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方法构建自主性初中语文课堂的策略思考

2021-05-27杨亚闽

考试周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教育方式自主学习初中语文

杨亚闽

摘 要:自主性学习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式,有一定的学习技能,才能够有效进行下去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动自发地投入学习中,从而获取知识和提高自身学习技能。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变,学生的课堂地位越来越高,学生的自由性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如果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不足,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自主学习,那么就会使学习跟不上进度,不能与课堂教育进行有效的互动。但是基于初中生自主学习意识差,自主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在初中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还需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文章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就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育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一些帮助。

关键词:教育方式;自主学习;初中语文

一、 引言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往往会有一种特别的经验。就是无论自己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都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而这也是区别于数理化的一个语文学科特有的特点。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针对这种情况,部分教师表现出无能为力,有些教师甚至放弃了努力,而一心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单一式的教育,只希望在考试的时候自己所教的知识能够被考中。而这显然是一种消极的教育态度。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外时间主动投入语文学习中,积累知识,丰富见解,以此逐渐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语文综合能力。

二、 初中语文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不强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部分教师没有很好的长期的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只能是依照教材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出现两极分化。成绩好的学生能够投入课堂学习中,汲取知识,但是这样的学生只有很少数的几个。成绩差的学生无法真正投入课堂学习中。而教师针对这种情况不得不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在经过教师的努力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旧没有得到提高,有的甚至在考试中成绩还退步了。因此,部分教师觉得自己的努力,是白费的,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没有听讲,或者教师认为自己花费了那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时间,却没有被运用到考试中,学生成绩不理想,给教师造成一定的挫败感。因此,在针对语文教育中,教师开始表示无能为力,只能依照课本进行教育。且在这样的教育中,有些教师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没受到什么影响,有的学习成绩还提高了。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考试具有选择性。在教师努力教育学生的时候,学生的成绩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一些提高,而在实际教育中,教师没有观察到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本质,只看到学生眼前的成绩,因此,没有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因为是教师缺少长期的目标,每次考试只是依照学生的平均分对学生学习情况和自己教育成果进行考评。殊不知,考试本来就具有片面性。如果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没有长期的目标,把握不了教育的本质,就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学生兴趣不足,主动性差

语文学科是学习民族文化和传承文化精神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是很浓厚,相反对一些理科性学科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这是因为理科性学科有很强的思考性,而如果学生解答出一个问题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满足,满足了学生的心理感受。而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其教育内容本身就比较多样化,学生在解答题目的时候很难把握实质。且因为语文综合性强,答案不统一。而部分教师改试卷或者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依照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约束。对不符合标准答案或者意思相近的答案,教师在改试卷的时候,只是给了一些鼓励分,或者学生在回答问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且理据充分,但是教师仍旧按照标准答案进行教育,没有给学生鼓励和指导。这就使得学生在付出努力之后,没有得到相应的精神回报。因而转战理科性学习,追求精神上的滿足。且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语文成绩不会太落后。因此,对语文的学习就放松了,转而对理科学科投入更大的精神和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能够看清问题的实质。语文学习相对来说,难以把握,但不是不能把握。当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一定会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放任学生自流,而是要采用多种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投入语文学习中,在长期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三、 构建自主性初中语文教育有效策略

(一)构建翻转课堂教育模式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其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代教育中,教师要顺应时代变化,并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要能够采用新型教育模式,实现课堂教育的改变,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而翻转课堂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课堂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学生课堂需求,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更加紧密,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最主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翻转课堂能够起到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合理采用这种教育模式,提高自身教育技能,满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需求,从而真正投入语文学习中,实现高效学习。构建翻转课堂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地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如果学生不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就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在采用翻转课堂教育的时候,需要观察学生的动态,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的督促,避免学生因为太过自由而不进行课外学习。而是需要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或者问题,要让学生能够根据问题进行课外有效学习和思考,并在课堂中使得语文教育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是一些平时学习态度比较消极的学生,要让其融入课堂学习中,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方式自主学习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高中英语的高效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