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2021-05-25陈东旭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命课文阅读教学

陈东旭

生命教育,是指与直面生命、人的生死问题相关的教育,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意义、理解生命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积极地生存,勇敢地面对各类问题,健康地生活与独立而全面地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内容渗透生命教育,通过结合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更好发展,同时全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结合人与自己理念渗透生命教育

不论是中国古代的先贤哲人,还是近现代的思想家,都认为人的生命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出现问题时或者对生命出现认知偏差时,会全方位体现在不同的生活层面上。比如包括自我价值的认知偏差、人际关系的失衡、无法应对生活环境带来的各种冲突和压力,以及无法从宏观视角看待生命整体等相关的问题。因此在生命教育中,教师首先应该结合人与自己渗透生命教育,指导小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欣赏自己等。在此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树立对学习、对生活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更好地看待自己,以更加健康和积极的心态改变自己,向更好的方向成长和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内外的阅读内容进行相关指导。

例如,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可以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铁杵成针》一文进行教学。本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学习文中的重点生字词;二是让学生理解本篇课文所呈现的“铁杵成针”的成语含义,以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它的主要内涵;三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篇的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成语,比如“鸡鸣狗盗”“叶公好龙”“画蛇添足”等,让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主要内容和内涵,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入本篇课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后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思考:李白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困难的?阅读本文有什么感想?之后指导学生表演这个故事,在分工排练后进行展现;最后教师进行讲解,渗透生命教育:课文通过对李白小时候遇到的一件小事的描述,表达出人应该充分认识自己,戒骄戒躁,克服各种心理上的问题,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持之以恒,不断拼搏进取,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在课外阅读中同样可以渗透生命教育,比如引入一些有关热爱生命和接纳自我主题的书籍让学生自主阅读,如《泥泥的心灵城堡》《黄书包》《你很特别》等,通过设置阅读任务和规定阅读时间,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更好地渗透生命教育。

二、结合人与他人理念渗透生命教育

对于生命教育中人与他人的理念而言,主要包括接纳他人,学会关心和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进行分工合作等,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应该诚信、友善和乐于帮助他人,并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和改正自身的缺点。根据中国先秦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的思想理念,对于人际交往应该遵循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理念,而在面对问题时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内外阅读内容,渗透人与他人相关的生命教育,通过讲解阅读内容、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志愿服务等方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关心他人和珍爱生活,高效地进行生命教育。

对于课内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可以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一文进行。本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熟练阅读课文和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之外,还包括让学生体会到文中一老一小能够爬上天都峰的原因,即主要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努力和相互之间的鼓励。通过具体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培养学生不怕艰难险阻、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讲解,展示独具魅力的黄山天都峰景象,让学生在欣赏黄山天都峰的美景中形成阅读兴趣;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进行角色扮演,指导学生将文中的情境生动地展现出来;最后根据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渗透生命教育。在四年级下册课文《黄继光》的讲解中,教师同样可以运用以上方式进行教学,以此让学生认识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对于课外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可以引入中国国学经典书籍《论语》和外国经典书籍《爱的教育》等。指导学生阅读这些书籍,让学生在阅读文中的经典语句和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中,更好地受到人与他人相关的生命教育。

三、结合人与环境理念渗透生命教育

对于人与环境相关的生命教育,包括指导学生适应环境,爱护环境,珍惜生命,爱护地球上的有益生命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结合课内外文章渗透生命教育。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大自然中旺盛的生命力等,指导学生应该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学会适应环境和爱护环境。

对于课内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可以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等课文进行教学。这两篇课文通过对植物和动物旺盛生命力的生动描写,体现出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灵性,表现出大自然的旺盛生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爬山虎的脚”的生长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顽强,指导学生在面对不利的环境时应该学会适应环境。对于课外阅读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可以引入文章《让人敬畏的生命》和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了解胡杨在面对逆境时的表现、鲁滨孙在面对逆境时的表现,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顽强和伟大,应该学会适应环境。

四、结合人与自然理念滲透生命教育

对于人与自然相关的生命教育,主要是让学生积极地接触大自然,体会和认识自己与世界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以及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和敬畏自然。对于这个主题的生命教育,教师同样可以结合小学语文课内、课外阅读展开教学。通过引入课内外相关文本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的意义,以及引入相关的视频资源,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的力量,更好地渗透人与自然相关的生命教育理念。

对于课内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可以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观潮》一文进行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中巨大的潮汐力量,指导学生更加敬畏自然。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地球脉动》等纪录片,通过指导学生观赏这部生动展现地球生命的纪录片,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对于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应该在深入分析和了解生命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结合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关理念,在语文阅读中渗透生命教育,从而有效提升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李港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生命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