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你很棒
2021-05-26顾瑛
顾瑛
曾经看到一首诗是这样写道: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堂;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
是教育让孩子的世界天高海阔,是教师的爱让孩子的心园春意盎然。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要求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论学生贵残、贫富、善恶、智愚,均给予教育,不应有所歧视。由此可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是一名教师必须的道德理念。
小成这孩子心智较小,接受能力比同龄孩子要慢一些。又因为学前教育滞后,不能分辨是非,能力比较差。小动作不断。加上上学期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家长相对重视一些他的学习。家里有外婆辅导其学习。可是,孩子因为有了家里的提前教学和每天的作业辅导,反而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没有监督就不做作业,即使会的也不做了,拖拉及其严重,导致很多练习都是空白很多,作业情况也是这样,依赖性很强。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不能盲目的责备他,或者放弃他,而是给他更多的“偏爱”。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是加倍的关心他、爱护他。开始教师可以先抓住小成的写字,因为他写字有个很大的缺点,写字特别慢,而且很多字都是像搭积木一样随意搭建而成,毫无笔顺可言。我利用课余,让他练习写字,边看笔顺边写字,一有进步,就及时进行表扬。偶尔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完成,同学和老师都肯定了他的进步。渐渐的,他的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或问同学,课堂作业能基本能按时完成了。有时教师给他听写词语,他也很少有写错笔顺的现象了,教师也倍感欣慰。对学生要有耐心。教育者应该懂得一个學生思想水平及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次教育,一次谈话所能及的,而要靠多次,多方面一直反复的教育。对待小成,教师通过反复抓,抓反复,努力找机会去关心他,其中做到“三不”:不急,不火,不粗暴;让他感觉到老师的爱是永远的。
在此基础上,在不让他本人知道的时候与他的母亲保持长期的电话练习和沟通,请配合家长进一步对小成进行教育。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很容易犯揠苗助长的错误,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涯才刚刚开始,很多家长就期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学习更多知识,甚至是很多超纲的知识,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同龄人中最优秀的哪一个,想让孩子比同龄人起步更早、跑得更快,殊不知这种错误的教学方式完全违背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小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接收太多超过他认知范围的知识,这种揠苗助长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负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很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容易丧失耐心,家长的日常工作比较繁忙,自身的工作压力和对孩子的教育压力很可能使家长心态失衡,孩子表现不好时家长就可能会严厉批评孩子,这会极大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孩子的心智成长。因此,教师就需要与家长展开沟通,一方面是要把握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是要通过沟通缓解家长的教育压力,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尽量采用鼓励式的语气与孩子沟通,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通力合作,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而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孩子旺盛的求知欲也会转变为学习动力。
学习上和班里各种活动中,教师尽可能抓住机会,找帮助孩子回自己的成就感。一次语文课上,教师了解到小成早已经把课文读得很流利,特意安排了朗读比赛,当学生们都不敢举手的情况下,就鼓励小成站起来试试,结果,小成读得非常熟,当孩子们投来惊奇的目光时,小成的小成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此后,只要教学中教师发现他有一点的进步,就及时给与表扬和肯定,同时在给他指定一个更简,更新的目标,小成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一般正常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相当与他具有的潜能的1%,因此,凭借内在的动力、坚定的信心、顽强的一致等积极心态的推动,人类可以发挥惊人创造力。建立辉煌的业绩。一个班几十名小学生,他们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人格智慧等诸方面总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有时这种性质和水平上的巨大反差,让教育者都感到是一种心理的压力。然而这一切不能成为教育者放弃责任的理由,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思想、有感情、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他们每个人作为独一无二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小学生都有一种对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将导致他的自信,是他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茫茫人世间是有价值的,理应得到普遍的尊重和合理的满足;每个小学生都应享有均等的机会来发展自己的智慧与潜能。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这样一位女教师:她班上有一位男生,学习差,不完成作业,还常以各种各样的恶作剧把老师气得双手发抖,脸发白,当这个男生辍学时,这个老师如释重负,其他老师也向她表示祝贺。事隔数年,女教师的电视机坏了,那位上门修理的师傅手艺高超,很快就修好了,而他就是当年的那个男生。女教师百感交集,愧疚于心:“这个人完全不是当年我课堂上的那个学生啊……我们做老师的竟没有发现,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和毫无希望的他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涵着天才,不仅是蕴藏着一个巧匠达到天才,还蕴藏着我们没看到的大写的‘人’……”还有什么比这种发自内心的反省更加深刻呢?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误判更令人遗憾终身呢?身为小学班主任,一定要确立这样的信念:没有不可造就的学生。对教育者而言,学生身上不是缺少美德,而是缺少发现他们的眼睛。教育者应当在承认每个学生存在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尊重、关心、激励,唤醒受教育者”心中的巨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充分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