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开设新专业的前期可行性研究

2021-05-25吴少坤刘楚江徐俊龙林茂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汕尾市汕尾水产

吴少坤 刘楚江 徐俊龙 林茂

技工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新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开设新专业需进行充分的调研和科学的专业设计,创办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具有本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专业。

一、汕尾市技工教育概况

目前,汕尾市共有8所中、高职院校(含技工院校),民办职业培训学校24家。各院校开办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动画制作、电子商务、会计、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维修、幼儿教育和美容美发与造型等大众化专业,目前并未有院校开设水产养殖专业。在专业设置同质化、培养目标同质化和办学同质化等现象下,亟需结合区位优势和当地产业特色开设具有本土特色的专业,推进院校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发展。

(一)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汕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显示,2019年10月,全市技能人才达34.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21万人,分别比去年底增长19.7%和44.1%,技能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稳步上升。2019年以来,全市有51813人参加技能培训。当前,汕尾市通过加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根据专业镇产业特色和培训需求,通过建立“三点”和大力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等手段,不断深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改革,优化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源,进一步健全“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在当前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中,特色技能培训尤为重要,要更加突出特色专业的建设。

(二)技能人才需求现状

汕尾市技工、职业技能教育在不断地提升和发展,但技能人才远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全市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偏少,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技能人才在行业中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操作、电工、焊工、汽修、中烹、西点等行业,而旅游、培植、服装、珠宝首饰、海洋以及海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技能人才甚少。而且,技工、职业技能教育存在等级结构不够合理,高级技能人才的比重仅占18.1%,低于全省28%的平均水平,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同时,全市缺乏领军型高技能人才,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广东省技术能手”等奖项的技能人才数量占全省比例偏低。

(三)水产养殖专业技能人才发展方向

在《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會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及,汕尾要大力发展渔业经济,加快海洋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产业、现代渔业为主的海洋产业体系。其中,重点发展水产养殖业,一是引进和推广养殖先进科技,承接好深圳的海洋与渔业产业转移,加强与台湾地区海洋产业合作,引进台湾地区养殖专业公司和养殖专家,联合举办培训班,大力普及推广养殖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水产养殖产业,大规模推广海藻等养殖基地;二是建立水产养殖种苗、鱼病防治基地和饲料加工厂,提高种苗培育、养殖水平;三是拓展海外养殖,引进境内外重点企业来汕尾投资创业。在政府政策导向下,精准调整人才培养定位,精准调整院校办学功能定位,及时找准水产养殖专业发展定位,促进我校开办具有本地特色的专业,最终将水产养殖专业建设为校特色专业。

二、地理区位情况

汕尾市地处粤东沿海,处北纬20°27'~23°38',东经114°54'~116°13'之间,地势北高南低。辖内海域有93个岛屿、10个港口和3个海湖。汕尾沿海200米等深线内属全市所辖海洋国土面积2.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海洋国土14% 。地处沿海,拥有漫长海岸线,更有优质港口和海湖使得汕尾在水产养殖方面大有可为。

(一)自然环境状况

汕尾背山面海,境内山地、台地、丘陵、平原、河流、滩涂和海洋各种地貌兼有。境内主要河流有螺河、黄江河、乌坎河和赤石河4大水系,总长252公里,流域面积3613.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68.5%。另外,汕尾拥有大小湖泊、众多水库,水库总面积达13055公顷,2018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4.116亿立方米,较年初增加0.7056亿立方米。地貌形态多样、水系流域分布广和水库蓄水量大是从事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

汕尾更有红海湾、碣石湾两大海湾和甲子角等可进行相关水产养殖经济活动的优质海湾。大陆海岸线长455.2千米,10米等深线内浅海、滩涂6.96万公顷,其中浅海6.66万公顷,滩涂3000公顷;另外,沿海岸有1600公顷沙荒地,可用于建高标准池塘养殖鱼虾贝类。

