值传递。第二,记录与收集学生在场景中学习、活动轨迹的数据,开发者可以植入数据标签以实现基础数据的采集,并利用算法解读数据背后的内容,从而科学地认识学生的成长动态。第三,实现日常交互与沟通,以弥补在线教育师生准分离状态的缺点,促进学生与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连接,提升在线教育的归属感。

2.育人场景数据化

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带来了人与人之间更泛在的交互,物质距离已经不能再制约社会交往,人类社会交往出现了“球土化”(Glocalization)现象[16]。球土化的概念是美国文化社会学家罗兰·罗伯逊(Roland Robertson)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17],它融合了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本土化(Localition)的内涵,用于强调二者的相反相成和互动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大范围的情境适应行为的变化[18-19]。媒介不仅是交流的中介和物质手段,媒介本身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并且其使用形式的改变可以带来相应的社会情境变化,而每一次变化都会导致新的信息系统形成。

基于此,场景不再局限于交往的物质场所,通过媒介设备建立起来的数据场景,同样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实现人与环境的强连接。当育人场景能够通过生活化、交互性实现与学生的强连接与聚合时,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就有条件使学生不再以群体概念而是以个体概念进入育人视野,从而生成学生个体的成长数据库与动态化成长轨迹。此时,学生个体就成为思政工作的真正主体与核心要素,而场景则作为数据化的载体支撑并非核心角色。因此,要在继续提升场景内容的体验性和生活化的基础上,打通线下和线上的信息互通,加强线上虚拟场景的建设,从而实现场景全过程数据化。

育人场景全过程数据化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做好数据的开放共享,以及数据的精准解读与应用,并建立数据的安全保护机制。首先,它需要做好数据的开放,这是是实现数据化的前提。育人场景的数据化需要校内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团委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开放学生成长数据,建设学生基础数据库,实现育人场景的建设与基础数据库实现有效衔接。其次,要做好场景数据的解读与共享,建立数据成果共享机制。育人数据为精准育人提供了基础,但数据本身并不能实现育人目标,需要教师从专业视角对学生数据进行“挖掘”和“清洗”,从而找出学生成长遇到的问题以及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精准的育人策略。再者,要重视数据的安全与保护。大数据在为育人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学生个人数据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数据安全与保护带来了新思路。因此,要深入探索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育人场景数据,从去中心化、智能数据、共识技术入手,寻找区块链技术育人场景建设与数据保护中的路径[20]。

3.育人场景生活化

教育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应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充分融合[21]。这也是情境认知、情境学习所倡导的内容,它强调学习发生于建构知识的情境过程中,为此,知识学习应在学习情境与学习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并强调教育场景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连接与交互,认为真实的或者虚拟仿真的教育情境是有效学习发生的重要基础[22-24]。基于此,我们认为,有效的育人需要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作为情境基础,重视学生日常生活状态在育人过程中的迁移与交互。因此,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的育人场景或者场域建设,直接关乎育人工作的实际成效。对此,育人场景的构建要与学生主体的生活常态相适应,以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思政载体界面端口的建设主要有:开发独立APP、以社交媒体为载体搭建界面程序、通过智能终端机这三种形式。不管何种形式,都应该从适应学生的使用习惯来考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使用平台的积极性。就开放教育、网络教育学生而言,他们长期与学校处于分离或者弱连接状态,普通高校学生常用的诸如易班、今日校园等独立APP,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或者学习需求相距甚远。因此,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载体的开发,应与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常态相融合,以微信公众号或者小程序的形式呈现更为适合,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直接触达育人场景,实现网络育人与学生生活服务无缝对接。

4.育人场景个性化

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生活化、移动化与数据化,必然要求育人工作的个性化,从本质上要求尊重学生在育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打破过去“教师—学生”单向传播的思政模式,强调“教师—学生—教师”的循环互动,即要求育人活动中的师生是主体平等对话的关系,旨在通过教育者与学习者相互交流、沟通来实现网络育人的有效性。尤其是以成年学生为主体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学习者,他们具有多社会重身份,在思想与认知上更加成熟并且趋于定型,对自己的认知更加坚定。因此,在育人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获取应以学生活动的大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解读学生的成长个性化需求;同时,基于相关理论对数据背后的事实与信息解读,并提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新见解。

