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绘本,阅读悦美
2021-05-25张月红
张月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谓绘本,即是指画出来的图书,将图画和文字有效结合起来,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表达故事,传递思想。绘本作为小学生喜爱的图书,以触动心灵的方式促使幼儿感知生活,感知世界,将枯燥的文字转为了生动的图画,很好地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他们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增长知识,提高阅读兴趣,并且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在素质教育和阅读教学日益受到重视的新时期,绘本阅读教学已经走进了语文课程,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从图中悟文,从文中读图”的意识,促使学生从阅读中放飞想象,体验快乐,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贴近生活,精选绘本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纪较小,缺乏一定的学习经验,认知能力相对薄弱,生活始终是他们学习和获取认知能力的重要源泉。语文老师在选择绘本时,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文字少、内容浅显的绘本,尽可能地选择图片鲜艳、情节有趣的绘本。绘本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利于降低语文阅读的难度,为更好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这一文章时,教材中采取“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语描述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加深对春夏秋冬四季的认识,语文老师可以选择《春夏秋冬的秘密》这一绘本让学生阅读。绘本中讲述了兄弟三个吃了神奇的药丸去了自己喜欢的季节的故事。这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相吻合,大部分孩子都会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阅读习惯。
二、老师引导,教读绘本
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如此。老师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体验阅读过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这一板块时,语文老师可以选择生动形象、图画鲜艳的绘本与学生一起阅读,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绘本。可以选择绘本《大卫上学去》,绘本主要描述了大卫在学校学习规矩的情况。这一绘本的阅读不仅促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再如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语文老师可以推荐给学生分角色阅读。其中生动且简洁的语言,再加上大兔子与小兔子富有趣味性的对话,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愉悦地阅读绘本,感悟绘本故事的无穷魅力。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共同阅读绘本,能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促使绘本阅读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联系起来,师生共同发现绘本的奥秘,感受绘本故事的精彩。
三、创设情境,引发想象
良好的阅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质上,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绝不是仅仅讲述一个故事,或者让学生了解一个故事的情节,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绘本阅读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世界,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绘本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要的文字说明,对于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对于绘本内容的介绍要恰到好处,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分理解绘本故事中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如在阅读《七色花》绘本图书时,语文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做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另外,在阅读《乒乒和乓乓钓大鱼》绘本图书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绘本故事内容的理解,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搜索一些钓鱼的场景,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出来。当学生们听到“铛”的一声,也就说明乒乒、乓乓钓上来了一条大鱼,但是冰洞太小了,动画中仅仅演示了从洞口露出一小节鱼身体的某个部位。“只露出来了一点部位,那么这会是什么鱼呢?”学生们对于这一现象充满了好奇,展开了想象,纷纷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意识,很好地培養了学生的语言与阅读能力。
四、组织活动,升华情感
通常情况下,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实践性教学活动非常感兴趣。语文老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定期组织实践性强的语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其感受到阅读活动带来的魅力,这样便会获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如语文老师可以定期组织“课外阅读成果展”“阅读比赛”“书评影评”等阅读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语文阅读氛围,全面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可以开展“我是阅读小明星”活动,这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共同交流阅读心得的欢乐时刻。鼓励学生将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有趣故事,给大家讲述出来。对于故事讲述得有条理且有趣味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另外,在放假或者周末时,语文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并要求阅读之后写读后感。久而久之,孩子们一边品读,一边回味,升华了阅读情感,对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也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基础。绘本一直是学生早期阅读的重要读物,也是学生接触最早、最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将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进行应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正确树立绘本读物的教学理念,将绘本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将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且健康的绘本带入阅读课堂,丰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品读绘本,感受绘本,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实现“牵手绘本,阅读悦美”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中市永胜中心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