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现场安全如何抓

2021-05-27中石油渤海装备公司牛成杰张梅梅李海彬

现代职业安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模板作业生产

中石油渤海装备公司 牛成杰 张梅梅 李海彬|文、图

轨迹交叉理论(trace intersecting theory)指出事故是两起或多起事件链交叉导致的后果,一般来说生产现场是事件链最为集中的场所,根据笔者所在单位历年来HSE 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结果来看,现场危害因素总占比均在90%以上,因此现场安全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同时季节气候变化、员工身心状态、设备工艺变更等环节也带来了额外的不安全因素。春节过后,多数企业面临复工复产,如何确保节后安全生产平稳过渡也成为安全管理者开年的第一项挑战。

生产现场不安全要素

一般来说事件链可以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环境的影响4 类。要抓好安全管理,首先要对生产现场存在的各项事件链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员工劳保用品穿戴的规范性、生产作业的合规性、身心的健康状态等方面,使用不安全设备、不正确使用工具、违章操作、不安全着装、注意力分散甚至故意抵触安全管理规定均是人为事件链产生的原因。

5S+2s 现场管理

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防护装置的失效、隔离功能的缺失、警示监控系统的损坏等方面,以机加工企业为例,机床防护装置的失效,可能导致主轴、卡盘、刀塔等旋转部件外露;热处理设备隔离功能缺失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直接接触高温区域;而警示监控系统的损坏可能导致压缩空气、燃气、有毒气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企业可以通过减少能量和加强屏蔽的方式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管理的缺陷主要包括现场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环保经费投入不充分等方面。HSE 作业指导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是企业现场员工作业的重要依据,规章制度的制修订不贴合作业实际,可能出现有章不能依、过度管理,甚至导致员工出现抵触、反感情绪等问题。

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指作业区域人员、设备、物料整体的秩序性,笔者认为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对于操作受体而言也属于环境影响的范畴。

在充分了解掌握生产现场各类不安全要素的基础上,企业安全管理将更具备全面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现场安全管理抓手

模板化管理

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中说“一个新员工,看懂模板,会按模板来做,就已经国际化、职业化……”同时还提到“清晰流程,重复运行的流程,工作一定要模板化。”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主要途径之一便是强调模板化管理,通过建立、实施并保持HSE 管理体系,实施一致性作业标准,形成既定的安全生产模式,从而为企业员工划定“安全边际”,确保安全管理认知的一致性。

石油钻杆生产流水线

模板化管理的优势,一是减少由于个体差异导致的认识偏差实施模板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安全管理的一致性,入厂三级教育是员工接触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第一道关。通过公司级培训,使员工充分理解公司安全管理文化、管理制度、管理要求等知识;通过车间级培训使员工对车间生产、工艺、设备及其相关的危害因素有一定程度的掌握;通过班组级培训使新员工具体学习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周边环境、区域安全职责等知识。而以上3 个层级的培训均可以依照既定的安全管理规程开展,从而有效消除由于思想认知及知识水平差异所导致的安全管理混乱。

二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系统性。

企业通过模板化管理,可以自上而下规范管理模式,通过HSE体系的制定修订,将法律、法规及各项标准与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系统化安全管理结构,整体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HSE体系管理、5S+2S 管理、标准化现场建设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为企业安全管理系统性的体现。

三是强化各组织、人员间的协调配合效果。企业实施模板化管理,可以一定程度上协调、统一员工的安全认识,使其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具备统一的安全判断标准,提高员工间交流的便利及有效性。在设备检维修、高风险作业、相关方管理等非常规活动的准备、组织、配合等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有效规范作业流程。

优化现场安全管理方法

一是讲全面也要看重点。企业实施安全管理既要着重整体的安全性,对各个岗位、场所制定统一的安全管理规定,同时建立、实施并保持完善的HSE 管理体系,从企业整体安全管理出发,确定安全管理基本原则。又要针对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管理,对于企业存在风险较大、隐患较多的关键场所,如危化品库、消防重点场所、压力容器贮存区等,从管理上通过领导挂点检查、开展专项监督、强化教育培训等手段,实施重点管理;从作业条件上通过配发专用工装及工器具、实施人员持证上岗、安装监控防护设备等手段,进行重点防护;从技术条件上,研讨分析寻求更为规范的作业规程、更为严格的维保要求、更为先进的工艺技术。同时根据事故多发倾向理论,合理安排满足岗位需求的人员从事作业。

二是讲原则也要重沟通。要抓好安全管理,就要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一线员工由于作业条件限制,无法通过网络途径及时了解最新的安全管理规定,因此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要充分借助班前班后会、班组安全活动、条幅标语宣传等契机,传达最新管理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于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要讲原则,坚决予以制止,同时还要注重沟通交流方式,促进现场员工对不安全行为的认识,了解不安全行为可能出现的后果,认可安全人员的管理行为,从而起到举一反三,避免相同问题重复发生的现象。

三是重理论也要讲实际。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在遵从法律法规及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形成简单、易懂且具备可执行性的管理规定,切忌内容空泛、生搬硬套,造成现场员工抵触情绪。因此安全管理人员不但要懂理论、懂方法,还要多深入现场,多接触一线,了解生产作业实际,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能行之有效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四是重内在管理也要讲外部安全。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一般可以包括常规作业和非常规作业,非常规作业既包括企业内组织的缺少既定安全指导规程的作业,也包括相关方在企业属地范围内从事的参观检查、基建施工、设备维保等活动,相关方管理也应当是企业开展现场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开展相关方入场培训、安全告知、工作前安全分析、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及应急救援预案,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实行旁站监督监护等必要相关方管控程序也是企业实施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

企业通过实施自上而下的模板化安全管理,为企业员工制定明确的安全作业流程,划定安全作业“管理边际”,对于“跨线行为”进行考核,从而确保企业安全管理合规、受控。

提高员工参与积极性

现场检维修

如果说企业模板化管理属于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企业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则属于自下而上主动行为。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不但要依靠管理模式的持续优化,更要依靠生产现场员工的支持,一线员工直接与现场各类风险因素接触,对于如何有效防控风险往往具有独到见解。因此在开展宣传教育充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必要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员工主体能动性,对于改进企业安全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如广泛收集员工在班前班后会、班组安全活动、安全知识竞赛中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同时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价、“双控”体系运行、风险培训矩阵的编制等活动也需要员工的广泛支持。

企业通过HSE 体系运行自上而下约束员工不安全行为,开展风险辨识及防控、隐患排查治理等活动,可以有效实施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通过自下而上的员工参与,可以充分弥补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充分了解现场员工安全意识及需求,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PDCA 循环不断调整改进企业安全管理发展方向,从而提升现场安全管理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及时性,有效实现事前防控目标。

小结

企业生产现场往往存在运转的机械设备、行驶的厂内车辆、人员的违章行为等多种危害因素,时刻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因此抓好现场管理,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开展HSE 体系管理、标准化现场建设、“5S+2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服务)管理等活动的目的均在于提升员工安全能力,改善现场作业环境,规范作业行为。企业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持续改善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并针对节假日、季节转换等重点时段开展强化管理,才能有效防控生产现场作业不安全

编辑 陈百兵要素。安

猜你喜欢

模板作业生产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快来写作业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作业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