(二)自然气候条件

汕尾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全市年平均气温为22.1 ℃左右,阳光充足,年日照时间长。境内雨量充沛,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2400mm,最高年降雨量可达3728mm。汕尾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汕尾海洋性气候明显,海域没有较大河流的径流影响,海域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受南海海流、近岸流和红海湾、碣石湾内潮流所控制,成为稳定而有益于水产养殖水源的天然条件之一。

全市境内河水流量大,汛期长,年径流深1397.1mm,年均径流量达60.8亿立方米。汛期长、径流量大、年平均水温适宜、溶氧度高、酸碱度呈偏中性等条件,为水产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水环境。

(三)水生生物资源

汕尾市海域初级生产力丰富,拥有多种多样的浮游植物。浮游植物主要有硅藻、蓝藻、绿藻、金藻和甲藻等,约68属256种。另外,浮游动物作为次级生产力研究的基本目标,海域浮游动物年平均生物量为204 mg/m3。春季出现8个类群28种;秋季种类组成较复杂,有17个类群59种。丰富的浮游动植物资源可成为水产动物的饵料来源,并作为被养殖动物的开口饵料。

海域底栖生物种类繁多、物产丰富,约150科452种,其中软体动物62科207种,节肢动物29科143种。主要的甲壳类约有11种,多毛类有4种,软体动物17种。底栖生物量平均为54.66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147.70个/m2。海域底栖生物丰富、栖息密度大,这也从侧面说明该地区适宜水产养殖动物的增养殖。

江河鱼类生物群落复杂,纯淡水鱼类、河口鱼类、洄游和半洄游鱼类互相交错。淡水鱼类共有125种,分属于13目33科。其中,鲤科鱼类品种最多,有63个品种,占总数的50.4%。海域经济鱼类有200多种,隶属12目31科61属,鲈形目占优势,有20科33属48种,占78.68%;其次为鲱形目,共8科15属,占17.85%;另有头足类10种,共4科5属。江河湖海鱼类生物丰富、种类繁多进一步表明汕尾地区能够开展多种经济鱼类养殖活动。

(四)水域环境质量

2017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汕尾市管辖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水质与2016年相比总体保持良好,各项水化因子含量大部分符合标准第一、二类水平,满足所在区域海洋功能需求。汕尾市通过实施贻贝监测计划表明:近海海域贝类质量良好,各类监测指标符合国家《海洋生物质量》和《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多项指标如六六六、滴滴涕和多氯联苯等均未检出或不超限量规定。根据2017年广东省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汕头分中心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单因子进行评价(即最差项目赋全权),以Ⅲ类水质标准为界限给出主要超标污染物的监测结果显示,汕尾市江河、湖库水体现状总体保持良好,但是部分水域水质在个别时段较差,不达水域功能要求,未能满足个别水功能区水质要求。俗话说:“养鱼先养水”。优质的水源是从事水产养殖活动的先决条件之一,汕尾水域环境质量整体良好十分有益于开展水产养殖。

综上所述,汕尾市自然资源丰厚、气候条件适宜、水生资源丰富、水域环境状况良好,具备水产养殖条件,适合多种海、淡水生物养殖。

三、汕尾水产养殖业现状

汕尾作为粤东最大渔场,资源丰富,特色经济产品也颇有名气,水产品种类多,其中优质高值的有玻璃鱿鱼、鲍鱼、龙虾、对虾、海胆等。

近年来,在各级渔业相关部门指导下,渔业品种结构继续调整,优势产品养殖加快发展,捕捞强度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渔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根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汕尾市海洋与渔业局历年(2013-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汕尾市水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2012-2017年水产品年平均产量维持在587971吨,渔业产值逐年增长。随着水产品需求日益增加,海洋捕捞产量日渐减少的情况下,亟需开展人工养殖水产动物作为水产品食物来源的补充。因此,建设水产养殖专业、培养大量的水产养殖人才迫在眉睫。

