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铀矿就是他们的家
——记张克勇、刘维平夫妇

2021-05-27韩勋

金秋 2021年4期
关键词:蓝田铀矿结婚证

◎文/韩勋

提起“两弹一星”功勋,大家往往会想到几位决策领导者,以及总设计师、总指挥的名字。其实“两弹一星”属于浩大的系统工程,犹如汪洋大海,夺目的浪花下面则是无数的小水滴,虽然默默无闻,却不可或缺。它们托举起浪花,激扬起汹涌波涛,气势磅礴,浩浩荡荡。

虽然我们不是这个大海的小水滴,但也听说过“铀”这个字,粗略地知道它是核动力的燃料。无论哪个国家,如果没有铀,研发核武器以及建造核电站之类事业便无从谈起了。

张克勇、刘维平夫妇,便是我国第一批从事铀矿开采事业的人。

1948年,15岁的张克勇考入解放军一所军政干校,毕业后分配到某师政治部当政工员。此后先后担任干事、助理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尉军衔。1959年转业至湖南某矿,这个矿便是开采铀矿石的基地之一。

他的妻子刘维平如何到这个矿工作?这就要说说他们两人的婚姻了。

两人都是山西洪洞县人,两人的家相距不过两里地。距离近,就是缘分之一。1953年,父亲在给张克勇的信中提到有人介绍邻村姑娘刘维平的事,张克勇基本同意。第二年夏天,他请假回家探亲,两人第一次见面,自然是双双满意,20多天后就定下终身。考虑到张克勇将要返回部队,遂决定马上举办婚礼。婚礼前两天,两人到镇上领了结婚证。如今这张结婚证仍崭新如初。采访那天我看见了它,印制精美,底色上印有“互敬互爱”四个字,盖着洪洞县政府第一区公所印章。66年过去,这张结婚证算是宝贵的文物了。

当时张克勇的哥哥在县公安局工作,朋友多,同事都乐意帮忙。到了6月26日举行结婚仪式那一天,新郎张克勇骑着高头大马去迎亲,身边鼓乐齐鸣。到新娘家,拜见女方父母后,新娘骑上另一匹高头大马,两马并肩返回新郎家。

仪式由哥哥的同事主持,待客三四桌,喜气洋洋。

当时张克勇家有两孔窑洞,其中一孔给新人当做新房。只住了十来天,张克勇回部队,刘维平则回了娘家,继续完成学业。这一年,新郎22岁,新娘18岁,正在上初中。

两地分居,很多想念,很多遗憾。直到1956年11月,张克勇在安徽滁州某部任保卫助理员的时候,刘维平办理了随军手续,两人终于团聚了。第二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58年初,政策有了变化,大多数随军家属把户口迁回了原籍。于是张克勇请了假,送妻子和孩子回家,两人又变成了天各一方。

为支援国防建设,张克勇于1959年4月转业到湖南一个铀矿。这是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的重要基地,那时刚刚起步,筚路蓝缕,工作上的艰苦自不必说,吃和住条件更是异常艰苦。刘维平1960年来到铀矿正式参加工作才几个月,因为工作太忙,便把两个女儿送回山西老家,张克勇父亲、嫂子接过抚育下一代的担子,也算是为国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张克勇在铀矿担任保卫科长,刘维平当了几个月出纳后担任会计,直至退休。值得一提的是,自从他们结婚,每个月都要从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给两家老人各寄15元。刘维平参加工作后,两人工资多了一些,但却有了几个孩子,生活虽不宽裕,但仍然坚持每月给老家汇钱。15元,在当时的农村应该算一笔大钱了,两家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

1973年,陕西蓝田县发现铀矿,他们夫妇两人随即调往蓝田。大家知道,凡是有矿的地方,往往是深山野岭,那里矿产丰富,开矿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往往又是最艰苦的。又是一次刚刚起步,又是一条筚路蓝缕。蓝田矿区连一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他们便把家安在地质队留下的简易房里。

一干就是20年。1993年,夫妇两人先后离休、退休。这个时候的蓝田铀矿已进入丰产期,为国家的贡献更突出了,更多的年轻人接过了他们的班。

2020年11月下旬,我去他们家采访的那天中午,两人的饭菜是米饭和西红柿烧豆腐。退休20多年来,他们的饮食原则是准时定量。准时指的是早8点、午12点、晚8点,基本上是准时开饭。定量则是吃饱吃好,不贪多也不刻意节食。比如早饭,基本上是每人一包牛奶、一个鸡蛋、一个馒头。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精神愉悦、身体健康的基础,却并不一定是身体健康的全部。退休后他们先是在蓝田生活了十多年,然后在西安定居。两人坚持早上锻炼两个小时、晚饭后三个小时。早上是太极拳、太极剑等,晚上则是广场舞、交谊舞。两人同去同回,从来不拆伴儿。

每天坚持锻炼收到了两方面的效果,一是老两口出双入对,切磋太极拳心得、广场舞体会,给夫妻间的感情增添了促进剂。本来爱锻炼就是两人共同的爱好,锻炼中的点点滴滴又充实了两人的感情。二是健康水平大大提高。张克勇退休前患有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偏头痛等三种慢性病,都不治而痊愈了。

张克勇感言,两人结婚66年和和美美没吵过架,是因为结婚证上“互敬互爱”四个字印在了他们的心里,成了小家庭的行为准则。更为关键的是,一退休才看出两人还有喜欢读书看报的共同爱好。他们家订阅《老年报》《金秋》杂志多年,每天陪伴他们度过不少美好时光!

读书看报,引发了张克勇想写东西的念头。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加入国防事业等等,一生的经历足够丰富,所以笔下似有神助,文章多在报刊杂志刊登。《打过三八线,解放北朝鲜——参加第五次战役回眸》《震撼国威——忆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进军大西北》等五篇文章先后在全国性征文大赛中获奖,并被邀请到北京参加颁奖典礼。

结婚66年,一路春风。66是个幸运数字,六六大顺。祝福张克勇刘维平夫妇顺风顺水走进结婚70年的殿堂。

猜你喜欢

蓝田铀矿结婚证
王蓝田性急
酷生活
我蓝田
补办结婚证,怎能把人难倒了?
史前核反应堆是大自然鬼斧神工
谁动了我的结婚证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