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7张小龙
张小龙
摘 要:化学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开展化学实验时,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在当代教学改革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开始利用趣味化学实验法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化学实验学习当中。文章主要通过分析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及这种教学方法存在的阻碍,提出相关教学措施。
关键词:趣味教学;化学实验;初中学习
一、 引言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初中化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不同的化学实验方法,还要理解化学理论和概念。很多学生在开展化学实验时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缺乏自主性,导致整体学习效果较差。在新时期发展的当下,趣味化学实验的方式就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贯穿不同的化学实验类型,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以兴趣作为主导,循序渐进地融入化学实验当中。目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还是难以让学生产生较大的兴趣,促使初中生在接触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无法了解到深层次的知识内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以自主性的实验模拟行为作为主导,如果学生在学习当中缺乏自主性就会导致实验难以开展,无法确保教学效果。趣味化学实验就可以对化学实验进行转化,使得枯燥乏味的化学概念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在趣味化学实验教学下,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得到激发,在长期的趣味性实验教学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以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高效完成化学实验学习任务。
(二)培养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生的学习来说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体现。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化学教师逐渐改变了教学目标,其开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形式结合起来完善教学形式,并且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让化学这门基础学科能够得到学生的重视。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虽然学生在初步接触化学学科知识时主要需要了解化学概念,对理论知识进行转化,但是还是需要按部就班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对固定的化学实验形式进行转化,让学生在接触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时体会到不同的趣味。这种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是在于其可以在达到基础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使其形成较好的实践学习习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营造和谐氛围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大多一板一眼,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让其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完成任务。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在开展化学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容易丧失自主性。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要求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本质,并且按照相关步骤及方法提高实验学习质量。长此以往,学生可以感受到化学实验学习的乐趣,还能够对化学理论知识进行趣味性转化,让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延伸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
三、 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阻碍
(一)教师观念落后
教师在教学当中的表现会给学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学生会有意识地模仿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在学习过程当中表现出来。在我国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还是有部分初中化学教师故步自封,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创新。在实施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加入了趣味性元素,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化学实验教学理念。很多教师仍旧以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形式为主,虽然这种教学方式无可厚非,但是无法达到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的需求。在长期的传统理念教学当中,教师虽然能够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规范性,但是无法给学生带来较多的实验乐趣,导致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程度不高,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二)学生参与度不足
学生在学习当中需要全身心地参与进来,才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起到较好的教学效用。虽然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已经逐渐被初中化学教师所采用,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较弱,学生没有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在课堂学习当中难以全程参与进来。大多数学生受到传统学习理念的影响,尤其是在初三阶段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希望通过这个新的学科拉开差距,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因此,很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满堂灌”的学习形式,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会做笔记,并且花费较多精力记录教师的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趣味性化学实验的实施无法凸显其特点,学生仅仅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想理念,在课堂学习当中没有投入到趣味性化学实验当中,缺乏实验互动,难以体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三)缺乏趣味化学实验经验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当中都会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从而不断优化教学形式,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感受。在所有的学科教学当中,化学学科教学对于严谨性要求较高,教师需要保持严谨的实验态度才能够确保化学实验的科学性,得出正确的化学实验结论。基于此,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时都需要与教学形式进行磨合,在一定的期间内,难以呈现完整的趣味化学实验形式。教师缺乏趣味化学实验经验,在教学当中无法体现实验教学的灵活性,甚至还会产生手忙脚乱的现象。虽然学生可以辅助教师完成趣味化学实验,但是教师还是难以对整个实验进行操控,影响正常教学。
四、 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途径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在各个教学阶段当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也能够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实施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实验学习当中,提高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比如,在开展“制取氧气”这个实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三种实验形式让学生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悉教材知识内容,让其对氧气的性质进行了解,并且能够正确开展氧气的制取实验。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氧气和生活中的空气联系起来,并且将双氧水、高锰酸钾及氯酸钾三种不同的制取氧气的原料进行对比,还能够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得出结论。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索氧氣的制取要求,还能够探索其余的制取氧气的方式,让学生变换情境学习形式,提高学习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