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莆田妈祖民俗体育研究

2021-05-27詹金添

莆田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妈祖莆田民俗

詹金添

(莆田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0 引言

妈祖文化已传播到4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上万座妈祖庙,妈祖敬仰者有3亿多人。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经审议表决,决定将福建莆田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6年11月2日,围绕“妈祖文化、海丝精神、人文交流”主题,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举行首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妈祖文化研究步入快速发展期。妈祖民俗体育是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妈祖文化的活态载体,在莆田举行的妈祖祭典、节庆、庙会、巡游(出游)、妈祖回娘家、海祭等活动中,有各种各样的妈祖民俗体育表演。笔者运用文献资料进行逻辑演绎,从妈祖民俗体育的历史和妈祖传说故事中发掘妈祖民俗体育元素,梳理出莆田妈祖民俗体育具体类型及内容,以丰富妈祖民俗体育内容的研究。

1 妈祖民俗体育

早期的民俗体育原始又神秘,与宗教信仰、祭祀活动、劳动生活紧密相关,如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是一种运动和宗教相结合的庆典。妈祖民俗体育也是妈祖祭奠、祈安、节庆、纪念等活动和体育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妈祖活态文化特性。从明朝费元禄《天妃庙诗铭》中的“伏腊鸡豚,岁时兰杜。用答神庥,男歌女舞”[1],可以看到男女歌舞的情景,这就是妈祖民俗体育。《天津天后宫过会图》描绘的妈祖祭祀和出巡活动中,有高跷、秧歌、旱船、小车会、太平鼓、特技争鼎等妈祖民俗体育活动[2]。这些娱神慰神祭祀而产生的运动和舞蹈,从形式看,它们带有原始宗教和巫术的色彩,并已逐渐仪式化;但从本质看,则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和对自身来源、自身力量的朦胧认识。从功能来看,信众们试图通过这些逐步仪式化了的身体活动,实现自身与主宰自然的某种神秘力量之间的交流、互渗,从而获得某种力量、结果或实现某种角色的认同[3]。涂传飞认为:“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之中的一种集体化、模式化、生活化的体育活动。”[4]。《体育科学词典》界定民俗体育为“在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的流传的体育形式……”[5]。基于上述认识,妈祖民俗体育具有明显的身体运动和妈祖信仰特征,所以把妈祖民俗体育界定为:以妈祖信仰为载体,在妈祖祭祀和节庆活动中表演的传统体育。

2 莆田妈祖民俗体育历史渊源

奥林匹克运动源于古希腊祭祀宙斯的活动,而妈祖民俗体育也是随着妈祖祭祀、巡游仪式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元朝何中在《莆阳歌五绝》中写道: “天妃庙前社日时,女郎歌断彩鸳飞。林花满地瓜船散,城里官人排马归”[6],诗中描述了妈祖庙会时人们通过赛歌、放飞风筝等民俗体育活动祭祀妈祖的情景。

从妈祖传说中能看出妈祖具有较高游泳和架船能力, “她父亲说,你水性好且驾船技艺高,在风高浪大时能抢险救人”[7]。 “显灵通草席为帆”故事说明1000多年前妈祖具备这样的“帆船技能”; “觅兄长穿波破浪”故事说明妈祖具备冲浪运动的水平;“救商船吹草成木”故事说明妈祖具备水上间接救护能力。同时妈祖也具备较高的医术水平,“施灵符莆令疗疫”——默娘用九节菖蒲书写符贴,医好莆田县令全家瘟疫,默娘精通医术,她就有可能具有人工救护和运动康复的本领[8]。

在妈祖祭典和元宵、庙会、海祭、妈祖回娘家、出游(巡游)等节庆活动中,就有大量的妈祖民俗体育表演。如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湄洲祖庙祭典五献”表演中,就有男女舞生演绎的八佾舞蹈,还有“摆棕轿”“耍刀轿”“皂隶舞”“九鲤舞”“舞龙舞狮”“踏火”“爬刀梯”“踩高跷”等,包括跑、走、跳、蹲、旋转、摇摆、移动等表演动作。