五、大规模在线教育场景育人的实践形态

(一)以020(Online to Offline)理念构建育人共同体

1995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厄内斯特·博耶尔(E.Boyer)提出了“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的概念[25],但这一时期教育领域“共同体”的概念还局限于“实体”(Offline)范围内的研究。直至2010年,美国Trial-pay 创始人兰佩尔(A.Rampell)“基于线下商务运作与互联网的融合”提出O2O 的概念[26],教育领域的共同体研究也尝试从“线下”走向“线上”,并强调二者的融合与相辅相成,教育领域的“O2O 模式”开始形成。其以在线学习平台作为媒介,结合在线资源和线下资源的优点,将两者优点最大化,促使学生通过在线学习系统化课程,有效掌握学习技能,提升学习成效;同时,学生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去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实际运行中形成了“线上—线下”的教育共同体,这一理念与实践探索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换言之,基于“O2O 模式”的育人共同体,在技术层面已经可以实现,尤其适用于以线上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学习者。

“O2O 育人共同体”结合线上和线下的优点,在思政工作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由学校开发适合的网络育人平台,整合网络思政资源,打造适合成人学生的育人场景。学校可以通过算法或者大数据分析学生通过使用育人在线平台而产生的成长数据,从中发现学生的认知盲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把握学校育人成效,再通过线下共同体来进一步解决学生成长困惑。在师生互动良好的情况下,“O2O 育人共同体”亦能鼓励学生表达意见,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也可和教师共同制定出成长的目标和进度,从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进而使思政教育不再遵循着单一轨道,提升育人成效。

(二)以工作和日常生活形态为载体构建育人场景

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是视听媒介对生活形式、世界图景转化的时代。在这个被称为“场景媒体时代”的变革语境中,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在特定时间、空间、情境、场合和需要中定位和实现的,而围绕个体存在的这一切就是场景。因此,育人场景要与生活场景相呼应,在虚拟育人场景构建中彰显生活化的特点。日常生活的范围原本很宽泛,它包括工作、休闲和家庭生活等领域,这些都以场景形态存在,日常生活之于人的存在具有本体论意义[27]。日常生活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场所,也是人类交往、互助的场所。日常生活对于学生同样具有本源地位,学生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都深受日常生活的影响。吸引学生参与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内容要与其生活世界相协调,这突出强调了教育内容个性化的重要性。例如,有研究者认为,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始源和归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在微观层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融通[28]。也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从现实的琐碎中寻找的精神境界,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近日常生活,又必须超越日常生活[29]。

需要指出的是,在师生主体协同的前提下,为学生参与构建适配的育人场景,其场景空间既是知识学习的载体,又是沟通学生现实世界的桥梁。在场景中,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成长,活动或者载体成为育人工作的重要支撑。当然,这需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对场景进行算法赋能,方可实现精准化、个性化育人。

(三)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搭建沉浸式育人场景

伴随着5G、XR/VR、全息、AI、大数据技术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沉浸式技术所构建的沉浸式学习场景/空间,为学习带来无边界、交互性、愉悦性、具身性的沉浸体验。沉浸式体验包括知觉(感官)沉浸和精神(心理)沉浸二个层面,其目标都是引导学习主体参与其中,引发情感共鸣,这是沉浸式育人场景的价值追求。育人空间的塑造离不开特定的情景,营造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育人空间,无疑是吸引学生参与育人活动的有效手段。参与育人活动也是学习的具象表现,只有做到身到、心到、身心合一,才能进入具身化的沉浸式学习。所谓沉浸式育人场景,就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沉浸式价值体验情境与空间,以吸引学生沉浸其中并参与学习、开展互动以及价值探索,并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等对学生参与情况进行量化储存,动态分析学生的成长态势。

