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玩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探究
2021-05-27包宇
包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新课改下的中学物理核心素养主要是形成物理基本观念、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形成良好科学思维、培养正确科学态度。而玩具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旨在辅助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探究。因此,文章以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就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性地应用玩具展开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物理;玩具;应用
一、 引言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采用的玩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对于辅助中学物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很多玩具中采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原理,教师只有不断创新,将其用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中,不仅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创新性应用的思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学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秉承生本原则,切实借助各种教学辅助工具。而利用玩具进行辅助教学就是日常教学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对其的创新性应用,应对其思路进行明确。首先,教师要意识到目前学生学情的变化,新课改下的新时代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切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玩具作为科学教具,将其与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而采用游戏进行辅助教学,使得整个物理教学活动才能变得更具有趣味性,使得学生好奇心得到激发的同时,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强化,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探索有关物理知识与科学规律,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问题,不断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最后,借助玩具的趣味性,开展趣味物理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更好地在实践中培养、应用和发展。
三、 创新性应用的前提
在明确思路的同时,还要秉承一定的前提,尤其是玩具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这样才能在思路的引导下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这是因为玩具的类型较多,科学性、娱乐性兼具为一体的玩具较多,但是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尤其是要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导向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第一,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在初中物理教学时,经常需要设置前置性问题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强化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探究,教师需要将所设置的前置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与玩具结合起来。但是不是直接给学生展示玩具,而是要从玩具中感受其所包含的物理知识。秉承探究性的原则,事先做好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学生就能更好地在问题的驱动下,以玩具为载体,探究玩具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集中学生的经历,在玩具的引导下探究、发现和获取物理知识。
第二,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因为目前所有的玩具并非为开展物理教学而设计,所以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势必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教师需要在利用玩具来辅助教学时,秉承创新性的原则,做好玩具的加工和改良,实现对玩具的创新性应用。使得玩具与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必要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对玩具进行改进,甚至自制玩具的方式,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的发挥,并非是在一有空就抱着手机玩游戏,使得学生在课后应用所学的知识来增加生活的乐趣。
四、 创新性应用的对策
(一)以创新的思维应用玩具,彰显新课导入和激趣的创新性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达到激趣的目的,促进玩具的创新性应用,教师需要在新课导入环节加强玩具的应用,并以创新的思维加强玩具的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知识的理论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有着较高的难度。所以学生的激趣需要从导入环节入手,采用玩具来导入新课时,由于玩具的趣味性较强,尤其是一些具有AI功能的高端玩具,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观,而且有着较强的趣味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忽视,并确保所选玩具与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相符,结合玩具特点,对课堂导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设置探究性问题,也可以设置实践性任务,再通过演示玩具的运行过程,或者直接是学生来玩,使得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在“玩”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例如在教学《磁场》的内容时,因为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已经对磁现场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对磁铁所具有的吸铁性、指向性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初步感知磁极间的互相作用,而本节的核心就是如何提出磁场的概念来帮助学生建立磁感线模型,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采用拿一个魔术小车,小车在水平面上,属于一个没有动力的玩具小车,当教师的手靠近小车时,发现小车能自动往前或往后运行,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样的魔力在驱动小车来运行?经过学生猜想之后,再揭晓谜底,原来小车暗处设置了磁铁,而教师手里有一块磁铁,由于受到磁力作用,而使得小车可以移动,再引导学生思考:两块磁铁并没有接触,思考是什么样的力来产生作用。并带着这一问题来引入新课。而当条件允许时,还可以给学生展示磁悬浮玩具,具体详见图1所示,当学生仔细发现后,列车悬浮在轨道上,进而引入磁悬浮列车的概念,再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是否乘坐过磁悬浮列车,说一说磁悬浮列车的特点,并思考为什么列车可以悬浮在轨道上?这样就能将所学的知识导入。
(二)以创新的方式应用玩具,彰显课堂渗透和认知的创新性
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课堂是渗透知识和强化学生认知的重要保障,为确保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应在物理课堂中切实注重玩具的应用,切实提升其创新性,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来提升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认知和理解。而这就需要在玩具应用方式上进行创新,以更好地渗透物理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