3 莆田妈祖民俗体育活动分类及其内容

3.1 按照文化源流结合妈祖民俗分类

张选惠按文化源流特性,将民俗体育分为“传统劳动生产、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体育,婚俗、节令中的民俗体育,花会、庙会、祭祀中的民俗体育”[9];黄瑞国认为: “妈祖民俗是由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组成”, “依祭祀场所分类,有郊祭、庙祭、海祭、舟祭、堂祭、家祭;依祭祀内容分类,有:大醮、清醮(妈祖元宵、妈祖诞辰纪念日、妈祖升天日)、出游、‘回娘家’、分神、妈祖金身巡安、妈祖敬仰者谒祖进香”[10]。本文结合文化源流分类与妈祖民俗分类特点,把莆田妈祖民俗体育分为祭典类、节庆类、妈祖敬仰者谒祖进香类、出游(或巡安)类4大类。

3.1.1 莆田祭典类妈祖民俗体育

(1)湄洲妈祖祭典中的民俗体育

南宋廖鹏飞《圣墩祖庙重修顺济庙记》载:“于是乐书其事,继以《迎》、《送》二章,使乡人歌而祀之……。”从《迎》 《送》二章可以看出早期妈祖祭祀活动中的民俗体育。妈祖祭祀在清代就被列入“国家祭典”,而当代“湄洲妈祖祭典”,是通过清代《会典》[11],发掘“春秋谕祭”史料,经过认真的整理、恢复、完善,逐渐形成了现代“湄洲妈祖祭典”脚本雏形,由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具体实施,组织相关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了“湄洲妈祖祭典”演练的具体内容和组织形式。祭典内容涉及歌、舞、乐、相关器具表演等。祭典具体内容有仪程、人员、音乐、舞蹈、歌曲、服饰、祭器、祭坛、供品、祭文等,舞蹈表演过程分为迎神、初献(如图1)、亚献(如图2)、终献、送神等。

图1 湄洲岛妈祖庙祭典初献(摄于2020年)

图2 湄洲岛妈祖庙祭典亚献(摄于2020年)

妈祖祭典中民俗体育的重中之重是乐舞“三献舞”,即男舞生正身拱手秉翟,女舞生侧蹲正面执龠。妈祖祭典“三献舞”吸收了莆仙戏的传统科介,如转身势有“车肩”“圆肩”和“周转”等,手势有“拱手” “边侧手”和“盘手”等,步法有“云步” “蹀步” “侧步” “拧步”“圆场步”等。整个舞蹈规模宏伟,腾挪跌宕,具有古朴典雅、庄严隆重、节奏鲜明、动静结合的特点。

(2)莆田妈祖庙祭中的民俗体育

庙祭泛指在妈祖宫庙中祭祀妈祖的活动。庙祭有多种俗例,如各地分灵庙来祖庙谒祖进香、妈祖回娘家、友宫之间参访、宮庙举办节庆活动、个体或团体在宮庙中举行祈愿或还愿活动等等,莆田市比较隆重的庙祭有文峰宫“三献礼”、贤良港天后祖祠祭仪——妈祖回娘家等。

贤良港妈祖祖祠始建于宋代,祀妈祖木室像,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祠坏,朝廷内官司奉旨赴港整修致祭,称“天妃祖祠”。贤良港祭祀仪程有:1)祭仪开始,鸣炮、奏乐(奏《水清龙》);2)司仪唱“开始!”3)主祭、陪祭、参祭等人员就位;4)行“三进香”礼;5)行“三跪九叩”礼,主祭读《祝文》;6)行“三献”礼:行初献礼——献爵、行亚献礼——献馔、行终献礼——献果;7)向天后圣母行“三鞠躬”礼;8)焚《祝文》、焚宝帛;9)鸣炮、奏乐、礼成。

贤良港妈祖祭祀仪式的场面既壮观又热闹,“迎神”队伍里有各种各样的表演队,再加上“回娘家”宫庙的表演队和“进香团”宫庙的表演队,表演节目形式多样,是一次民俗文艺的大汇演。

