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疑问”和“题注”中圈出阅读内容
——以《孤独之旅》为例

2021-05-27

关键词:芦苇荡编者章节

王 鹃

统编语文7—9年级教材每册安排两本名著阅读,推荐自主阅读四本。学生每学期能把六本名著的阅读落到实处是很不错的,但学生常常只看每册名著导读的两本,因为是中考检测的范围。名著和课文内容没有关联,学生看了一遍印象并不深。为了应试去读书,很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内驱力。如果是基于疑惑而去阅读,阅读的兴趣和内驱力就有了;从课文题注中圈出阅读内容,阅读的方向和内容也就清楚了。

一、关注“删改”,补全阅读文段

“删改”是编选语文课文的常见做法。入选教材的文章,编者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做适当删改。有的是考虑阅读难度大而删,有的是考虑与主题关系不大而删,正因被删改了一部分文字,所以容易导致阅读卡壳,产生疑惑。

统编语文教材九年(上)16课《孤独之旅》,是《草房子》第八章第4、5节的内容。第5节里写到杜小康在芦苇荡住下来之后,“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干巴巴的了。除了必要的对话,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其他什么话……”这里“必要的对话”是什么呢?因为被编者删除,不得而知。

这个疑惑牵引着师生。他们共同阅读被删除的文段,在第4节里发现杜小康和父亲之间,只有一些干巴巴的对话:“饱了吗?”“饱了。”“你饱了吗?”“我饱了。”“就在河里洗碗?”“就在河里洗碗。”“困吗?”“不困。”因为删除了第4节这处文段,当直接阅读到第5节“必要的对话”时,省略铺垫而产生的阅读空白就让人疑惑顿生,补全文段阅读显得很有必要。通过第4节的人物对话可以深切感受到父子俩失去了语言交流环境,这是导致杜小康孤独的重要原因,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杜小康孤独这一教学难点有重要作用。

又如第5节中写到杜小康在芦苇荡非常孤独,以致想要回家,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就不再会忽然地恐慌起来。”

此处说明杜小康已适应孤独了,那是自然适应还是积极应对呢?从“时间一久”中学生认为应该是自然适应,可当教师提出“人生中遇到问题时间一长自然就能解决,不需人力了?”这一问题时,学生又陷入困惑了。

这时阅读原章节补全文段是最好的方法。第5节在此段下面紧接着有段文字:“他们还各自创造和共同创造了许多消解孤独的办法:父子俩一起出发走进芦苇丛里,看谁捡的雁蛋多,他们用芦苇扎成把,堆成高高的芦苇塔,爬上去,居然看到好几处散落在芦苇丛里的人家和村落;杜小康用芦苇编了几十只小笼子,又捉了几十只只有这里的芦苇丛里才有的、那种身材优美的纺织娘放入笼中,使寂静的夜晚,能听到它们此起彼伏的鸣叫……”

编者删掉此段的目的可能是要突出杜小康遭遇的孤独困境,而淡化人物是如何应对困境的。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成长路上遇到困境是常有的事,但现实中学生更关心的是怎样解决困境。这一文段的补充对于增强学生战胜困难,如疫情形势下的心理障碍的信心,并激发他们寻找解决自身困境方法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把“删改”作为阅读的导向,补全阅读文段,赏析删改文字,利于学生解决阅读困惑,并将阅读引向深处,落到实处。

二、立足“节选”,拓展相关章节

统编语文七至九年级教材,每册都有不少节选文,这类节选文多直接截取于名篇中的几段或名著中的某一个章节。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教读“节选”本身,余党绪对话叶开时认为:“读片段,(当然)不失为一种走近经典名作的捷径,但经典的价值,离不开作品的全息性和生命整体性”,“如果不加以整本书的阅读引导,是一种文学阅读的破坏,很难给孩子们以完整感”。节选文字常常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前后章节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

