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头内陷诱发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

2021-05-26高洋崔建春李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乳晕牵拉乳腺炎

高洋 崔建春 李立

乳头内陷是一种较常见的女性乳房畸形,在我国女性乳头内陷发生率为2%[1],在国外其发生率约为10%[2]。我院为辽宁省征兵体检指定单位,通过对2020年7月来我院进行征兵体检的300 名年轻女性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分析乳头内陷发生率、诱发乳头内陷的相关因素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普外科体检的300 名候选女兵的资料,年龄20~30 岁,均未婚,未进行过哺乳,其中有乳腺手术史10 名,均为行良性肿物切除术,此10 名排除在外。

1.2 方法乳头内陷根据乳头内陷的深浅及组织纤维化程度分为3 级。Ⅰ级(轻度):乳头部分内陷,可以被轻易挤出,且正常凸出,乳头下组织纤维化程度很轻;Ⅱ级(中度):乳头全部凹陷,可以被挤出,凸出部分较正常小,且乳头下组织纤维化程度较重;Ⅲ级(重度):乳头完全凹陷,无法挤出,且乳头下组织纤维化程度严重[3]。

通过视诊观察300 名女性,对初步诊断为乳头内陷的女性进一步触诊观察,进行乳头内陷的分级,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记录乳头内陷的女性在婴儿时期是否挤过乳头(对于记忆不清者,留下联系方式,事后再次询问家属),平时是否有束胸、俯卧睡眠的习惯,是否发生过乳头痒、乳头痛和乳腺炎的相关症状及疾病。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头内陷发生率有效人数290 名,乳头内陷者共38 名。其中双侧乳头内陷10 名,单侧乳头内陷28 名。乳头内陷发生率13.1%(38/290)。内陷乳头总数为48 个,其中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31个、10 个、7 个,Ⅰ级、Ⅱ级、Ⅲ级乳头内陷的比例分别为64.6%、20.8%、14.6%。见表1。

表1 38 名候选女兵乳头内陷情况(名)

2.2 乳头内陷与婴儿时期挤乳头、平时束胸、俯卧睡眠的关系有乳头内陷者平时束胸、俯卧睡眠的比例高于无乳头内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乳头内陷者与无乳头内陷者婴儿时期挤乳头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乳头内陷与生活习惯的关系[n(%)]

2.3 乳头内陷与并发症的关系有乳头内陷者乳头痒、乳头痛、乳腺炎的发生率高于无乳头内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乳头内陷与并发症的关系[n(%)]

2.4 乳头内陷程度与并发症的关系乳头内陷程度越重,乳头痒、乳头痛、乳腺炎的发生率越高,见表4。

表4 乳头内陷程度与并发症的关系[n(%)]

3 讨论

正常女性乳头突出乳晕平面10~15mm,乳头内陷表现为乳头部分或者全部凹陷于乳晕平面,受刺激后不易突出或不易挤出,呈火山口状。乳头内陷的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大部分为先天性。先天性乳头内陷的主要原因是乳头胚胎发育期中胚层增殖障碍所致,表现为乳头、乳晕的平滑肌和乳腺导管发育不良,致乳腺导管未能导管化,形成短缩的条索,以及周围的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短缩导致乳头下支撑组织缺乏,使乳腺导管向内牵拉,致使乳头外凸不明显或乳头内陷[4]。后天性乳头内陷是由于病理性原因导致的乳腺内组织牵拉所致,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乳腺恶性肿瘤、乳腺炎、巨乳症以及乳腺相关手术的术后瘢痕等。

我国1999年上海健康成年女性乳腺疾病普查200 例,乳头内陷的发生率为2%[1],而该疾病同年在国外的发生率约为10%[2]。本研究中乳头内陷发生率为13.1%,接近国外的发生率。通过对乳头内陷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发生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与女性的生活习惯有关,本研究中有乳头内陷者束胸、俯卧睡眠比例高于无乳头内陷者(P<0.05),提示平时有束胸及俯卧睡眠习惯的女性,发生乳头内陷的几率较大。因为束胸、俯卧睡眠等生活习惯长时间压迫乳头,尤其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年轻女性,乳头压迫可能诱发乳头、乳晕的平滑肌和乳腺导管发育不良,致乳腺导管未能导管化,形成短缩的条索,使乳腺导管向内牵拉,致使乳头外凸不明显或乳头内陷。因此应尽量避免束胸及俯卧睡眠的生活习惯。