(3)莆田妈祖海祭中的民俗体育

妈祖海祭,是指在海岸或海边祭奠妈祖。相关史料记载了海祭妈祖的动人场景:元代文宗皇帝图贴睦耳《祭天祀歌》写道: “剑之水兮潺湲,渺长沙兮汪洋。……海不扬波兮安流,飘祥飚兮引舟……献琼觞兮式歌且舞,作神主兮永镇千秋。”明成祖朱棣《天妃歌》写道: “湄洲神人濯厥灵,朝游玄圃暮蓬瀛。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神之来兮佩珑玲,驾飙飙兮旖电旌。云为裳兮雾为屏,灵缤纷兮倏而升……。”清代进士祁顺在《迎亨送神歌》中写道:“荪壁兮药房,辛夷楣兮兰桂梁。杂芬菲兮成堂,神之奠兮海旁……。”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妈祖敬仰者当时以大海为背景,虔诚拜祭海神妈祖。莆田规模比较大的海祭有湄洲岛青浦底海祭和贤良港海祭。

以湄洲岛青浦底海祭为例,海祭仪程:1)鸣礼炮;2)迎神:仪仗队、仪卫队就位;3)主祭人、陪祭人就位;4)向妈祖敬献花篮;5)上香:拜、再拜、三拜,收香;6)奠帛;7)恭读祭文;8)行三跪九叩礼;9)向妈祖行六献礼;10)向大海行献礼;11)行放生礼;12)焚祭文;13)送神、开渔!礼成。仪仗队、仪卫队退场。主祭人、陪祭人退场。

在海祭音乐《迎神曲》 《妈祖之光》 《妈祖礼赞》《妈祖佑我》 《海祭妈祖》 《送神曲》伴唱下,仪仗队、仪卫队、表演队依序开列,海祭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表达人们对妈祖无限崇敬之情。妈祖海祭过程中,祭奠舞蹈和大量民间舞蹈、戏剧、杂耍等在祭奠的现场轮番表演。

3.1.2 莆田节庆类妈祖民俗体育

(1)莆田元宵节中的妈祖民俗体育

莆田妈祖节庆类活动有湄洲祖庙祈年节、元宵节(涵江元宵、枫亭元宵游灯、文峰宫尾暝元宵)等,以文峰宫尾暝(晚)元宵为例。莆田文峰宫前身为白湖顺济庙。民间认为妈祖是海神,统领四海龙王,所以妈祖的元宵节延迟至正月最后一天,以便让全境的龙灯集中起来统一烧掉,以免留在境内作乱,这就是妈祖“尾暝元宵”,也是“总元宵”习俗的由来。

文峰宫“尾暝元宵”祈福演绎妈祖传统祭典节目,有传统戏曲、烛山火母、迎福接福大型活动等表演,还有仪仗队、提灯、提炉、九鲤灯舞、腰鼓队、黄石惠洋十音、黄石登瀛高跷、木偶戏等踩街表演。

(2)莆田妈祖庙会中的妈祖民俗体育

宋代刘克庄在《白湖庙》写道“……坎坎击社鼓,呜呜缠蛮讴……”,讲述湄洲举行妈祖“九月初九”升天纪念日庙会活动。明代诗人钱薇垣在《天妃歌》写道“上元纷然走士女,赛神灯火盈海渭”,所记述的是元宵佳节妈祖庙会举行挂灯迎神、百姓争先观赏民俗活动的情景。

莆田各地举行大型妈祖纪念活动时,都会举办妈祖庙会。妈祖庙会期间,有丰富多彩的莆仙戏演出,有皂隶舞、九莲灯、旱船舞(彩船舞)、转凉伞、九鲤舞、摆棕轿、扇舞、耍刀轿、秧歌、车鼓队、腰鼓舞、武术、鬼卒舞、灯舞、舞龙狮、杂技等各种表演。

