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分析
2021-05-27李志斌
李志斌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510515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逐步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集约型、创新型的增长模式逐渐取代粗放型增长模式。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人才培育、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教育教学领域,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实质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何协同创新创业理念,科学整合各方面资源,为培育创新型人才搭建平台是当前高职院校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随着《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出台,高职院校协同企业全面推行产教融合,以校企双向整合的方式,将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汇,打造多元化教育模式,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为培育高技能型与创新型人才提供平台是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一词,并未有明确的定义,学术界对产教融合定义主要分为两支。一支认为产教融合等同于校企合作,代表学者有刘春生、孔保根等;另一支则认为产教融合是产业界的“产”与教育界的“教”与“学”之间的特殊关系,非简单合作,亦非单一叠加,而是相互交叉、彼此融合、相辅相成。如学者罗汝珍在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制度学逻辑分析》一文中指出,产教融合是指职业教育协同产业部门开展教育、生产和服务工作,最终形成与产业或教育不完全相同的新的组织形式,与校企合作形式有本质的区别。本文认为,产教融合是以学校为主体,以校企合作共同办学为形式,协同社会各方资源,以课程建设与顶岗实训为载体,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框架,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核心,以“双证”为标准,以互惠共赢为目标,以学生三年大学生涯为时间轴的实践模式。
(二)产教融合的特征
产教融合的任务是将教育、生产与服务相结合,以教育为核心,以生产与服务为方向,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教学与实践,贯穿大学始终。其目的是促进经济转型与服务社会。产教融合的本质属性是“产”与“教”,其特征是职业性、技术性与终身性。在职业性方面,主要以职业的形态、能力与资格为体现形式,通过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与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对接,以一种自上而下的螺旋交叉的形式将专业教学指向产业发展,实现产教融合的职业形态。在技术性方面,以高职院校的技术培养与企业的技术需求为契合点,将两者进行融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在终身性方面,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终身性与产业发展的动态性,通过在校期间的人才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并通过企业的产业发展动态性,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断验证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动态成长的终身学习模式。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一)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课程结构不合理,培养主体单一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全、覆盖面广、涉及面大、培育量多的人才培养工作。人才培养工作并非高职院校一方的责任,而是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共同的任务。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中转站”,肩负着整合各方面资源、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与师资队伍结构的使命,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补充,不仅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方式、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还能为培育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将产教融合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观点进行有效结合并补充到人才培养体系中,以至于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与培养主体两方面。在课程结构上,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重视度不高,相关课程设置不合理,创新创业类课程种类单一、课时数较少,重理论轻实践,忽略学生自身的基础与需求;另一方面,课程的设计缺乏专业背景,大多数创新创业课程的任课教师缺乏该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创业经验,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同时,尽管各大高职院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比赛,但未有相应的理论指导课程,以至于学生难以通过比赛历练能力与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在培养主体上,部分高职院校未能较好地利用产教融合所带来的优势补充校内课程教学的不足,以至于企业对校内专业课程设置的参与度较低,订单式、学徒制的培养率低,从而导致学校对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
(二)校企融合度与企业导师参与度不高,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的创新创业发展以及推广教育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成效性高。尽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校企融合度不高、企业导师参与度低、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第一,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践平台以院校教育为主,以学生的兴趣与专业特长为方向,较少含有企业特色成分,如企业人才需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以至于教育、产业链和人才需求链之间的链接逐渐出现裂缝,降低了校企之间的融合度。第二,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大多数以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企业导师、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为主,人员较为分散,难以聚集其中形成教育合力。其中,专业教师大多数为高学历人才,专业性较强,但缺乏一定的创业经验与实践操作能力;“双师型”教师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企业经验,但专业的理论水平不高,难以传授学生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企业导师虽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但在教师队伍中占比较低,且企业导师的队伍参差不齐,难以起到较高的成效;而教辅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以学生的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难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第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在原有综合素质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而创新意识的培育与创业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地培养,这离不开在校期间所有教师的教育指导。尽管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组成较为丰富,但师资力量整体薄弱,人员组成参差不齐,且高职院校未能对全体教师进行针对性、实质性的专业与能力的培训,以至于创新创业教育停滞不前,难以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创业能力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产教融合的意义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社会实践与服务的重要媒介,亦是提升高职院校师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更是强化创新创业基地成效性的本质要求。创新创业的本质是基于产业、立足社会与时代发展需求,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优化产业模式、革新现有产业技术,促进经济创新性发展。而产教融合的本质则是以校企合作共同办学为形式,协同社会各方资源,以课程建设与顶岗实训为载体,打破高职院校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不断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基于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两者的本质特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产教融合有助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对完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产教融合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的动力源泉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育,而这两者均需专业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具有创业经验与企业管理经验的“双师”。然而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够充分,错误地认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即是思维活跃的体现、创业大赛获奖级别便是创业能力高低的检验。创新创业与产教融合并非独立的两个系统,而是相辅相成、互惠共赢的一体。产教融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性则是产教融合成效性的检验,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整合,让产教融合成为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的动力源泉,关键在于两者间的交汇点,即教育与产业,通过教育与产业两个维度,将两者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相互交叉融汇,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协同企业具有创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打破传统的校内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传统课程体系,以理论指导与实践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提升创业能力提供动力源泉。
