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产·创”共享型中职学校实践实训基地建构理论和模式运用
2021-05-25仲涛马萍
仲涛 马萍
传统的中职学校实践实训建设基本以满足模拟技能训练为目标,其主要弊端是脱离真实环境和企业需求而孤立存在,难以较好实现实践实训教学的终极目标。为破解这一难题,沈阳市旅游学校提出了以建构技能训练、生产性实训、创新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共享型”实践实训基地的理念,并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的建构理论和实践模式,培养了一批既有技能又有高阶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选取沈阳市旅游学校为实证典型,就其开创的“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的建构理论和实践模式予以分析,望能给更多中职学校在探求如何更科学有效开展实践实训教学的道路上提供借鉴。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政策背景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相继颁布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改革的利好政策,为职业教育走产教融合发展的道路明确了意义,指明了方向和可能实现的路径。
2.研究现状和意义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都不乏关于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和运作的相关研究,理论成果颇丰,而且热度不减,特别是受校企融合政策的影响,关于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研究不断聚焦。在校企融合的背景下,国内关于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诸如“顶岗/轮岗实习”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校中厂、厂中校”模式、1+X证书制度试点的启动等。沈阳市旅游学校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开创出“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的建构理论和实践模式,为职业教育如何打通实践实训校企壁垒,走出传统实训教学封闭式训练困境树立了典范,在实证性和创新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
二、沈阳市旅游学校“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理念的提出
1.实践教育哲学理念
实践教育哲学是基于马克思实践观及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实践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来源于社会实践,也应回归于社会实践,实践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个体的经验;认为学生在经由学校实践教育之后,可以将其与自身在社会中的实践相互连接、相互交融,打通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壁垒,以实现教育的最高价值。因此,沈阳市旅游学校在多年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中,始终把坚守实践教育作为干好职业教育的根本抓手,不失时机地在实践教育方面创新思路,寻找突破,促改革谋发展。
2.情景教育理论
情景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要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强调学与用要结合,教育者要根据学习的需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引导学习者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探索;沈阳市旅游学校认为,抓好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真实的企业工作岗位或近似的生产实践情境,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实训与生产环境等相关因素有机融合,组成一个合理高效的实践共同体就是情境学习理论的实践体现,学生只有在企业实践情境中才能真正获得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才能够迅速融入实践环境,提高实践水平。
3.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结合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要强化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其知识结构的优化、沟通进而培养其自主性及创造性。沈阳市旅游学校认为职业教育的实践实训本质上就应该是一种情境性的学习,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去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使学生在实际的实践实训中实现知识的重新组合、构建、加工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能力素养,尤其是学生自我创造性的培育。
4.共享经济理论
共享经济理论在宏观意义上提高了资源存量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了物尽其用、按需分配,实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微观层面,沈阳市旅游学校认为该理论同样适用,特别是在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通过践行共享经济理论的宏观价值,实现基地共享、技术共享、课程共享、师资共享、人力共享和成果共享等,进而可构建成为一个开放互融的内涵型实践实训中心。
基于实践教对育哲学、情景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共享经济理论,沈阳市旅游学校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碰撞下,擦除了新的火花,于是提出建构“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的理论设想。
三、沈阳市旅游学校“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基地建构理论的逻辑理路
“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建构理论旨在化解当前中职学校在开展实践实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校企融合度不高、实践实训教学训而不实、流于表层、学生专业技能不强、创新和创造能力不足等问题,该理论的基本构架主要由“训”“产”“创”以及“共享”四个核心要素及其辩证关系组成,具有独特的要素内涵和逻辑理路。
1.“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建构理论要素的内涵
所谓“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建构理论的核心四要素,具体是指“实训”“生产”“创造”以及“共享”,每一个要素都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