3.1.3 莆田妈祖敬仰者谒祖进香仪式中的妈祖民俗体育

诗人刘克庄写道:“香火万家市,烟花二月时。居人空巷出,去赛海神祠。”宋赵师侠《诉衷情》写道: “白湖宫殿云耸,香火尽虔祈。”可见莆田妈祖香客如云。谒祖进香的主要内容是迎驾、接驾、祭拜、钩炉、送驾等。迎驾队伍一般在100~300人,也有达1000人之多。迎驾队伍包括:大旗、大灯、清道大锣(敲打十三下)、肃静与回避大牌、封号旗、彩旗、仪仗队、提灯、提炉、大吹、球炉、銮驾、日月扇、凉伞、护驾队伍(按古代盔甲武士装扮)、车鼓队、舞龙舞狮队、十音八乐队、其他舞队、歌队。

仪式中“迎驾”与“接驾”交替进行,当进香团到来时,各“迎驾”的表演队开始正式表演,气氛非常热烈。当进香团被“接驾”到祖庙广场时,此时莆仙戏上演。最后是“送驾”仪式。

3.1.4 莆田妈祖出游(巡游)类中的民俗体育

妈祖出游(巡游),泛指广大妈祖敬仰者恭请妈祖神像出宫,在所属辖区内或分灵区域内,进行绕境巡安赐福活动。据民俗专家乌丙安考证: “妈祖金身出游始于南宋,后历经元、明、清、民国直至现在,经久不衰,从未间断。”[12]在莆田,凡遇宫庙重建、重修竣工,或神诞日、元宵节和闰年,以及重大的对外神事活动,许多妈祖宫庙都要举行大规模的巡安赐福活动。

妈祖绕境出游活动,在湄洲祖庙和莆田其他宫庙,虽各有不同的程序,但都有设祈安、起驾、上轿、接驾、驻驾、祈福、回銮、安座等几个主要仪式,每一项仪式都按照既定的程序、地点及时间进行。

在妈祖出游(巡游)过程中,有大量的妈祖民俗体育。首先,形式多样的表演,如妈祖巡游的开道表演“皂隶舞”,还有八佾舞、车鼓队、十音队、大鼓吹、旱船队、龙狮队、锣鼓队、哨角队、踩火堆、宋江阵等民俗体育活动,还有跟着妈祖巡游的仪仗队、仪卫队、旗类队、护驾队等。其次,人数众多的巡安队伍,妈祖巡游所到之处可谓“人山人海,万人空巷”,所以“迎驾”仪式中参与表演的队伍就特别多。2009年的“巡安莆田兴化”活动,历时四天三夜,行程近300 km,步行踩街24 km,沿途176个宫庙接驾,出巡队伍信众多达668人。

3.2 按照运动性质分类

刘青健“按照妈祖民俗活动中表现形式,把妈祖民俗体育分为对抗类、武术类、技巧类、表演类、仪仗类、综合类妈祖民俗体育”[13];季浏等从民俗体育的内容和形式入手,将民俗体育“分为竞赛类、嬉戏娱乐类、节庆习俗类”[14];戴维红把莆田妈祖信俗中的民俗体育“分为特色类妈祖民俗体育、创新类妈祖民俗体育、常见类妈祖民俗体育”[15]。因此,根据以上民俗运动性质和妈祖民俗活动的特点,本文把莆田妈祖民俗体育内容分为:仪仗类、娱乐类、舞蹈类、表演类和竞技类。

3.2.1 莆田仪仗类妈祖民俗体育

仪仗类妈祖民俗体育主要是指在妈祖祭典、节庆、妈祖敬仰者谒祖进香、出游(巡游)活动中,敬仰者举、抬、戴各种器具在游行队伍前列行走,少部分仪仗也进行趣味性表演。参与人数多、队伍庞大是仪仗类妈祖民俗体育的主要特点。仪仗队有:三十六执士队、妆阁、马队、头旗组(头旗、头灯、三仙旗)、三角旗队、报马仔、将军团、绣旗队、哨角队、自行车队、放铳、轿前吹、神童团、福德弥勒团、太子团。

