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的少年心,总是相通的

2021-05-25王源

环球人物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张嘎聂耳小兵

王源

作为“00后”,我出生时,彩色电影和电视剧就已经非常普及了。每每听到长辈们谈及露天看黑白电影的故事,总令我心驰神往。也许正由于此,我对黑白电影有着别样的情愫。

我看过的黑白电影不多,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兵张嘎》。该片1963年上映,即便是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依旧被电影中传达的信仰力量震撼了。年少是他,勇敢朴实是他,爱国热血也是他。黑白影像中,嘎子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生动多彩又可爱可敬。

电影用层层递进的叙事,细腻描摹了少年嘎子丰富的内心成长。

初遇老鐘叔,嘎子还是奶奶身边大大咧咧的毛头小子,老钟叔的革命经历、送给他的木枪,让他产生了“加入八路军”的想法。这是他革命理想的萌芽。而奶奶的死,深深触动了他。“加入八路军,救出老钟叔,为奶奶报仇”,成了他最大的心愿。加入八路军后,嘎子逐渐将个人诉求升华为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影片最后,嘎子与八路军战士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取得胜利,恰恰成了他成长成熟的最好证明。从大家口中的“嘎小子”到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少年嘎子的成长,是意志的磨练和心灵的蜕变。

小兵张嘎只是无数少年英雄的代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放牛娃王二小、小萝卜头宋振中……无数个为国为民的青春之“我”,成就了青春中国。

我时常觉得,即使身处不同年代,但爱国的少年心,总是相通的。我时常问自己,如果身处那样的时代,会不会做出同样的人生选择?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爱国,始终是青春的底色。

由于工作原因,我曾通过不同形式,演绎革命者的热血青春。前段时间,我在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中饰演国歌作曲者聂耳先生。他不愿演奏靡靡之音,立志要做中国的新音乐。他认为,音乐不仅供人欣赏,更重要的是鼓舞人心。怀着如此使命,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时代最强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那激昂的旋律久久盘旋在脑海。演绎聂耳的过程,我完成了精神的接力。

(所有稿费均捐给源公益专项基金,以支持公益事业)

猜你喜欢

张嘎聂耳小兵
抗日的洗礼
化险为夷靠淡定
家长会
化险为夷靠淡定
规律在手 中考不愁
小兵张嘎
聂耳
读《小兵张嘎》有感
赛场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