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铋联合磷酸铝凝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AS ET IL-6 IL-12的影响
2021-05-26吴丹娜陈朝聪余华军李桂女
吴丹娜,陈朝聪,余华军,李桂女
(1.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海南 儋州 571700 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海南 海口 570102)
萎缩性胃炎表现为饮食后腹痛、消化不良、饱胀、反酸等症状,内镜下多表现为淡黄、弥散性或局限性病灶,胃黏膜腺体受损萎缩状态,在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可出现胃出血及胃溃疡等并发症[1]。研究[2]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恶性贫血等疾病有一定关系,需引起临床重视。目前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及进展情况临床上多采用控制局部炎症及抑制、中和胃酸等方式缓解临床症状,防止胃黏膜的进一步破坏及疾病的发展。果胶铋及磷酸铝凝胶均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病灶及溃疡面,同时也有一定抗炎效果[3]。目前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极其对胃炎患者炎症状态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以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内皮素(endothelin,ET)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等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主述明显胃胀、嗳气、恶心呕吐等胃部症状;行胃镜检查明确提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4];年龄18~65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胃肠疾病或病理检查疑似恶变者;合并器质性病变及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精神性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孕妇。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3例)及对照组(81例)。经比较,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国药准字:HC20130010,澳美制药,1g)联合果胶铋(国药准字H20052014,华纳大药厂)治疗,其中阿莫西林每次0.5g,每日3次,果胶铋每次2粒,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铝凝胶(H20080512,韩国保宁制药株式会社,11g)饭后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
1.3观察指标:胃病理检查: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C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情况;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组织病理评分,评分主要包括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根据严重程度评为0、1、2、3分。血清学检查: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GAS、ET、IL-6、IL-12水平,各指标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试剂盒购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
1.4疗效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基本消失,胃炎症消失,黏膜病变缩小80%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胃部炎症状态有所改善,黏膜病变缩小50%以上;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价值,胃部黏膜病变缩小不足50%。总有效率=100%-[(显效+有效)/治疗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疗效、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胃病理积分、血清学指标等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3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Hp清除率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58例(69.88%)、48例(59.26%)患者Hp转阴,两组Hp转阴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χ2=2.023,P=0.155)。
2.3两组胃病理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胃病理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萎缩性、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等方面病理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胃病理积分比较
2.4两组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GAS、ET、IL-6、IL-12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AS、IL-12升高,ET、IL-6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升高或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2.5两组不良反应: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4%、4.94%(P>0.05)。详见表5。
3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释清楚,Hp感染是其重要致病因素,吴葆华开展的一项横断面研究证实,在老年人群体中,Hp感染率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形态改变相关,胃镜形态改变越明显,感染率越高;目前认为Hp感染后细菌吸附在胃黏膜上,释放空泡毒素A引起胃部黏膜的炎性反应,胃黏膜表面炎症浸润可损伤黏膜表面的分泌腺体,未加以控制的感染及炎症浸润反复损伤,最终导致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常增生等变化[5];另外,未加以控制的胃黏膜损伤可在刺激下大量分泌胃酸,过量胃酸进一步损伤胃黏膜,引发出血、胃溃疡等并发症,加重萎缩性胃炎的病情[6],因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清除Hp感染状态、降低胃黏膜的炎性状态、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免受进一步损伤非常重要。
果胶铋为常见的铋制剂,对于Hp有直接杀灭作用,果胶铋以生物大分子果胶酸为载体,即使为弱酸条件下仍能发挥其疗效[7]。磷酸铝凝胶为抗酸药物,其主要成分磷酸铝可在胃内与氢离子结合,改变pH值,抑制胃酸活性,破坏并杀死Hp,另外其凝胶成分与胃部黏膜黏液相似,可在胃内形成类黏液层,形成天然的保护屏障,有效防治毒素、炎症因子等物质侵入黏膜层,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果胶铋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组别患者有效率及Hp清除率与单纯使用果胶铋治疗组别未见明显差异,但联合组病理积分更低,提示两种药物联合可一定程度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有很好的效果。
如上文所述,胃黏膜的炎性浸润状态、胃酸大量分泌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过程,也是引发胃黏膜损伤、胃出血、胃溃疡等并发症,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8]。本研究主要研究指标中,GAS是由G细胞分泌的刺激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激素,其水平可一定程度反映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9];ET是一种广泛分泌于胃肠系统的血管功能调节因子,对于维持胃黏膜血流稳定及血管张力均有重要作用,分析该分子水平变化可明确胃黏膜血流量的变化,可一定程度反应胃黏膜的损伤、修复及稳定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GAS、ET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治疗后GAS升高,ET降低,联合治疗的组别升高或降低幅度更大,提示果胶铋联合磷酸铝凝胶可改善胃黏膜腺体情况及黏膜血流情况。另外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分析也提示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改善幅度更大,提示联合治疗也可改善炎性状态。结合前文胃黏膜病理状态变化结果,果胶铋联合磷酸铝凝胶对于炎症状态、胃黏膜功能及血供的影响可能是胃黏膜功能恢复、修复及再生的相关机制。
目前认为果胶铋在体内尽管吸收较少,但长期使用仍可升高血浆内Bi3+浓度,引起脑病、骨营养不良的风险,有潜在不良反应[10];磷酸铝凝胶作为一种中性缓和剂,可提高胃内pH值并持续数小时,凝胶无铋剂潜在不良反应风险,本研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差异,提示两者均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磷酸铝凝胶联合果胶铋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因此降低果胶铋的使用或许也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并减少铋剂带来的潜在风险,在达到良好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了风险,但本研究未对这一用药方法疗效进行探讨,未来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综上,果胶铋联合磷酸铝凝胶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炎性状态及黏膜功能,对于促进胃黏膜病理状态的恢复有一定获益。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样本误差相对较大;另外,本研究对炎症因子方面的研究都集中于血清学指标的研究,而血清学指标可受较多因素影响,药物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机制研究仍有待对胃黏膜局部因子变化情况进行检测,以进一步明确药物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