以三十六执士队为例。三十六执士队,或称执事队,在妈祖巡安、进香、出游、祭典、海祭等过程中担任仪仗及护卫。出巡时,执士队兵器通常以十八对或三十六支为主,故称“三十六执士”。执士队共有一对龙凤旗、长脚彩牌(根据内容需要确定数量)和十八般武器。十八般武器包括:龙头拐、月牙铲、枪钩、三叉槊、方天戟、蛇矛枪、青龙刀、乾坤环、金瓜锤、凤头刀、九齿钉耙、日月铲、竹节鞭、宣花斧、金锏、文笔手、火尖枪、凤尾。

每当妈祖出巡或谒祖进香时,长脚彩牌仪仗器物写着“回避” “肃静” “天上圣母” “绕境进香”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等字样,承载着妈祖敬仰者对妈祖的敬仰、尊崇,扮演着传递行善大爱、弘扬妈祖文化的作用。十八般武艺器械,是独特的体育器械,是妈祖敬仰者创作的妈祖民俗体育物态文化。

3.2.2 莆田娱乐类妈祖民俗体育

娱乐类妈祖民俗体育是一种敬仰者向妈祖祈求福佑或驱避灾祸时以娱人慰神为目的的行为惯制,具有很强的祭祀性和群体参与性。例如,耍刀轿、打刺球、爬刀梯、圈灯、妈祖过海、砂花、妈祖灯笼游、迎火鼎、踏火、蹈火、跳火堆、神轿班、十音八乐等。

以耍刀轿为例。耍刀轿,是莆仙地区特有的一种介于民间舞蹈和杂耍性质的表演技艺。在妈祖出游活动中,耍刀轿队伍由妈祖主神像、各种陪神像、乩童和卤簿队伍组成。乩童身着红色战袍、一手拿令旗、一手持宝剑,坐在靠背、扶手、脚蹬各安三把利刀的轿上。“耍刀轿”的表演队伍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是坐在“刀轿”上的乩童,还有一部分是抬刀轿的轿夫。

耍刀轿乩童有时在轿上前俯后仰左右甩动,有时在地上单脚跳、纵身跳,运动路线有直线的,也有曲线的。轿夫的基本动作有负重抬轿的动作、蹲马步行走的动作,运动路线有直线的,也有曲线的,运动过程连跑带跳,运动时间长、强度大,轿夫抬着乩童不停地绕着广场跑动。整个舞蹈对表演者的力量和耐力要求较高。

3.2.3 莆田舞蹈类妈祖民俗体育

舞蹈类妈祖民俗体育集音乐、舞蹈、技巧表演于一体,有皂隶舞、旱船舞(彩船舞)、九鲤舞、九莲灯(九品莲花灯)、簪花轿、竹马舞、祈坛舞、僮身舞、走雨(伞舞)、扇舞、秧歌、腰鼓舞、鬼卒舞、妈祖健身舞、灯舞等。

以皂隶舞为例。皂隶舞又称“皂隶摆舞”,是妈祖庆典活动中迎接神驾和娱神娱人的民间舞蹈。“皂隶舞”在莆田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莆田各地“皂隶舞”表演者都有十几人。如今莆田市灵川镇、平海镇、笏石镇、黄石镇、湄洲岛、南日镇、枫亭镇均有跳皂隶舞的舞队,仅枫亭镇滨海村就有60多人善跳“皂隶舞”。“皂隶舞”的表演由“请牌” “开道” “收牌”三个部分组成。舞蹈的基本动作有“盘腿跳”“左右跳步” “左右望” “左右摆”等,横行流动的线条比较多,具有节奏鲜明、动作刚烈的特点。

3.2.4 莆田表演类妈祖民俗体育

表演类妈祖民俗体育,主要是在妈祖祭祀活动中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福为主题的民俗体育,充满活力和乐趣。有棕轿舞、踩高跷、车鼓阵、舞龙、舞狮、宋江阵、公背婆、弄八仙、开路鼓、八家将、大鼓凉伞、跳鼓阵(花鼓阵、大鼓弄)、妈祖健身功、妈祖健身操、马头锣、军鼓队、大小鼓吹、威风锣鼓等。