(二)产教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的根本性保障
近年来,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广与深入,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本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辅以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高职院校逐渐积累了大量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诸如企业导师、创业公司、创业学子等,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以至于难以形成系列性的教育模式与教育链,从而导致大部分资源较为分散、利用率低,严重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而产教融合的引入,一方面可借鉴产教融合的资源整合性,即政府、院校与企业间的协同互助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系列模式;另一方面利用产教融合的技术性,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各方力量进行联合,以“N+1”的方式,实现各方力量成效的最大化,从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中融入产教融合理念的新举措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标,以课程教学、实践模拟与竞赛检验为载体,通过教、学、练的方式,培养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产教融合理念下构建的“三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见图1),具备全覆盖性、全过程性、独特性、协同性与多元性五个特征,即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教育的全覆盖,又要贯穿于学生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高职院校协同企业,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教学,以期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而多元性则是强调人才培养、创业课程设置、师资团队、产教融合平台等的多元化,以培养出多元化发展的学生群体。
图1 “三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产教融合理念为指导,协同“校—企—校”三大主体,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技能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型与高技能型为目标,以八大育人为方向,协同各方资源,立足于专业与学生,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育人活动。
(一)以产教融合为指导,建立“校—企—校”三大主体的协同机制
“校—企—校”三大主体的协同机制,即校校、校企、企企三大合作模式,通过协同理念,以课程、教师资源、教材资源、创新创业平台等为载体,将三大主体联结,形成有机整体。
校校合作机制,是以师资共建、学分互认、协同创新为媒介,打破高职院校间固有的教育模式、专业发展模式与学生的培养模式。其中师资共建、协同创新是以学习交流(如学术交流、专业培训等)为契机,增强双边学校的师资力量,促进教学创新;而学分互认则是鼓励院校之间的学生通过课程、实践活动、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以交换生互培学习模式,以期达到榜样引领、耳濡目染的作用,进而逐步扩大校际间的影响力。
校企合作机制,是以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实训基地共研为基础,以产教融合的教育方式,以专业发展动态为方向,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采取订单式、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创新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在资源共享与平台共建方面,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一方面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保障学生学习的前瞻性与实用性;另一方面通过专业教研资源共享、教学实践平台共建的方式,实现企业导师专业素养与学生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在实训基地共研方面,立足于企业项目建设,以校内专业教师牵头、企业导师协作、学生参与的方式,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共同完善项目,并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创新型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企企合作机制,是以高职院校为载体,以共建、共享的方式促进校企合作中的企业之间互惠互助,资源共享,共同建设企业员工与院校学生的培训课程、共同提升企业导师的师资力量、共同搭建院校创业的孵化平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企业之间通过合作互助、优势互补,共同优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成效,促进企业员工的快速成长。同时,作为校企合作的企业,通过企业间的共建、共享,以专业协作、项目共创的方式,指导学生形成创业项目,如指导并检验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所形成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与价值性,并共享孵化平台,促进学生创业项目的快速孵化、创新度的提升以及天使投资的引荐。
(二)立足于目标导向原则,实现三大基础教育与两大目标的连接
“三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三大基础教育与两大目标,即以贯穿大学全过程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技能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型与高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三大基础教育与两大目标,立足于学生成长所需,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发展规划,即大一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如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专业基础等课程,提升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为人生理想;大二阶段以专业教育与技能教育为主,通过专业课程教育、企业实训、创新创业基地入驻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实践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大三阶段以竞赛、实训与考证为主,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磨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向创新型与高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
(三)以全方位育人为指导,搭建八大育人模式
“三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八大育人模式,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实践、科研、管理、服务、网络与活动育人。八大育人模式结合时代特征,立足于当代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协同院校内部的各大组织与校企合作单位,从八个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育人活动。如对热衷于社会实践的学生而言,可通过文化、实践、管理、服务、网络与活动六大育人机制,引导学生跳出单一的社会实践圈子,从文化、管理育人两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观,以行动弘扬正能量的同时,学会通过实践提升管理能力;从实践、服务与活动育人三个方面,指导学生结合专业特长,提升实践服务的质量,完善服务活动内涵;而网络育人方面,则利用互联网,结合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宣传媒介,教导学生善于观察他人的优秀做法,运用网络取其精华,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弘扬正能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结语
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研究背景,通过探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究其根源,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出发点,提出将产教融合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交叉融汇,即借助校企合作单位、企业导师等资源,构建“三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从机制建设、资源共享、课程与平台共建等方面对高职学生展开创新创业教育,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