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向“深”处漫溯
2021-05-25王春燕
王春燕
深度学习是学生在内在动机的驱动下,在理解反思的基础上,对新思想、新知识进行批判分析,使新旧信息和多学科信息达到整合,从而重建认知结构、有效迁移转化并解决真实情境中复杂问题的学习。因为深度学习最终强调的是在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对学习知识的重新建构和有效迁移,所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多篇文本的解读过程中自主寻找文本间的显性或者隐性信息,并借助这些信息举一反三解决新问题,这才是深度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添一把柴,让干柴遇烈火
1.甄适合文本,点学生求知之火。阅读兴趣是语文学习重要的推动力。群文阅读需要学生阅读多篇文本,新的阅读内容本身便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在群文选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文本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兼顾好群文“量”与“质”的关系,避免因文字量过多,使学生望而生畏,最终使阅读成为了走马观花式的“浅阅读”。在我看来,课内的群文阅读,课前花一两个小时,课内花一两个课时,即使有特殊的需要,课内阅读时间也不宜超过一个星期。否则学生的兴趣难以维持,学生整体的阅读速度和质量也难以把握,阅读成果和课堂组织都容易出现问题。
另外,文本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过于相似的文本会引起审美疲劳,所以在文本选择的时候有下面这样几种组合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是比较好的。(1)由课内而课外的文本群组。比如:在教学课内文本《声声慢》的时候,就适合把李清照的早期词和中期词拿来进行组合,从而全面了解李清照的词作特点。(2)围绕主题的拓展群文阅读。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篇文本,我们可以课前给学生补充一部分与《红楼梦》相关的红学论文,拓展他们对《红楼梦》的了解。(3)教材内文本的组群。即使完全使用教材内的文本,也应该多元化地组合。比如:在推进“六国破亡论”专题学习的时候,可以将苏洵、苏辙的《六国论》以及杜牧的《阿房宫赋》三篇文章组建为一个群,还有我们《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中的“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等专题,都适合拿来进行专题群文阅读。
2.搭任务情境,燃学生求实之灯。真正的深度阅读,与浏览式的、泛泛的浅阅读是不同的。如果让学生带着目的或者任务去阅读,必定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目标梯度效应理论,越是接近目标学生越会产生完成任务的动力,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感受到更深层次的影响和较为强烈的满足感。因此,为学生搭建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能激发学生为完成任务而产生的求实探知的好奇心,从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在实际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应该着力去构筑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在预设这个任务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阅读任务应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果不能完全地来自现实也应该尽量去达成“拟真”情境,因为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活动中。(2)群文阅读的预设任务应该与阅读教学内容有关,不能游离于学习目标以外,否则就失去了阅读的主阵地。(3)创设的任务要基于学生的学情,难度要适中。太容易则失去了任务的挑战性,也就没有深度阅读的意义;太难,学生无法完成,望而生畏,会起到反作用。(4)完成任务的主体不应是一个学生,而是一群学生,或者说任务应该是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之下完成的,是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之下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完成任务。
二、架一座桥,让天堑变通途
1.情境支架,构建阅读场域。真实的情境与任务解决的融合让群文阅读活动充满意义。真实的情境易于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将浅层次的识记引向更深处的理解和创造,因此情境的建构要为学生搭建深度阅读的支架。例如:《红楼梦》系列群文阅读,我们可以用电视、电影、歌曲来创设情境;《記念刘和珍君》英雄系列群文阅读,用语言创设的穿越情境等。这些不同情境的架设都是为了把学生带入特定的阅读场域中,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深入地解读文本。
2.图表支架,拓宽阅读广度。下面是一个为“李清照诗词”群文阅读所提供的图表支架。通过这个支架学生会发现,在缺损处的前后两首诗歌的共通点就是确定缺损处诗歌的关键之处,那么就引导学生对给出的诗歌进行横向共性解读以及纵向个性解读,在寻找诗歌共性和个性的阅读中实现对诗歌的深度学习。
请将下列残破的《李清照词集》填补完成
3.问题支架,培养阅读习惯。群文虽然在内容和主题上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在语言表达、内容的侧重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发现这些文本间的内在关系,需要教师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提供帮助。教师可以巧设富有启发性和导向性的问题,如:这几篇文本中的女主人公有着哪些相同之处?同样是针对六国的破灭,为什么他们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呢?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细读文本,搜索信息,在探究的过程中努力找到破解难题的切入口。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就会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去积极思考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众多文本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在品读中获得更多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体验。
4.学科支架,促进知识交融。语文学科与许多学科之间存在关联,比如历史、政治甚至音乐、美术等。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完全可以与其他课程存在交叉,只需要在它们之间搭起支架,巧妙地用其他学科学习的方法和经验,为群文阅读提供帮助,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科知识的融合,增强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能力。可以想象,当学科的壁垒完全打破的时候,阅读课堂将会是多么美好。
深度学习是一项具有延伸性的学习任务,尤其是在群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要学会的是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碎片化的浅阅读固然不可缺少,但我相信深度阅读一定会成为我们一生的追求。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