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和区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拧紧利益纽带 实现跨域合作

2021-05-28于广宁

河北农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沙河股权成员

□文/于广宁

邢台南和县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成员出资总额2000万元。经过近8年的发展,这个合作社的种植规模已从最初的3766亩扩展到近3万亩,涉及南和县6个乡镇30个行政村共6696个农户。合作社地处我国小麦核心产区,主要种植优质强筋小麦、玉米两大主粮,亩均产量小麦1100斤、玉米1300斤,粮食年产量3.3万吨。2018年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2019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生产要素入股,夯实多元合作

金沙河合作社成员数量众多、成员成分多元,涉及利益群体庞大。合作社现有成员445名,从成员身份上分为三类:一是企业法人成员一个,即金沙河面业集团;二是职业农民成员72名;三是股权农户,即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户372户。

合作社容纳了资金、技术、土地三种生产要素出资,形成了企业法人、职业农民、股权农户三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利益联结纽带,夯实了跨地域多主体合作的利益基础。从出资结构看,三类成员的出资各不相同:一是企业法人成员以货币出资671万元,负责提供粮食种植的经营性成本投入;二是职业农民成员以自身经营管理技术出资,人均负责管理约400亩土地生产经营;三是股权农户以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涉及两个试点村的372个农户约1800亩土地。

“摊股入亩”分红,完善利益纽带

由于土地资源在质量、位置、承包期限等方面各不相同,职业农民的技术经验、管理能力等也因人而异,难以对其货币化评估定价。为激励成员的积极性,合作社以每个职业农民种植管理的一定面积地块为独立核算单元,“摊股入亩”按比例进行盈余分配。合作社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照土地流转方式,实行固定租金和股权分红两种分配方式:

固定租金模式。单个职业农户独立核算的地块,在每季种植前支付承包农户“双500”固定租金、扣除其他各项种植生产成本后的经营利润,由企业法人成员与该职业农民成员进行“五五分成”。

股权分红模式。同样以单个职业农民的种植地块为核算单元,股权农户成员获得“固定租金+二次分红”,灾年时保证股权农户固定租金收益,丰年时所得盈余再进行二次分配,按照5:3:2的比例分配给职业农民成员、企业法人成员和股权农户成员,保证股权农民负盈不负亏。

在这两种分配模式下,职业农民成员均获得独立经营地块上种植盈余的50%。这样的分配方式在有效确保职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责任管理意识的同时,也保障了股权农户和企业成员的利益,实现了合作共赢。

此外,为加强风险防范,提高农户成员的风险抵抗能力,在县财政统一缴纳农业保险、合作社自行购买商业性保险的基础上,合作社还建立了风险保障金。当因受不可抗力等特殊因素导致成员种植经营出现严重亏损时,合作社向职业农民发放生活补助。

职业农民代表制,民主管理更透明

金沙河合作社农民成员众多,单个农民成员的权益比例很小,尤其是股权农户成员的户均流转面积4.74亩、不足合作社土地面积的万分之二,多数股权农户成员对合作社种植经营决策缺乏专业识别判断能力,因此,直接参与合作社民主监督和管理既费时又费力,参与意愿和动力不足。为此,金沙河合作社采用职业农民代表制,由职业农民成员代表股权农户成员参与合作社民主管理。职业农民成员参与合作社日常种植管理全过程,对种植成本、收益核算情况更为了解,他们与股权农户成员是同股同权的利益共同体,能充分代表股权农户表达权益,股权农户成员也愿意接受职业农民代为行使民主决策的结果。

为了加强社内监督,实现财务公开透明,合作社引进“农事宝”手机应用软件实现全流程透明化监管。在“农事宝”的信息化管理下,合作社所有的物资采购、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等财务信息均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在线查询、实时共享,职业农民成员还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各项物料领取、农机使用等情况,查阅历史年份及当季种植的各项开支、收入明细及盈余分配,了解农田种植的作业标准,记录各项作业的工时、人力等细项指标,对作业质量进行评判打分。

主粮规模化、产业化,推动融合发展

金沙河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小麦、玉米两大主粮种植,不断开发适宜该地区种植的优质粮食品种,在闫里基地3000亩试验区种植多个类别的小麦、玉米品种,进行良种对比筛选,从种源上提升粮食品质,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合作社种植的3万亩土地全部为高标准现代化农田,全部地块经土质检测,因地施肥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肥的比重,提高基础地力,将农户手中的土地改造为适宜粮食种植的绿色高产田。

合作社开展土地集约化利用,通过平整土地、填沟去垄,平均每100亩可增加两亩种植面积。集中采购生产物资,合作社成员户均比普通农户节省成本130元/亩。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进行精细化操作、标准化管理,每亩地可减少化肥使用量40千克,增加有机肥用量100千克,每亩节水100立方,亩均粮食增产100千克。从田间地头直接对接下游粮食加工企业,减少中间环节,每千克节省运输储存费用0.08元,每亩可增收约96元。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合作社生产的强筋小麦品质好,既可以作为麦种比普通小麦每千克高出0.2元销售,也可以作为一等麦直接销售给加工企业。

合作社充分利用企业成员在资金、市场信誉和风险抵抗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合作社作为企业的原料生产车间被纳入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实现了小麦从田间地头到挂面出厂的全周期生产,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户产品的获益环节。

面对规模化经营对种植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合作社不等不靠,2015年建成集住宿、餐饮、学习、会议为一体的合作社培训基地,成立合作社职业农民学校,开辟3000亩的现场教学试验田,采用全日制的职业化学习管理模式,对“种地老把式”成员开展职业培训。目前,合作社通过职业农民学校培养出100多个职业农民。

金沙河合作社有机融入现代农业产业生产链条,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实现了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多方共赢。

猜你喜欢

沙河股权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A公司股权激励研究
白沙河
抢渡沙河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探究
改制企业应加强和完善股权管理
如何有效开展国有文化企业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