首先是“實训”要素。这里的“实训”更多强调的是如何在行业的指导和参与下构建一体化的实训机制,真正实现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设备采购、实训教学开展、实训演练设计等各个环节行业的全过程在场,以确保学校实训能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尽最大可能做到行业环境校园化,校园环境企业化,让学生的实训学习无论是在企业进行,还是在学校进行都是无缝对接,无心理隔阂,无环境落差,让技能的获得,素养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行进,在自然而然中发生。
其次是“生产”要素。不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沈阳市旅游学校提出的“生产”概念是职业教育话语体系下涵盖引产进校、产业功能、岗位生产、产业校园(校景合一)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意义于其中,其目的是让企业的产业背景能够在校园内最大限度得以体现,让企业的生产搬入校园,让校园的教育生产和企业的市场生产在同一步调、同一平台中进行,让产业的各项生产功能能够在校园环境中发生,充分体现产教一家的价值理念。
再次是“创造”要素。这里的“创造”是一般意义上“创造”概念的延伸,指的是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主张在实训和生产的要素中嵌入对学生创新、创业、创文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实训活动中充分体现其获取知识与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与能力,而是创造性地对现有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解剖、重构,产生新的知识与能力,从而在创新、创业、创文等方面有实质性突破,为自身未来发展和推动产业发展积蓄力量。
最后是“共享”要素。该要素是四个要素中唯一的支撑性要素,即是说缺少了共享要素,其他三个要素也就失去了其应有之义。因为这里共享要素的内涵是有特定指向,所指为学校、产业、学生三主体无论是在“训”“产”“创”的任一环节都能达到各自应有利益,实现最终目标,达到多赢的局面,形成“训”“产”“创”良性运转的常态化、可持续化。具体而言,学校能够实现为国育人的根本使命,实现职业教育应有的社会效益;产业能够实现为市场提供保质保量的产品,实现行业应有的经济效益,获得可观的价值增值;学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质的飞跃,成长为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复合型人才,具备高阶思维能力的同时,更具有创造性意识和素养。这就是沈阳市旅游学校赋予共享要素的独特深意。
2.“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建构理论的逻辑理路
“实训”“生产”“创造”和“共享”四要素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彼此不可分割,互促互进,抛开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其他三个要素也就无从谈起。“实训”促进“生产”,“生产”反过来可以带动“实训”,沈阳市旅游学校探求的是“训中有产”,“产中有训”,产训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还主张“训产寓创”,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应始终贯串于“实训”和“生产”之中,而且学生创造性的提升和发挥又可以反促“实训”和“生产”向纵深化发展,进而推动“实训”和“生产”的互融互通。不论是“实训”,还是“生产”,抑或是“创造”性的培育,沈阳市旅游学校认为都要以“共享”为前提和基础;传统的封闭式实训,单向度的生产,闭门造车式的大谈创造,长远看,无论是对学校,还是行业以及学生只能是顾及一端,忽略另一极。因此,只有把“共享”理念贯串其中,平衡彼此之间的利益,才能确保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脱轨,彼此能环环相扣,互利共赢。总之,以上便是沈阳市旅游学校建构“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理论的基本逻辑理路,其逻辑结果图如图1。
四、沈阳市旅游学校“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基地模式的实践样态和成效
1.“以训促产”构建校内实训基地及成效
根据“以训促产”共享型实践实训建构理论的逻辑思路,沈阳市旅游学校坚持以行业参与为导向,以行业标准为基本遵循,围绕培养学生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的职业技能核心,打破传统的以模拟训练为主的实训教学体系,构建行业主导、学校主动、学生主体的开放性、包容性和融合性的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行业主导主要体现在实训基地前期的建设方案设计、建设中各项实训教学设备设施的采购指导、后期实訓基地运作流程和规范的制定、实训基地投入使用过程的管控以及实训教学标准的牵头制定、师资培训以及担任实训教学指导等工作;学校主动主要体现在积极构建与行业保持良好互动的战略沟通机制,广泛引进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融入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作中来,多方听取和采纳来自行业的建设性意见,将意见与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方面面实时更新链接起来;在实现实训场景与行业真实环境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更要确保实训教学的内容紧跟行业的标准和要求;努力搭建行业指导师和校内实训教师交流互进、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师资平台。学生主体主要体现在实训过程中学校侧重育人、行业侧重育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不论是学校还是行业,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把实训教学与现代化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为社会、为行业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储备力量。沈阳市旅游学校构建的“以训促产”的实践实训基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现了学校、行业、学生各方资源的有效共享、利益均衡。目前,该校已成功构建了包括旅游、酒店、烹饪、学前教育四个专业在内的校内一体化实训基地,不仅满足了学校各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活动,使学生实现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训练;还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训工作环境,学生可根据实际的工作流程将基础的服务技能有序结合在一起,从而进行岗位综合技能的训练;与此同时,在真实的环境中逐渐完成“准职业人”的职业素养培养与技能训练,真正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换;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生产实训的功能,为学生打造了从“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对接平台。
2.“以产带训”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及成效
沈阳市旅游学校在开展“以训促产”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在“以产带训”共享型实践实训基地的构建理论的指导下,依托产业发展,引产入校,在产业的共同参与下,开发和设置符合学生实际专业能力水平的岗位生产项目,以产业师傅带徒弟为主线、为主导,构建各专业“以产带训”为区别性特质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以训促产”校内实训基地向“以产带训”校企一体化产业实训基地的转型升级,让学生在现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体验式的实训学习和实训生产,达到产训合一的高度融合。
