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推进政党协商的基本维度
2021-05-26朱小宝
摘要:政党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推进新型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政党协商在改善和优化党的执政能力、引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民主政治价值取向;要正确看待政党协商发展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新形势下推进政党协商发展,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党协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制度保障、提升能力水平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协商民主;政党协商;效能
中图分类号:D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2-0134-04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话语传播问题研究”(18YBA286);2020年度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课题“新时代政党协商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XTKT202068)。
作者简介:朱小宝,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师,《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博士。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体现了当代中国对民主发展道路的不懈探索和创造,以适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民主发展路径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多样性。协商民主具有多种形式,其中,政党协商以其在协商民主中的开创性、典范性和引领性地位,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推进包括政党协商在内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极大地促进了政党协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奋力行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从价值、问题、实践三个维度来认识、把握、推动和完善政党协商这一制度形式,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早日建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准确把握政党协商的价值功能维度
政党协商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中国民主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制度建设,奠定了政党协商的发展基础。而就现实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政党协商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这也是政党协商的价值所在。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指出,政党协商在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具体而言,政党协商的功能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改善和优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不断改善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善和优化党的领导“既需要依靠党自身的清醒与自觉,又需要依靠整个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健全与完善”[1]。政党协商是有效开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沟通协商的高层次平台,寓领导于协商之中,通过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2]。相关数据显示,人大、政协会议期间,党外人大代表提交的议案和政协委员的提案数量都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通过政党协商,广泛吸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并经过充分的讨论、论证和协商,避免了党和国家的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确保政策实施过程更为顺利,同时也改善和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维护了党的权威。
2.有利于引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
自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以来,政党协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协商各方层次高。“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3]因此,其协商主体都是在中共中央和民主党派中央之间进行,层次之高是其他协商民主形式所不具备的。二是协商范围广泛、内容宏大。“中共中央同民主党派中央开展政党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有关重要文件;宪法的修改建议,有关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建议;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等重要问题;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重大问题;其他需要协商的重要问题。”[4]三是协商过程组织化、制度化程度高。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是以政党形式参与协商,代表的是政党这种现代最强的政治组织形式,没有个体和特殊利益集团的掣肘,立足于全局,反映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政党协商在作用发挥、制度规范等方面对其他协商民主形式都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3.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中一项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商治理”。从协商治理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我国的协商民主和协商治理始于民主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独特民主政治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民主党派依据自身特长优势,对诸多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科学、务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协商民主也在数十年的发展实践中建立了丰富多样的渠道和机制。政党协商使制度化的平台得以搭建,表达意见、沟通协商更为便利,听取意见、凝聚共识更为有效,国家治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大大提升。同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还可以通过协商的形式对执政党进行监督,也即“协商监督”,具有有序性和超脱性等优势,确保了监督的公平性、廉洁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正确认识政党协商面临的问题挑战
政党协商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改革不断推进,政党协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在改善党的领导、提升协商效能、强化保障机制和夯实能力建设等方面均有改进的空间。
1.形式主义有待破解
目前,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有所抬头,对政党协商也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例如对政党协商存在随意性、表面化敷衍了事的倾向;有的仅仅是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没有就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充分协商;有的地方党委干脆向民主党派部署工作代替政党协商。所有这些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不仅违背了政党协商的初衷,也导致政党协商这一政治设计的效能大打折扣。
2.保障机制有待夯实
保障机制建设是政党协商能够常态长效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知情和反馈机制,增加讨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5]。长期以来,中央层面采取了一系列保障举措,使政党协商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彰显了政党协商对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优化决策的重大作用。但是部分基层与地方政党协商却面临不少困境,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地方党委对政党协商没有清晰的政治定位,导致其往往只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展开协商,政治性的事务很少涉及。二是缺乏常规性、制度化安排,导致基层协商的内生动力不足。一些地方的政党协商就是政策情况通报会,而当地的重大决策出台和重大人事安排往往不进行政党协商。三是知情反馈落实不到位。地方党委和政府大都制定了有关政党协商的规范性文件,也建立了党委成员与民主党派负责人的联系交友制度等刚性措施,但一些地方的政党协商存在着情况通报不够充分、报喜不报忧的状况,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不能及时反馈落实情况,联谊交友形同虚设,未能给予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充分的调研、思考时间,在实质上影响了政党协商的质量和效果。
3.协商能力有待提升
政党协商的效能,很大程度取决于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协商能力强,效能就高;反之,则低效。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围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进行平等直接协商的民主形式,如果协商各方的协商能力差距甚大,协商就无法正常开展,政党协商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时代的变迁、时势的发展也要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确保新型政党制度的科学发展和政党协商的有序开展。但在现实中,不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能力与其政治地位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参与政党协商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很少主动提出议题。二是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度不够,对社情民意的关注和思考不够,且很少深入基层收集民意,在开展政党协商时很难提出具有精确性、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严重影响参政议政的质量和协商效能。三是在客观上其协商能力也存在短板。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党协商过程中明显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尴尬境地,此外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大多是各个专业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平时专注于学术和科技的研究,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及社会活动能力有所欠缺。
三、推进政党协商建设和发展的途径方向
发展和完善我国政党协商制度,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6],为我们指明了加强和推进政党协商的途径和方向。
1.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政党协商意识
“有事多商量”,就是要求增强协商意识,开展广泛多样的协商。首先,政党协商的各个主体都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用于指导政党协商实践。其次,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基层政党协商的重要性,真正做到把政党协商纳入党委总体工作部署和重要议事日程。在重大举措、重大事项、重要人事安排上,充分征求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才能保证党委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政策实施过程中才能避免矛盾、减少阻力、提升效率、事半功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也要培育和强化自身的协商民主意识,在政党协商过程中敢于直言、善于直言,“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履行新时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使命和担当。
2.完善制度保障,有效发挥政党协商优势
“有事好商量”就是要求完善制度保障,从而有效发挥政党协商的优势和作用。政党协商的制度化建设历经7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需要不断完善。这就需要顶层设计的推动,例如:对于需要协商的重大事项,中央应该出台文件予以细化和明确,以避免随意性;积极探索有利于政黨协商的形式和渠道,待经验成熟之后形成制度固定下来;完善政党协商的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健全政党协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完善政党协商的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坚决杜绝政党协商中的形式主义问题等。
3.提升能力水平,全面确保政党协商效能
“有事会商量”就是要求大力提升政党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确保政党协商的实效性。协商主体能力直接决定协商效益的发挥。为保证政党协商发挥最大的效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应当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支持无党派人士加强自身建设”[7]。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也指出,要支持民主党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8]。新时代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强自身建设,既是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需要,也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增强履职能力、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政党协商效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包心鉴.论协商民主的现实政治价值和制度化构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15(1).
[2]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N].人民日报,2014-09-22(1).
[3][4]中办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N].人民日报,2015-12-11(1).
[5][8]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N].人民日报,2015-05-21(1).
[6]立“新”除“弊”习近平纵论新型政党制度[EB/ 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 03/ 05/c_1122491671.htm,2018-03-05.
[7]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21-01-06(1).
实习编辑:肖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