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谋划 同创新提升农业装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2021-05-27王雯慧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业装备机械化农机

文|本刊记者 王雯慧

“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全国农机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农机装备总量达到2亿台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资料图)

耕种的季节,播种机精准播种,减少种子浪费,已经在逐渐替代传统的手工播种;在庄稼成长的过程中,植保无人机代替了手工喷药;收获的季节,轰隆隆的联合收割机高效作业……从开垦荒地到植保和收割的各种农业机械,彰显出科技的力量。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全国农机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农机装备总量达到2亿台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并正向智能化的未来发展迈进。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总体上看,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缺门断档和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并存,机具的可靠性、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农机和农艺融合不够,品种选育、栽培制度、种养方式、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有待加强。三是适宜机械化的基础条件建设滞后,存在农机“下田难”“作业难”和“存放难”问题。

2020年11月15日,由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简称“农村中心”)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农机院”)共同主办,以“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农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以下简称“100+N”体系)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农村中心、中国农机院签署《“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备忘录》,标志着中国农机院正式加入到“100+N”体系。中国农机院深化落实合作,在会上与云南嵩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葡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签约。

“N”的建设: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在“100+N”体系中,“N”是指与N个涉农企业、金融机构、智库、知识产权机构以及相关部委涉农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中国农机院隶属于世界500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农机院成立于1956年,总部位于北京奥运村核心地区,在岗员工4000余人,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13家控股子公司和4家直属单位,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3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饲草料生产科技创新联盟、食品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首都生物质能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

中国农机院业务领域包括高端装备、农业工程、信息技术与服务三个板块,涵盖农牧业装备、特种装备、汽车配套、农产品与食品工程、冷链与环境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信息技术与精准农业、标准与检测、出版传媒等领域,是我国农业机械领域战略策源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品辐射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

国机集团副总经理丁宏祥指出,国机集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板块科技创新,注重发挥央企责任担当,支持中国农机院充分利用好农机行业战略策源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品辐射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的综合优势,强化创新驱动、坚持务实发展,积极推进建设农机行业“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以国际视野和国际标准,对接国家需求、地方需求和产业需求,为推动我国农机事业发展壮大做出更大贡献。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中国农机院作为我国农机科研的“国家队”,将紧跟国家战略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在“100+N”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注重关键核心装备研发、注重跨界融合、注重应用场景、注重全产业链布局,担负起“中国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

通过创新内部管理机制与服务模式,中国农机院吸引行业各方优势力量加入农业装备全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引领农机行业发展。(图为农业装备制造车间)(资料图)

全产业链: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通过创新内部管理机制与服务模式,中国农机院吸引行业各方优势力量加入农业装备全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引领农机行业发展。构建农业装备全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的重要举措。

中国农机院以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和技术保障平台为纽带,积极联合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食品机械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国农机院所、行业骨干企业、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相关优势单位,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创新资源,牵头或联合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带动高水平人才团队集聚与培养、推动行业重大科技项目的承接与实施、促进先进适用研究成果在典型区域进行示范和转化落地,切实为产业升级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中国农机院面向农业装备领域基础共性技术、关键产品(重点围绕高端采棉机、青饲机、秸秆打捆、薯类大型联合收获机械、信息化控制系统、标准化监测等)的重大需求,建设具备战略前沿技术研究、重大装备研发、国内资源集聚、国际交流合作、创新人才团队培育功能的国际一流农业装备新型科研中心。新型科研创新中心将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公益性、无边界的特点。同时,中国农机院积极探索建设虚实结合、内外结合、开放灵活的科研团队,推进项目团队负责制的研发模式,优化配置领域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社会资本等创新要素。

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和区域地势特点等,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机产业建设。中国农机院放眼全国,建设区域特色农业装备创新中心,推动分院、院企、院校、院地等区域农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集聚特色农机领域专家人才,积极开展区域农机装备现代化行动,聚焦农机农艺融合,推进典型区域急需农业装备的研发、成果落地与应用转化,进一步引领、完善区域农机研发力量布局。

中国农机院东北分院聚焦黑土地保护,推进相关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研发、示范、推广运用,以服务规模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山东分院聚焦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与装备发展亮点,积极进行试验点示范带动,全面推广农机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农机装备。同时,中国农机院聚焦区域经济作物,在特色农业实用技术、装备、信息化研发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以装备支撑特色产业平稳发展。

加入“100+N”体系后,中国农机院选取部分创新型县市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试点,组织相关资源,与地方政府、农业科技园区共同合作,开展产业综合咨询服务,重点就三产融合、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人居环境整治等农业综合项目研究整体解决方案与落地实施,整合技术方、运营方、投资方、人才方、渠道方等相关产业链资源,通过分阶段系列综合性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形成新型的“科企资”“产学研”“用金政”的高效运作体系,为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供经验。

中国农机院也开展“国家-省级-县级”三级农业装备规模化集成示范,推动农业装备产业链技术成果集成示范网络化、规模化。从“大农业”观出发,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聚焦农业装备“卡脖子”问题,面向农业生产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以实际应用和时代需求导向,引领发展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的智慧农业,带动创新体系开展关键零部件、重大农业装备的系统化集成研究和规模化应用,提升农业装备试验检测与标准化的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全链条协同的农业装备创新发展及规模化集成示范应用机制。

打造平台:做好新时期科技创新综合性服务

中国农机院积极融入“100+N”体系,紧跟国家战略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围绕战略前沿技术研究、重大装备研发、国内资源集聚、国际交流合作、创新人才团队培育,积极打造创新交流、人才培训、成果转化等平台。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交流,打造农机行业科技创新交流共享的品牌平台。中国农机院进一步提升全国农机科研院所长会议、中国农机青年论坛、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与分会高端论坛等科技交流平台的行业影响力。在现有与全球100多个高校、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和知名企业开展的研发合作及技术交流基础上,中国农机院继续鼓励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和团队的合作交流,针对农机行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本领域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同时,中国农机院也将积极承接全国性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等培训或交流活动,提升开放创新合作能力。

以人才培育为目的,建设农机领域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试点平台。农村中心、中国农机院共同组建农业装备领域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由中国农机院牵头成立科技特派员教育基地,组织农业装备全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内各单位知名专家组成讲师团,对涉农企事业技术人员及高管、高级农民技术员等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培训,通过宣讲国家农业政策、开展农业生产与农机使用技术指导、现场教学等方式,提高培训对象农业与农机科技素质,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内科技特派员骨干培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建设农机科技成果落地服务平台。围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试点工作和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需求,中国农机院发挥农业装备全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的组织优势,梳理农业装备科技专项成果,推进相关科研院所、高校、联盟单位的项目成果人才到典型地区探索建设农业装备科技成果落地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农业生产、企业发展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引导行业联盟与相关单位制订农机技术标准、技术路线图,助推科研成果市场化交易加速、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国农机院将在云南嵩明、吉林四平、山东烟台、河北宣化、陕西安康、贵州六盘水等典型地区选择一批县、乡、村和特色鲜明的园区、星创天地等作为试点,将农业科技服务重心下移,开展全链条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

猜你喜欢

农业装备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CHAME 丞华农机展
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