为确保“以产带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沈阳市旅游学校充分发挥和调动产业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以产带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开发的一般机制和流程:
(1)围绕专业发展,引导同类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共同规划教学改革内容,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确立共同研制“以产带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合作目标和实施愿景。
(2)进一步深化产训结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校企双方围绕产业岗位实际需求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实际,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针对产业核心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通过产业岗位能力的分析,系统优化符合学生实际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岗位生产项目,共同制订“以产带训”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产业师傅为主导的实践实训教学的主体责任,同时进一步强化学校德育主体责任的全过程在场。
(3)随着“以产带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探究和深入实践,积极发挥“以训促产”的人才供给优势,继续对接行业问题需求,以产业岗位项目研发为契机,为行业提供可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4)落实“以产带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加快学校专业建设,创新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TIPS”实践教学模式,即以旅游专业实训基地为载体,以智能技术为手段,以专业技能为核心,以服务意识为导向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最大限度缩短毕业学生与企业需求的距离,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企业发展需求,与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的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加速学生从“职业人”到真实员工的身份转换。
(5)建立与“以产带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成立校产一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督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制定可行的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文件,建立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探索产业资源与学校成果的互认与衔接。
3.“训产寓创”的双创教育机制及成效
在逐步实现“训产一体化”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沈阳市旅游学校始终把学生创造力的培育作为发展教育的初心,不断汲取高职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宝贵经验,努力地探索如何在“训产一体化”共享型实践实训基地理论的构建中落实国家“双创”教育的战略,提出在“训产互动”的实践过程中注入“理念与课程融合、师资与项目融合、实践与体验融合、平台与资源融合、引导与制度融合、形态与文化融合”的“训产六融”的双创教育理念,积极构建“训产寓创”的双创教育机制。
建立“双创”平台,成立学校层面的“双创中心”,由学校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全校性的双创教育;充分利用学校“以训促产”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成立各专业双创实验室:如酒店专业双创实验室、旅游专业双創实验室等,以及电商模拟平台、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创业实践基地等校内外双创实践平台;建立能工巧匠工作室、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加强学生技术技能训练,锻造创新能力。
深化“产训”一体化,助推“训产寓创”的双创教育机制。沈阳市旅游学校充分认识到产教融合才是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对产业而言,开展双创教育是其获得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的捷径;另一方面,对学校而言,通过校产深入合作进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使学生提升知识技能和素养,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市场检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学校作为全市大中专院校中唯一被市旅游委授予的沈阳市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导游员、酒店服务人员、社区终身教育等培训项目,近五年共计培训12000余人次,承办2017年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全国导游服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为市旅游委、市人社局及相关旅游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服务共50余项,承办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中高级导游考试及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等30余次,开展旅游景区志愿者服务百余人次。
通过“训产六融”的双创教育策略的实施,不论是在“以训促产”共享型校内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以产带训”构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都有明显提升。先后有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技术学校、新疆塔城市职教中心、大连市旅游学校等四十余所省内外学校到学校考察学习,并在学校承担的国家级、省级活动以及网络平台向全国职业院校推广成果。
综上所述,沈阳市旅游学校在“训·产·创”共享型实践实训基地建构理论的不断思考和实践探索中,逐渐摸索出一条以学校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实训教学和实训演练为基础,以引产入校、岗位生产、产业功能校园为主体;以“训产六融”双创教育机制为抓手的校企融合的新路径。通过以训促产、以产带训和产训寓创,实现了学生从识岗——训岗——熟岗——顶岗的能力提升;从生手——熟手——能手的身份转换和递进;从技——能——创——立综合素养的蜕变。
特约编辑 梁定宽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