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护士对医院福利满意度及家庭友好福利的调查
2021-05-25施盛莹周春兰任英李爽肖凤黄玉宇黄祝娟宋慧娟
施盛莹,周春兰,任英,李爽,肖凤,黄玉宇,黄祝娟,宋慧娟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护理部,广东广州 510515;2惠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健康管理科,广东惠州 516300;3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胃肠外科,广东深圳518000
COVID-19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人群易感性。在疫情防控中,医护人员面临着工作任务重、职业暴露风险高、工作条件差、休息环境不良、精神心理压力大等困难,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深刻意识到,保护关爱医务人员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1]。如何保障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是目前医院管理者要面对的问题。在一项对1563名医护人员的多中心调查研究结果中发现,医护人员的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高达50.7%和44.7%[2]。COVID-19疫情期间医护人员责任感与使命感上升,但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与恐惧感、孤独感与歉疚感[3],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冲突已不再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家庭友好福利是近年来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证实其能有效缓解员工的工作-生活冲突,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降低离职率,提升员工幸福感[4-6]。家庭友好福利在我国推行较晚,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将家庭友好福利视为成本,也是不愿推行家庭友好福利最重要的原因[7]。国内学者对关注家庭友好福利的关注较晚,范围十分有限,绝大部分研究局限于企业管理中,创新性政策较少[8],鲜有关于医院家庭友好福利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调查访谈等方法,在当前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关注护士对医院福利的感受,在劳动强度和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时,医院出台什么样的家庭友好福利措施可以提高护士的满意度,实现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的“双赢”,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建议。
1 医院家庭友好福利的内容
1.1 福利
福利以员工所享受到福利为研究范畴,包括以下内容:(1)法定计划,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法定休假和住房福利;(2)自主计划,包括员工补充养老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等;(3)其他包括培训、休假、旅游、运动等专项服务;(4)股权、期权计划等[9]。
1.2 家庭友好福利
工作和家庭是人生的两大领域,工作与家庭、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是每个现代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调查显示,我国员工的上班时间已进入世界最长行列,工作、家庭冲突较为严重,家庭友好福利是帮助员工缓解工作生活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冲突,包括:儿童看护、老人看护、健康设施、灵活工作安排等[10]。
1.3 医院家庭友好福利
护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因其服务的主体是患者,不仅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提高护士的福利不但可以免除她们的后顾之忧,使她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还可以培养她们对医院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然而,中国的医护人员从业环境及社会认可度较低。《2018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中国医师执业环境、医患关系现状不容乐观,工作时间长、年收入少、职业压力大、自我认同感低,50%的医务人员认为工作没有得到社会认可,45%不希望子女从医[11]。
目前,为护士提供的法定福利有“五险一金”,有部分医院提供话费补贴、交通补贴、差旅补贴等工作临时性福利,以及带薪休假、年假、产假等不能用货币来表示的福利形式[12]。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会投入如全民医疗保险等资源,也会赋予医护人员一部分的职业福利,如护士节护士可以收到慰问信和鲜花,这有助于提高她们的职业认同感;很多医院设有工会,听取广大职工的心声,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建立起职工和医院领导联系的桥梁。有条件的医院给员工配备一些运动设施或娱乐场所,让医护人员劳逸结合,在工作闲暇之余锻炼身体、放松心情[13]。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共计32个条目,主要由3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为医院可提供的家庭友好福利12个条目,包括:为护士谋求过年过节福利;增加护士陪伴家人的机会;关怀护士的家人等。第2部分为护士对福利的满意度19个条目,该量表是在Allen(2001)开发的量表的基础上,针对医院实际情况修改。包括自身是否享用医院提供的福利;各类福利项目是否满足自身需求;是否考虑员工个性化需求;给予的福利是否公平等。第3部分为护士对福利的总体满意度1个条目。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级评分。
2.2 调查方法
本研究以广州、深圳、惠州3地3家医院的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其中广州和深圳的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惠州的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1份,有效问卷457份,有效问卷率93.08%,问卷克朗巴哈系数为0.802。
3 结果
3.1 护士对医院的福利感知度不高
问卷列举了医院可提供的家庭友好福利项目总计有12个,但护士平均感受到仅为4.8个项目,护士对组织提供的福利感知度不高。其中,“增加护士陪伴家人的机会”、“关怀护士的家人”、“关照家有小孩或老人的护士”3项得分最低,仅为2.87±1.09分、2.91±1.14分和3.01±1.11分。这3项都涉及到护士的家庭,她们感到陪伴家人的时间少,对家人关怀不足。说明医院在对护士的家庭关照方面明显不足。另外,“为护士谋求过年过节福利”、“提供餐补、交通补等各种补贴津贴”、“让护士享受带薪休假”3项得分最高,分别为3.7±1.01分、3.67±0.98分和3.61±1.07分,这三项福利与薪酬有关,已经受到了护士的广泛关注和接纳,发挥了福利的作用(表1)。