(一)淡水养殖

2017年汕尾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淡水养殖区域集中在陆丰、海丰两地,以池塘、湖泊和水库养殖为主,淡水养殖面积达79680亩,淡水产品产量约44317吨(见表1)。从品种结构上看,草鱼、青鱼、鲢、鳙四大家鱼产量约占淡水养殖产量四成左右;其次,罗非鱼是养殖中的优势品种,占淡水养殖产量三成以上;鲤鱼、鲫鱼、鳊鱼、鲶鱼、乌鳢、鳜鱼、鲈鱼、黄颡鱼等名优鱼类作为养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量约占淡水养殖产量的20%。经过多年的发展,汕尾市淡水养殖区域集中、养殖品种丰富且优势品种明显,形成了一个从事水产养殖行业的良好氛围,为今后各院校培养水产养殖专业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才输出环境。

汕尾市持续调整渔业品种结构,加快优势产品养殖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吸引更多的水产养殖专业人才投身其中。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汕尾在发展淡水池塘養殖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加快水产品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引进台湾泥鳅、澳洲淡水龙虾等名优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超过85%。此外,为推进示范基地(场)等建设,汕尾市努力加强水域滩涂、荒沙荒地和低产田地的整治改造。

(二)海水养殖

2017年汕尾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市海水养殖面积190380亩,海水养殖产量513419吨(见表1)。目前,汕尾市海水养殖已形成海水池塘、普通网箱、深水网箱、伐式、吊笼、底播和工厂化等多种养殖模式。养殖品种丰富多样,其中,贝类养殖产量最高,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六成以上;其次,鱼类和甲壳类产量约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多种多样的养殖模式,以及成熟的生产格局有利于水产养殖业规模发展,有助于行业吸纳大量的专业人才,使得开办水产养殖专业成为可能。

在海水养殖发展过程中,汕尾逐渐形成了以马鲛、海鳗、银鲳、黄鱼、带鱼为大宗捕捞产品,以对虾、龙虾、膏蟹、丝蚶、牡蛎、石斑、鱿鱼、海胆、海马及紫菜、海人草为优质海产品的养殖生产格局。从2017年现有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及养殖规模来看,汕尾市海水工厂化养殖及深水网箱养殖规模较小,海水深水网箱养殖面积仅有9000立方米水体,产量占海水产品产量不足1%。因此,培养大量的水产养殖专业人才是进一步推动汕尾海水工厂化和深水网箱养殖规模化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三)种苗生产状况

水产优良品种是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和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水产原(良)种场,保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提高水产原、良种质量,保证原、良种及优质苗种的供应。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海、淡水种苗场32家,年培育海淡水鱼苗、贝类苗种约20.5亿尾、虾苗1.43万亿尾,形成了罗非鱼、虾类、蟹类、鲍类等养殖支柱产业。

(四)水产品加工产业

渔业工业与建筑业是指企业(包括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和合作联营等形式)在水产行业内从事水产加工、船舶机械仪器制造、渔用绳网制造等工业生产和从事渔港、养殖池等工程建筑施工活动的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省渔业工业与建筑业产值达363.2亿元,其中水产品加工占全年广东省渔业工业与建筑业产值的60.25%,是该产业的支柱行业(见图1)。在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农产品优质供给,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助农林渔业产业化龙头发展壮大,立足优势特色产品的背景下,汕尾市积极鼓励创办水产品加工业,以带动生产、促进流通、提高效益,走具有本土特色的渔业发展新路子。

目前,全市有近90家不同规模的制冰、贮藏、速冻等海产品加工类企业,并且在甲子镇形成了一定规模,年晒脯加工量达2万吨、产值近两亿元的晒脯加工产业。同时,国泰食品有限公司、陆丰海产实业有限公司、汕尾市五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也逐渐形成了“捕捞、养殖一根线,加工、销售一条链”的水产产业链,为汕尾市渔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起到示范作用。