我国东北地区有通过对新生儿挤乳头来预防乳头内陷的传统。本研究显示,婴儿时期挤乳头与否与乳头内陷的发生无明显关系,通过对新生儿挤乳头来预防乳头内陷并无科学依据。相反,挤乳头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导致乳腺炎,甚至引发败血症等,给新生儿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针对I 级乳头内陷的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其中包括自行反复牵拉或使用负压吸引治疗。自行反复牵拉是指检查者用一只手中指与食指轻夹乳头,然后沿乳晕周缘向下按压乳房,在按压的同时,用另一只手向外牵拉乳头,反复做20~30 次,每日早晚各1 次。负压吸引治疗是利用乳头内陷矫正器,长时间负压吸引乳头,每天佩戴2~3 次,每次15~20min,持续使用3~6 个月,对于症状较轻的乳头内陷患者能得到较好的矫正效果。尤其对于年轻的乳头内陷患者意义重大,在备孕期间及时矫正乳头内陷,可以为健康哺乳奠定基础,但是对于症状较重的Ⅱ/Ⅲ级乳头内陷患者,保守治疗的复发风险很高,还是需要手术治疗。

乳头内陷的手术治疗最早始于1879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诸多以乳晕多瓣法为特征的术式,主要原理是缩窄乳头周径使乳头突出[5]。但是此方法会使乳晕形态改变,影响美观,切口瘢痕较多,可能存在瘢痕牵拉再次造成乳头内陷,乳头下方支撑力不足易复发等。目前认为理想的乳头内陷手术应具备以下特点:操作简单、不改变乳头形态、乳头血运正常、感觉功能正常、切口瘢痕不明显、保留哺乳功能等,因此考虑到这些特点,目前矫正手术的基本原则是松解牵拉乳头内陷组织和乳头基底支持组织重建,主要有游离自体组织移植中央法填充、乳头乳晕局部组织中央法填充、乳头乳晕局部组织周围法填充以及生物型人工材料填充等[6]。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乳头内陷者乳头痒、乳头痛、乳腺炎的发生率高于无乳头内陷者,且乳头内陷程度越重,乳头痒、乳头痛、乳腺炎的发生率越高,说明乳头内陷的程度越重越容易引起乳头痒、乳头痛、乳腺炎等相关疾病。

乳头痒、乳头痛、乳头溢液都是乳管内炎症不同阶段的早期表现。当乳管部分堵塞,液体内容物可以由乳头排出,便形成了乳头溢液[7];如果乳管完全闭塞,乳管内容物就会突破管壁,达到乳腺组织、皮下脂肪层,甚至突破皮肤,形成瘘道。乳头内陷矫正治疗联合药物灌注治疗是恢复乳头外形及乳管通畅性的有效方法。

乳头内陷也是导致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因素之一[8]。该类患者的病程长,治疗困难,复发率高。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发生于成年女性非哺乳期的一组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类型多样,包括乳腺导管扩张症(MDE)、导管周围乳腺炎(PDM)、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9~11]。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乳头长期内陷会直接影响乳孔的通畅性,导致乳管内大量分泌物强烈刺激乳腺导管,使管壁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及炎性浸润,继而引发炎症反应以形成肉芽肿。因此,原发性乳头内陷诱发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几率非常高,应尽早进行乳头内陷矫正[12]。

在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病中,乳头内陷是导致乳汁淤积、排出不畅的原因之一。轻中度乳头内陷导致的乳汁淤积、排出不畅可通过乳腺疏通方法排出淤积的乳汁,此方法利用乳管镜对堵塞的腺叶乳管进行逆行冲洗引流,不仅可以治疗哺乳期乳汁淤积、排乳不畅,而且乳管损伤较轻,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影响正常哺乳,疗效满意[13]。

综上所述,根据我院2020年征兵体检结果可知,乳头内陷的发生率(13.1%)较高,与国外乳头内陷的发生率接近,原因可能与平时束胸、俯卧睡眠生活习惯有关。乳头内陷不仅可导致乳汁排出障碍,还可以导致乳头痒、乳头痛甚至是乳腺炎等疾病,同时影响乳腺的外形,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应注重生活习惯,不宜过早束胸、俯卧睡眠等。如患有先天性乳头内陷,应尽早矫正及治疗。轻度乳头内陷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中重度乳头内陷患者尽早行手术治疗,及时纠正乳头内陷,同时对乳头内陷引起的相关症状和疾病也应针对不同的病理生理进行治疗。

由于统计的征兵女性数量有限,乳头内陷的女性数量较少,本研究可能存在统计偏倚,今后仍需进行大样本量的研究。

猜你喜欢

乳晕牵拉乳腺炎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乳晕上长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热身中不同牵拉方式对高校网球运动员灵敏能力的影响
乳晕变黑是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