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16课《孤独之旅》为例,课文下方注释一标有“节选”等注释性词语,《孤独之旅》课文第2—52段是从《草房子》第八章《红门》(二)第4、5节中选择的部分内容,而课文第1段是对该书第五章《红门》(一)中杜小康家境变化的高度概括。这种节选是基于两个章节内容过长,不适合作为一篇课文来使用的考虑,但又有必要交代一下杜小康去放鸭的原因,所以课文第1段高度概括第五章他的家境变化。即便如此,还是产生了不少疑问,如杜小康家原先是做什么的?他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过去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是“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只好”有无奈的意思,说明杜小康是不愿跟父亲去外面放鸭的。为什么不愿呢?“最”“竟”“忽然”“跌落”等词的背后又暗含什么信息?要解开这些疑惑,只有拓展阅读相关情节,跳出节选所在的第八章,放眼全书,从与之联系最紧密的第五章《红门》(一)中了解到杜小康家开了村里唯一的一家杂货铺,生意红火,家境殷实。杜小康穿的、用的都优于其他孩子,加上成绩好,又是班长,这一切都给了他很强的优越感。当“忽然”“跌落”到“另一番境地”的时候,这个少年内心一时是很难接受的。只有在相关情节的连读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出这个少年心中的失落和无奈。

再如课文中讲到父子俩去很远的芦苇荡放鸭。油麻地也可以放鸭,为何要背井离乡去那么远的地方放鸭呢?问题的解决还是要求助相关章节。在节选所在的第八章第3节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去三百里外的芦苇荡放鸭,是因为那里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吃了可以提前一个月下蛋,下大量的蛋,下双黄蛋,这对于一个濒临破产的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争抢时间就是争抢早日东山再起的机会,同时家族几代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不能毁在自己手中。正因为有这个利益驱动,他们特别是父亲杜雍和才愿意忍受分离、艰辛、害怕等困境。

由师生阅读困惑牵引出重要内容,根据学情在教学时补充相应内容,再安排学生拓展阅读相关章节甚至整本书,让学生豁然开朗,通透理解。

三、研究“标题”,关注比较阅读

这篇文章作为节选文字,本没有标题,入选课本时,编者加了标题。统编教材中节选的课文较多,因而需加标题的篇目也多。有的节选,编者直接用选文第一句话作为标题,如古文《大道之行也》,但也有节选文是编者在深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另起的标题,如现代文《孤独之旅》。

杜小康在去三百里外的芦苇荡放鸭的过程中历经磨难,最终成长。这既是放鸭之旅,也是成长之旅,可题目为何叫“孤独之旅”呢?回读课文,发现选文28—33段主要讲的是杜小康“孤独”这一心理体验,但文中还讲了他其他的心理感受,为何用一种感受作为标题呢?“孤独”心理在他的成长历程中真有那么重要吗?

选文29段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儿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关在红门里产生的那点儿孤独是怎样的呢?为何和这里的孤独没法比呢?

在《草房子》第八章《红门》(二)第1节里可以感受到他因家庭变故而辍学,待在家里不能上学,不能经常和小伙伴玩耍,玩游戏时再也不能扮演光辉角色。曾经因家庭殷实、成绩优异、担任班长而优越感十足的杜小康内心失落了,这种前后对比引发的失落使他内心产生了“孤单”的感觉。这种孤独的程度并不深,但在当时的杜小康却觉得是“深切的孤独”,因为在此之前,他从未经历过,但后来他在去芦苇荡的路上感受到“茫然”,在到达芦苇荡看到如绿色浪潮和万重大山般的芦荡时感到“害怕”,在芦苇荡生活失去语言交流环境时感到“孤独”,这三种感受共同构成杜小康极致的“孤独”,在红门里缺少同伴交流,内心失落而产生的孤独自然无法与这种极致的孤独相比。其实“没法比”也是一种比较,在比较了之后,发现二者程度上相差悬殊。

借助关键词语“孤独”的比较阅读,我们体会出杜小康在芦苇荡产生的孤独之深,以及“孤独”是他最主要的人生困境,“孤独”磨砺、锻炼了他,使他迅速成长,至此明白了文章的主旨和编者设计这个标题的意图。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载体,重视题注中隐含的阅读拓展点,以“阅读疑问”为经,以“删改”“节选”“标题”等为纬,拓宽阅读渠道,引导学生全面、深入阅读,走入阅读的本真状态。

猜你喜欢

芦苇荡编者章节
芦苇荡里的鸟儿
《翼教丛编》编者问题考辨
芦苇荡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作者·编者·读者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芦苇荡里藏头“牛”
《烃》一章中的实验考点大扫描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