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EST模型的高职食品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研究

2021-05-27邵士凤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模型

邵士凤

关键词:PEST 模型;高职食品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教育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加强服务能力建设。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承担着为广大食品企业培养合格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提升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促进产、教、学、研相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服务产业的内涵及PEST模型概述

近年来,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结构升级逐渐展开,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1]。随着世界产业格局的不断变化,世界各国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提升本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要与产业协调发展,服务现代化经济建设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开展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加强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培养满足产业升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PEST分析法是系统分析方法,从宏观角度分析研究主体所处的政治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环境(S) 和技术环境(T),从而为其发展制定相应的策略[2]。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服务产业能力的因素较多,充分利用PEST模型可以更全面透彻地分析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产业能力的宏观环境,制定更为合理的服务产业的策略,扬长避短,提升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3]。

二、食品类专业服务产业的PEST模型分析

(一) 政治法律环境

影响高职院校服务产业能力的政治法律环境因素包括政治制度、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是从国家层面,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辽宁省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其目的就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高职学生核心能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的能力。

对于与高职食品类专业密切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相关政策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发〔2019〕12号《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支持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加工强县。”《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政府主管部门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大力支持,为食品类专业提出了服务的方向。将食品加工专业知识与技能与乡村振兴政策相对接,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升职业院校食品类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二)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环境等。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所在的沈阳市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工业基础较为雄厚,交通便利,辐射作用较强,沈阳经济区其他城市农业资源丰富,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农业产业集群[4]。学院毗邻国家级农业开发区——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众多,大中型食品企业500家以上。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沈阳经济区建设是辽宁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根据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沈阳经济区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后工业化阶段[5]。与先进省份相比,尽管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良好的经济环境可以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广泛的建设基础,为学生提供更理想的工作岗位,为学校服务产业搭建更为宽阔的平台。

(三)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环境也是影响高职院校服务产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辽宁省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打造“新时代辽宁精神”,凝聚起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1、工匠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而职业院校也把培养工匠精神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方面,提倡精益求精,追求高质量的发展。全国上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呈现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热烈氛围,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已经蔚然成风,这极大地推动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促进职业院校服务产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创新创业精神。近年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国力的竞争更加突出地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核心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些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6],全社会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各类支撑平台不断涌现,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7]。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已逐步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学生适应现代企业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是学生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的能力,也是职业院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服务产业的重要基础。

(四) 技术环境

1、新技术、新设备带来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完善[8]。在很多大中型食品企业里,各类加工、检测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跨学科的技术融合不断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给校内教学任务实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学校作为人才的供给侧,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侧,如何适应新形势、实现深度的产教融合,如何使课程标准对接产业标准,如何使校内实训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对接等等,都是学校和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

2、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产品加工企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链也在逐渐延伸。原来一些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产业链短,渠道单一,利润较低。近年来,与农产品相关的人才、资金、技术等逐渐融合,共同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而农产品加工的技术、设备与食品类专业密切相关,亟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有效融入农业产业链中,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对高职食品类专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基于PEST模型的高職食品类专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一) 对接企业标准培养学生核心能力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食品生产企业的工艺与设备都在不断改进升级,多年前的教学内容已经和生产实际相脱节,需要根据企业生产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典型教学项目为基础,对接企业生产标准完善课程标准,以典型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核心技能。

(二) 促进产教融合,拓宽学生就业创业渠道

高职院校要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产教融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引导企业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服务产业,提升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水平,才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多方共赢。要对接企业典型岗位,深入挖掘企业资源,实现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的无缝对接,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三) 搭建产、教、学、研服务平台,完善校企联动机制

随着食品行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竞争日趋激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职业院校的服务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区域产业实际,实施校企联动,共同搭建产、教、学、研一体化服务的平台。要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争取政府主管部门支持,实现校企资源互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与行业、企业共同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支持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以核心技能为基础,以典型项目任务为引领,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猜你喜欢

模型
自制空间站模型
构全等模型解中考题
从勾股定理到“一线三等角”模型
基于ARIMA模型与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的投资组合选股
基于ARIMA模型与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的投资组合选股
三角函数的坐标系模型
巧构模型妙解赛题
模型小览(二)
借模型之力 释难题之疑
导数中涉及“[ex,l n x]”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