沉浸式育人场景包括沉浸式实体育人场景、沉浸式虚拟育人场景以及沉浸式融合育人场景。实体育人场景主要借助实体建筑、实体环境并结合自然的光影效果等,以触发学生对所处情境的多维感知并产生情感共鸣,它是场景育人的最基础形式,所依赖的载体是物理空间以及空间内的实物、及其营造的价值氛围。典型的实体育人场景,如历史遗址、自然人文景观等;而沉浸式虚拟育人场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的沉浸式育人空间与情景,营造出“境身合一”的沉浸式氛围,来引导学习者参与体验、互动,通过人与技术的自然交互实现育人目标,它追求技术、空间、环境与学习者具身、情感的融合。典型的沉浸式虚拟育人场景有历史情景VR 体验,如,人民日报推出的“云游敦煌”。沉浸式融合场景则是依托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XR、AR+8K 等,将虚拟场景与实体场景融合,营造出更真实、具体的育人情景,犹如沉浸在实体场景中,实现高度融合的人机交互与境身合一。典型的沉浸式融合场景,如2021年中央电视台采用5G+8K 技术制作的春晚节目,通过虚拟网络交互式制作模式(VNIS)实现现场的互动。限于技术开发的成本,目前,沉浸式育人场景以实体育人场景与沉浸式虚拟育人场景为主,对沉浸式融合育人场景的使用还较少。基于增强育人实效的视角,沉浸式育人场景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层面的需求变化,创设高度沉浸、融合现实、轻松快乐的教育情境,通过丰富教育资源的呈现形式和学生的体验模式,来激发体验者的兴趣和快乐感,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因此,通过设计网上主题活动,充分运用5G、VR、AI 等新技术,搭建网络竞答、虚拟体验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学、赛、将、展等全面开展育人工作;引入网络游戏模式,设计闯关式的游戏化环节,使得体验者从中获得乐趣与幸福感,在可持续的循环体验中达到育人效果。

(四)以学生成长数据为基础建立学生数字画像

学生数字画像是根据学生基本属性、生活习惯、学习行为、历史记录等信息的搜集、分析、预测,尽可能地标签化、形象化和可视化,使数据的搜集成为客观信息的镜像反映,以便教育者基于多种数据进行相关分类、搜索、回归等处理及画像建模。在实践层面,浙江开放大学通过建设基于微信端的学生思政平台,开发集理论学习、主题活动和师生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育人场景,打通整合学校各部门的数据,形成“搜集—储存—处理—分析—输出—决策”于一体的闭环数据系统,推动数字化记录与分析学生行为轨迹。通过记录成长数据,全方位展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变化历程(见图3)。以“e 路求真”平台为例,通过为学生提供近40 项“学生事务服务”,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资助情况、校园卡消费情况、校园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心理健康状况等。这些数据综合绘制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轨迹,生成个性化的学习画像、心理画像、活动参与画像等,通过画像数据从而可以全方位地了解他们的成长变化。

随着5G、XR/VR、全息、AI、大数据技术的迭代与更新,人类社会发展步入“数智融合”(BD+AI)的新阶段。所谓“数智融合”,是指在数据挖掘、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支撑下,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取向,以及其所具有的数据感知、理解、推理、预测等能力,通过数据挖掘不断提升其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再通过数据驱动与深度学习实现智慧决策与服务[30]。基于“数智融合”驱动,数字孪生(DT)技术从工业制造不断向社会治理、教育治理等领域拓展。

数字孪生是数字画像的技术迭代,它的技术基础主要是“AI+XR+5G”以及全息技术的融合,与以“AI+大数据+学习分析”为基础的数字画像相比,具有高度仿真、动态映射、虚实共生、迭代进化和智能应用的特征。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克服对学生画像数据来源真实性、全面性无法实时掌握的限制,通过自带设备、自适应技术、可穿戴技术、情感计算、机器学习等,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数据、行为数据、心理数据,进而构建系列高度仿真的虚拟模型,为教育者监测、诊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为预测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现象提供真实有效的决策参考。未来,基于“数智融合”(BD+AI)驱动的学生数字孪生画像,能够实时、全面、真实地呈现学生成长数据,帮助思政工作者实现育人工作的“知其所以然”,读取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机理,从而能够更精准地采取措施,不断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结语

教育的发展要紧随技术的更新,与技术做有效结合,为学习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的革新以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的场景化必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实践,必须顺应场景化的发展趋势,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大规模在线教育学生的特点进行智能化转型,积极主动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的教育发展趋势,从不同层面构建生活化、智能化、沉浸式的育人场景,创设场景空间形态、主体有效互动的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适配的育人服务,以实现既定的育人价值与文化传播。

当前,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的构建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相关理论还有待继续厘清,特别是应用5G、XR/VR、全息、AI、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沉浸式育人场景、数字孪生成长画像的实践,尚有诸多技术难题需要克服。尤其是成长评价指标的设定,既是技术问题,也是教育评价的难题,且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伦理困境,如学生数据泄露风险增加、教育公共利益受损等。本文对大规模在线教育育人场景的构建所做初步探讨,旨在为提升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育人实效,提供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育人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