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士后“卧底”外卖骑手,呼吁有温度的技术

2021-05-25燕陆

环球人物 2021年10期
关键词:陈龙卓别林卧底

燕陆

外卖骑手,再次引发全网讨论。这一次,起因是北京大学博士后陈龙的论文,为此他曾花5个半月体验外卖骑手劳动过程。“文章合为时而著”,学界从关注传统的“三农”问题,到聚焦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型职业,展现出鲜活生命力和社会责任感。像陈龙这样努力观照现实、助推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值得点赞。

随着外卖骑手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各大平台为进一步抢滩市场、获取盈利,平台用系统算法和数据驱动,不断压缩配送时间。“美团外卖,送啥都快!”“饿了么配送,我们是蓝色闪电!”就连外卖行业的口号,都在不断暗示:快!快快快!骑手为避免差评、维持收入,会选择逆行、闯红灯等做法。近年来,这些现象引发的悲剧屡见不鲜。

《摩登时代》里,卓别林饰演的工人在车间拧螺丝。一旦工人适应了传送带速度,老板就会继续给机器加速。直至被过快的传送带卷进巨大的机器齿轮,工人仍在尽职尽责拧螺丝。文艺作品高于生活,但也源于生活。配送时间日趋逼近极限、业务量太大造成超负荷运转、多单收入难抵一次“差评”罚款……这些问题让外卖行业像“卓别林式流水线”一般内卷化。

互联网和算法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雇主和劳动者间的力量悬殊,一不留神就造成劳动者被算法“支配”“困在系统里”的局面。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为劳动者提供保护,弥补这种力量悬殊。

从vlog博主体验送餐曝光北京SKP商场不让骑手进正门,到北京人社局副处长体验骑手生活;从《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刷屏网络,到平台春节奖励疑似“套路”骑手引关注……近年来,外卖行业备受瞩目。高度关注、热切讨论,归根结底是因为外卖的困局也是算法时代的困局,折射出人們对于算法化系统的担忧,以及对新业态的思考。

每次引发舆论关注后,涉事平台大多会快速回应,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但我们需要的不是平台一次次的危机公关,而是从长计议的真诚改变。

保护劳动者,光靠企业自律肯定不够,也需要监管。外卖行业涉及交通、市场监管、人社等相关部门管辖,“该出手时就出手”,触发式监管绝不能手软。而工会、社会力量、新闻媒体等也是监管的重要力量,能让兜住外卖骑手的网编织得更密些。

从“打工人”到“996”再到“内卷”,从流行词可以看出,我们越来越关注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有人说技术是中立的,系统也无价值倾向。但别忘了,系统设计和规则制定,本身就蕴含着一套逻辑。技术是为了让人拥有更多主观能动性和权利,而不是相反。包括外卖在内的各类数字经济,不仅要高效、快捷,同时也应兼具健康、可持续和人情味。资本天生逐利,但人可以对抗技术背后的资本操纵,避免沦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囚徒。我们需要有温度的技术,更需要有温度的人。

外卖骑手,是系统里、地图上一个个快速移动的点,更是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人。作为平台经济快速兴起的受益者,我们在享受“美味不用等”服务的同时,也别忘了关怀同样作为“打工人”的外卖骑手。对他们道一句“谢谢”、别轻易给出“差评”、关注他们的劳动状态……举手之劳,但都是一点点推动科技向善、系统改良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陈龙卓别林卧底
卧底各个群怎么讨论谷爱凌,“中午吃什么”群亮了
情书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卧底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方法初探
卧底
蛋挞卧底秀
我的歌
模仿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