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21-05-27徐丹

考试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数学教学初中

徐丹

摘 要:数学作为教育的重点学科,贯穿于学生的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同时数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活跃的发育阶段,学生也处于青春期的快速成长阶段,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成长规律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文章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教学创新

一、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学生非常重要,数学是普遍意义上较难的学科,教师的教育应该秉承“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理念,采用分层教育和差异化教育的模式,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寻找到符合自身能力的学习路径,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成就感、激发数学潜能,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铺平道路,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 核心素养培养下初中数学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初中数学教育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采用应试教学法,课堂上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忽略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更多地采用填鸭式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以此提高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也忽略了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未来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化和综合化,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探究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找到数学的学习乐趣,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质疑意识,以此实现全面化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初中数学课堂教育过程并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双向性的。初中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因素非常多,例如:学习环境、学习态度、教学内容等,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年龄。注重核心素养培育,可以让学生思维完全融入学习环境当中,而这其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效的课堂反馈会促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效地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碰撞。部分教师往往以自身为课堂主体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沿用自身的主观意识,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劝学生的掌握情况相差甚远。注重核心素养培育,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度提升,精准找到学生的学习盲区或偏弱环节,为教师进行教学方案优化和调整,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深度,从而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四、 現代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学生的教育需求

我国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以及社会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关心,而初中数学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往往将教学脱离实际生活,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忽略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沉浸在数学环境中真正了解数学知识的运用技巧。

(二)忽视了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基于学生的生活化教育以及学习兴趣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因此,对于教师也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需要秉承科学谨慎的先进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意创新自身的教育途径,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但是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方法过于保守,往往只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没有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也没能有效地创造出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将数学知识进行锻炼和运用。

(三)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很多时候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公式的背诵,但是学生的表现却并不积极,因为数学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无法提高学习兴趣。实际表明很多时候教师认为学生应该对待学习就有一定的严肃态度,但是这并不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成长规律,爱玩爱闹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应更多地基于学生的本性找到最佳的学习兴趣点,通过多方式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探索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游戏中获得愉悦感。

五、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对整体性教学方案的全面规划与引导,同时也是保证教学活动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人本设计理念和细节教学两个方面。首先,人本设计理念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了解教材的整体教学框架和思路,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现阶段的学习重点进行统筹安排,制订合理的教学活动,要保证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细节教育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数学对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还缺乏逻辑性和推理性,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这也是德育教学中的重点环节。

例如,在三角形的问题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剪裁了解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等边三角形,都需要满足哪些特质,然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为各类三角形下出精准的定义,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在小组讨论中提出问题,增加问题的价值性。

(二)强化教学目的的作用

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要秉承科学谨慎的态度,为学生探索符合其现阶段能力的学习方法与途径,同时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学细节的把控,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目标进行对比和纠偏,防止在过程中出现偏离,而在后期教育产生较大的差异性。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加以更多的爱护和关心,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赏识教育,教师尽量避免传统教学中威严的形象。其次,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安排具有动手环节的教学活动,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长时间让学生伏案学习和数字有关的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不仅会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可能产生负面情绪。最后,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未来的社会发展靠学生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更加高阶的学习任务,只有注重团队配合,才能有效提高其自身的知识储备,让学习更加具有效率,从而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品质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数学教学初中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