四、人才需求

在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作为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下,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大批量专业过硬的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水产养殖场、座谈水产动物保健药品公司和水产微生物制剂公司管理人员、访问当地水产龙头企业等方式了解汕尾当地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笔者希望通过种种调研结果作为佐证,为进一步论证我校甚至汕尾地区各院校开设水产养殖专业的可行性提供依据,以及为今后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提供思路。

(一)实地调研水产养殖场

2019年11月18日,笔者同我校教务处领导前往富增、金泰水产养殖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见表2),实地了解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状况,获悉南美白对虾从放苗到成品上市等一系列养殖过程,从中知悉从事水产养殖需掌握水质监测、水相观察和疾病防治等专业知识。在同技术人员交流过程中,我们知晓养殖场对养殖工人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只是简单的投喂饲料、开关增氧机和日常巡塘等基础工作,而是要求工人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以期能够解决更多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问题和生产技术难题。

(二)与动保企业的座谈

为了掌握水产养殖行业对从业人员需求情况,以及市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要求,我校对服务于一线生产的企业人员以座谈的方式展开调研。在2019年11月18日和2019年12月25日,笔者同学校领导分别与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海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围绕专业人员需求情况、能力要求、校企合作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

通过座谈会,笔者了解到目前水产养殖行业对技术人员需求量大,行业发展前景可期,而且对从业人员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要求越来越高,并从中总结出三点:一是要求学生具备吃苦耐劳、敢打敢拼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二是要求学生具备水化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知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知识以及水产增养殖技术等多方面综合知识技能;三是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动手实验、实践能力,能做到真正为养殖场、养殖户解决难题。最后,企业方计划以集团冠名班级、赞助学生技能大赛、设立奖学金和校外导师授课等方式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调研成果大大提升我校开办水产养殖专业的信心,更加坚信开设水产养殖专业的可行性。

(三)访问当地水产龙头企业

2019年10月3日,学校参观了一家涵盖水产养殖、捕捞、加工、生產及销售等较为完善产业链的综合性企业——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在国泰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我校负责人观摩了企业车间,熟悉了企业生产加工工艺,并倾听了企业方对人才的需求。企业方表示,公司缺乏水产养殖技术人员、水产品加工、食品研发等人才,希望我校培养符合国泰需求的技能人才。同时,企业也非常乐意提供学生轮岗、实训基地、校外导师和定向就业等渠道同校方进行校企合作。

通过此次访问,为我校水产养殖专业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依托,采取校企双制办学模式提供思路。充分利用企业提供岗位、实训基地和授课导师等资源和渠道,摸索校企合作“六个共同”模式思路,实现“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为开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提供可行性依据。

五、总结及建议

本文以汕尾市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从了解当地技工教育情况后,以水产养殖专业作为切入点确定设置专业的方向;根据水产养殖专业特点,从自然资源状况、气候条件、水生生物资源、水域环境质量等因素条件论证汕尾具备开设水产专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再进一步分析汕尾水产养殖行业现状,调查淡水养殖、海水养殖、种苗生产状况和水产品加工产业等情况,获悉当地养殖区域、规模、品种和相关产业等信息,初步阐述设置水产养殖专业的前景性;最后,经过实地调研水产养殖一线、企业座谈和访问水产相关企业等方式,了解行业对从业人员需求情况以及市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要求,总结水产养殖专业在人才需求方面和论证开设水产养殖专业的可行性。

笔者希望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以当地政策为导向,结合当地区位优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等维度为创办新专业提供前期的可行性论证思路和切入点。技工院校通过专业前期可行性论述,以及后期对专业师资、学校硬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教研等进一步配套和完善,最终实现以企业为依托和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开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推进院校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发展。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汕尾市汕尾水产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常海燕作品
Critical Translation of One Clip of Subtitles in the Film of Annie Hall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老区速递
汕尾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