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储能科学与技术》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21-05-26《储能科学与技术》编辑部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总览专刊锂电池

2021年3月8日,本刊编辑部接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 年版编委会通知,获悉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储能科学与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电工技术类的核心期刊。这是创刊于2012 年9 月的《储能科学与技术》首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创刊9年即入编中文核心在业界属于进步较快的期刊,这充分代表了专家学者对刊物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的认可。主办单位向所有编委、作者、读者及关心和支持本刊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是您们的支持与无私奉献,才培育了这本涵盖储能领域全产业链的本土中文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

一 发展历程

《储能科学与技术》创办于2012年9月,主办为化学工业出版社和中国化工学会(2016年增加),主管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顾问委员会主任为陈立泉院士,第一届编委会(2012—2015年)、第二届编委会(2016—2019年)主任为现英国伯明翰大学丁玉龙教授,第三届编委会(2019—2023年)主任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研究员,荣誉主编丁玉龙教授。刊物目前为中国化工学会及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会刊。

顾问委员会主任陈立泉院士

第一、二届编委会主编丁玉龙教授及第三届编委会主编黄学杰研究员

在专家学者的学术支持下,刊物于2015 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一直保持,2017 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核心(CSCD)收录并一直保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发布的影响因子为0.775,位列能源学科第5位。

二 亮点回顾及愿景

刊物基本情况

2012年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召开第一届编委会第1次主编办公会

2013年在北京召开第一届编委会成立会暨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委会筹备会

2015年在北京召开第二届编委会第1次会议

2017年在溧阳召开第二届编委会第2次工作会议

2019年8月在宁波召开第三届编委会第1次会议

《储能科学与技术》编委会一直践行专家办刊的理念,坚持主编/副主编负责制,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发表了诸如黄学杰研究员团队“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李泓研究员团队“锂电池基础科学问题”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文章,出版的“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庆祝陈立泉院士八十寿辰”、“物理储能”、“相变储能”、“钠电池”等专刊推动了相关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设立的“学术争鸣”栏目邀请专家对当前储能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观点,发表的艾新平教授“可充金属锂负极,路在何方?”,李泓研究员“全固态锂电池:梦想照进现实”,何向明团队“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安全性问题,还是可靠性问题”,曹余良教授的“钠离子电池机遇与挑战”,王久林教授“锂硫二次电池之我见”等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目前设置的主要栏目有:特约评述、锂电池百篇文章点评、学术争鸣、储能材料与器件、储能系统与工程、储能测试与评价、新储能体系、储能技术经济性分析、储能标准与规范、储能专利等。

出版的部分专刊封面

为更好地架起产学研用各界沟通的桥梁,成立于2014 年的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立在了《储能科学与技术》编辑部,这为刊物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秘书处将在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委会和编委会的支持下,组织国内外储能领域的学术技术交流、技术咨询、专题讨论和承担国家软课题。

入选中文核心既是肯定也是压力,“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一如既往秉持办出我国本土精品科技期刊的理念,以提升学术影响力为第一发展要务,设立重点专刊、专栏,利用新媒体技术塑造刊物品牌,争取成为储能行业综合性知识服务平台,推动储能学科建设、政策梳理、技术发展、人才培养、研发和产业平台基地建设。

再次衷心感谢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的支持与帮助!2021 年11 月将出版由王双印教授和田新龙教授主编的“燃料电池与电催化”专刊,期待您的继续关注!欢迎投稿、引用、洽谈合作!

“燃料电池与电催化”专刊征稿

猜你喜欢

总览专刊锂电池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
“雷达遥感应用专刊”编者按
一种锂电池组主动均衡充电保护电路的设计
锂电池里装微型灭火器:再也不担心手机电池起火等
专刊
专刊
电动汽车锂电池组充电均衡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