以棕轿舞为例。棕轿舞也称“摆棕轿”,是流行于莆仙地区民间的一种迎神舞蹈,也被称为“妈祖舞”,清《莆阳风俗岁时竹枝词·棕轿》:“竿竹参差漫作與,披来顶上是棕榈。元宵把与偶神坐,应悔前身孽未除。”此诗是吟咏元宵棕轿舞娱神活动的场景。莆田各地棕轿虽然样式、材质、重量有些差异,但每架棕轿顶部都饰以棕片。棕片在于驱邪、求安,棕轿也由此得名,如图3(2018年摄于灵川镇东进村)。各村跳(摆)棕轿动作各有不同,有跳有摆,有走有跑,有绞有转;有摆着棕轿不停绕埕,有沿街巷快速奔跑,有把棕轿绞在一起绕火堆连续转圈,还有抬棕轿跳过烈火的。 “棕轿舞”(如图4,2020年摄于中央电视台演播室)是一种勇猛、彪悍、粗犷的男性广场舞。它把当地浓厚特色的锣鼓节奏、惊险刺激的火焰表演和男性奔跑、跳跃、翻身等动作揉在一起。既要有跑和跳的力量,又要有默契的跳与摆、双手互换轿把、左脚起与落的配合。

3.2.5 莆田竞技类妈祖民俗体育

竞技类妈祖民俗体育是在妈祖节庆日时,妈祖敬仰者组织的一些有比赛性质的体育活动。竟技类妈祖民俗体育动作的难度性、惊险性、技艺性、力量性等都比其他项目高,而且有严格的比赛规则,如赛龙舟、转凉伞等。

图3 棕轿

图4 棕轿舞

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莆仙俗称“划龙船”“扒龙船”,也称“龙舟竞渡”。宋代刘克庄端午节在莆田家乡看“扒龙船”时遇雨,即兴写下《贺新郎·端午》中的“……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生动地表达了当时人们在雨中看龙舟竞渡的兴奋之情。龙舟竞渡是莆田最具特色的纪念妈祖活动仪式,涵江区白塘,荔城区黄石镇沙坂村、金山村、定庄村、华东村、清前村、清江惠洋琼东,新度镇东郊村,仙游县兰溪,秀屿区东埔镇东吴村,都有举行纪念妈祖的龙舟竞渡习俗。

划龙舟的单个动作可分解为上肢的提起、插入、向后划动,因此,划龙舟运动员需要较好的速度、力量和耐力,还需要很强的集体协作能力。运动员经常参与训练和比赛,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能磨练意志。

4 结语

妈祖民俗体育来源于社会生活,承载着妈祖敬仰者的生活向往和心灵归属,莆田妈祖民俗体育要在保留妈祖文化属性的前提下加强研究,不断的积累和创新。1)加强妈祖民俗体育理论研究。对具有妈祖文化特性的民俗体育进行调查与分析,揭示其产生、发展、传承的过程和规律,对其体育元素进行挖掘和整理,提升妈祖民俗体育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2)加大妈祖民俗体育创新。要充分利用世界“妈祖热”的氛围,把握传承、发展、创新的脉络,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创新,创造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健身娱乐性、群体乐于参与的妈祖民俗体育。3)加大妈祖民俗体育人才培养。妈祖民俗体育的传承人是传承和保护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人物[16]。联合莆田学院和莆田各个妈祖协会、交流中心、妈祖研究院(基地)、湄洲祖庙等,培养全面掌握妈祖民俗体育理论知识和妈祖民俗体育实践能力的人才。4)加大对妈祖民俗体育的宣传。信息时代,应通过微信、微博、影视、网络等媒介进行传播,采用新闻、发布会、广告、宣传片等多种途径宣传,广泛推广妈祖民俗体育[17]。5)打造世界性的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品牌,加强海峡两岸妈祖民俗体育交流,开创同世界各个区域文化共融、经济合作、体育交流的良好局面,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妈祖莆田民俗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妈祖祭典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漫画民俗
莆田闹元宵
“万国茶帮”拜妈祖
蟳埔妈祖安座巡香
妈祖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