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街头健身中的王者

2021-05-27宝二

金秋 2021年4期
关键词:单杠健身器材红绿灯

◎文/宝二

孙富凯和汪晓东组合动作

采访孙富凯那天,大概是2020年入秋后气温最低的一天,秋风微雨寒气袭人,我往身上一连套了三件衣服,出门还觉得手心冰冷。孙富凯来了,他像公园里许多晨练大爷一样,穿着一件普通的灰黑外套,个头不高,脸上表情淡淡的。可当他将外套一脱,露出里面的紧身黑色短袖,身子随意地往旁边单杠上一挂,那紧实的肌肉线条,完美的肌群形状,立刻吸引了周围锻炼者的注意,不时有人过来,冲孙富凯起哄:“老孙,来个经典动作!”孙富凯便听话地露了一手,他的单杠漫步,做得堪比长期浸淫于健身房的年轻小伙,这已够令人惊叹,待到他露出“前水平”的绝活,大家围拢过来,啧啧称叹。旁边一位同样在十度以下的天气当“短袖党”的白发大爷,竖起大拇指和我说:“这个动作不容易练,放眼整个西安的老人,孙富凯是头一份!”

负重一个小朋友引体向上

前水平是街头极限健身的一个动作名称,它需要双手拉紧单杠,身体绷紧,靠手臂下压和背阔肌发力配合,让身体悬浮起来。十年前,孙富凯压根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因为娴熟地掌握前水平,而成为街头健身的牛人。

十年前,孙富凯是西安西郊一名普通的菜农,每天光是种菜施肥、除草间苗,已经令他疲于奔命。每天忙完地里的活,往床上摊开四肢一躺,脑子什么也不想,人已呼呼睡着。53岁时,因为举村拆迁,他失去了前半生赖以维生的生产资源——菜地,当然,作为补偿,他们一家人得到了五套安置房。

我打趣孙富凯,称他是隐形富豪,他不好意思地摆摆手,说什么富豪啊,安置房,不值啥钱的。孙富凯虽从十年前便离开了土地,身上依旧带着大地的憨厚本色,他接着讲自己“没菜种”以后的经历。

那时,孙富凯和家人搬到了唐延路附近。在唐延路和沣惠南路中间,有一个街心花园——待贤坊。孙富凯看公园里有人跑步,便尝试跟着跑起来。一开始,他连三千米都跑不到,便累得气喘吁吁,但他拿出了从前种地时的倔强劲儿,咬牙坚持下来。慢慢的,他每天都要跑上两三个钟头,足够一个“半马”的公里数。

只是跑步也挺无聊,孙富凯见不少街坊在公园中玩健身器材,他也凑过去看。他羡慕人家在单杠上一口气做几十个引体向上,但自己抓握单杠,却一个都做不了。他不气馁,发明了一套“红绿灯计时法”。公园的云梯,正对着街口红绿灯,孙富凯无法引体向上,便用最笨的办法,两手紧握云梯杆,身体吊在上面,眼睛望着红绿灯计时。一个完整的红绿灯过程,是九十秒,起初他无法坚持吊足“一个红绿灯”,但他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雷打不动地练习着、坚持着,渐渐地就可吊够“好几个红绿灯”了。

面对健身,孙富凯是个心特别能沉下来的人,当他轻轻松松地解锁了包括引体向上、单杠漫步等一系列“花式单杠动作”后,他对公园健身器材,差不多都试了个遍。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挖掘其特有的健身价值,哪怕一个普通的“踩车轮”,他都能在上面做各种动作,有的练腹肌,有的练背部肌肉、腿部肌肉,他不拘一格的健身方式,常常令人耳目一新。

就在孙富凯将待贤坊的健身器材玩得溜转时,他忽然觉得身体不对头了,早上起来感到胸闷气促,去医院一检查是冠心病,当即被留院动手术,心脏安了五个支架,在病床上躺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康复。

出院后,孙富凯完全没将自己当作“心脏不好的人”,每天早上送孙子上学后,都要到公园打两个小时的太极拳,下午六点到八点再来公园做器械运动,他的“杠上花样”,让年轻人看了都自叹不如。

我问孙富凯,你现在心脏安了五个支架,家人是否放心你每天长达四小时的健身锻炼?他看着我的眼睛,诚挚地回答:“任何锻炼,都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练习。我之所以能这样运动,是因为我有长达十年的运动基础和运动习惯。若缺乏根基,切不可盲目模仿,否则非但起不到锻炼效果,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

一个支点单杠漫步

猜你喜欢

单杠健身器材红绿灯
世界男子单杠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分析
新国标要求下室外健身器材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探究
单杠上的大爷们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吊单杠可以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吗
我与单杠的“爱恨情仇”
红绿灯前
神奇的红绿灯
会说话的红绿灯
野地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