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中探究性教学法的运用策略研究
2021-05-27何嫣然
何嫣然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也更加注重采用多样化手段授课,化学学科本身就具有抽象、系统的特点,单凭依靠传统教学理念授课是很难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应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借助探究实验来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全面掌握化学知识,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文章将围绕初中化学实验中探究性教学法的运用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提出促进应用初中化学实验应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法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法;运用
一、 引言
化学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要始终重视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来进行授课,以此来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性,让学生对化学学科始终秉持正确的态度,融入各学习环节中,形成自主探究能力、自主处理问题能力。并且教师还要以一种正确眼光看待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优化完善教学策略和理念,为确保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探究性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会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着更多表现自己的空间,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科学素养以及实验严谨性有着深远影响。
二、 针对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究
当前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教师未能始终关注和重视探究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由于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为深远,所以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时,会依然利用灌输型、“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且初中时期的学生,需要面对较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教师会尽量缩减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把节约出来的时间让学生直接背诵各理论知识,也正是由于教师这一错误的认知,导致未能落实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相互融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发挥出探究性教学法的利用优势。
第二,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未能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本身化学学科就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各种重点知识单凭依靠理论性讲解和口头授课是很难帮助学生全面内化吸收的,但是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是较为系统、专业的,是对各化学药品、仪器的操作,所以说较为危险。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时,应当要为学生树立正确实验操作意识,具备安全意识,在各实验前要告知学生注意事项,实现让学生能够依据教师设定的步骤一步步完成实验。但是在这一背景下,导致学生的思维较为固化,单纯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实验,从而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甚至会逐渐失去对化学实验的主观观察。
三、 针对促进初中化学实验运用探究性教学法可行性对策的探究
(一)注重落实强化实验探究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前提保障,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习环节中,确保跟上教师授课节奏,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其中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包含各种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深入挖掘教学素材中具备趣味性的实验,科学合理的设计趣味性实验,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让学生具备实验探究意识,深入全面掌握化学实验中所存在的问题,加强思考和探究。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鉴别二氧化碳”这一化学实验时,要求在实际开展实验前,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各教学工具,先为学生展示透明的液体,还要告诉学生“今天的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会给你们变魔术”,然后教师就开始往透明的瓶子里吹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细致观察,结果发现在经过吹气后,瓶子里透明的液體会逐渐变为“牛奶”,这让学生感到很神奇,都会思考为什么,一瓶透明的液体在吹气后,怎么就会变成“牛奶”了呢。然后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往石灰水里吹气,而在这一过程中二氧化碳会和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原本澄清的液体会逐渐变成浑浊的“牛奶”,通过这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并了解其中所存在的奥秘。所以说,注重创设具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不仅能发挥出探究性教学法的利用优势,同时还会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各学习环节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实现重点开展启发讲解教学
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注重采用探究性教学法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研究手段和化学实验法,促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和受益,再进一步模仿实验设计,积极地融入实验过程中。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开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以及性质研究”这一化学实验工作时,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依据学生当前现有的实验知识来促使其研究以下问题。第一,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制取中存在的反应原理;第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第三,二氧化碳和氧气两者之间的性质对比;第四,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所应采用的收集装置。在提出各问题后,要求教师进一步为学生系统地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确保学生在经过系统专业学习后,有效对比和研究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制取、性质,落实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以及迁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应让学生综合考虑所学习的化学实验反应原理,自主设计二氧化碳实验装置方案、关键步骤,落实让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和研究,并完成动手操作,从而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三)理清初中化学实验各个原理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探究性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要实现帮助学生理清各实验原理。换一句话说就是在完成化学实验后,教师应为学生解释清楚化学实验的原理,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所以在开展化学实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促使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了解在化学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当出现这一现象时需要什么条件,教师都应在实验前为学生合理提出和实验内容相关的问题,在潜移默化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探究能力,发挥出探究性教学法的利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