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医养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1-05-27甄臻乔晓鸣魏巍
甄臻 乔晓鸣 魏巍
摘 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医养结合为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在养老、医疗领域还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短板,高职医学院校需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在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实训基地、加强师资建设、举办技能大赛等方面积极探索,为职业教育改革献计献力。
关键词 养老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3.018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Medica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duction Education Integration
ZHEN Zhen[1],QIAO Xiaoming[1], WEI Wei[2]
([1] Department of Medicine, Jinan Campus,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Jinan, Shandong 250002;
[2]Shandong Provincial Third Hospital, Jinan, Shandong 250002)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aging process in China, people's demand for pension services is growing day by day.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nursing is the general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n the field of pension and medical treatment.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follow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policies, actively explore in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building training bas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holding skills competitions and other aspects,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pens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改善,我国老龄化进程也逐渐加快。报告测算,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1]如何满足人口众多的老年人康养问题,事关民生福祉。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但是我国在养老、医疗领域还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短板,这就需要高职医学院校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勇做新时代新教育。
1 医养人才培养的背景分析
1.1 医养结合需求增长
医养结合是把专业的医疗技术和日常饮居、生活养老、康复训练等相融合,以医疗为基础、以康复为支柱的医疗模式。
目前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惊人成绩,但随着工业化、人口老龄化,加之吸烟、酗酒、久坐、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使慢性病发病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养老形势仍然严峻。85%的老年人同時患有2种主要疾病,50%同时患有3-4种主要疾病。[2]他们迫切渴望与医疗护理、康复治疗及健康管理相结合的养老模式。然而,在市场化的经济社会中,年轻人只争朝夕的工作压力大,加之“4-2-1”家庭结构(4个老人、夫妻2人、1个孩子),迫使独生子女无力照顾老人、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老年人对康复训练、医疗照顾、生活护理和关心陪伴为一体的养老渴望日益增长,医疗康养市场供给不平衡、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医养结合是医疗改革中重要的新型康复工程,是一种切合实际的医疗创新模式。
1.2 医养服务业如日方升
老龄化带动了养老医疗护理行业的兴起,目前高端康养行业市场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对目前人口年龄结构和养老结构现状的调查显示,[3]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只占20%,而这8000家医疗机构所面对的客户高达2.3086亿人,说明医养结合模式在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涌现了一批医院内部设置养老区域、养内设医模式、医养合(协)作模式的实践,开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院、老年公寓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机构,效果明显。[4]“全链式”“多主体融合式”、中医药“主动健康式”“回归社区式”和“回归家庭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不断推广,[5]涉及日常照料、健康教育、心理陪伴、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等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医养服务体系遍地开花。医养服务行业市场稳步增长,与医院携手并进的养老机构数量和高素质从业人员数量增加。医养行业的发展壮大,不仅能够满足老龄化带来的产业需求,还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1.3 高素质医养人才炙手可热
在利益驱使下,医养行业发展不尽规范,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理论储备少、知识技能差的问题,加上薪资待遇、晋升途径、公众认可等方面不理想,导致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人员较少,很难能满足市场需求。
201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指出,“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建立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教育培训制度,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吸纳就业,建立养老服务褒扬机制。” 全国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点新增56个,位列年度专业设置数量最多前十,总数达到278个。[6]从政策导向看,目前国家养老护理人才紧缺。高职医学院校若能顺应时代要求,注重老年医学、护理、康复专业培养,加强养老护理员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出一批技能过硬、理论扎实、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高素质养老人才,必定深受行业喜爱。
2 医养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院校根据自身情况,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实体,是学习与行业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深度的融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指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完善校企合作激励约束机制”。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探索医养人才的校企培养模式,将具有重大意义。
2.1 深化产教融合
高职医学院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医疗康养人才培养方案,主动与养老机构、医疗护理院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技能培养、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方面深化合作。学校为行业企业提供学习场所、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企业积极把专业技术、设备设施、实践经验、管理方法融入理论和实习教学中,多措并举促进人才开发。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可获得发明专利、科研结果和薪资报酬,养老机构可获得年轻且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