表1 护士对医院福利的感知结果Tab.1 Nurses'Perception of Hospital Benefits
3.2 不同人口学变量的护士对医院福利满意度得分比较
对比不同人口学变量的护士对医院福利满意度差异发现:学历、年龄和是否育有未成年子女对医院福利的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中或以下学历的护士对福利的满意度最低,仅为2.48±1.39分;25岁以下的护士和没有未成年子女的护士对福利的满意度得分较低。医院在对低学历、年轻护士的福利设计上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表2)。
3.3 护士对医院福利的满意度不高
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对医院福利的整体满意度较低,持不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占52.35%。调查护士对医院福利的满意度,19个条目中,满意度最高的3个条目表明医院在福利的告知中做的较好,护士能很快地感受到医院福利的新动向。护士对福利的感知直接影响到她们对福利的满意度(F=13.835,P<0.001)。而满意度最低的3个条目则与个性化福利有关(表3)。
表2 不同人口变量的护士对福利满意度得分Tab.2 Scored on welfare satisfaction from nurses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表3 护士对医院福利的满意度分析Tab.3 Analysis of nurses'satisfaction with hospital welfare
4 讨论
4.1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灵活调整工作时间
本研究结果发现医院福利中“增加护士陪伴家人的机会”得分最低。因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要承担各类值班任务,尤其是临床一线护士因无法经常与家人团聚,也可能因此备受家人的苛责,导致家庭矛盾,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因此,作为医院管理者因尽早公布各类节假日放假时间安排,这样可以为临床护士灵活调整节假日的值班时间提供机会,在保障医疗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让护士尽可能照顾家庭,参与家庭活动。
对于从事非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可根据任务灵活安排工作时间,适当采用全职居家上班等方式[14]。高等级医院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做好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开始向广域网的业务系统扩展。有条件的医院可搭建远程办公网络,满足内网和外网之间安全、便捷、高效的通讯需要,实现远程办公[15]。
4.2 疫情期间做好福利慰问品的发放
本研究发现,护士对福利的个性化设计最不满意,说明医院在发放福利或设计福利时并没有考虑个体化需求。本研究团队结合某家医院内网,查询医院内网点击率发现,位居第一季度热搜榜第1位的是“春节福利慰问品”,基本以冬季保暖品、米油等为主,这进一步说明医院员工非常关注节日的福利,但福利慰问品的品类、款式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单一性,可供选择的范围局限。因此,医院管理者可有计划地设计部分弹性的福利项目,让护士参与进来,提供数量更多、范围广泛的福利项目,更好地满足多元化需求。
4.3 提供老人孩童关怀措施
本研究发现护士对“关怀护士的家人”、“关照家有小孩或老人的护士”这两项福利的得分很低。为了更好地处理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应尽可能地提供母婴室、育婴室、儿童/老人照顾咨询中心、老人陪护中心、儿童看护中心等;如无条件,可考虑提供诸如此类的有偿服务,然后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护士群体以女性居多,且需要上夜班,该类服务能让其在工作中感受到医院对家庭的帮助。当家中有急需帮助时,可以通过请假、换休等方式有效处理家庭事务,得到科室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从而更安心地工作[16]。本研究对比不同人口学变量的护士对医院福利满意度,25岁以下的护士和没有未成年子女的护士对福利的满意度得分较低,说明没有家庭支持的护士对医院家庭友好相关的福利期待程度更高。医院在对年轻护士的福利设计上更应该考虑其个性化特点,提供更适合其年龄段的福利内容。
4.4 为护士提供身心保障
为护士及其家属提供健康体检和心理援助,定期安排护士体检,发现医护人员感染及时隔离,尽最大可能减少医护人员之间、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医护人员与家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此外,为参加抗疫一线的护士家属提供免费体检的机会,减少后顾之忧。
应重视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医院工会的作用,弘扬人文关怀精神,及时疏导、教育[12]。本次疫情对护士的影响较大,有调查发现其在压力、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方面的评分较高,因此,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援助有助于缓解疫情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17]。
4.5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归属感
定期组织文体娱乐活动,让护士体会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如:对在抗疫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护士及其光荣事迹在全院乃至社会范围内宣传,一方面可以让其他员工向榜样学习,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不断地突破自我、提高自我;另一方面让光荣上榜的护士产生自豪感,增强其职业认可度和热爱度。既往研究发现,护士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意愿、活动频率、工作自豪感以及对医院的忠诚度最低[18]。
综上所述,临床一线护士对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组织绩效等重要指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不断完善临床一线护士的福利体系,增强其对福利的感知,赋予其更多自主设计和选择福利的空间,才能更好地打赢这场硬仗。在引入医院家庭友好福利的过程中,政府、医疗卫生管理机构以及医院都应该参与其中,为公立医院建立政策性措施,让每位医护人员都能够享受到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福利,提高工作积极性与服务意识,实现工作家庭平衡,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