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理念的渗透策略分析

2021-05-27张随林

考试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渗透小学语文

张随林

摘 要: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重视德育理念的渗透,但是当前,部分小學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德育理念的渗透,而且没有将德育教育与教学有效结合,导致德育教育的渗透过于生硬。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提前做好准备,使德育的渗透随意性过强,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德育理念的渗透效果,使得小学生没有真正地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可德育理念,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德育理念的渗透,采取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德育理念;小学语文;渗透

一、 引言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是一个基础性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不仅能够掌握汉字的应用,同时对于学生的人格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有着描写山川景物的文章,同时还有着一些蕴含为人处事道理的文章。因此,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德育理念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掌握基础语文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二、 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理念的渗透现状

(一)重智育、轻德育

在当前社会,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的关注和重视,一般情况下,在小学教学中,除了思想品德之外的其他课程的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受到积极健康的影响,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随着小升初、考试成绩、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学校都会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很多地方并没有重视素质教育,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从而导致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的语文教师并没有重视德育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价值的培养,而只是重视对语文教材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的教育行为和观念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采取“灌输式”的模式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理念,就需要采取适宜的方法,教师所采取的渗透方法,直接影响了德育理念的渗透效果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当前,部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将德育教育与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而是生搬硬套德育理念,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过于生硬。从而导致了德育理念无法有效地感化小学生,无法具有说服力,无法让小学生接受,甚至还会让小学生对德育理念产生逆反的情绪和心理,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语文知识的教授。

(三)德育渗透随意性强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在备课的阶段,会将重点放在教学流程的设定上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上,对于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这样导致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对德育理念进行系统性,有规划性的渗透,使得德育渗透的随意性较强,导致德育理念的渗透效果不佳。

三、 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理念的渗透方法

(一)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的环节,学生只有认识了基础的汉字才能够完成文章的阅读,才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文字以及作者所表达的特殊情感。而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仔细观察汉字所构成的奇妙之处,让学生分析汉字的构成与日常为人处事之间的联系,将识字与为人处事的教育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不仅掌握汉字的拼读写,同时还能够感受到汉字独有的审美情趣,并从其中能够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如认识的“认”,一个言字旁,一个人,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字的构成,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字指的是在看待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往往只注意他的“言”谈,而忽视了他的内心。又如在“债”的教学中,这个字是一个“人”字旁,一个责任的“责”,指的是欠了别人的就要偿还,这是作为一个人应该担负的责任。通过这样趣味性的讲解,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该字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到古人的智慧,并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二)语言文字中渗透德育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以阅读教学为主,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对文字运用的掌握,同时还能够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受到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每一个段落的文字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体会文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在《开国大典》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文字进行仔细的分析,如“排山倒海”“肃立”“瞻仰”“欢呼”“庄严”等词语,感悟作者所表达出来的对国家对民族对党的热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有了一定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观念。学生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深入地挖掘语言文字,进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文章朗读中渗透德育理念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文章大多都是一些经典的文章,都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文章,大多构思巧妙,立意深远,而且都蕴含着作者本人的情感和思想。小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对汉字以及语文的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和情操,引导学生能够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经典的优美的文章进行朗读,如在《秋天的雨》教学中,在学生朗读到“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的,轻轻的,趁你没注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等,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从语言中感受到秋天的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优美的语言极富感染力,而且能够充分地彰显出秋天的雨的神奇以及秋天的美景。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还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他们懂得欣赏自然界的美景,能够感知美,欣赏美。

猜你喜欢

渗透小学语文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