国家需要出台一系列促进产教融合的政策体制,为医养服务产教融合保驾护航。对企业,建设产教融合试点单位,确定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相关企业给予经济、土地、信用等方面的鼓励,并适当减免部分税收缴纳。对高校,鼓励高职医学院校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护理学等相关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政府统筹资源,探索职业医学院校、科研单位、行业企业与养老机构共同培养的新模式;鼓励定期开展医养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为医养机构输送本领过硬的医疗、护理人员。
形成产教研一体化、政行企校携手并进的模式,实现“三个融合”,即医养人才培养策略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依據养老业的发展情况,培养出满足本地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深度融合,鼓励学生获得护士资格证、健康管理师证、康复治疗师证等多类技能证书;知识传授与实习实训深度融合,根据养老机构、护理疗养院的实际需求,加强实习实训教学和考核评价。最终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医养人才培养质量。
2.2 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
通过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制定实训计划、指导实训过程,提高学生医养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成为康养机构可用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可以利用师资设备等资源,为康养机构开展新进员工岗前培训、老员工补训、证书考试培训。
2.2.1 实体基地
在政府统筹管理下,建设一批先进的医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学校企业联手建设开放型、共享型、智慧型,集教学实践、社会服务、技能培训、真实生产于一体的实训基地。鼓励龙头养老机构积极参与医养产教融合相关项目,把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纳入理论和实训教学,并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积极招募医院、养老机构、社会团体参与,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经验,集思广益,提高基地建设、管理水平,寻求具备中国医养特色的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推动更多职业医学院校参与1+X证书制度实施并承担更多职业培训任务,为大众、学生取得护士证、康复治疗师证、健康管理师证等职业证书提供强大支柱,为医养企业提升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带来新的希望。
2.2.2 网络基地
围绕老年护理、康复治疗、健康管理等关键课程,推进网络平台资源和实习实训资源共建共享,组建一批灵活多样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加强虚拟工厂等网络教学指导,面向全体同学开展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杰出共享资源库自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学分银行”终身学习的职业本领,提高学生健康信息库管理、先进设备操作指导、远程医疗实施、健康宣传科普制作的能力,以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标识等新新兴移动医疗和智慧养老的时代要求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2.3 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队伍是学校完成教学的根本保证,也是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但高校企业普遍存在医养专业师资力量较弱的现象,因此要通过一系列方案打造出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技能精湛的“双师”队伍,提高队伍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
2.3.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的价值观念、道德操守、职业品德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医素质的养成。职业医学院校只有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培养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作风端正的医养行业大国工匠。
2.3.2培育“双师型”教师
医养相关专业的老师,应该具备合格的职业素质,宽厚的基本理论,渊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引进养老机构优秀技能大师来校任教,成立名师工作室,并给予一定绩效补贴。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教学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素质成为“双素质”教师。教师不仅拥有教师资格证,还可以有护士证、医师证、健康管理师证、康复治疗师证等“双证书”。学校与行业企业多交流磨合,教师可以在康养机构任职并获得相应“双职称”。
2.3.3促进教师良好发展
根据医养专业需求、市场导向、目标实施、动态考核的原则,着重引进一批高端专家学者或行业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发挥高端引领作用,并提高岗位薪资、加强考核管理。实施优秀人才选拔计划,坚持公开招募、择优入选、专家评审、组织管理,整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健全“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促使教师提高学术能力、教学基本功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加资金投入,保证优秀教师的薪资待遇,保证项目经费的管理监督,保证人才引进工程的使用效益。创造良好舒适、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学术氛围,设置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的晋升计划。
2.4 发挥技能大赛积极作用
护理、康复技能大赛可推动医养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意识,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共同制定比賽项目、比赛标准及评分细则,对在校生和医养机构工作者开展理论和实践操作比赛初选,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复选,通过病案问诊、健康评定、康复治疗、案例分析、抢救技能等方面的强化培训,最终根据实际病例考察相关操作。重点评估学生的基本技能、操作水准和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医患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等职业素养进行考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
3 结语
高职医学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健康保障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探索高职医养人才培养策略,深化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紧密合作,增加了养老、医疗、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了高职如今热门的教育教学改革,为解决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新视角,具有深远影响。
*通讯作者:魏巍
基金项目:2019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9278)
参考文献
[1] 新浪网.AI数据: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达最高峰 近30%超65岁.http://k.sina.com. cn/article_ 3164957712_ bca56c 1002001aps1.html?from=news&subch=onews.
[2] 蔡巧英,荣娜,宋艳苹,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医学院校发展老年专业的优势及思考——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6):2572-2574.
[3] 搜狐网:“医养结合”模式下,健康产业发展新方向.https://www.sohu.com/a/325658254_120181580.
[4] 张巍,吕芯芮,吕春华,等.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现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9):261-267.
[5] 腾讯网.“医康养工”强势集结,优雅老去有路径.https://new. qq.com/rain/a/20201016A0A50I00.
[6] 光明网.养老专业人才紧缺困境如何破解.https://theory. gmw.cn/2020-04/07/content_33718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